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小學二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小學二年級音樂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  媽媽老師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鮮花愛雨露》。

 

2.聽賞歌曲《我愛米蘭》。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鮮花愛雨露》。

 

2.通過聆聽歌曲《我愛米蘭》,激發(fā)學生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3.培養(yǎng)和營造良好的師生情誼,使學生養(yǎng)成尊師的行為習慣。

 

教學過程

 

(一)唱歌《鮮花愛雨露》

 

1.觀察教科書中的插圖,同時聆聽歌曲《鮮花愛雨露》的范唱。

 

2.提示學生注意歌曲的情緒以及歌詞內容,然后復聽一遍。

 

3.聽賞后,請學生談談歌曲的情緒及歌曲內容。

 

4.教師可結合鮮花、雨露等知識向學生講解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可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歌曲的內涵。

 

5.聽伴奏,輕聲學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詞均可)。

 

6.為使學生始終對學唱產生興趣,教師應根據學生學唱的熟練程度而改變學唱的方式??梢圆捎梅中〗M、男女生接唱、單獨演唱等形式。

 

7.全體學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欣賞《我愛米蘭》

 

1.教師展示歌曲《我愛米蘭》的圖片或課件,導入歌曲欣賞。

 

2.聆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節(jié)奏,注意歌曲表現的內容。

 

3.請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和聯想。

 

4.復聽歌曲,學生可隨歌曲哼唱,或根據歌曲情緒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

 

(三)綜合復習

 

1.教師將兩首歌曲進行對比,請學生談談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為歌曲《鮮花愛雨露》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也可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將表演較好的同學集中,其他同學拍手或用打擊樂器伴奏)。

 

3.小結。

 

教學評價

 

1.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參與態(tài)度、參與程度和合作能力。

 

2.學生的主動思考及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3.學生的生活體驗及對人文知識的反饋和認識是否客觀和恰當。

 

4.在歌表演活動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否得以充分發(fā)揮和體現。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歌曲《鮮花愛雨露》;復習《我愛米蘭》,感受音樂的情緒與色彩的關系。

 

2.音樂活動“音的高低”。

 

教學目標

 

1.對音樂情緒的對比和顏色的對比有一定的認識。

 

2.能基本聽辨日常生活及音樂中聲音的高低和音色特點。

 

3.培養(yǎng)音樂興趣,激發(fā)音樂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歌曲《鮮花愛雨露》,請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或歌表演。

 

2.復習聽賞歌曲《我愛米蘭》,請學生邊聽邊隨錄音哼唱。

 

3.從紅、黃、藍三種顏色中,為《我愛米蘭》選配一種適當的顏色,表示歌曲的情緒。

 

(二)音樂活動“音的高低”’

 

1.由教師或學生列舉幾個自然現象或生活中音的高低對比的事例。

 

2.教師播放高低對比比較明顯的音樂片段,請學生分辨。注意讓學生發(fā)現和歸納。

 

3.根據教科書第六、七頁的插圖創(chuàng)設音樂游戲或音樂故事,通過模擬各種人物、動物的聲音表演各種角色。

 

本單元可設三個音樂小活動,可以分別進行,也可以綜合在一起進行,可以由教師啟發(fā)或組織進行,也可以由學生分組自發(fā)分組創(chuàng)編進行。

 

三個音樂小活動的題目和游戲形式:

 

①“小小配音演員”

 

根據插圖編故事并表演,可以簡單化裝,表演與配音的同學可分開,也可以邊表演邊配音。

 

②“我編你唱”

 

唱、念童謠。節(jié)奏不變,音高可以由教師或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要求“叮”“當”必須一個高、一個低,就符合游戲規(guī)則。

 

③“看圖、聽音樂、找樂器”

 

通過觀察教科書上的插圖和其他有關樂器的掛圖(或課件),選擇部分高低音高對比明顯的樂器演奏片段,使學生感受聲音的高低。

 

教學評價

 

1.能否通過音樂活動,感受聲音的高低。

 

2.學生是否對音高的練習感興趣。

 

3.學生是否在音樂游戲中有創(chuàng)新精神。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歌表演創(chuàng)作。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2.創(chuàng)編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我的好媽媽》(學生在幼兒園里已學過),導入本課教學。

 

2.啟發(fā)學生談談對媽媽的了解或對媽媽的感情等:

 

①如“媽媽的職業(yè)”、“媽媽的愛好”、“媽媽最喜歡的東西”、“媽媽的生日”等。

 

②談談對媽媽的感情,如“喜歡媽媽的微笑”、“最愛聽媽媽講故事”、“我為媽媽做家務”、“我?guī)蛬寢尨繁?#8221;等。

 

3.教師用將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小烏鴉愛媽媽》。

 

4.聆聽歌曲范唱《小烏鴉愛媽媽》,可加入課件演示。

 

5.教師示范,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可分段、分小組進行)。

 

6.教師再次播放錄音。

 

7.教師用聽唱法教唱歌詞。教師啟發(fā)學生用親切、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根據學生情況,教師應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8.在學生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礎上,分組討論,為歌曲創(chuàng)設歌表演(一個組表演一段歌詞內容)。要求動作美觀、表達準確。

 

9.每組選出代表進行歌表演,其他同學伴唱。

 

10.教師要求學生背唱這首歌曲。

 

11.回家將這首歌曲唱給媽媽聽。

 

教學評價

 

1.是否能有感情地演唱這首歌曲。

 

2.學生為歌曲創(chuàng)編歌表演動作的參與率。

 

3.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是否積極投人。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并表演。

 

2.聽賞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從小懂得關心父母。

 

2.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并背唱歌曲。

 

2.利用教科書的插圖或課件,引入歌曲欣賞《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3.教師啟發(fā)學生談對“搖籃曲”的初步感受和體驗(教師可選擇有代表性的《搖籃曲》音樂作背景音樂。

 

①什么是“搖籃曲”?

 

②聽賞歌曲時,感受到什么情緒?

