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胡本草簡考
柴胡原名茈胡,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侗静菝肌吩疲?/span>“其根類如前胡,老則采則為柴,因名胡柴”。它還有許多別名,如柴草、蒿、茹草、地薰、山菜。直到宋代《本草圖經(jīng)》才易其名為柴胡?!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謂其“主心腹脾胃中結(jié)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2]《別錄》言“柴胡,除傷寒心下煩熱, 諸痰熱結(jié)實,胸中邪氣, 五臟間游氣, 大腸停積”[3]秦漢至唐中葉時期,柴胡藥用為北柴胡單一品種。五代以后,隨著唐藩古道的興盛,銀(州)柴胡開始流入中原。這一時期,醫(yī)家、藥家均以銀(州)柴胡為柴胡上品,銀(州)柴胡廣泛替代了北柴胡。蘇頌在《圖經(jīng)本草》中記載“今關陜江湖間近首皆有之, 以銀州者為勝”。明初繆希雍始將柴胡分為北柴胡和銀柴胡“柴胡有兩種, 一種色白而大者名銀柴胡, 專治勞熱骨蒸, 色微黑而細者為北柴胡, 用于發(fā)表散熱。”此時北柴胡和銀柴胡并用于臨床。
李時珍始將柴胡分為北柴胡和南柴胡?!侗静菥V目》載“北地所產(chǎn)者,亦如前胡而軟, 今人謂之北柴胡是也, 入藥亦良, 南土所產(chǎn)者不似前胡, 正如蒿根, 強硬不堪使用。”當時,南柴胡已廣泛在江、浙等江南地區(qū)為醫(yī)家習用。吳儀洛《本草叢新》“柴胡味薄氣升為陽, 主陽氣下陷, 能司清氣上行”。自明以后,北柴胡、南柴胡、銀柴胡便都在臨床上使用了。
清代趙學敏將銀柴胡單獨錄入《本草綱目拾遺》“俗用柴胡兩種,一種色白黃而大者名銀柴胡”。
二、柴胡的臨床應用
柴胡在臨床中運用廣泛。柴胡配方運用的源考首推張仲景。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以大柴胡湯、小柴胡湯, 治胸脅苦滿, 往來寒熱, 腹中痛, 脅下滿痛。昔人用柴胡之方不勝枚舉,《千金藥方》中柴胡配決明子治眼目昏暗,《楊氏家藏方》記柴胡治咳血,柴胡湯加芒硝主治胸脅滿痛,此外如補中益氣湯、逍遙散等。在《中醫(yī)方劑大辭典》中以柴胡為君藥的方劑有580首,在第五版《方劑學》中有14首方劑用到了柴胡,且其中有6首是作為君藥。
三、北柴胡、南柴胡與銀柴胡的鑒別
1. 北柴胡
北柴胡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Bupleururri chinense DC.)的根,經(jīng)揀凈雜質(zhì),洗凈曬干入藥,主產(chǎn)于遼寧、甘肅、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區(qū),外表淺棕色或土棕色質(zhì)較堅硬,不易折斷,少彎曲,稱“硬柴胡”;根頭膨大,多分歧,并多須根,木質(zhì)部白色或黃白色,如輕扭曲,可見木質(zhì)部碎裂或條片狀,幼細的支根則易于折斷,微有香氣,味淡。《本草匯言》概括為“北柴胡出于山東諸路,色黑而細密,形短如帚”。又因其唯根入藥,且常于秋季采集,故又名“秋胡柴”。
北柴胡和解退熱、疏表之功效顯著,且以生者為佳,用量宜稍重,多用于外感熱病。正如《本草求真》所言“解散宜北柴胡”。朱東生先生亦云“北柴胡解熱,至傷寒邪熱也”。
2.南柴胡
南柴胡系狹葉胡柴(Bzc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系,揀去雜質(zhì),洗凈切片(或切段)曬干入藥者。主產(chǎn)于我國南方湖北、四川、江蘇等地,其中產(chǎn)自四川者名川柴胡。其外表呈黃棕色或紅棕色,質(zhì)較輕軟,性脆,易折斷,獨根疏須,木纖維少或無,氣微輕,有油腥氣味,味淡,又稱“細胡柴”、“軟胡柴”。因南柴胡常于清明前后連根帶茵采摘,故有“春柴胡”之稱。有些地區(qū)僅以其根入藥,其根呈紅棕色,又有稱“紅胡柴”。
南柴胡偏于疏肝解郁、升陽散邪,常用于因郁致熱的內(nèi)傷雜病,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陽可生用或酒炙,用量宜稍輕。《本草匯言》“脾虛勞倦,用補中益氣湯;婦人肝郁勞弱,用逍遙散,青蒿煎丸,少佐柴胡”此柴胡指南柴胡也。葉天士、陳幼清等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此柴胡亦指南柴胡。因其性升散,所以在臨床中肝陽上亢、肝風內(nèi)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3. 銀柴胡
據(jù)植物學家考證銀柴胡(Stellaria diohotoma L.var larlameoate Bge.)為石竹科繁縷屬植物銀柴胡的干燥根,氣微味甘,主產(chǎn)于陜西、內(nèi)蒙古、寧夏,呈圓柱狀,長約15-40 cm、直徑約1-2. 5 cm,表面呈淡黃色或黃白色,有支根痕和扭曲的縱皺紋,有孔狀凹陷;從凹陷處折斷,可散出粉沙,可見棕色裂紋,皮?。荒举|(zhì)部可見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政局編印的《中藥材手冊》將其正式收載。對于陽虛發(fā)熱、骨蒸勞熱、涼血,銀柴胡的功效優(yōu)于北柴胡和南柴胡。清代汪昂《本草備要》“熱有在皮膚,在臟腑,在骨髓。在骨髓者,非柴胡不可,若得銀柴胡只須一服,南方者立減,故三服乃效”。
4.小結(jié)
柴胡在我國作為藥材使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藥用僅為北柴胡一種。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銀州柴胡和南柴胡。從古至今,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的藥用柴胡以北柴胡和南柴胡為主,而西南地區(qū)則用銀柴胡。北柴胡、南柴胡、銀柴胡三者俱為柴胡,均有疏散外邪、疏肝解郁的功效,但因其出處生成不同,其形色長短不同,故其功用內(nèi)外兩傷、主治亦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臨床使用中要嚴格加以鑒別,對癥使用,方可取得最佳療效。
參考文獻
?。?/span>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
?。?/span>2](清)顧觀光著,楊鵬舉校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span>3](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10.
?。?/span>4]雷載權.中藥學普通高等教育中醫(yī)藥類規(guī)劃教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