原創(chuàng) 文/曹貴生
第五式,北宋曲陽定窯的瓷胎帶玉質(zhì)感,不帶玉質(zhì)感屬定窯系,或者時間偏早和偏晚。
北宋定窯是宋五大名窯窯口之一。在北宋的中晚期,由于為宮廷燒造貢瓷,曾盛極一時,制瓷質(zhì)量達于巔峰。
北宋定窯的瓷胎特別精細,白中略顯黃,其顯著特征是胎薄而體輕,玉質(zhì)感強而略透亮。
圖一百二十三(1),北宋定窯黑釉(黑定)玉壺春瓶正面圖。(高:23.5cm)。
圖一百二十三(2),北宋定窯黑釉(黑定)玉壺春瓶底部圖。(高23.5cm)。
圖一百二十三(3),北宋定窯黑釉(黑定)玉壺春瓶胎質(zhì)特寫圖一。(高:23.5cm)。
圖一百二十三(4),北宋定窯黑釉(黑定)玉壺春瓶胎質(zhì)特寫圖二。(高:23.5cm)。
北宋曲陽定窯的鑒定用四句話可簡單概括:冰質(zhì)玉膚,芒口覆燒,亮泡淚痕,竹絲刷紋。
圖一百二十四(1),北宋定窯白釉刻池塘鴨游圖折腰盤口內(nèi)圖。(口徑:19.5cm)。
圖一百二十四(2),北宋定窯白釉刻池塘鴨游圖折腰盤底部圖。(口徑:19.5cm)。
圖一百二十四(3),北宋定窯白釉刻池塘鴨游圖折腰盤芒口胎質(zhì)特寫圖一。(口徑:19.5cm)。
圖一百二十四(3),北宋定窯白釉刻池塘鴨游圖折腰盤芒口胎質(zhì)特寫圖二。(口徑:19.5cm)。
冰質(zhì)指的是定窯的胎質(zhì)如冰般堅硬,如冰般細膩,如冰般骨感,(棱角分明)。
圖一百二十五(1),北宋定窯紅釉(紅定)小盞口內(nèi)圖。(口徑:9.5cm,高:4.6cm)。
圖一百二十五(2),北宋定窯紅釉(紅定)小盞底部圖。(口徑:9.5cm,高:4.6cm)。
圖一百二十五(3),北宋定窯紅釉(紅定)圈足胎質(zhì)如冰如玉,棱角骨感特寫圖一。(口徑:9.5cm,高:4.6cm)。
圖一百二十五(4),北宋定窯紅釉(紅定)小盞圈足胎質(zhì)如冰如玉,棱角骨感特寫圖二。(口徑:9.5cm,高:4.6cm)。
圖一百二十五(5),北宋定窯紅釉(紅定)小盞圈足胎質(zhì)如冰如玉,棱角骨感特寫圖三。(口徑:9.5cm,高:4.6cm)。
玉膚指的是北宋定窯的釉子瑩潤如玉,雖顯稍薄(可透過釉子能看到胎上的竹絲刷紋),但玉質(zhì)感卻很強。
圖一百二十六(1),北宋定窯白釉刻盤龍紋大梅瓶正面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2),北宋定窯白釉刻盤龍紋大梅瓶盤龍龍鱗特寫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3),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龍首、龍角、飄髯特寫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4),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口部云紋特寫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5),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龍鰭,龍鱗,飄髯特寫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6),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龍爪(鐮刀爪)特寫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7),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龍爪(鐮刀爪)特寫圖二。(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8),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肩部三朵祥云特寫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9),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底部圖。(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10),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底部瓷胎胎質(zhì)特寫圖一。(高:37.5cm)。
圖一百二十六(11),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盤龍紋大梅瓶底部瓷胎胎質(zhì)特寫圖二。(高:37.5cm)。
芒口覆燒是北宋定窯在瓷器燒造工藝上的重大改進。對于燒造圓器類(如:碗、盤類)器物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chǎn)能力。
圖一百二十七(1),北宋定窯醬釉刻花折枝蓮紋盤口內(nèi)圖。(口徑:17.5cm)。
圖一百二十七(2),北宋定窯醬釉刻花折枝蓮紋盤底部圖。(口徑:17.5cm)。
圖一百二十七(3),北宋定窯醬釉刻花折枝蓮紋盤芒口胎質(zhì)特寫圖一。(口徑:17.5cm)。
圖一百二十七(4),北宋定窯醬釉刻花折枝蓮紋盤芒口胎質(zhì)特寫圖二。(口徑:17.5cm)。
亮泡是指北宋定窯的白定一般呈現(xiàn)中等氣泡,邊沿清楚,氣泡單層,泡內(nèi)干,白,空效果彰顯。淚痕是施釉工藝產(chǎn)生的釉病,一般在古代的刷釉或醮釉工藝中常見。
圖一百二十八(1),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纏枝蓮紋大盤口內(nèi)圖。(口徑:24.0cm)。
圖一百二十八(2),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纏枝蓮紋大盤底部圖。(口徑:24.0cm)。
圖一百二十八(3),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纏枝蓮紋大盤淚痕特寫圖。(口徑:24.0cm)。
圖一百二十八(4),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纏枝蓮紋大盤氣泡特寫圖一。(口徑:24.0cm)。
圖一百二十八(5),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纏枝蓮紋大盤氣泡特寫圖二。(口徑:24.0cm)。
圖一百二十八(6),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纏枝蓮紋大盤芒口胎質(zhì)特寫圖一。
圖一百二十八(7),北宋定窯白釉刻花纏枝蓮紋大盤芒口胎質(zhì)特寫圖二。(口徑:24.0cm)。
竹絲刷紋是指北宋曲陽定窯修胎常用竹子制成的工具(竹刀),對胎的表面進行修整留下的刮削痕跡,由于北宋定窯瓷器施釉較薄,透過釉層往往可以看到胎表面受竹刀刮削留下的非常細微竹絲一樣的痕跡。
圖一百二十九(1),宋一金 : 定窯綠釉刻花龍紋盤口內(nèi)圖。(口徑:21.0cm)。
圖一百二十九(2),宋一金 : 定窯綠釉刻花云龍紋盤底部圖。(口徑:21.0cm)。
圖一百二十九(3),宋一金 : 定窯綠釉刻花云龍紋盤龍首,龍鱗特寫圖。(口經(jīng):21.0cm)。
圖一百二十九(4),宋 一金 : 定窯綠釉刻花云龍紋盤圈足胎質(zhì)、釉下竹絲刷紋特寫圖一。(口徑:21.0cm)。
圖一百二十九(5),宋 一金: 定窯綠釉刻花云龍紋盤底部瓷胎胎質(zhì)、釉下竹絲刷紋特寫圖二。(口徑:21.0cm)。
我們講北宋定窯的鑒定要點是為了讓大家便于識別記憶。但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絕對化,如定窯淚痕,定窯的竹絲刷紋,定窯的芒口亮泡,具體到某一件物品,可能呈現(xiàn)出某兩個或三個特點,或者某些特征并未體現(xiàn),我們就要分析原因,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就“一票否決”,也不能一見胎質(zhì)如冰似玉,就“一票確定”。在對古陶瓷斷代和斷窯口上,尤其要慎之又慎!(喜歡學(xué)習(xí)古陶瓷實用鑒定學(xué)的朋友可加我微信:13526605778曹貴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