 

③是誰為誰唱“搖籃曲”?

 

4.采用范唱或錄音再次聽賞歌曲。

 

5.跟著錄音輕聲哼唱歌曲。

 

6.教師提示學生:

 

①聽賞這首歌曲后,你想到了什么?

 

②聽賞這首歌曲后,我們應該怎么做?

 

7.根據歌曲內容進行歌表演,可以分組或集體進行。

 

8.推選一位或幾位同學,說說動作的創(chuàng)設意圖。

 

9.歌表演《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教學評價

 

1.背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的熟練程度?

 

2.聽賞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時的想象力?

 

3.為歌曲《唱給媽媽的搖籃曲》創(chuàng)編動作時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二單元    我愿住在童話里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小紅帽》

教學目標

1.用輕快的聲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小紅帽》。

2.學唱歌曲《小紅帽》的唱名。

3.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和《小動物的歌》。

 

(二)課題導入

1.以童話故事《小紅帽》導入課題:

可采用看錄像、聽錄音或教師講故事、學生講故事等形式。

2,教師可邊講故事邊創(chuàng)設情境(在黑板上畫簡筆畫或貼圖片,亦可用實物投影等)。

(三)學唱歌曲

1.出示課題聽范唱(教師范唱或錄音、CD范唱等)。

2.學唱歌曲。

①讀歌詞。教師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學生可采用全體讀、小組讀、個別讀等形式。

②學唱歌詞。

步驟A.唱準確:聽范唱 →跟唱 →全體跟琴唱。

B.以輕巧的聲音唱出感情:先聽、看范唱。

師生一起分析歌詞:輕快 →害怕  →輕快(漸弱)。

C.有表情的演唱:個別唱、分組唱師生共同評價,全體唱。

D.全體背唱歌曲。

③完整地演唱歌曲。

3.跟著老師唱唱名。

全體跟老師學唱唱名,老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學生手指唱名);

師生接唱:音程跳度大的、稍難的小節(jié)老師唱,相對簡單的小節(jié)學生唱;分組跟唱或接唱,個別跟唱或接唱等。

4.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步驟1A. 學生根據歌詞,小組自編動作。

       B.教師到各組指導。

       C. 學生分組表演。

步驟 2A. 教師引導全體學生想動作,個別展示。

        B.教師請學生做動作,當時指導,全體學做。

        C.全體表演。

(四)教師做本課小結

教學評價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小紅帽》。

2.能否跟唱曲譜并找到所唱的曲譜。

3.能否邊唱歌曲邊進行簡單的表演。

教學內容

欣賞樂曲《龜兔賽跑》。

教學目標

1.聽辨和感受烏龜和兔子的音樂的不同,并用圖式表現出來。

2.了解表現烏龜的音樂是由大管演奏的,兔子的音樂是由單簧管演奏的。

3.跟著音樂分角色進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聽音樂片斷談感受進入課題

請學生聽由大管演奏的表現烏龜的音樂和由單簧管演奏的表現兔子的音樂。

①問題:

這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

如果音樂表現的是兩種小動物,他們會是誰?

②介紹演奏樂器及其所表現的動物。

③提出問題:烏龜和兔子是哪部童話的主人公?

(二)聽賞童話故事音樂《龜兔賽跑》

1.點課題并簡介

今天就來聽一聽《龜兔賽跑》的故事。

不同的是這是一部由管弦樂演奏的音樂童話故事《龜兔賽跑》。大管和單簧管就分別是一種管弦樂器。

2.完整的聽賞童話故事音樂《龜兔賽跑》(看書上的圖畫)問題:

可以用線條、顏色圖畫等分別表現烏龜和兔子的形象。

為什么爬得很慢的烏龜勝利了,而跑得很快的兔子卻輸了?

3.分角色邊聽音樂邊表演

教師可準備一些森林的花草、樹木小路小溪、終點路標等背景及一些小動物的頭飾、小彩旗、玩具槍、花環(huán)等創(chuàng)設情境。

①學生模仿烏龜和兔子跑、爬的動作,選擇模仿象的同學扮演這兩個角色。

②老師和其余的學生一起分別扮演各種小動物:放槍的、揮旗的、助威的、給烏龜佩帶花環(huán)的等等。

③師生共同簡單串演。

④師生共同邊聽音樂邊表演(根據時間,可以只表演比賽開始至烏龜勝利片斷)。

(三)師生一起總結本課

教學評價

l.能否聽辨出音樂情緒的變化,并用簡單的圖式表現。

2.是否知道表現烏龜和兔子的樂器分別是大管和單簧管。

3.跟著音樂分角色進行簡單的表演時學生的參與程度。

教學內容

音樂活動──配樂講故事《森林小衛(wèi)士》。

教學目標

根據教科書的插圖,聽辨音樂情

緒,配上相應的畫面;配樂講《森林小衛(wèi)士》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看圖片講故事。

1.教師貼出書中的六幅圖片。

2.請學生給圖片排順序,看圖講故事。

3.為這個故事取名字,將學生取的名字寫在黑板上。

(二)為圖片選擇音樂。

1.聽一段音樂,請學生根據樂曲的情緒,為其中的一首選擇圖片。問題:為什么這樣選擇?

2.再聽兩段音樂,學生聽辨并選擇圖片。(為什么?)

3.教師再播放幾首樂曲,請同學們根據音樂情緒選擇圖片。(為什么?)

