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持 琴
正確的持琴姿勢至關重要,它可以保證演奏者最合理地利用身體所需用的關節(jié)、肌肉的運動而不至于很快產(chǎn)生疲勞。
必需一把高度合適的椅子和一個吉他專用腳凳。椅子不能有扶手,高度以雙腳落地后大腿與地面平行為準。腳凳高度約15厘米左右,一般高度可調(diào)。
為了演奏的方便,應該坐在椅子的前部。左腳向前踩在腳凳上,右腳稍往后收一些,并略向右放。將吉他的下凹部放在左大腿上面,右大腿內(nèi)側緊靠吉他的底部,琴身稍倒向人體,上部與人胸部接觸,右前臂放在吉他琴橋延長線略后位置,琴頸傾斜向上,琴頭略高于肩。
此時檢查一下身體各部分是否完全放松。左手自然抬起準備按弦(后面將專門講解左手技巧)。左右手與吉他的接觸完全是為了演奏的需要,不能用來協(xié)助琴身的穩(wěn)定,否則將影響演奏靈活性。
1.2 左手基本動作
手指的運動關節(jié)共有3個:從指尖到指根依次稱為第1、2、3關節(jié)。
左手按弦各指的記號如下:
食 指……………1
中 指……………2
無名指……………3
小 指……………4
左手拇指不用來按弦,應該伸直放在琴頸背部中線位置并與中指位置對準。左手手臂應自然下垂。左手各指按弦時,各關節(jié)自然彎曲,第一指節(jié)與指板面盡可能垂直,這樣即省力、按弦又準確。按弦位置應靠近品絲(離品絲太遠,會因按弦不實而產(chǎn)生雜音,若按在品絲上,聲音發(fā)悶也會有雜音)。
左手各指按弦應用指尖的肉觸弦,指甲會妨礙按弦,因此左手指甲盡量剪短。在演奏的過程中,除了大拇指指肚和按弦手指的指尖外,左手的任何部位不能與琴體接觸。
左手的運指是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
吉他指板大致可分為四各區(qū)域,以左手第一指(食指)所按的品格數(shù)作為把位的數(shù)序。
(1)原把位,即第一把位。食指按第一格,以1、2、3、4指序4指可以按到第四格。
(2)上把位,即第二到第九把位。以一指按第九格稱作第九把位,4指可以按到第12格。
(3)高把位,即第十到第十二把位。
(4)超高把位,即十三把位以上。
在吉他的演奏中,有時左手需要做每一個手指負責按一個品格的動作,這時要求左手的柔韌性、擴張程度很好。有時左手需要做幾個手指按在一個品格上的動作,這時左手手腕和手臂間的角度加大、手腕和拇指稍向琴頭方向轉(zhuǎn)動。
左手在指板上的移動動作可以分為兩類:橫向移動和縱向移動。
橫向移動:手指不換把位,只是在?弦到?弦之間移動。此時以手臂帶動手腕活動為主(手臂和手腕間的角度是變化的),手指保持于琴弦(平面)垂直的方向起落。
縱向移動:即換把移動。在分析換把移動之前,必需充分理解“移指”和“跳指”這兩個不同概念。
移指動作指的是在運指過程中手指交替而不是同時離弦,跳指動作指的是在運指過程中手指出現(xiàn)全部離弦,將要按弦的手指越過按前一個音符的手指。
換把位動作是弦樂器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換把動作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演奏的連貫性。換把的原則是:能用移指動作完成的換把就不要用跳指;必需用跳指動作完成的換把,也要在跳指前用移指動作來作為準備動作,預先向正在按音的手指靠近,進而超越正在按音的手指.
左手常犯的錯誤有:運指時只有跳指動作而沒有移指動作;做跳指動作時,手指不離弦而在弦上滑過,產(chǎn)生雜音。
1.3 右手基本動作
右手各指的符號如下:
拇 指…………p(pulgar)
食 指…………i(indice)
中 指…………m(medio)
無名指…………a(anular)
小 指…………ch(chico)
右手在吉他演奏中至關重要,技巧較復雜,需引起重視。
1.3.1右手指甲的修剪
歷史上曾有指頭派(代表人物為索爾,不留指甲,以指尖的肉來撥弦)和指甲派(代表人物為阿瓜多,純粹用指甲來撥弦)。兩種撥弦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經(jīng)過幾代演奏家的研究,目前認為以塞戈維亞為代表的現(xiàn)代派的撥弦方式最為科學。這種方法是先用指甲和指尖同時觸弦,再用指甲撥弦。這種方法兼有指頭派與指甲派的優(yōu)點,而且音色的變化豐富。指甲的形狀(請參考教師的指甲)和長度根據(jù)個人的情況不會完全相同。指甲必須用細砂紙(建議用2000號以上)打磨光滑,以保證撥弦音色。指甲露出指肚的長度基本為0.5-3 mm。指甲的基本形狀與觸弦點見圖示。
1.3.2右手的基本姿勢
右手前臂輕放在琴體合適的位置,手腕自然放松保持凸起。拇指外側放在第?弦上,i、m、a指分別放在第?、?、?弦上。稍稍調(diào)整一下各指的觸弦角度,使各指做到指甲和指肉同時觸弦。右手撥弦位置一般在音孔中心靠后的位置。在以后的演奏中必需一直保持這種姿勢,切記!
