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七年(1881年),五十八歲的胡雪巖因協(xié)助左宗棠收復(fù)新疆有功,被清廷授予正二品頂戴,賞穿黃馬褂,總辦四省公庫,并準予紫禁城騎馬,這是胡雪巖攀上人生巔峰的標志,從此他成了晚清最著名、最富有的紅頂商人。
只是高處不勝寒這一亙古不變的道理,胡雪巖在最該體察的時候卻沒有深刻地體察到。人生登頂之時,善于謀身的智者應(yīng)該做急流勇退事,但胡雪巖卻是激流勇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結(jié)果只短短兩年時間,他就將自己推送到了萬丈深淵的崖口。
胡雪巖“一敗涂地”的災(zāi)禍是從他與洋商展開生絲大戰(zhàn)開始的。
因為永不知足的野心以及誓要為華商爭一口氣的情懷抱負,光緒八年,胡雪巖耗資兩千萬兩白銀,鯨吞各地生絲,企圖以此壟斷生絲貿(mào)易,獲得控價權(quán),讓洋商俯首稱臣。
胡雪巖發(fā)起的生絲大戰(zhàn),是中國商業(yè)史上第一場中外大商戰(zhàn),胡雪巖幾乎是以一人之力對抗財力雄厚的各國洋商。商戰(zhàn)初期,胡雪巖雄心勃勃、行動迅猛,以高價狂收國內(nèi)新絲數(shù)百萬擔,占盡了上風,洋商因為缺絲,絲廠無法開工,曾加價一千萬兩白銀要從胡雪巖手里購絲,此時胡雪巖如果見好就收,他就算是大贏并且坐穩(wěn)了晚清中國首富的位子。
遺憾的是,胡雪巖太自信,太想為中國商人揚一次眉,吐一口氣,他不但沒有答應(yīng),相反把自己樹成了各國洋商的死敵。
大的時代悲劇,從來都是天時地利人心的總和。
就在胡雪巖志在必勝之時,背運、陰謀、算計接踵而來。
先是歐洲意大利生絲突告豐收,接著又是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市面劇變,金融危機爆發(fā),有這兩項,再加上國內(nèi)絲業(yè)同仁難有一致對外的團結(jié)之心,受這幾個因素所害,胡雪巖在這一場生絲大戰(zhàn)上高開低走,逐漸敗下陣來。
更要命的還在后頭。
在晚清官場,左宗棠與李鴻章是一對政見不合、相互不服的死敵。兩人自曾國藩之后都想做天下第一中興名臣,面對列強環(huán)伺侵辱,左宗棠主戰(zhàn),重塞防,李鴻章主和,重海防。
中法戰(zhàn)爭的爆發(fā)讓兩人的矛盾又一次變得尖銳起來。在李鴻章陣營看來,要想扳倒老邁主戰(zhàn)的左宗棠,讓他大事不可為,首先必須摘掉他的錢袋子,胡雪巖。
因此,倒左先倒胡成了李鴻章陣營迫切要施的官場陰謀。
很不幸,一生推崇“用七個蓋子蓋八個壇子”,險事越成越自信的胡雪巖對此陰謀缺乏起碼的警惕,當李鴻章干將盛宣懷通過旗下電報網(wǎng)將胡雪巖的動靜掌握的一清二楚的時候,他渾然不知;當李鴻章陣營抓住他生絲敗北,銀根緊張的死穴,要向他阜康錢莊下手的時候,他依舊缺乏有效的應(yīng)對。
李鴻章陣營對胡雪巖的致命一擊,既簡單又毒辣,他們先是扣下匯向上海的各省協(xié)餉,這筆錢本應(yīng)及時交由胡雪巖,用來償還左宗棠西征時所借的洋債;待胡雪巖調(diào)用阜康錢莊所剩不多的存銀來墊付西征洋債后,他們立即散布阜康錢莊即將倒閉的謠言,發(fā)起了針對胡雪巖的擠兌狂潮。
在危機爆發(fā)之初,胡雪巖本可以大力向左宗棠求援,并接受摯交好友例如浙江藩司德馨的幫助,但胡雪巖太好面子,太講君子操守,從而錯失了自救的最佳機會。
成功掀起針對阜康錢莊的擠兌狂潮后,李鴻章陣營旋即上奏朝廷,大力彈劾胡雪巖,他們羅織的罪名多達七八款之多,如賄通權(quán)要、勾結(jié)洋夷、貪污穢行、欺世盜名、僭制越禮、武斷鄉(xiāng)曲——
在李鴻章陣營羅織的這些罪名中,比起助左宗棠收復(fù)新疆的功勞,許多都是小污之過,但其中有一條卻足夠?qū)⒑r送入死地,那就是胡雪巖在幫左宗棠借洋債時,加了利息,刮了朝廷的油水。
這一點大大激怒了慈禧太后。
朝廷隨后下旨,胡雪巖著先行革職,嚴行追究,其所有房產(chǎn)店鋪,一律查封,以防假手轉(zhuǎn)移。