可以邊聽音樂邊用動作模仿圖片上發(fā)生的事。

3.按故事發(fā)展順序聽音樂,學生可以根據故事情節(jié)進行模仿人物的表演。

(三)配樂講故事。

1.學生自由選擇角色。

①選擇模仿能力強的同學分別扮演主要角色:小狗、獵人。

②選擇天鵝、小猴J兔、小羊、小熊、小老虎等小動物的扮演者。③選擇講故事的小朋友。

可以全部由一個小朋友完整的講,也可以由六個小朋友分別講六幅畫面的故事情節(jié)(這幾位小朋友要互相商量,協調配合)。

④其余小朋友自由扮演森林里的背景。

2.以上四組小朋友分別研究討論怎樣表演,教師進行指導。

3.配樂故事《森林小衛(wèi)士》開始(教師負責音響,并參與學生的表演)。

注:

1.本課也可增加難度:教師多準備幾首樂曲,供學生選擇。

2.本課也可以變換順序設計。

例如:為圖畫選擇音樂十編排圖畫順序講故事十配樂講故事。

教學評價

1.能否聽辨音樂情緒并與相應的圖片對應起來。

2.能否配樂講《森林小衛(wèi)士》的故事。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大鹿》

教學目標

1.背唱歌曲《大鹿》。

2.引導學生根據歌詞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繼續(xù)童話世界游

今天我們繼續(xù)到童話世界旅游

今天的小主人公又是誰呢?

2.聽錄音范唱歌曲《大鹿》

學生為歌曲取名,教師出示課題《大鹿》

(二)學唱歌曲

1.學唱歌曲

①領讀歌詞

A.教師接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邊讀邊在黑板上有層次的貼出歌詞所描繪的畫面。

   或用幻燈、實物投影、電腦課件等。

B.學生分角色讀歌詞,教師彈歌曲的旋律。

②學唱歌詞

A.聽范唱→全體跟琴唱→教師指導再唱。

B.師生一起分析歌曲:悠閑→稍快→快速急切的→堅定的。

C.有表情的演唱:個別唱→分組唱→師生共同評價→全體唱。

D.用打擊樂進行伴奏。

E.全體背唱歌曲。

4.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①教師引導全體學生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動作。

②學生根據歌曲及動作素材,小組自選角色,自選內容,自編表演動作。

③教師到各組巡視指導學生的表演。

④學生展示表演:有角色(大兔子、獵人)扮演;有背景(蘑菇房子、大樹、小草、小花等);有配唱、打擊樂伴奏等等。

(三)教師小結

教學評價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大鹿》。

2.能否根據歌詞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歌表演。

 

教學內容

欣賞歌曲《永遠住在童話里》。

復習本單元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永遠住在童話里》,感受歌曲歡快、詼諧的情趣,并模仿動畫中的主人公進行表演。

2.用歌聲和表演,復習本單元所講的童話故事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永遠住在童話里》

1.聽歌曲:錄音或看錄像。

   問題:你喜歡這首歌嗎?你聽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聽歌曲:聲像結合(歌曲VCD、聽歌曲看動畫人物)。

   你可以試著唱一唱。

   問題:

   你能唱唱你記住的一句歌詞嗎?

   你能模仿歌中唱到的動畫人物嗎?

3.聽歌曲。

   你可以任意表演你喜歡的動畫人物。如果能跟著唱一唱就更好了。

4.創(chuàng)編新歌詞。

   問題:

   你還喜歡哪些或知道哪些童話故事?可以把歌曲中的童話故事換一換。

   教師將學生所改的歌詞(只變童話故事其余歌詞不變)寫在黑板上。教師演唱學生更改后的歌詞,學生跟著小聲唱。

   總結:

   童話世界真美,如果這人間像童話一樣美麗,我寧愿不要長大,永遠永遠住在童話里。

(二)“童話故事”表演

1.選擇自己喜歡的童話自愿結合成組。

   你喜歡我們學習的哪一個故事?或我們沒學的你會表演的童話故事?喜歡同一個故事的小朋友為一組。

2.分組討論:各組如何表演你所喜歡的童話故事,可以演唱、配樂表演、講故事等等形式。

3.教師到各組與學生共同討論。

4.各組分別表演,教師可參與某一組的表演。

(三)教師小結本單元內容

教學評價

1.能否感受歌曲《永遠住在童話里》歡快詼諧的情趣,并模仿動畫中的主人公進行表演。

能否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復習表演本單元所講的童話故事。

 

第三單元 月兒彎彎

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演唱《小小的船》。

2.對音的高低及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體驗。

教學過程

(一)學唱《小小的船》

1.導入新課

老師將錄制好的《小小的船》的錄音放給同學們聽一遍,請同學舉手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只小小的船是什么?

船應該在什么地方行駛?

為什么說月亮像船在太空中遨游?

2.老師請同學們翻開書,并請一位同學有表情有節(jié)奏地將歌詞朗讀一遍,而后全體同學將歌詞朗讀。

3.教師教唱《小小的船》,注意提示:

歌曲的速度、強弱、力度。

歌曲的意境。

在歌唱中身體可以隨音樂律動。

4.請一位同學或兩位同學主動站在臺前為大家演唱。教師應給以表場和鼓勵,以激勵更多學生能有主動表現音樂的意識。

5.集體齊唱一遍歌曲,老師提出下一課背唱的要求。

(二)講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1.教師提問:誰能講一個有關月亮的故事?朗誦描寫月亮的歌謠和唱有關月亮的歌曲?

2.可分小組進行表演、比賽,看哪一組講、唱、誦的同學多,給予獎勵,以鼓勵發(fā)揚集體協作精神。

3.教師小結,并對大膽上場表演的同學當眾表揚,以表示對其有主動性和自信心的贊揚。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能熟練地演唱《小小的船》。

2.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

3.學生能否初步掌握3/4拍的強弱關系。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小小的船》。

2.欣賞《月亮月光光》。

3.唱唱做做。

教學目標

1.能背唱《小小的船》。

2.能有想像地去欣賞《月亮月光光》。

3.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背唱《小小的船》

1.看歌譜齊唱歌曲。

2.邀請一位主動、大方的同學,將歌曲背唱一遍。

3.集體隨老師的琴聲背唱歌曲。

(二)聽賞《月亮月光光》

1.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歌曲內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圖片。

完整地聽一遍童聲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要求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安靜地聽,一邊想像從歌曲中聽到的景像。

2.教師將歌詞的大意講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閩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間蓋房子。

親像水花園──好像美麗的花園。

3.老師在放第二遍音樂之前向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應在什么位置?

