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部地區(qū)某市新建某大道的“海綿設施”的施工現(xiàn)狀??梢哉f,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這樣的海綿道路是否合格,還得細細道來。這是非機動車道的下凹式綠地,道路上的雨水將通過溢流口進入這條綠地帶。
第一,這條下凹式綠地基本沒有地理高差,雨季雨水進入綠地后,就是一個簡單的水池,能夠存留一部分雨水,但空間有限,不能應對較大暴雨。
第二,下凹式綠地的下墊面沒有做處理,主要是黃色粘土,不具有透水性。利用可滲透的土壤材料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基本不能實現(xiàn)。
第三,這條下凹式綠地在小區(qū)匝道處中斷,利用道路的連續(xù)性通過生態(tài)植草溝建立生態(tài)廊道的構想幾無可能。地下過水措施缺失。
第四,雨季道路上的雨水量大,污染物多,想把這條道路當做海綿道路,實在不敢恭維。
第五,道路中心的大型綠化區(qū),又看到很深的景觀綠化的痕跡,想做海綿道路,骨子里還是園林景觀的思維。不土不洋,不新不舊。
第六,溢流口對污染物不設防,一個雨季下來,基本報廢。
第七,連續(xù)性生態(tài)植草溝具有多重功能,蓄留雨水,凈化雨水,增強道路景觀功能等等。利用自然地理高差或者人工設置地理高差,讓雨水呈梯級溢流方式,逐步達到雨水凈化的目的,這是減緩雨水徑流面源污染的最佳方式。然而,為什么很多城市河流黒臭?為什么生態(tài)廊道建立不起來?就是這些基本的生態(tài)措施不到位,導致城市面子工程高大上,而黒臭水體依然的原因。建設海綿城市,中國還在小學生階段,遠遠沒有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