1.3.3右手的撥弦要領
吉他演奏一般有兩種撥弦方式??肯易喾?apoyando):撥弦后瞬間,手指靠在下根弦上;不靠弦奏法(al aire):撥弦后,手指不接觸下根弦。
一般來說,靠弦奏法的音色比較渾厚,力度大了。不靠弦奏法音色柔美清晰,力度小,速度快?,F(xiàn)在傾向于使用不靠弦奏法奏出靠弦音色,因此i、m、a各指用特殊的不靠弦奏法,僅僅p指使用靠弦奏法。重點訓練i、m、a各指的發(fā)力、撥弦方法,觸弦方式,使其發(fā)出渾厚的音色(后面將有專門的練習)。
右手i、m、a各指在撥弦過程中必需保持手指呈柔和的彎曲狀(1、2、3關節(jié)均有一定的彎曲),撥弦時的主要運動關節(jié)為第3關節(jié)(有的教材稱作第3關節(jié)發(fā)力)。P指應注意第2關節(jié)不可凹陷從而導致緊張。
撥弦過程實際上分為三個階段:觸弦、繃弦和放弦。
(1)觸弦階段:首先在保持右手基本姿勢的前提下,為手指、手掌、手臂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和位置,以保證i、m、a三指能以指甲、指肉同時觸弦,同時也使大拇指與弦保持較大的角度(不小于30度)。為做到指甲、指肉同時觸弦,i、m、a三指放在第?弦上和琴弦構成的角度顯然應該小于90度,而不是以前的觀點:垂直于琴弦。從右手手背方向看,各指觸弦點均不在指尖正中,而是有不同程度的偏向左側。
(2)繃弦階段:這是右手撥弦過程中最關鍵的動作。在完成觸弦動作后,將弦沿垂直于面板的方向繃緊(可理解為壓弦,此時的手指一定要按要求做到弧形形狀,以第3關節(jié)運動為主,第1關節(jié)形狀保持不要凹陷)。這一繃弦過程需要長期的練習,做到肌肉記憶。
(3)放弦階段:放弦猶如拉滿弓后的放箭。放弦的動作要干脆、果斷,離弦的瞬間,手指的運動方向一定要和琴弦垂直,以免因指甲摩擦琴弦而產(chǎn)生雜音(特別是在彈奏弦時)
2.1 基本練習順序
2.1.1移指練習
屬于左手手形練習,每日必須練習。左手是1、2、3、4指循環(huán)按在吉他的第1、2、3、4品、第2、3、4、5品……直到4指按在第12品再返回。熟練后應該移指做到琴弦的最后一品位置。其他各弦上的練習都要做。
練習要求:
1. 速度為每分鐘60個音或更慢
2. 左手大拇指伸直并與中指嚴格對準
3.保持正確的手形,包括:手指第一指節(jié)盡量垂直按弦、垂直起落,每一關節(jié)保持彎曲弧度(尤其第三關節(jié)不可凹陷),1、2、3、4指第三關節(jié)的連線要和琴弦平行等。
4. 關鍵問題是放松。任一指按弦時其他指必須放松,按弦手指完成動作后立即放松,手腕、手臂隨時放松。練習的慢速是體會放松的前提。
5. 移指過程。1指按弦,2指按弦后1指停在原處并立即放松,3指按弦后1指、2指停在原處并立即放松,4指按弦的同時1、2、3指與拇指抬起,準備做下一品的動作反復。
6. 右手配合:彈奏?…?弦時用p指,此時i、m、a指分別放松放在???弦上,彈奏?弦時用只用i指,此時p指放松放在?、…或?弦上,m、a指分別放松放在?、?弦上,彈奏?、?弦的情況類似。
2.1.2撥弦動作練習
屬于右手手形練習,應充分重視?;臼中螢閕、m、a指分別放松放在???弦上,p指放松放在?、…或?弦上,注意觸弦位置應正確。練習動作要很慢。
練習要求:
1. p指練習。觸弦,垂至于琴面板壓弦(蹦弦)并保持,放松(不發(fā)聲),反復壓弦并保持,放松練習。然后做觸弦、壓弦、放弦(發(fā)聲)練習。
2. i、m、a指練習。例如a指練習,保持右手基本手形,a指在?弦上練習。觸弦,垂至于琴面板壓弦(蹦弦)并保持,放松(不發(fā)聲),反復壓弦并保持,放松練習。然后做觸弦、壓弦、放弦(發(fā)聲)練習。壓弦時注意該指第一關節(jié)保持自然弧形不要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