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箝第五
【原文】
1.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①。立勢而制事②,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nèi)外之辭,知有無之數(shù)③;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后乃權量之④。其有隱括⑤,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⑥。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⑦。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⑧;或先重以累,而后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⑨,或稱財貨、琦瑋、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⑩,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蜮。
【注釋】
① 權:權變,變通。指計謀而言。 征:召。 ② 立勢:建立制度。 制:指管理。 ③ 有無:指才能的有無。 ④ 權量:權允衡度量。 ⑤ 隱括:原指矯揉竹木曲直成形的器具,此指矯正人的山缺點和不足。 ⑥ 鉤:指引誘。 飛:指稱贊。 箝:指挾制。 ⑦ 乍:忽然。 ⑧ 重(zhong):指重用。 累:指束縛。⑨ 其:將。 ⑩ 琦瑋:兩種美玉,用于泛指。 白:通“帛”。璧白,璧玉和絲織品。
【譯文】
1.凡是度量人的權謀和能力,目的是為了征召遠近的人才。設立賞罰制度,管理有關事務,先要考察他們的同異,辨別言語的是非,審察內(nèi)外的進言,了解技藝的有無,讓他們決斷有關安危的計策,處理有關親疏的事情。然后衡量出輕重長短,矯正缺點與不足。于是可以征召,可以聘請,可以任用。用言語相誘,用聲譽相加,探知真實思想,然后進行鉗制,這種方法叫做“鉤箝”。鉤箝的言辭,時而相同,時而相異。對言語難以相誘的人,或者先把他召來,充分施展他的才能,讓他干很繁重的工作,使他服從。若是還不服從,可以充分揭示他的短處,從而加以詆毀?;蛘咦屗煞敝氐墓ぷ鲝亩_到詆毀的目的,或者通過詆毀讓他去干繁重的工作,使他服從。要重用時,或者用錢財、珠寶、美玉、璧帛、聲色來試探對方;或者測定才能的優(yōu)劣,設立可去可留的職位吸引他;或者暗中考察,抓住把柄,鉗制住他;以上各個方面,都可以采用抵蜮的方法。
【原文】
2.將欲用之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盛衰①,制地形之廣狹,蛆險之難易②,人民貨財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③,心意之慮懷④,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鉤其所好,以箝求之。
【注釋】
① 天時:指自然變化的時序。 ②蛆險:同“阻險”。指山川的險要。 難易:指險峻和平坦。 ③諸侯:古代統(tǒng)稱天子分封的各國國君,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交:交往。 ④慮懷:指想的希望的。
【譯文】
2.將要把飛箝之術運用于治理天下輔助國君,一定要衡量國君才能和勢力,還要觀察天時的興盛和衰敗,掌握地域的廣闊與狹窄,以及地勢的險阻和平坦,人口財物的多與少,諸侯各國交往的關系與誰親近,與誰疏遠,與誰敵對,與誰友好,審察內(nèi)心的想法,了解喜好與憎惡,然后選擇重要的事情,用飛箝的言辭加以引誘,使他透露真正的愛好,從而牢牢控制住他。
【原文】
3.用之于人,則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①,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②,以箝和之,以意
宜之③。此飛箝之綴也④。
【注釋】
① 料:估量。 氣勢:氣概聲勢。 ② 樞:原指門戶上的轉軸。 機:原指古代弩箭的發(fā)動機關。樞機,泛指關鍵。秦恩復校:“機”下“一本有‘飛’字。” ③和:協(xié)調(diào),相合。 宜:適,指融洽。 ④綴:連結。
【譯文】
3.把飛箝之術運用到個人,同樣要測量智慧才能,權衡才干力量,估量氣概聲勢,把握住關鍵迎合他、依隨他、鉗制他使與我相合,使情意彼此相融,這是用飛箝之術結交對方。
【原文】
4.用于人,則空往而實來①,綴而不失,以究其辭??审槎鴱模审槎鴻M②;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③。雖覆能復,不失其度④。
【注釋】
① 空:指話語。 實:指實際的利益。 ② 從:同“縱”,即合縱。指戰(zhàn)國時聯(lián)合齊楚燕趙韓魏等國攻打秦國的主張和方法。橫:即連橫。指戰(zhàn)國時齊楚等六國事奉秦國的主張和方法。 ③反:指恢復。 覆:指顛覆、推翻。 ④ 復:恢復。 度:節(jié)度。
【譯文】
4.飛箝之術運用于人,是用空泛的言辭換來實際的回報,結交對方,使他無法擺脫,進一步研究對方的言辭。要想合縱,就能合縱;要想連橫,就能連橫;叫人往東,他就往東;叫人往西,他就往西;叫人往南,他就往南;叫人往北,他就往北;要人返回,他就返回;要人覆敗,他就覆?。患词垢矓?,還能恢復;關鍵在于不失節(jié)度。
【評析】
“飛”是飛揚、褒獎,指制造聲譽,使美名遠揚,從而討得對方的歡心,得到信任,使對方暴露實情?!绑椤笔倾Q制、挾制,指牢牢地控制對方,使他按我方的意圖去做。“飛箝”就是用夸獎對方的手段,使他暴露實情,從而控制的一種制人之術。陶弘景在題下注云:“‘飛’,謂作聲譽以飛揚之,‘箝’謂牽持緘束令不得脫也。言取人之道,先作聲譽以飛揚之,彼必露情竭志而無隱,然后因其所好,牽持緘束不得轉移?!庇捎谌擞邢矚g受人贊賞的特點,“飛”就成了“箝”不可缺少的手段。
“飛箝”既然是一種制人之術,在運用時必須先要對對方作一番考察,揣度權謀如何,衡量才能的大小高低,使遠近的人才歸附自己。這是有效地使用“飛箝”術的前提條件,即充分考察使用此術的對象,即開篇指出的“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如何做到度權量能、征遠來近,文章指出:“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別是非之語;見內(nèi)外之辭,知有無之數(shù);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后乃量權之。其有隱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這是說,要樹立權勢,建立各種規(guī)章制度,考察對方與我方的相同相異之處,分辨言語的是非以及虛實真?zhèn)?,是否有真才實學,能不能決斷安危的大計,處理確立親疏的事體。經(jīng)過這樣的考察,摸清他的底細,然后加以權量,知曉才能品性的長短,加以培養(yǎng),就可以召來任用了。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把對象考察清楚,是使用飛箝術的必要前提,也是成功的基礎。在實際使用時,突出的特點是使用“鉤箝之辭”,同時配合其他手法使用。