歌曲的情緒是什么?

4.聽完第二遍音樂,學生可以上講臺將老師的圖片作一擺放,以符合歌詞描繪的情景,或將基本的擺放方位解說給同學們聽。

5.請同學回答歌曲所表現出來的基本情緒,是優(yōu)美還是歡快? 

(三)唱唱做做

1.教師向同學們解說這一活動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將寫有 d r m f s唱名的小紅燈籠掛在釘有小圖釘的小黑板上。

2.老師指著小紅燈籠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記各個唱名及其音高。

3.當同學們都熟記并知道怎樣唱唱名以后,教師將紅燈籠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組,請同學用手勢表現出來,并有節(jié)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如掛出 ,就請大家集體或者個別用手勢表示,并有節(jié)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mi ”。

4.請一位同學上臺在小黑板上把寫有唱名的燈籠排列出多組旋律線,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余同學在下面有節(jié)奏地、有音高地唱出來,并輔以手勢。

5.老師按書上所列四種組合,分別用鋼琴彈奏出來,同學們盡快用手勢作出反映。

6.教師小結:通過這一練習,我們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優(yōu)美的旋律線。

教學評價

1.學生能否熟悉、準確地唱唱名。

2.學生能否主動、積極地參加音樂活動。

3.學生能否背唱《小小的船》。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

教學目標

1.能較準確地掌握領唱、齊唱這一種歌唱形式。

2.能主動參與齊唱或領唱。

教學過程

1.教師將錄制好的領唱、齊唱《我和星星打電話》完整地放一遍。并介紹領、齊唱這一種新的歌唱形式,它在我們的民歌演唱中常稱″一領眾和″。

2.朗誦歌詞。請一位同學朗誦領唱部分,其余同學一起朗誦齊唱部分。注意齊唱部分的朗誦一定要整齊。

3.教師教唱歌曲幾遍。 

注意突出音準、節(jié)奏的準確。

注意對話語氣要盡量表現出來。

4.教師引導同學們就歌曲所描寫的內容進行簡短的討論:

我們的生活中有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等等。我們今天學唱的歌詞是否也充滿了科學幻想,為什么?

②我們應不應該有幻想,為什么﹖

5.老師領唱、同學們齊唱,要求齊唱部分準確、整齊。

6.請一位同學或幾位同學領唱,其余同學齊唱。

教學評價

1.學生能否盡快掌握領唱、齊唱這一歌唱形式。

3.學生是否在討論中主動、大膽發(fā)言。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阿細跳月》。

2.歌表演《瑩火蟲》。

教學目標

1.能安靜地欣賞樂曲,感受音樂的舞蹈節(jié)奏。

2.能積極參與集體歌舞表演。

3.能自選打擊樂器為歌舞伴奏。

4.學會《瑩火蟲》的歌詞和歌譜。

教學過程

(一)歌表演《螢火蟲》

一位戴著瑩火蟲頭飾、身背兩葉翅膀的同學,手提點亮的紅燈籠站在同學們的前面。

(注:教室里的椅子和桌子都挪開后,教師和同學站成一定的隊形,開始本課的內容)

1.教師請同學猜那位同學的裝扮。(提示是一種能在夏夜里發(fā)出亮光的昆蟲)。

2.將歌曲《瑩火蟲》完整地放一遍,老師隨音樂將舞蹈動作示范給同學們。

3.跟老師輕聲學唱歌曲《瑩火蟲》,并學會幾個舞蹈動作。

4.將學生分成舞蹈組、唱歌組和打擊樂器組進行歌表演。舞蹈組排成兩行在中間同老師一起隨著音樂舞蹈,唱歌組和打擊樂器組成倒八字站兩邊,歌唱和敲擊打擊樂器。分組由學生們自愿選擇,人數不限。

舞蹈隊要求:

動作優(yōu)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能合上舞蹈音樂(三拍子)的節(jié)拍。

歌唱隊要求: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節(jié)奏、音準正確。

打擊樂隊要求:

選擇符合歌曲情緒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幾種打擊樂器能協調配合。

節(jié)奏準確、強弱分明。

(注:老師可將以上要求課前出示在黑板上,同時出示歌曲《瑩火蟲》的歌詞。)在表演開始前老師可分組進行輔導,然后再合成。

5.同學們對三個組的表現進行自評或互評,并能說出表演得好與不太好的原因。

6.每組可推薦一名代表出來組成一個三人組的表演隊進行表演。

7.老師對歌表演進行總結性評價,尤其需對那些平時性格內向、不善當眾表現的同學提出表揚。

(二)聽賞《阿細跳月》

1.教師展示彝族人民載歌載舞的圖片或播放一段阿細人跳舞的錄像片。

2.教師將音樂完整地放一遍,讓學生圍成圓圈,席地而坐,安靜地欣賞。

3.教師講解阿細人的″跳月″故事。

4.再聽音樂一遍,老師帶著學生隨節(jié)奏拍手或老師隨音樂舞蹈、同學們拍手伴奏。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歌表演,并有較強的合作意識。

2.學生是否選擇了符合歌曲情緒的打擊樂器。

3.學生是否會唱歌曲《瑩火蟲》的歌詞和曲譜。

4.學生聽賞音樂時,情緒是否投入。

 

第四單元 快樂的游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唱歌《阿西里西》。

2.打擊樂器:堂鼓、小鈸、木魚。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阿西里西》。

2.學會堂鼓、小鈸、木魚的基本演奏方法。

3.能積極探索堂鼓等樂器的其它演奏方法。

教學過程

1.從第三單元的欣賞曲《阿細跳月》引入《阿西里西》,這兩者都是彝族的音樂,前者是表現青年們的舞蹈,后者是表現兒童們的游戲。

2.聽《阿西里西》的錄音數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聲哼唱。

3.教師解釋“阿西里西”(我們是好朋友)和“丘都拉迪嗡啊”(表現歡樂的襯詞)的含義。并與學生一起回憶彝族的一些風土人情(這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介紹過)。