就這樣,一方面錢莊紛紛倒閉,另一方面查抄之風四起,胡雪巖一夜之間身敗名裂,墜入萬丈深淵。
古往今來,從如此巔峰跌落下來,面對步步緊逼的萬劫不復(fù),許多人是抗不住的,多數(shù)會以自殺來求一個徹底的解脫。
胡雪巖有很多地方讓人欽佩,一敗涂地時,其收拾殘局的君子操守、沉著冷靜、縝密心智尤為讓人欽佩不已。
在當時,左宗棠雖然老邁,不受京城權(quán)貴們待見,但也沒有完全失勢,因此朝廷要查抄胡雪巖,嚴旨最終也只能先下到左宗棠那里。
朝中有許多人擔心胡雪巖會抓住這個空檔來轉(zhuǎn)移資產(chǎn)。事實上,胡雪巖的親眷摯交確實也奉勸過他,要他至少給胡氏家族留一些后手,但胡雪巖沒有匿報賬冊,更沒有轉(zhuǎn)移資產(chǎn),而是把全部賬冊悉數(shù)繳出,聽候朝廷處理。
為此,胡雪巖安慰親眷摯交說:“我是一雙空手起來的,到頭來仍是一雙空手,不輸什么,只要我不死,你看我照樣一雙空手起來。”
只是,安慰的話說完,胡雪巖便拿出平生所有的良心和心智來收拾這個殘局了。
如何向家人交代是第一步。
胡雪巖是母親金太夫人一手養(yǎng)大的,金太夫人一路見證兒子從錢莊學徒到錢莊小老板,再到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過程中,當看到胡雪巖發(fā)跡太快,金太夫人曾表示過擔心;當?shù)弥r大做采辦軍火的生意時,金太夫人曾深深地憂慮過。
金太夫人秉承的是民間樸素老理,她覺得發(fā)跡太快不是好事,布衣拿算盤做槍炮買賣更是不祥征兆,但大孝子胡雪巖卻沒能將老母親的話在心里濾一道。
如今一敗涂地,胡雪巖只能跪求老母親看開一些。
讓胡雪巖欣慰的是,老母親很堅強,坦然接受了一切,就像胡雪巖一樣。
在老母親這里求得心安之后,接下來胡雪巖便將原配和“十二金釵”姨太太聚到一起,吃了最后一次筵席。
幾番痛飲后,胡雪巖先是感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之后便要姨太太各自回房,收拾衣物細軟,另每人發(fā)川資銀五百兩,算是緣分一場,從此之后各奔余生。
民間關(guān)于胡雪巖富貴之后風流糜爛的傳聞很多,例如要姨太太侍寢也翻牌子,叫姨太太穿上車馬炮的衣服下美人象棋等等,但不管怎樣,到了生死離別時,他的這些姨太太中還是出現(xiàn)了一位有情有義的女人,那就是他的九姨太。
這個女人對胡雪巖說,她活是胡家的人,死是胡家的鬼。
胡雪巖風流一場,到頭來也算沒有竹籃打水一場空。
家人安頓完,接下來便是最棘手的還債大事了。
在這個問題上,胡雪巖充分顯示了他的精明與為人。他將繁多的債務(wù)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是高官顯貴、地方強人存在阜康錢莊的巨額財富,這部分債要盡快地還,否則胡家后代將無路可走;第二類是貧苦之家存在阜康錢莊的家底子,這部分債也要盡力地還,否則胡家在地方上將人心盡失,背負貧苦人家的罵名,胡家后代即便有活路,也終難立足;第三類是小富之家存在阜康錢莊的閑散銀子,這部分債對小康人家不致命,只好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一邊放著,一邊應(yīng)對了。
應(yīng)對什么呢?
雖說小康之家不至于拿出性命來索要這些閑散銀子,但要他們自認倒霉也絕非易事,于是這些人涌到胡氏產(chǎn)業(yè)索債鬧事的情況愈演愈烈。
面對阜康錢莊被查封,索債無門,他們先是闖入元寶街胡宅芝園,強行搬走各種家具、擺設(shè)。胡宅的這些東西有的很值錢,胡雪巖吩咐家人,不予阻攔,落花流水讓他們搶去。
然而即便如此,依舊無法平息索債小戶的憤怒,因此胡宅被一搶而空后,他們又涌向了被胡雪巖視為一生心血的胡慶余堂。
胡雪巖想保胡慶余堂,不是出于守財?shù)哪康?,而是要將自己的心血以及凝結(jié)在這些心血中“懸壺濟世”的信譽保全下來。
只是群情激奮、家破人亡下,將胡慶余堂保全下來談何容易?