“鉤箝之辭”是指用言語誘導對方,探知真實意圖,用言語稱贊對方,使他在得意之時暴露自己的真實面目,像釣魚一樣,鉤出來再抓住它。文中指出:“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鉤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碧蘸刖白^指誘致其情,內(nèi)惑而得其情叫做鉤,外譽而得其情叫做飛,得情就箝持之,使不得逃脫轉移,所以叫做鉤箝。人的才性,各有等第,所以鉤箝之辭也有等級。說鉤箝之辭,或者捭而同之,或者闔而異之,所以說乍同乍異??梢娺\用鉤箝之術,可以靈活采取捭闔之術,使人不可捉摸。
對于用鉤箝之辭難以奏效時,即對方難以用花言巧語打動時,可以采用“重累”之法。“重”是指征召重用,“累”是指累以重任?!捌洳豢缮普?,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碧兆⒄f,“不可善”是指不能被鉤箝之辭打動。對這種人要先用命令把他召來。所謂重累,是指其人既至以后,根據(jù)他的才能充分使用,徹底了解他的才能,有的人會因此服從而改變。如果不能服從而改變,讓他在任職過程暴露出缺點或漏洞,抓住過失加以毀傷,使他恐懼,從而服從。這是“先重累而后毀之”。有的先委以重任,讓他充分暴露短處,這是“以重累為毀”。有的則一一數(shù)說他的短處,讓他表現(xiàn)出才能,然后委以重任,這是“以毀為重累”。多種方式靈活運用,引誘他們暴露缺點,從而加以鉗制,迫使他們服從。
此外還可以采用多方面籠絡的辦法?!捌溆茫蚍Q財貨、琦瑋、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蛾?!边@是說用財物、珠寶、美色加以引誘,可以了解是貪還是廉;或者衡量才能的優(yōu)劣,設立權勢、名位以鉤引,可以了解智謀如何;或者窺探缺點、過失,從而加以鉗制。把飛箝之術與抵蛾之術結合起來,或者說用抵蛾的方法達到箝的目的。
第二段論述飛箝之術運用于天下的具體措施。游說國君,要揣度、衡量他的權謀能力,以判斷是否有輔佐的價值,還要了解天時的盛衰、地形的廣狹、地勢的阻險平易,人口和財物的多少,與別國的外交,誰親誰疏,誰愛誰憎,誰是友好鄰邦,誰是仇敵之國,在對這個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地理、財富、民情以及外交等方面綜合全面地了解之后,還要了解國君的志向、愿望、喜好、憎惡,順從心意,選擇最重要的事情進行游說,用褒揚的語言鉤引出他的實情和喜好,再加以箝制,使他能按游說者的意愿去做。
下面兩段,論述飛箝之術運用于人的具體措施。游說國君的下屬,同樣也要權衡估量他們的才能、智慧、氣概和權勢,然后抓住關鍵問題迎合他,附和他,控制他的心理,并同他保持和好關系,順從他的心意,讓他覺得有道理;這叫做用“飛箝”之術去連結人心。用飛箝之術把對方牢牢連結,不出差錯,使他把話全部說出,真情盡露無遺,這樣他就任你控制,“可箝而從,可箝而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也就是說,對方完全被你牽著鼻子走而甘心服從。飛箝術的成功運用,真是巧言如簧,卻能獲取很大的實利,即所謂“空往而實來”,是無本萬利的好買賣。
飛箝之術的實際運用隨處可見,只不過今天叫“戴高帽子”或者叫做“拍馬屁”而已。歷史上戰(zhàn)國時代的張儀,為秦惠王去破壞齊、楚的聯(lián)盟,游說楚懷王,就成功地運用了飛箝術。當時齊國幫助楚國進攻秦國,奪取了秦國的曲沃(地名)。后來,秦國想討伐齊國,但齊國和楚國很要好,于是張儀就去游說楚懷王。他見到楚懷王說:“我們國君最敬重的人,沒有超過大王的了,我張儀最愿意向他稱臣的,也只有大王了。我國國君最痛恨的人,沒有誰超過齊王了,我張儀最厭惡的人,也只有齊王了。齊王的罪過對我國國君來說是很深重的。我們想去攻打齊國,可是貴國和他很要好,因此我們國君不能很好聽命于大王,我張儀也不能來做你的臣子。大王如果能封鎖邊境,與齊國絕交,我就請求秦王獻上商於這塊方圓六 百里的土地。這樣一來,齊國必然衰弱。齊國衰弱了,就必然會聽從大王的驅使。這樣貴國在北面削弱了齊國,在西面又有恩于秦國,而楚國又可以得到商於六百里地,這是一個計策可以三方面得利?!背淹趼犘艔垉x,與齊國絕交。結果,受了秦國的欺騙,未能得到六百里之地。楚懷王一怒之下,發(fā)兵攻秦,在杜陵吃了大敗仗。張儀的游說,富有“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的典型性。
【原文】
1.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①。化轉環(huán)屬,各有形勢②。反覆相求,因事為制③。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世④,施教揚聲明名也⑤,必因事物之會⑥,觀天時之宜⑦,因之所多所少⑧,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注釋】
① 趨合:趨向合一,即合。 背反:背逆,即忤。 ② 化轉:變化運轉。 環(huán)屬:像圓環(huán)一樣連接。屬,連接。 ③ 反覆:指從不同方面。 制:措施。 ④ 御世:治理天下。御,駕馭,控制。⑤ 揚聲明名:使名聲遠揚、顯著。 ⑥會:指時機。 ⑦ 天時之宜:指自然變化的適當時機。 ⑧ 因:據(jù)俞樾考證,應為“國”之誤。
【譯文】
1.凡事之理,既有趨向合一,又有倍反相逆;用計施謀,都要符合此理。變化轉移相接如環(huán),形成各種各樣的形勢。要反復尋求原因,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因此圣人居于天地之間,立身治世,施行教化,弘揚聲譽,彰顯名分,必定根據(jù)事物的聯(lián)系,觀察天時的合適機宜,該多的多,該少的少,根據(jù)忤合的原理事先知道,如何對變化的事物加以引導。
【原文】
2.世無常貴,事無常師①。圣人常為無不為,所聽無不聽②。成于事而合于計謀,與之為主③。合于彼而離于此,計謀不兩忠,必有 反忤④。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術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⑤;用之國⑥,必量國而與之;用之家⑦,必量家而與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必先謀慮計定,而后行之以飛箝之術。