4.學生跟著伴奏帶演唱《阿西里西》。

5.展示堂鼓、小鈸、木魚等打擊樂器,請學生說出名字,學生可能將堂鼓說成小鼓,將小鈸說成是小镲,這也無妨。

教師分別介紹并示范這三種打擊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堂鼓用單槌擊和雙槌同時擊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小鈸上下相擊,左右相擊也都是基本的演奏方法。

6.學生分三組,分別學習堂鼓、小鈸和木魚的基本演奏方法。

堂鼓可奏“× × ×× ×”的節(jié)奏,小鈸奏“× ×× × ×”的節(jié)奏,木魚奏“××××”和“×××× ×× ×× ××”的節(jié)奏。然后三組齊奏,形成一種熱烈歡快的氣氛。

7.各組分別探索堂鼓、小鈸、木魚的其它演奏方法,如堂鼓擊鼓邊、或用手按住鼓皮敲擊、小鈸磨擦發(fā)音、用鼓槌擊木魚等,總之,要求學生在同一件樂器身上探索發(fā)出幾種不同音色的聲音,這一練習是很有意義的。

8.用堂鼓、小鈸和木魚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請學生在課外作好設計,下一節(jié)課大家共同來實踐。

9.復習一遍歌曲《阿西里西》,再用剛才試敲的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教學評價

1.學唱《阿西里西》的效率。

2.學生掌握堂鼓、小鈸、木魚基本演奏方法的普遍程度。

3.探索堂鼓等樂器其它演奏方法的積極性與參與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歌曲《阿西里西》。

2.欣賞歌曲《轉圓圈》。

教學目標

1.能較為熟練地、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2.感受《轉圓圈》所描繪的兒童月下歡樂歌舞的情景,跟著錄音哼唱部分詞句并隨音樂即興表演動作。

3.能用堂鼓等打擊樂器為《阿西里西》作伴奏。

教學過程

1.復習歌曲《阿西里西》。

2.隨教師學唱《阿西里西》的歌譜。

3.出示“× ××”與“×× ×”兩張卡片,讓學生能清楚地區(qū)別兩者的不同,再請學生找一找在《阿西里西》的歌譜中“× ××”和“×× ×”各使用了幾次,“×× ××”用了幾次。

4.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如何能更有表情地唱好《阿西里西》。在教師的指揮下,隨著伴奏帶全體學生富有表情地演唱《阿西里西》。

5.請學生分組設計如何用堂鼓、下鈸、木魚為《阿西里西》伴奏(為每種打擊樂器設計兩小節(jié)節(jié)奏型),師生共同比較、歸納、綜合,作出幾套方案。例如:

 

6.部分學生歌唱,部分學生用堂鼓等伴奏,掀起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高潮。

7.教師介紹合唱歌曲《轉圓圈》的相關資料,并與已欣賞過的《阿細跳月》作比較,兩者相同的是都是彝族的音樂,且都是在月光下的歌舞,不同的是《阿細跳月》是青年人的舞蹈,《轉圓圈》是兒童們的游戲歌曲。

8.出示《轉圓圈》的歌詞,聽賞《轉圓圈》。

9.聽賞幾遍后,引導學生跟看錄音哼唱以下兩個片斷:

 

10.部分學生用已學會的彝族舞蹈動作隨音樂即興表演,不求動作統一,只求與音樂合拍,表演自信大方,教師應啟發(fā)、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表演,掀起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高潮。

教學評價

1.學生演唱《阿西里西》時的表情與投入程度。

2.學生設計打擊樂器伴奏時的合作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

3.學生聽賞音樂時的專注程度。

4.學生即興表演時的參與率及動作與音樂的協調程度。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唱歌《拔河》。

2.欣賞管弦樂曲《踢毯子》

教學目標

1.能用富有力度和彈性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拔河》。

2.能用人聲和打擊樂器表現拔河的情景,并用打擊樂器為歌曲《拔河》伴奏。

3.能隨著樂曲《踢踺子》的韻律,即興表演踢踺子的動作。

教學過程

1.用拔河的圖片或提問的方式引入歌曲《拔河》的教學,請學生用語言描繪拔河時歡快、熱烈的氣氛。

2.提問“拔河的音樂應當是怎樣的?”“演唱時在聲音上應具有什么特點?”啟發(fā)學生想象表現拔河場面歌曲的音調特點一熱烈、歡快、緊張。

3.聽賞歌曲《拔河》的范唱錄音,聽幾遍后通過提問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首歌曲的認識,為正確地表現這首歌曲打下基礎。

4.錄音學唱歌曲。

5.教師領唱、學生齊唱,學生領唱、齊唱。

6.按課本上的要求,用打擊樂器(或小喇叭、喊聲、跺腳等)表現歌曲《拔河》熱烈、緊張。歡快的氣氛,再將這些聲音錄下來。

7.邊演唱歌曲,邊放渲染氣氛的錄音,師生共同評論。

8.欣賞管弦樂曲《踢踺子》,引導學生注意由木琴奏出的主題。

9.教師表演踢踺子動作(也可將踺子帶到課堂上來,因有些學生可能沒有見過和玩過踢踺子),開始時兩拍踢一下,后可變?yōu)橐慌奶咭幌?,可用右腳踢,也可用左腳踢,可以站著踢,也可以跳著踢,還可以右腳交叉到左腳后面踢等。

10.學生隨音樂即興地做踢踺子的動作,不要要求整齊劃一,只要求能合拍,達到“用動作來理解音樂、表演音樂”的目的。

11.復聽一遍《踢踺子》以加深印象,并要求學生能在以后播放這段音樂時立即說出曲名。

12.歌表演《拔河》將掀起本節(jié)課的高潮,但以徒手表演拔河為好,不要使用真的繩子,以免目標轉移。表演的動作可由學生自己設計,各組表演的動作可以不同,每組約11人(五人一隊分列兩邊,一人當裁判),部分學生可用打擊樂器、人聲為歌曲伴奏。