胡雪巖身后能留名,尤其百年之后,民間還念他的善、他的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在人生謝幕之前,認定了一個朋友,并和這位朋友唱了一出保全胡慶余堂的滄桑好戲。
刑部尚書文煜是胡雪巖在京城的舊交,當初胡雪巖在京城開阜康分號時,文煜因為欣賞胡雪巖的為人信譽,將私財六十萬多兩白銀存進了阜康錢莊。
謀定保全胡慶余堂的想法后,胡雪巖帶著最后的五十萬兩銀票秘密找到了文煜。
見到文煜,胡雪巖表示最后這五十萬兩銀票是為文大人留的,現(xiàn)在到了奉還的時候。
然而,這張銀票卻讓文煜覺得燙手,一來此時接過太不仗義,二來朝廷正在嚴查阜康錢莊,此時接過銀票,萬一泄露出去,朝廷必將追查他巨額財產(chǎn)的來源。
見文煜猶豫不決,胡雪巖遂向文煜敞開心扉,此時若覺得銀子燙手,愿將胡慶余堂托付給文大人償還債務(wù)。
此言一出,正中文煜下懷。
于是一拍即合的好戲緊跟著便上演了。
與胡雪巖形成默契后,文煜主動向慈禧太后提出要捐十萬兩銀子填充國庫,由此獲得慈禧太后的贊賞后,文煜緊接著便用大倒苦水的方式進言,他存在阜康錢莊的積蓄已經(jīng)索要不回來了,能否將胡慶余堂拿來抵押?
慈禧太后沒有駁回文煜的請求,在查明胡雪巖確實欠了文煜不少銀兩后,順水一推舟,送了文煜一個人情,讓他全權(quán)接管了胡慶余堂。
就在這個時候,胡雪巖和文煜將這出好戲唱到了精彩處。
當文煜前來接管胡慶余堂時,胡雪巖百般抗拒,直到弄出文煜強勢豪奪的效果后,才被逼無奈地簽下易手文書。
其實文煜作惡人,胡雪巖被逼無奈,只是兩人意在打消朝野猜疑的雙簧。
讓胡雪巖欣慰的是,文氏后人沒有辜負胡雪巖的重托——
殘局收拾到這里,胡雪巖只剩下最后一個問題,那就是怎么處理自己的身后事了。
李鴻章陣營的打擊還在繼續(xù),大有不將胡雪巖問斬誓不罷休的架勢,而此時的左宗棠因為老邁失勢,也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墻倒眾人推下,只有曾國藩九弟,接任左宗棠出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荃為胡雪巖說了幾句公道話——
“前值收還伊犁,俄人多狡展,和戰(zhàn)未定,而國內(nèi)外防營須餉孔殷······前督辦大臣左宗棠深恐因餉嘩噪,一面慰諭各軍,一面貸銀接濟,情形迫切,雖其所費較多,而其所全甚大······以前兩次支項,均經(jīng)胡光墉具報,有案可稽······迄今事隔數(shù)年,忽據(jù)著賠,不獨胡光墉業(yè)已窮途無措,即其備抵實物驟易實銀,徒作紙上空談,追繳亦屬具文。且彼恃其早經(jīng)報效,不咎己之浮開,必先怨官之失信。在胡光墉一市儈耳,曾何足惜。而紀綱所在,或不得不慎重出之······此番案屬因公支用,非等侵吞?!?/p>
只是曾國荃代表左宗棠為胡雪巖說的公道話,結(jié)果還是石沉了大海,朝廷對胡雪巖依舊是新賬舊賬一起算,要將他一步步向問斬的死路上推。
對此,胡雪巖是心知肚明的,此時他能做的唯有提前體面地死去。
胡雪巖風光時曾花重金整修了胡家祖墳,并且為自己挑了一塊壽地,但到了眼下這個地步,他只能棄置不用,為自己挑一處無人知曉的孤墳了。
民間有種說法,胡大先生最后還是受到了老天爺?shù)囊唤z厚愛,因為在朝廷要拿他下獄的前一天,胡大先生躺在一口薄棺中,走了。
真的有這么巧嗎?
有人說,胡雪巖在收拾完殘局后,為了最后的尊嚴還是自殺了。
胡雪巖的喪事是由九姨太獨自操辦的,辦完胡雪巖的喪事,九姨太便上吊自殺了,這一生死相隨的忠貞之舉為胡雪巖守住了最后的秘密,以至于之后近百年無人知道他究竟葬在何處,直到百年后胡慶余堂的老人出于對胡雪巖的敬仰,幾經(jīng)苦尋,最終才有幸尋到胡雪巖的孤墳。
胡雪巖的一生,品嘗了盛衰榮辱之味,嘗盡了生死情義之道,據(jù)說他給子孫后代留下了這樣的遺囑——不要經(jīng)商,勿近官宦,不要和李姓通婚。
有悔,也有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