【注釋】
① 師:學習的榜樣。 ② 此句意謂圣人無所不為,無所不聽。 ③ 主:主體。 ④ 兩忠:對彼此雙方都忠實。 反忤:反指反合,即本不合而求合。忤,背逆。陶注云:“反忤者,意欲反合于此,必行忤于彼?!?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⑤ 是:秦恩復校:“一本作‘此’?!?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與之:指運用反忤之術。 ⑥ 國:指當時的諸侯國、邦國。 ⑦ 家:卿大夫封地。
【譯文】
2.世上沒有什么東西永遠高貴,也沒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永遠師法的榜樣。圣人常做的是無所不能為,常聽的是無所不能聽。做事必定成功,計謀必定合用,以此作為根本。與一方相合,就必定與另一方相離,計謀不能對兩方都忠誠,一定會有背反忤逆。所謂忤合之術,是指求得與此方相合,卻從背逆彼方而行;求得與彼方相合,卻從背逆此方而行。這種方法,運用到天下,一定要衡量天下的形勢才運用;運用到國家,一定要衡量國家的實際才實行;運用到個人,一定要衡量個人的才能氣勢才采用。無論大小進退,功用一致。一定要思考策劃,確定計謀,然后用飛箝之術加以實行。
【原文】
3.古之善背向者①,乃協(xié)四海、包諸侯②, 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后以之求合③。故伊尹五就湯、五就桀,然后合于湯④。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⑤。 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⑥。非至圣人達奧,不能御世⑦;不勞心苦思,不能原事⑧;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⑨;材質不惠⑩,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⑾。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⑿。
【注釋】
① 善:擅長。 背向:背棄,趨向。 ② 協(xié):協(xié)作,合作。四海:指天下。 包:包括、兼并之意。 ③ 此句依陶注意思是,把諸侯驅置于忤合之地而改變他,然后選擇賢主而同他相合。 ④ 伊尹:商初湯的大臣,輔佐湯消滅夏桀,商湯死,歷佐卜丙、仲壬、太甲三位君主。 就:指游說。 湯:商朝的開國君主。 桀:夏朝最后一位君主,行暴政,被商湯消滅。 ⑤ 呂尚:尚,周代齊國的始祖。姜姓,呂氏,名望,字尚父,人稱姜太公,輔佐周武王滅殷,封于齊。秦恩復校:“一本作‘望’?!蔽耐酰杭粗芪耐酢T簧碳q王囚禁于美里,其子周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 殷:商王朝的別稱。⑥ 天命:天神的旨意。 箝:制約。 ⑦ 臺灣蕭登福據(jù)他本認為“人”是衍字。 達奧:深入深奧之處,指通曉深奧玄妙的道理。御:治理。 ⑧ “勞心”上“不”字原無,據(jù)《百子全書》本增。 原事:推究事物的真相。 ⑨ 悉:盡。 ⑩ 惠:通“慧”,聰明。 ⑾ 忠實無真:沒有真正的忠實。指忠實程度不夠。 ⑿ 睿(rui):指通達、見解準確深遠。
【譯文】
3.古代精通趨合與背反規(guī)律的人,協(xié)同天下的臣民,聯(lián)合各路諸侯,將他們驅使到預先設置的忤合之地,然后加以轉化,使與明主相合。所以伊尹五次投奔湯,五次投奔桀,最后與湯相合;呂尚三次投奔文王,三次投奔殷朝,得不到重用,最終與文王相合;這是因為他們知道天命的制約和安排,所以毫不懷疑地歸向明主。不是圣人洞悉深奧的道理不能治理天下,不是苦苦思索費盡心機不能推求事理,不是用盡心計探究真情不能成就功名;粗材蠢質不能用兵,缺少真誠不能知人。所以忤合的法則,一定要自己衡量自己的才能智慧,了解自己的長短深淺、優(yōu)勢與不足,然后運用才能可進可退,縱橫如意。
【評析】
“忤”指相背,“合”指相向?!扳韬稀痹诒酒侵笓裰饔檬?。在天下大亂、群雄競逐的時代,謀臣策士選擇值得輔佐的君主,施展自己的才能,是關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何去何從,需要研究忤合的法則。陶弘景在題下注云:“大道既隱,正道不得坦然而行,故將合于此,必忤于彼,令其不疑,然后可行其意,即伊、呂之去就是也。”
第一段,首先論述忤合之道是事物的客觀存在,具有必然性,呈互相對立的狀態(tài)和趨勢。而人們的計謀要正確,才能適應忤合這種客觀存在。世界又是不斷變化的,像轉動圓環(huán)那樣無窮無盡,呈現(xiàn)各種形態(tài)和趨勢。因此精通忤合之術又具有人們適應社會的主觀必要性。人們必須反復推求,根據(jù)事物發(fā)展的具體情況制定行動的規(guī)則,決定趨合或是背反。即文章開頭所說:“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化轉環(huán)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倍ト松钤谔斓刂g,目的是要樹立自身的地位,治理天下,施行教化,傳播聲譽,顯名后世。要實現(xiàn)這些目標,就必須明白忤合的原理,順應事物發(fā)展變化,觀察時代潮流的走向,對采取的措施斟酌損益,做到預先知曉,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因此,主動地掌握忤合之道順應發(fā)展潮流非常重要。
第二段以事物發(fā)展認識論為依據(jù),論述忤合之術運用的原則和具體方法?!笆罒o常貴,事無常師?!币馑际钦f,世界上沒有永久不變的尊貴地位,也沒有能長期效法的事理。一切都充滿變化,圣人只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去做,因此沒有什么做不到,沒有什么不了解;只要可以建功立業(yè),計謀又相合,就擁護他成為天下之主?!俺捎谑露嫌谟嬛\,與之為主”,這是奉行忤合之道遵循的原則,因事不因人。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既然有選擇,就存在忤合之道,“合于彼而離于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苯?jīng)過多次試驗,認真考察,才能擇到真正的賢主。據(jù)陶弘景注解,“忤者,設疑其事,令昧者不知覺其事也”,是說行“忤”術時,可用一些疑惑不定的事蒙蔽對方,使之不明底細,從而達到隱蔽保護自己的目的。接下來論述忤合之術的適用范圍,大到天下,次到諸侯的“國”,次到大夫的“家”,次到個人,都可以適用,但都必須估量形勢和狀況,認真思考,才能決定用“飛箝”之術去推行忤合之道。
