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論語》15.23衛(wèi)靈公篇——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一起學《論語》15.23
衛(wèi)靈公篇——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span>孔子說:“君子不因為一個人說話好就舉薦他,不因為一個人無德就廢棄他的善言。”君子:此處指在上位之人,亦可泛指一般意義上的君子。廢言:廢棄善言。張栻:“以人廢之,則善言棄矣?!?/span>唐文治曰:人與言,本合而為一。自世衰道微,表里相違,而人與言遂分為二。《論語注疏》曰:此章言君子用人取其善節(jié)也。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舉人,當察言觀行然后舉之。夫婦之愚,可以與知,故不可以無德而廢善言也。錢穆曰:有言不必有德,故不以言舉人。然亦不以其人之無德而廢其言之善,因無德亦可有言。張栻曰:君子雖不以言舉人,而亦不以人廢言,公心無蔽也。《論語集說》曰:言雖是,而人則非,故人不以言而舉者,知人也;人雖非,而言則是,故言不以人而廢者,知言也。陳祥道曰:言有誠偽,人有賢不肖。言善而人不肖,舉之則不智;人不肖而言善,廢之則不仁。宰予之言,孔子不??;嗇夫之辨,釋之排之:不以言舉人也。陽貨之言,孟子不棄;愚者之言,智者擇焉:不以人廢言也。君子不以所長信所短,不以所短掩所長。徐英曰:不以言舉人,故趙括談兵之美見斥于父奢;不以人廢言,故為富不仁之說見稱于圣門。《四書困勉錄》曰:此君子用人、聽言之道,大旨謂君子之于人也,何嘗不與言并舉哉?但舉之者自有故,而不以言舉之也。蓋以言舉人,則人之不賢者飾空言以進,而用人之涂(途)混矣。即人之賢者亦僅以空言見知,而用人之涂亦混矣。君子之于言也,何嘗不與人廢哉?但廢之者自有故,而非以人廢之也。蓋以人廢言,則言之善者因生平之行而見棄,而言者不服矣;即言之不善者,亦僅因生平之行而見棄,而言者亦不服矣,故君子不爾也。則以是見君子之至公也,又見君子之至明也,見君子之至慎也,又見君子之至恕也。(按:載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四書反身錄》曰:不以言舉人,則徒言者不得幸進;不以人廢言,庶言路不至壅塞,此致治之機也。以言舉人則人皆尚言,以行舉人則人皆尚行,上之所好,下即成俗,感應之機,捷于影響,風俗之淳漓、世道之升沉系之矣。三代舉人,一本于德,兩漢舉人意猶近古;自隋季好文,始專以言辭舉人,相沿不改,遂成定制。雖其間不無道德經濟之彥,隨時表見,若以為制之盡善則未也,是在圖治者隨時調停焉。《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見君子之聽言審而取善弘也。君子操用舍進退之權,全無私意存乎其間。為天下得人,不妨詳于責實;為天下求言,不妨寬于論過。所以師濟在位,而蹇諤成風也與?《管子·明法解》曰:明主之擇賢人也,言勇者試之以軍,言智者試之以官。試于軍而有功者則舉之,試于官而事治者則用之。故以戰(zhàn)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職之治定愚智。故勇怯愚智之見也,如白黑之分。亂主則不然,聽言而不試,故妄言者得用。《論語注疏》《論語集注》《論語全解》《論語點睛》《論語新解》《論語集說》《癸巳論語解》《論語大義》《論語會箋》《管子》《四書困勉錄》《四書反身錄》《四書解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