教學評價

1.學生演唱《拔河》時的投入程度和是否富有表情。

2.學生在設計《拔河》氣氛時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

3.學生聽賞音樂時的積極性及專注程度。

4.學生在歌表演時表現的紀律性及創(chuàng)造性。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音樂活動《士兵進行曲》。

2.欣賞管弦樂曲《布老虎》。

教學目標

1.能隨著《布老虎》的音樂展開想象,初步理解音樂表現的內容,并初步了解布老虎的民俗。

2.在熟悉《士兵進行曲》音樂的基礎上,能按節(jié)拍敏捷地作出種種動作。

教學過程

1.出示布老虎的圖片或實物后,初聽管弦樂曲《布老虎》。

2.介紹有關布老虎的民俗。

布老虎是兒童的玩具,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中,人們都喜歡用老虎的造型來打扮小孩,頭戴老虎帽,腳穿老虎鞋,手中拿著布老虎,睡覺時還有老虎枕……有一首民謠唱道:“小猴孩,你別哭,你別鬧,給你買個布老虎,白天拿著玩,黑夜嚇麻胡”。“麻胡”是民間傳說中專門殘害兒童的惡鬼,讓孩子穿虎鞋、戴虎帽、玩布老虎是表示驅惡除魔保佑平安的意思。

布老虎身上的圖案色彩鮮明,眼睛很大,額頭還有一個”王”字,但并沒有過于兇猛的樣子,相反,它能使孩子們愛不釋手。

3.復聽《布老虎》,引導學生分辯兩個不同的“老虎”主題,一個是貌似兇猛的,一個是比較溫和的。

4.初聽《士兵進行曲》,感受其進行曲的律動。

5.請學生仔細觀賞課本上的圖示,知道一共要做拍手、拍腿、踏左腳、打槍、立正、敬禮等六個動作。同時要念qicha、pengpa、ka等象聲詞。

6.教師隨音樂作示范。

7.這個練習的難點是既要做動作,又要念出聲音,兩者要密切配合,學生可能會感到困難,因此可帶領學生先隨音樂學做動作,再同時念出聲音。

這段音樂一共有八個樂句,每句四小節(jié),如只做一遍動作,可用第1、2、78樂句,即:

如連續(xù)做兩遍動作,可用整首曲子。

8.可以分組比賽,看哪一組做得最整齊。

9.教師彈琴,部分學生做動作,部分學生列隊行進(模仿木偶兵的形象),將掀起本節(jié)課的高潮。

10.學生自己設計動作,自由表演。

教學評價

1.欣賞音樂時的專注程度。

2.隨音樂做動作時的正確性、協調性和參與率。

3.自己設計動作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第五單元 動畫城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快樂的小木匠》。

2.表演小小音樂劇《小熊貓學木匠》。

教學目標

1.教唱歌曲《快樂的小木匠》。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FFKJ.Net

2.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和表演與歌詞相關的動作。

3.引導邊唱著歌曲邊表演小小音樂劇《小熊貓學木匠》。

教學過程

(一) 播放歌曲《大風車》,拉開《動畫城》這一單元教學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風車》。

播放歌曲《大風車》,《動畫城》節(jié)目時間到了,請學生談談自己感興趣的動畫片,說說最近電視臺播放的新的動畫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勵學生把家中的動畫片帶到學校來,與同學們分享。

(二) 聆聽歌曲《快樂的小木匠》。

1.今天的《動畫城》播放什么動畫片呢?老師也不知道。老師只知道動畫片的主人翁是小熊貓,小熊貓身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播放歌曲《快樂的小木匠》,學生根據歌詞回答,歌曲表現了小熊貓做木匠的情形。

3.教師放第二遍錄音并提問:哪些詞語表現了木匠勞動的情形?學生回答,“嚓嚓嚓嚓”、“沙沙沙沙”等。

4.教師引導學生邊聽歌曲,邊根據對木匠了解和觀察,做兩到三個律動動作,如彎腰伸臂刨木頭,或屈膝鋸木頭,搬運、擺放木頭等動作。

(三) 聽并學唱歌曲。

1.學生在教師的范唱中繼續(xù)表演木匠勞動的動作。

2.教師邀請學生在表演的同時,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來。

3.請學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詞。

(四) 創(chuàng)編歌詞并表演動作。

1.教師啟發(fā)學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平凡的工作是不太引人注意,但人們又離不開它的。學生回答,理發(fā)師、修鞋匠、小商販、修車匠、清潔工等。

2.教師鼓勵學生把這些行業(yè)工作的環(huán)境、工具、聲音、姿態(tài)等列舉出來,并改變成歌詞,替換《快樂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詞。如“撲撲撲撲火焰飛,當當當當鐵錘響,我是快樂的小鐵匠,嗨!嗨!快樂的小鐵匠。”等。

3.請同學們把創(chuàng)編的歌詞演唱并表演動作,然后分組進行演唱和表演。

(五)根據故事情節(jié)串接和編排小小音樂劇《小熊貓學木匠》。

1.教師介紹小熊貓學木匠的過程,鼓勵學生們根據《小熊貓學木匠》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表演。(劇情參照“七、相關參考資料” )。

2.請學生分組分別扮演其他各個行業(yè)的勞動者,如理發(fā)師、修鞋匠、小商販、修車匠、清潔工,并演唱和表演前面創(chuàng)編的歌詞與動作。

3.完整地表演并演唱。

4.鼓勵學生回家準備相關的頭飾、服裝或道具,以備“六·一”演出表演。

教學評價

1.學生基本能背唱歌曲《快樂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詞。

2.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積

累,能創(chuàng)編一段與服務行業(yè)有關的歌詞,并表演相關的動作。

3.學生愿意參與小小音樂劇《小熊貓學木匠》的表演。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藍皮鼠與大臉貓》。

2.音樂活動《跟著隊長》,隨著音樂做律動。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藍皮鼠與大臉貓》《跟著隊長走》。

2.隨著音樂做律動。

教學過程

(一)《藍皮鼠和大臉貓》

1.播放歌曲《大風車》,拉開《動畫城》節(jié)目的序幕。

2.教師提問:今天,動畫城播放什么動畫片呢?