最后一段引歷史事例進行論證。一個善于處理向背問題的謀士,一定會協(xié)同四海的臣民,囊括列國諸侯,用忤合之術來推進天下的運轉,從而找到賢明的君主。并以伊尹五次歸附商湯,五次歸服夏桀,誰也不能明白他的意圖,最后歸附商湯為例;又以呂尚三次歸附文王,又三次歸附商朝,最后趨合文王為例;證明他們是善背向、知天命的成功者。接下來論述使用忤合之術的前提條件,要衡量自己的才能智慧,分析比較雙方的長處短處、優(yōu)勢劣勢,才能進退縱橫,運用自如。因為如果不是通達深奧事理的圣人,不能治理天下;不經(jīng)過勞心苦思,不能推究事理;不能洞悉心理掌握實情,不能成就功名;材質低劣沒有智慧,不能用兵;外表忠厚老實而內(nèi)心不真誠,不能了解別人。因此,忤合之術必須注意只能施用于才能智慧不如自己的人,否則,將會被識破而招來殺身之禍。陶弘景注云:“夫忤合之道,不能行于勝己,而必用之于不我若,故知誰不如,然后行之也。既行忤合之道于不如己者,則進退縱橫,唯吾所欲耳?!?/p>
總之,使用忤合之術要在衡量自己的才能智慧勝過別人的基礎上,順應事物發(fā)展趨勢,熟悉有關情況,反復加以試驗,然后決定去就向背,進退自如。
戰(zhàn)國時代的蘇秦,與張儀一起向鬼谷子學習。后來,蘇秦游說趙國成功,做了宰相。當時秦國伐魏勝利,想乘勝攻趙。蘇秦想讓張儀前去秦國,阻止秦國的進攻。蘇秦深知明請張儀,張儀只會依附他得到一官半職,于是用了忤合之計。
蘇秦派門人賈舍人把張儀接到邯鄲后,一連幾天借故不見張儀,見到之后,又故意冷落張儀,以此刺激他。并說他志大才疏,沒有本事,要人推薦,成不了大事。張儀一氣之下,要自謀生路,蘇秦只是送了他一些黃金。蘇秦暗中派賈舍人把張儀帶到秦國,被秦王封為客卿,張儀對賈舍人感激不盡。賈舍人臨別時把事情原委和盤托出,并希望他掌權之后勸秦王不要進攻趙國。張儀覺得辜負了蘇秦的提攜之恩,力勸秦王不要攻趙。這就是蘇秦成功地運用忤合之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揣篇第七
【原文】
1.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①,而揣諸侯之情②。量權不審,不知強弱輕重之稱③;揣情不審,不知隱匿變化之動靜④。何謂量權?日:度于大小⑤,謀于眾寡⑥。稱貨財之有無⑦,料人民多少、饒乏⑧,有余不足幾何⑨? 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⑩?謀慮孰長、孰 短⑾?君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知睿孰少、孰多⑿?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兇? 諸侯之親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變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孰便⒀?能知如此者,是謂權量⒁。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⒂,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也,不能隱其情,情欲必失其變⒃。感動而不知其變者⒄,乃且錯其人勿與語⒅,而更問所親,知其所安⒆。夫情變于內(nèi)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此所謂測深揣情。
【注釋】
① 量:稱量,引申為衡量。 權:權勢。 ② 揣:推測,琢磨。 情:真實情況。 ③審:周密,詳盡。 稱:稱量,衡量。
④ 動靜:指情況。 ⑤ 大?。褐傅赜虻拇笮 ?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⑥ 眾寡:指人口的多少。 ⑦ 從開頭至此句原作小字并在篇題之下,似為陶注,實誤。今依《百子全書》本改為正文。 之:秦恩復校:“一本無‘之’字。” 貨財:財物。 ⑧ “料人民多”四字原脫,今據(jù)《百子全書》本補。 料:估量。 饒:多,指富足。 乏:缺乏,不足。 ⑨ 幾何:多少。 ⑩ 險:險峻。 易:平坦。 ⑾ 長:指優(yōu)點。 短:指弱點、缺點。 ⑿ 臣:秦恩復校:“別本無‘臣’字。” 不肖:原指子女長相不像父母,引申為沒有才能?!栋?/p>
子全書》本作“否”。 賓客:戰(zhàn)國時貴族官僚所養(yǎng)的食客,后泛指謀士、幕僚。 知:秦恩復校:“別本無‘知’字。” 睿(rui):指通達、見解準確深遠。 孰少孰多:秦恩復校:“別本作‘孰多孰少’。” ⒀ “諸侯之親”下,秦恩復校:“一本有‘疏’字。別本有‘信’字?!?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反側:指百姓反叛和傾斜。 便:臺灣蕭登福據(jù)他本作“辯”,當從。又下旬“能”字《百子全書》本作“孰”,則此句當連下句讀作“反側孰辯孰知”,與上文同例。 ⒁ 如:秦恩復校:“一本無‘如’字,別本同。” 權量: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當作“量權”,可從。⒂ 極:盡。 ⒃ 失: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是“知”的缺誤字。 ⒄ 感動:指情感受到觸動。 ⒅ 錯:通“措”,放置。⒆ 所安:安于什么,指情感不變的原因。
【譯文】
1.古代善于游說國君從而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衡量天下的權勢,揣度各個諸侯的實情。權勢衡量得不準確,就不知道哪些地方強大,哪些地方弱小,哪些地方重要,哪些地方不重要;實情揣度得不清楚,就不知道諸侯的動靜,隱藏著什么變化。什么叫做量權?就是測度大小,計算多少;財物是有是無,人民是多是少;哪些有余,哪些不足,程度如何。辨別地形的險要和平坦,何處有利,何處有害。計謀哪些是優(yōu),哪些是劣。君臣之間,與誰親近,與誰疏遠;哪些賢能,哪些平庸??颓涞闹腔?,誰低誰高,誰多誰少。觀察天象時序的變化,何時吉祥,何時兇災。諸侯之間的親疏關系,哪個可以利用,哪個不可以利用。老百姓的心理向往誰背棄誰,有什么變化,怎樣是安全,怎樣是危險;他們喜愛什么,憎恨什么;反復揣度,怎樣利用才是方便。能了解這些方面,就叫做衡量權勢。揣度實情,一定要在對方非常高興的時候前去,采用各種辦法盡量滿足他的欲望;人有欲望,就難以隱瞞實情。一定要在對方非常恐懼的時候前去,采用各種手段盡量增強他的恐懼;人有恐懼,就難以隱瞞實情。人的情感欲望會在喜懼的時候發(fā)生變化,真實的意圖就難以隱瞞。如果感動仍然不發(fā)生變化的,就要暫時撇開不與他交談,而要去詢問他平時所親近的人,了解他安然不動的原因。情感在內(nèi)心發(fā)生變化,會在外部表現(xiàn)出來。所以一定要經(jīng)常通過外部表現(xiàn),了解他內(nèi)心的隱情。這就是所說的揣測內(nèi)心深處的實情。
【原文】
