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舉辦商周青銅鼎特展
子龍鼎、大盂鼎、大克鼎
三大重器鼎立
二里頭文化方格紋銅鼎
洛陽博物館
通高20厘米,口徑15.3厘米,底徑10厘米
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青銅鼎
被譽為“華夏第一鼎”
二里岡早期乳丁紋青銅方鼎
山西博物院
二里岡晚期饕餮紋青銅圓鼎
山西博物院
1974年河南鄭州杜嶺張寨前街出土
為目前已知商代前期最大的鼎
商代后母戊鼎
國家博物館
高133厘米
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
重832.84千克
腹內壁鑄有“后母戊”三字
商代后母辛鼎
殷墟博物館
通高80.1厘米
由此確認后母戊鼎應為商代武丁時期
高48厘米,口徑41厘米
重44.4千克
鼎內壁有30字銘文
商代子龍鼎
國家博物館
通高103厘米
鼎寬37厘米
腹深43厘米
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
西周早期(成王)堇鼎
首都博物館
通高62厘米,重43.5千克
北京地區(qū)最大的青銅鼎
器內壁鑄有銘文4行26字
西周早期(康王)大盂鼎
國家博物館
傳道光年間陜西寶雞岐山縣禮村出土
高101.9厘米
口徑77.8厘米
鼎內壁有銘文291字
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
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大盂鼎銘文書法體勢嚴謹
用筆方圓兼?zhèn)涠藝滥?/span>
布局整飭靈動精美
西周早期淳化大鼎
陜西歷史博物館
通高122厘米
重226千克
為已知最大最重的西周圓鼎
也是僅次于子龍鼎的第二大圓鼎
西周大鼎一般都有銘文
淳化大鼎卻無銘文
只能根據鼎型推測不晚于康王時期
大鼎造型奇特
腹壁上鑄有三個半圓形大耳
為商周青銅鼎中的獨例
西周中期(孝王)大克鼎
上海博物館
通高93.1厘米,口徑75.6厘米
腹徑74.9厘米,腹深43厘米
腹內鑄銘文28行290字
西周青銅殘鼎
周原博物館
殘缺半部鼎身,兩只鼎耳遺失
但仍能看出曾經的高大
東周(春秋)王鼎
洛陽博物館
為目前唯一已知的東周王鼎
東周(春秋)鑊鼎
山西博物院
高93厘米
口徑102厘米
重220千克
東周(戰(zhàn)國)中山王鐵足銅鼎
(復制品)
河北博物院
通高51.5厘米
最大直徑65.8厘米
是我國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最大的鐵足銅鼎
鼎身刻有銘文469字
東周(戰(zhàn)國)鑄客大鼎
安徽省博物館
1933年安徽壽縣楚王墓出土
通高113厘米
口徑93厘米
重400千克
秦代青銅鼎
秦始皇陵博物院
1999年秦始皇陵K9901出土
高61厘米,外徑71厘米,腹深34厘米,重212千克
關注我們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