教師播放《藍皮鼠和大臉貓》的錄音帶,引導學生完整地欣賞歌曲。然后請學生猜一猜動畫片名稱。

3.教師自己或請學生介紹《藍皮鼠和大臉貓》的劇情,并播放《藍皮鼠和大臉貓》的片頭。

(二)模仿老鼠與貓的叫聲,跟著錄音帶演唱伴唱部分。

1.請學生聆聽歌曲,說出歌曲中老鼠和貓的叫聲。教師準確范唱老鼠和貓的聲部。

2.請學生繼續(xù)聽錄音,跟著錄音學唱老鼠與貓的伴唱部分。

(三)聆聽歌曲,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幫助老鼠與貓找到自己的家。

1.教師自己或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兩間房子,兩間房子沒有任何特殊標記,請學生說出哪間房子是老鼠的,哪間是貓的?

2.教師在黑板上出示節(jié)奏卡片,引導學生將剛才模仿的老鼠與貓叫的聲音,與卡片上的節(jié)奏相對應。請一位學生將兩張節(jié)奏卡片粘貼在兩間房子上。

3.教師請另一位學生指出房子分別屬于誰。

4.一位學生放卡片,另一位學生找房子,視時間的多少,游戲可繼續(xù)進行。

(四)聆聽《跟著隊長走》,播放動畫片《小飛俠》片斷。

1.播放歌曲《大風車》,拉開第二個《動畫城》節(jié)目的序幕。

2.教師提問:動畫城現在播放什么動畫片呢?

教師播放《跟著隊長走》的錄音帶,引導學生完整地欣賞歌曲。然后請學生猜一猜動畫片名稱。

3.教師順勢介紹《小飛俠》的劇情,并播放《小飛俠》的片斷。并請學生指出《跟著隊長走》出現在劇情發(fā)展的什么時候。

(五)隨著音樂設計與動畫片相關的律動。

1.請學生說說隨著歌曲《跟著隊長走》的音樂響起,動畫片中的小孩子們做了些什么(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過崖、鉆密林、走稻田等)。

2.請學生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用動作表現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過崖、鉆密林、走稻田等情景。

3.學生圍成圓圈,領頭的做隊長,帶著印第安人有羽毛的頭飾,隨音樂做一個動作,其他學生模仿他的動作。第一遍音樂結束,頭飾交給第二個同學,由第二個同學做隊長,做一個動作,其他學生模仿他的動作。依次循環(huán),表現穿越瀑布、涉水渡江、攀藤過崖、鉆密林、走稻田等情景。

(六) 隨著音樂設計其他律動。

1.引導學生用《藍皮鼠和大臉貓》的音樂,繼續(xù)做律動。

2.啟發(fā)學生回憶看過的動畫片,激發(fā)學生伴隨著《跟著隊長走》的音樂,做其他律動。如老人、孩子,三只小豬、孫悟空師徒、云、雨等。

3.啟發(fā)學生選擇情緒不同的音樂,用不同的動作表現。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能愿意和喜歡聆聽歌曲《藍皮鼠和大臉貓》《跟著隊長走》。

2.學生是否積極地參與到律動中去,并且在動作上有所創(chuàng)新。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器樂曲《三個和尚》。

2.學唱歌曲《三個和尚》,跳木樁。

教學目標

1.欣賞器樂曲《三個和尚》。

2.識別和記憶堂鼓、木魚、小鈸三種打擊樂器。

3.引導學生欣賞音樂并表演《三個和尚》。

教學過程

(一) 播放歌曲《大風車》,拉開《動畫城》節(jié)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風車》。

2.教師設問:動畫城節(jié)目又要開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動畫片呢?請同學們仔細聽,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

3.教師播放器樂曲《三個和尚》,隨著音樂發(fā)展變化,配樂講《三個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從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廟·····”,主題音樂第一次響起:“一個小和尚,背著行李,興致勃勃地來到寺廟前,看到空無一人的寺廟,他興高采烈地打掃、清理、收拾、挑起水來,忙完了這一切,他安靜地坐在佛像前念經,念著念著,他打起瞌睡來……”

主題音樂第二次響起:“一個瘦和尚,背著行李,也興致勃勃地來到寺廟前,看到大大的寺廟里只有一個小和尚,他高興地同小和尚打過招呼,也非常積極地打掃寺廟、清理佛堂、挑起水來,忙完了這一切,兩個和尚面對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經起來······”音樂到此為止。

“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哪個同學能給我們講講?”學生七嘴八舌紛紛補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學們給故事起名字。

教師:看來,許多同學都知道這個故事,請同學們告訴我這個故事的名字。

(二)認識打擊樂器:堂鼓、小鈸、木魚,并用打擊樂器為主題音樂伴奏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 FFKJ.Net

1.聆聽器樂曲《三個和尚》,說說樂曲與前面的故事有什么關系。

教師告訴學生,剛才聽到的樂曲是作曲家金復載特意為動畫片《三個和尚》創(chuàng)作的音樂。

2.為什么樂曲的名字也叫《三個和尚》,聆聽樂曲前奏。

3.教師展示打擊樂器堂鼓、小鈸、木魚。示范敲擊這幾種打擊樂器,引導學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鈸、木魚的音色。

4.聆聽樂曲前奏,教師在各件打擊樂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種樂器,也可讓學生隨樂曲前奏在各打擊樂器上做虛擬動作。

(三)聆聽主題,設計打擊樂器伴奏。

1.教師告訴學生,樂曲除了使用木魚

 