2.故計國事者①,則當審權量;說人主②, 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欲必出于此③。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shù)一也④。故雖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所索之⑤。此謀之大本也⑥,而說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難為⑦。故曰揣情最難守司,言必時其謀慮⑧。故觀娟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⑨。生事者,幾之勢也⑩。此揣情飾言成文章⑾,而后論之。
【注釋】
① 計國事者:謀劃國事的人。 ② 說(shui):游說,說服。 ③ 此句意謂謀慮出乎量權,情欲出于揣情。 ④ 數(shù):術,方法,策略。 ⑤ 先王:古代的賢君。 圣智:圣人智者。 索:求。 ⑥ 大本: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大”字是衍文。本,根本。 ⑦ 難為:難做到。指先事而至,即在事情發(fā)生之前就已推測出來。 “人莫先事而至”,臺灣蕭登福據(jù)他本作“人莫能先,先事而生”,又一本作“人莫先,先事而至”。 ⑧ 時:通“伺”,等候。 ⑨ 蜎(yuan)飛蠕動:泛指昆蟲的飛動。蝸,蚊子的幼蟲。蠕動,指蟲子爬行。 生事:成事。 美: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當作“變”,陶注曰“可以成生事之美”是其所據(jù)本已誤。俞說未必是,“美”字當屬下旬讀,見下注。 ⑩ 幾:事物微小的變化的征兆。 上句“美”當屬此句讀,美生事者,即美于成事者,指善于成事的人,總是能把握事物變化的微小征兆以及發(fā)展趨勢。 ⑾ 飾言:修飾言辭。 文章:指言辭有文采、華美。
【譯文】
2.所以謀劃國家大事的人,就應當詳盡地衡量權勢;說服國君,就應當周密地揣度實情。謀略思慮情感欲望都必須以此為出發(fā)點??梢允谷烁毁F,可以使人貧賤,可以使人得到尊重,可以使人受到鄙視,可以獲得利益,可以使人受害,可以使事情成功,也可以使事情失敗,使用的方法都是一致的。所以即使有先王的治國之道,圣人賢者的謀略,不揣度實情就無法探求隱伏的變化。這是謀略的根本,游說的法則。常常有事情發(fā)生,人們不能提前預料得到,提前預料是最難做到的。所以說揣度實情最難把握良機,進言獻辭必須經(jīng)過深謀遠慮。所以觀察小飛蟲的一蠕一動,都會形成利害,發(fā)生事端。善于處理事情的開始,在于把握征兆變化的趨勢。這也是揣度實情要修飾言辭使有文采然后再發(fā)議論的道理。
【評析】
“揣”指揣情,即揣度、琢磨對方心理和真實情況。本篇論述了 “量權”和“揣情”兩部分內(nèi)容,量權是衡量比較天下權勢的強弱,揣 情是揣度琢磨諸侯內(nèi)情的真?zhèn)?,是為謀士游說諸侯國君服務的。
從事政治外交活動,在當時主要靠游說和謀略,好的謀略要以明了天下權勢為基礎,游說成功要以洞悉對方內(nèi)情為保證。因此,量權、揣情是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本文的中心論題。
文章開篇就指出:“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天下權勢不衡量得清楚明白,就不知道強弱輕重所在;諸侯的內(nèi)情不揣摸得清楚明白,就不了解隱藏在深處的動靜變化;出謀劃策就難免失誤,游說就難以成功。接下來文章逐次闡述了“量權”和“揣情”。所謂“量權”,實際上就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包括地域的大小;人口的多少;財富的有無;百姓的富裕和貧困比例,什么有余,什么不足;地形的險要平易,哪些有利,哪些有害;人的謀慮,誰優(yōu)誰劣;君臣的親疏關系如何,誰親誰疏,哪些人賢能,哪些人不肖;國內(nèi)客卿的智慧,誰少誰多;天時的自然現(xiàn)象造成了災害還是喜慶,哪里是吉,哪里是兇;諸侯之間的外交關系,誰被任用,誰不被任用,老百姓的心理有什么動向,向誰背誰,哪種情況安全,哪種情況危險,喜歡什么,憎恨什么;對以上情況反復推敲,怎樣做才會有利??傊煜槭浅鲋\劃策、治理國事不出差錯的客觀依據(jù)。所謂“揣情”,是指揣度、琢磨諸侯的內(nèi)心世界,這比有客觀依據(jù)的量權更加困難。因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個人的身分、地位、脾氣、稟性各不相同,而內(nèi)心的情緒又是千變?nèi)f化的。
作者根據(jù)人的情感表現(xiàn)的一般規(guī)律,揭示出揣情的技巧和方法。一是把握時機。人的情感在欲望強烈喜懼非常的時候難以掩飾真實情感,抓住這種時機,揣摸內(nèi)心的實情。文章里說:“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隱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其有惡也,不能隱其情;情欲必失其變?!币簿停窃趯Ψ教貏e高興的時候,來探知他所喜好的事情;或者在對方特別害怕的時候,來探知他所害怕的事情,使他的喜惡情緒發(fā)揮到極點,從而了解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二是旁敲側擊?!案袆佣恢渥冋?,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边@是說當對方難以被喜懼所動,無法用第一種方法來了解內(nèi)情時,不妨采用這種方法,暫時把他放置一邊不同他說話,轉而從他平時親近的人口中去打聽,了解他的心思所在。陶弘景注說:“雖因喜懼之時,以欲惡感動,尚不知其變,如此者,乃且置其人,無與之語,徐徐更問斯人之所親,則其情欲所安可知也?!边@種方法可以作為正面使用揣情術的補充。三是察顏觀色。“夫情變于內(nèi)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币粋€人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必然會通過言語、行為、表情等外在形式表現(xiàn)出來,長期觀察人的外部表現(xiàn),就能了解他的內(nèi)心實情。陶弘景注說:“夫情貌不差,內(nèi)變者必見外貌,故常以其外見而知其內(nèi)隱。觀色而知情者,必用此道?!边@種方法,比不上前面兩種方法快速,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分析,而且人的內(nèi)心情感也不像在情感欲望強烈時那樣容易暴露,因此需要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判斷、理解能力,才能運用成功。
第二段開頭與文章的開頭一句相照應,“故計國事者,則當審權量;說人主,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欲必出于此?!辈⒄归_申述量權、揣情的重要性和難點。量權是為了計劃國事,計謀策略都是基于量權;揣情是為了游說人主,而游說對象的內(nèi)情要通過揣度而獲得。量權、揣情取得成功,就可以駕馭國君或諸侯,可以任意使他或貴或賤,或重或輕,或得利或受害,或成功或失敗,可見這種方法非常重要。文章進一步申述了揣情的重要和困難。“故雖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謀,非揣情,隱匿無所索之。”這是說,即使有先王圣人智者高明的治國方略,不需要量權,但不通過揣情無法了解暗藏的變化,無法因時因事制宜,再好的方略也難以奏效。因此說,揣情比量權更加重要。量權和揣情都是謀略的根本,游說的法則。揣情的難點在于要有先見之明,把握事物顯露的變化征兆以及發(fā)展方向,所以說“揣情最難守司”。并且在進行言說時要掌握順逆的事理,因為行事必有順逆,按陶弘景注中所說,順之招利,逆之致害,這是常理。文章末尾進一步指出揣情之后,要“飾言成文章,而后論之”,在論說之前,要修飾語言,使語言富有文采。因為揣度內(nèi)情是為了進行游說,而游說成功與否,與語言的論辯力密切相關。
戰(zhàn)國時,淳于髡在一位客卿的陪同下去拜見梁惠王,惠王斥退了左右的人。兩次接見,淳于髡都沒有說一句話。梁惠王很生氣,責備那位客卿。客卿轉告了淳于髡,淳于髡說:“我上次見到惠王,他的心思在騎馬奔馳;這次見到他,他的心思在聽音樂;因此我沒有說話?!笨颓浒堰@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惠王,惠王大驚,說:“淳于髡先生真是圣人!上次有人獻了一匹好馬,我來不及騎騎看,剛好碰到他來。這一次有人獻了歌女來,也來不及讓她唱一唱聽一聽,又剛好碰到他來了。我雖然斥退了手下的人,但是心里還在想著那件事?!边@一則小故事說明淳于髡對揣情術的運用已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
摩篇第八
【原文】
1.摩者,符也①。內(nèi)符者,揣之主也②。 用之有道,其道必隱③。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內(nèi)符必應④。其應也,必有為之⑤。故微而去之⑥,是謂塞峁、匿端、隱貌、逃情⑦,而人不知,故成其事而無患⑧。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應之⑨,事無不可。
【注釋】
① “摩者”原作“摩之”。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當作“摩者,揣之術也”,據(jù)陶注云:“謂揣知其情,然后以其所欲摩之,故摩為揣之術?!庇帧短接[》引作“摩者,揣之也”,脫“者揣”二字,又涉下旬誤“術”為“符”,今據(jù)改。 摩:揣測,琢磨。 符:符驗。指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 “也”下,秦恩復校:“別本有‘內(nèi)’字?!?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② 內(nèi)符:內(nèi)心情感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 主:根本,主要對象。 ③ 道:法則。 隱:隱秘。 ④ 微:秦恩復校:“別本‘微’字接前‘隱’字讀?!彼挪?,相當于找機會。 應:反映。 ⑤ 為:動作,作為。 ⑥ 微:隱微,悄悄地。 ⑦ 峁(jiao):通“窖”,指穴藏,泛指隱藏。匿端:隱藏頭緒。 隱貌逃情:隱藏形貌,掩飾感情,指無形跡可求。 ⑧ “故”下,秦恩復校:“一本有‘能’字?!?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患:災禍。⑨ 應:順應,指迎合。
【譯文】
1.“摩”是揣度實情之后使用的方法。內(nèi)心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是揣度實情的主體。運用“摩”術有一定的法則,而這種法則是隱秘的。根據(jù)對方的欲望稍加揣摩,揣測試探內(nèi)心的秘密,內(nèi)在的情感必然與外部表現(xiàn)相應,一旦相應,必然有所行動。達到目的之后要悄悄回避,叫做堵塞縫隙、消除形跡、隱蔽外貌、掩飾實情,別人不知道,就能辦事成功沒有禍患。從這里揣摩,外部表現(xiàn)在那里顯現(xiàn),從而采取措施達到目的,事情沒有不成功的。
【原文】
2.古之善摩者①,如操鉤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勝而人不畏也②。圣人謀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③。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④;積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⑤;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zhàn)于不爭、不費⑥,而民不知所以服⑦,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注釋2】
① 善摩者:善于揣摩的人。善,擅長。 ② 主事:主持事務。 主兵:統(tǒng)率軍隊。 ③ 陰:指隱蔽。 神:指玄妙莫測。 陽:指公開。 明:指昭然若揭。 ④ 積德:積聚德行。所以利:有利的原因。 ⑤ 積善:積累善行。 道:遵循。 所以然:能這樣的原因。 ⑥ 不爭不費:不使用武力,不耗費錢財。 ⑦ 所以服:服從的原因。
【譯文】
2.古代善于運用“摩”術的人,就好像拿著魚鉤到深淵釣魚,釣餌一投,必定釣到魚;所以依據(jù)這種法則行事必定成功而別人不能察覺;依此法則用兵必定勝利而人們不感到害怕。圣人暗中謀劃,所以稱叫“神”;公開取得成功,所以稱作“明”。所說的行事日見成功,在于積聚德行,百姓安然順從,不知道為什么會得到利益;在于積聚善行,百姓受到引導,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因而天下人把他們比作“神明”。用兵日見勝利,在于經(jīng)常不用攻殺的手段進行戰(zhàn)斗,不耗費人力物力,而老百姓不知道為什么服從,不知道有什么害怕,因而天下人把他們比作“神明"。
【原文】
3.其摩者①,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②。平者,靜也;正者,直也;喜者,悅也;怒者,動也;名者,發(fā)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諂也③。故圣[人]所獨用者④,眾人皆有之,然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⑤。故謀莫難于周密,說莫難于悉聽⑥,事莫難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之⑦。