等打擊樂器,暗示故事發(fā)生了地點和人物,還設計了一個“和尚主題”,表現和尚的性格。彈奏主題旋律第一段,請學生說說這段音樂的情緒。

2.教師彈奏主題旋律的第二段,請學生說說第二段與第一段情緒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潑,第二段舒緩、寧靜等)。啟發(fā)學生結合故事情節(jié),就主題旋律的兩種情緒展開聯想(勤快與懶惰等)。

3.聆聽樂曲主題旋律,請學生說說樂曲中使用了一種還是兩種樂器來演奏主題旋律。

樂曲的主題旋律,分別用尖細、清亮的墜胡與暗啞、低沉的二胡兩種樂器演奏主題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請學生用打擊樂器,分別為教師彈奏的主題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情緒。

樂譜:

 

(四) 聆聽全曲,判斷主題在樂曲中出現的次數。

1.教師播放樂曲,請學生思考在樂曲中和尚主題出現了幾次。

2.啟發(fā)學生安靜聆聽,回憶動畫片的畫面(沒看過動畫片的學生,可自由展開聯想)。

3.在動畫片中,有這么一個故事情節(jié):三個和尚誰也不去挑水,忍受著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這時,寺廟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燭臺,火苗燒著了紗簾,火勢蔓延,寺廟剎那間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個和尚慌亂地打水救火。

教師啟發(fā)學生,表現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樂比較合適。

4.教師播放樂曲展開部,請學生隨音樂表演手忙腳亂救火的情景。

教學評價

1.學生是否能專心欣賞器樂曲《三個和尚》。

2.學生能否識別和記憶堂鼓、木魚、小鈸三種打擊樂器。

3.學生是否樂于參與表演。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大風車》。

2.復習整個單元歌曲與樂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大風車》。

2.鼓勵學生隨著音樂旋轉“大風車”。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大風車》,開始《動畫城》歌曲的學唱。

播放歌曲《大風車》,學唱《大風車》。

(二)分組搭架“大風車”。

1.啟發(fā)學生講述風車的形狀。

2.引導學生四人一組搭建一個風車。

3.所有風車圍成一個圓圈,既可以四人一組地旋轉,也可沿著大圓圈旋轉。

4.邊唱歌曲,邊旋轉“大風車”。

(三)隨音樂旋轉“大風車”,說出歌曲與樂曲名稱。

1.教師播放本單元或以前學過的歌曲或樂曲,請學生隨著音樂旋轉“大風車”。

2.一首音樂結束時,停在教師面前的“大風車”,必須說出剛才所播放的音樂的名稱,才能隨著下一首音樂繼續(xù)玩“大風車”。否則,這架“大風車”只能下場休息。

(四) 結束全單元課程。

教學評價

1.大多數學生是否會唱歌曲《大風車》。

2.學生是否愿意參與“大風車”游戲。

 

第六單元    下雪了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 停賞樂曲《雪花飛舞》及歌曲《江雪》。

2、 跟錄音機學唱歌曲《江雪》。

教學目標:1、 聽賞歌曲《雪花飛舞》感受樂曲的情緒。

2、 用動作表現雪花飛舞的情景。

3、 聽賞歌曲《江雪》,熟讀在這首古詩,了解它的意境并跟這錄音學唱。

教具:電子琴、圖片、多媒體。

學具:課本               

 教學過程:

一、雪花飛舞

1、 課播放一段雪花飛舞的錄像,引導學生進入教學主題。

2 聽賞音樂,教師啟發(fā)學生,樂曲是怎樣表現紛紛揚揚的雪花的。

3、 聽賞鋼琴獨奏,雪花飛舞。  

二、江雪

1、 初步聽賞《江雪》。

2、 教師講解古詩的含義,幫助學生理解古詩。

3、 用聽唱法教唱歌詞,先分句教唱,再整體教唱。

4 跟錄音學習歌曲。

5 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雪花》。

教學目標:1、 通過學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

2 能正確表達歌曲情緒。

3 了解頓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頓音的記號演唱歌曲。

板書設計:                 雪花

教學過程:

1 復習歌曲《雪花飛舞》。

2、 請學生用自己設計的動作表演。

3 導入新課,教師提問:“雪花”是怎樣形成的?

4、 播放錄音《雪花》。

5、 教師分句教唱。

6 啟發(fā)學生注意頓音唱法,應唱的有跳躍感。

7、 注意歌曲的情緒變化和力度變化。

8、 教師小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歌曲《小雪橇》。

教學目標:1、 用歡快的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 為歌曲伴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1、 教師播放有關雪橇的畫面。

2、 聽錄音兩遍,教師提問:滑雪橇時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表演歌曲時,應該用怎樣的情緒。

3、 教師分句教唱歌曲的歌詞。

4、 教唱時啟發(fā)學生的情緒。

5 編配打擊樂器,進行伴奏。

6、 教師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小動物告別會》。

教學目標:1、 通過學唱歌曲,為進一步表演作準備。

2、 區(qū)分四三拍和四二拍。

板書設計:                   小動物告別會

教學過程:1、 教師播放有關動物冬眠的畫面。

2、 聽教師范唱。

3、 教師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 教唱第一樂段過程中,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情緒,應唱的抒情、優(yōu)美。

5、 教唱第二樂段歌詞,注意與第一樂段的區(qū)別。

6、 學會歌曲后,第一、第三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可分角色演唱。

7、 設計動作表演。

8、 教師小結。

課后記:四二拍和四三拍的節(jié)奏不同還要在學習中逐漸掌握。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表演《小動物告別會》

教學目的:1、 復習歌曲,為進一步表演作準備。

2 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排演動作。

板書設計:小動物告別會

教學過程:1、 為了上好本節(jié)課,事先做好準備。

2、 播放《小動物告別會》的伴奏,請學生設計動作。

3 教師做一些示范表演。

4、 學生模仿教師舞姿,也可模仿別的學生舞姿參與其中,感受三拍子的韻律。

5 放音樂,全體做動作表演。

6、 教師小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年級下冊音樂全冊教案
【最新湘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新課標人教版)
一年級音樂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音樂第三冊教案
人音版小學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簡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