【注釋】
① 其摩者:指摩的那種方法。秦恩復校:“別本無‘其’字。”② 平:指平和。 卑:指謙卑。 ③ 名者發(fā)也行者成也:陶注云:“名貴發(fā)揚,故曰發(fā)也。行貴成功,故曰成也?!?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卑者諂也:謙卑,是為了諂媚。 ④ “人”字原無,據(jù)秦恩復校本補。 ⑤ 用之非:用它的方式不對頭。 ⑥ 悉:盡。 ⑦ “唯圣人”三字據(jù)臺灣蕭登福注補。秦恩復校本據(jù)別本補“摩”字。
【譯文】
3.實施“摩”術的方式,有用平和進攻的,有用直言責難的,有用娛樂討好的,有用憤怒激勵的,有用名聲引誘的,有用行為逼迫的,有用廉潔感化的,有用信譽說服的,有用利益引誘的,有用謙卑套取的。所謂“平”,是為了讓對方平靜;所謂“正”,就是用正言指責;所謂“喜”,就是使對方高興;所謂“怒”,就是使對方激憤;所謂“名”,就是為對方制造聲譽;所謂“行”,就是促使對方成功;所謂“廉”,就是用廉潔感化;所謂“信”,就是用信譽使對方明智;所謂“利”,是為了讓對方有所求;所謂“卑”,就是用謙卑討好對方。這些方式,只有圣人能夠運用,眾人都可以擁有,但是無法運用成功,是他們用得不對。因為計謀難得周密,辯說難得被聽從,事情難得一定成功,而這三點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原文】
4.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
也①,故曰或結而無隙也②。夫事成必合于數(shù)③,故曰道數(shù)與時相偶者也④。說者聽必合
于情⑤,故曰情合者聽。故物歸類⑥,抱薪趨火⑦,燥者先燃⑧,平地注水⑨,濕者先濡⑩,此
物類相應⑾,于勢譬猶是也。此言內(nèi)符之應外摩也如是⑿,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
者⒀?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故曰獨行之道⒁。夫幾者不晚⒂,成而不抱⒃,久而化
成⒄。
【注釋】
① 所與通者:指情感能與謀者相溝通的人。 ② 無隙:沒有縫隙,指緊密無間。 ③ 數(shù):術,指摩意之術。 ④ 道數(shù):規(guī)律和方法。 偶:合。 ⑤ 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者”字是衍文。陶注云:“進說而能令聽者,其唯情合者乎?”依陶注,俞說是。 ⑥ 物歸類:指事物各有自己歸屬的類別。 ⑦ 薪:柴草。 趨:走向,走近。 ⑧ 燥者:指干燥的柴草。 ⑨ 注:灌,倒入。 ⑩ 濡(ru):浸濕。 ⑾ 物類相應:同類的事物互相呼應。 ⑿ 內(nèi)符之應外摩:內(nèi)在情感的變化與在外摩意互相呼應。⒀ 焉:疑問代詞,哪里。下文同。 ⒁ 獨行:即第三段“獨用”之意,指摩意之術是圣人獨自運用的方法。 ⒂ 幾者:即知幾者,知道事物細微變化征兆的人。 不晚:指不會失去良機。 ⒃ 抱:俞樾《諸子平議·補錄》釋為居,當從。不抱,不居、不占為己有之意。 ⒄ 化:指化育。
【譯文】
4.因此謀略一定要周密,一定要選擇能夠與你溝通的人進行游說,或者說結交要緊密無間。事情成功,一定要方法適合,所以說法則、技巧和時機三者要配合才行。說辭被聽從,一定要與對方的情感相合,所以說情感相合才會聽從。所, 以事物總能歸入一定的類別,抱著柴草投到火中,干的柴草先燒著;往地上潑水,低洼的地方先浸濕,這就是與事物的類別相適應,事物與形勢相適應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內(nèi)心的情感表現(xiàn)與外在的揣摩相應也是這樣,因此說依據(jù)類別加以揣摩,哪有不相應的?順著欲望揣摩,哪有不聽從的?因此叫做獨用的方法。能掌握事物的微小征兆,不會錯過良機。功成不據(jù)為己有,長此以往,就能教化天下。
【評析】
“摩”的意思是揣測、體會。本篇接在《揣篇》之后,兩篇的內(nèi)容有所不同。舊題下注說:“摩者,順而撫之也。摩得其情,則順而撫之,以成其事。”是說揣知對方內(nèi)情以后,再用種種方法進一步試探,刺激對方行動??梢哉f“摩”是“揣”的繼續(xù)和延伸,根據(jù)對方的 表現(xiàn)檢驗“揣”的結果?!按Α倍殖3_B用,《戰(zhàn)國策·秦策一》記載蘇秦揣摩太公《陰符》,《史記·蘇秦列傳》記載此事,日本瀧川資言在《史記會注考證》引日本中井積德解釋“摩”字說:“‘摩’在‘揣度’之后,如以手摩弄之也。既能曉通彼人之情懷,而以我之言動搖上下之,以導入于吾橐中也?;驌P之,或抑之,皆有激發(fā),即所謂‘摩’也。”
文章開篇指出:“摩者,符也?!卑从衢械摹吨T子平議·補錄》此句應是“摩者,揣之術也”。這是說“摩”是“揣”的一種具體方法?!皟?nèi)符者,揣之主也?!眱?nèi)心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這是揣情的根本宗旨。陶弘景注說,“內(nèi)符”是說情欲在內(nèi)心活動,而在外部有符驗?!按А笔且姷酵庠诜灦獣詢?nèi)情,所以說符是揣的主旨。在揣情階段,還是處于判斷的靜態(tài)階段,對方還沒有行動上的具體接觸;在摩意的階段,使用此術的一方已采取行動,用種種方法刺激對方,使對方內(nèi)心實情在外部有表現(xiàn),從而據(jù)以驗證是否與揣知的內(nèi)情相一致。陶弘景在注中說:“揣者,所以度其情慕;摩者,所以動而內(nèi)符。”這是說,揣是用來推測對方內(nèi)心的情感和欲望;摩則是使對方行動,使內(nèi)心情感表現(xiàn)于外。這正如文中所說:“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內(nèi)符必應?!笔褂媚χg的法則,就是要隱秘從事。當對方已經(jīng)有外符的表現(xiàn)并有所行動時,施術者要“塞峁、匿端、隱貌、逃情”,即漸漸地收斂形跡,消除一切跡象,隱藏自己真實的形貌和內(nèi)心的情感,讓人無形跡可尋,這樣才能“成其事而無患”。
第二段論述古代善摩的人,就像手拿魚鉤面對深淵,投下釣餌,必定會釣到魚。用釣魚這一生活實例形象地比喻揣摩的過程,釣魚前的一切準備,如估量水的深度,該下什么樣的釣餌,大概能釣到什么樣的魚,對這些情況的研究就是揣的過程,而前去釣魚到魚上鉤,這像是摩的過程。因此圣人主持事務天天取得成就,而常人不理解;主持軍事每天打勝仗,常人不感到害怕;人們把圣人的本領比作神明。實際上,圣人是在暗中施計用策,而取得成功卻是世人皆知?!笆ァ魉筒橥踽伲航z恥i感壟王陽,故曰明。”圣人的神通,實際是積善積德的結果,而老百姓不知道原因罷了。
第三段論述摩之術的施行的各種技巧?!捌淠φ?,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辈@十種技巧作了簡略的解釋。根據(jù)對方性情、才能各方面的特點,而使用不同的技巧,有的可以用平和的方式,有的可以用直言的方式,有的可以用使人高興的方式,有的可以用使人憤怒的方式,有的可以用名聲相誘的方式,有的可以用促使成功的方式,有的可以用廉潔感化的方式,有的可以用誠信約定的方式,有的可以用以利相求的方式,有的可以用謙卑討好的方式。這十種技巧,其實并不神秘,人人都能使用,但常人使用沒有成功的,是因為用得不對;而只有圣人能夠運用得好,原因在于謀難在周密,說難在悉聽,事難在必成,只有圣人能做到;點出了使用摩之術的人的內(nèi)在要素和成功的先決條件。
最后一段,論述謀略周密,說能悉聽,事能必成的條件,是“道、數(shù)、時相偶”,即法則、技巧、時機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內(nèi)符與外摩相應,與物類相應的道理相通,掌握事物的法則,就能成功地運用摩之術,因此叫做“獨行之道”。本段物類相應的論述,來自《易經(jīng)》,《易經(jīng)·系辭傳》已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的論述;在《乾·文言》中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各從其類”的論述,作者在文中加以化用,增強了理論的基礎。
《戰(zhàn)國策》中記載了“靖郭君城薛”的一段史實,就是靖郭君的門客勸止了靖郭君,其中使用的摩術很耐人尋味。靖郭君要在薛地筑城,很多門客都來勸阻。靖郭君命令傳達的人說:“不要讓那些門客進來說給我聽!”有一位門客得知這一情況,要求拜見靖郭君,對傳話人說,只說三個字,多一個字愿意接受烹刑。靖郭君同意接見他,他進來后只說了三個字“海大魚”,轉身就走。靖郭君叫他不要走再說下去,門客說他不敢把死當兒戲。靖郭君叫他把話說完,不予治罪。于是門客以“海大魚”作比喻,它在大海里,用網(wǎng)網(wǎng)不住它,用鉤釣不了它,可是離開水面,螻蟻也能吃掉它。現(xiàn)在齊國就是您的水,能長期受到齊國的保護,用不著在薛地筑城;如果失去保護,你即使在薛地把城筑得再高,高人云天,也毫無用處。靖郭君省悟過來,同意了門客的意見。這個故事里,那位門客已經(jīng)對靖郭君所處的地位、他執(zhí)意要筑城等內(nèi)情已揣度清楚,于是用個海大魚來摩靖郭君,靈活配合運用開合之術,摩之
在此,應之在彼,曉以利害,使靖郭君心悅誠服,而自己“成其事而無患”。
權篇第九
【原文】
1.說之者,說之也①;說之者,資之也②。 飾言者③,假之也④;假之者,益損也⑤0。應對者⑥,利辭也⑦;利辭者,輕論也⑧。成義者⑨, 明之也⑩;明之者,符驗也⑾。難言者⑿,卻論也⒀;卻論者,釣幾也⒁。佞言者⒂,諂而干忠⒃;諛言者⒄,博而干智⒅;平言者⒆,決而干勇⒇;戚言者Ⅰ,權而干信Ⅱ;靜言者Ⅲ,反而干勝Ⅳ。先意承欲者,諂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策選進謀者,權也;縱舍不疑者,決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Ⅴ,反也。
【注釋】
① 依陶注:“說者,說之于彼人也?!眲t前一“之”字是衍文。② 資:指借助。 ③ 飾言:修飾言辭。 ④ 假:借助。 ⑤ 此句意謂借助這些言辭去說服別人,要進行增減,即斟酌言語的多與少。 ⑥ 應對:對答。 ⑦ 利辭:巧辯的言辭。 ⑧ 輕論:輕浮、不莊重的言論。 ⑨ 成義者:指合道理的言論。 ⑩ 明之:指辨明真?zhèn)巍?span style="LINE-HEIGHT: 18px; 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 lang="EN-US" xmllang="EN-US"> ⑾ 符驗:指內(nèi)心情感變化導致外在表現(xiàn)有了應驗。 ⑿ 難(nan)言:反駁詰難的言辭。 ⒀ 卻論:退回到原來的論題。 ⒁ 釣幾:誘導對方說出隱藏的機密。陶注云:“求其深微日釣也。” ⒂ 佞(ning)言:奉承討好的花言巧語。 ⒃ 諂而干忠:陶注云:“諂者,先承意欲,以求忠名,故曰‘諂而于(干)忠’?!闭~,阿諛奉承。干,原作“于”字,誤,下文“干”字同,據(jù)《百子全書》本改。干,求取。 ⒄ 諛(yI=I)言:奉承討好的言辭。 ⒅ 博而干智:假裝博學求取智者之名。 ⒆ 平言:指直來直去的生硬言辭。 ⒇ 決:果決,果斷。 Ⅰ戚:憂愁。 Ⅱ 權:指變通詭詐。 Ⅲ 靜言:穩(wěn)健沉著的言辭。 Ⅳ 反:自己不足而責備他人的不足。 Ⅴ 先分不足:天分不足,指言說理由不足。 窒(zhi)非:堵塞遺缺,指責備他人的過錯。
【譯文】
1.游說,就是說服別人;說服別人,就要憑借別人。修飾言辭,是借用言辭達到目的;既然是借用,就得斟酌取舍。應答別人,要有巧辯的言辭;巧辯的言辭,是輕視論點的。具有義理的言論,是用來辨明真?zhèn)蔚模槐婷髡鎮(zhèn)?,要通過效果進行驗證。非難的言辭,是排斥對方的論點的;排斥對方的論點,是為了引出隱秘的意圖。奸巧的言辭,是為了討好對方求取忠誠的美名;阿諛的言辭,是用廣博求取智慧的關名;平實的言辭,是用果決求取勇敢的關名;憂傷的言辭,是用權詐求取誠信的關名;平淡的言辭,是指責對方以求取勝利。先想到對方所想,順承他的意愿,就是諂;反復申述旁征博引,就是博;策劃謀略加以選擇,就是權;摒棄陳見毫不猶疑的,就是決;預先知道自己的不足反而指責他人的,就是反。
【原文】
2.故口者,幾關也①,所以閉情意也②。耳目者,心之佐助也③,所以窺視奸邪④。故曰參調(diào)而應⑤,利道而動⑥ 。故繁言而不亂⑦,翱翔而不迷⑧,變易而不危者⑨,觀要得理。故無目者⑩,不可示以五色⑾;無耳者⑿,不可告以五音⒀故不可以往者⒁,無所開之也⒂0;不可以來者⒃,無所受之也⒄。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⒅。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⒆,言者有諱忌也⒇;“眾口鑠金Ⅰ,”言有曲故也Ⅱ。
【注釋】
① 幾關:幾通“機”,機械發(fā)動的部件叫做機關,此處指言語的發(fā)動機關。 ② 此句意謂口這個機關是用來鎖閉情意的。 ③ 佐助:輔助。 ④ 硯(ji6n):原作“問見”二字,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見”字是旁注字誤入正文,應是“覘”字誤分為二字。魄,視。 ⑤ 參:同“三”,指口、耳、目。 調(diào):協(xié)調(diào)。 ⑥ 道:通“導”,引導。 ⑦ 繁言:很多的言辭。 ⑧ 翱翔:原指鳥在空中飛舞,這里指言辭縱橫自如。 ⑨ 變易:變化。 危:通“詭”,怪異。 ⑩ 無目:指沒有視力。 ⑾ 示:給……看。 五色: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泛指各種色彩。 ⑿ 無耳:指沒有聽力。 ⒀ 五音: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泛指音樂。 ⒁ 往:指前去游說。 ⒂ 開:指耳目的開啟。 ⒃ 來:指前來聽言。 ⒄ 受:接受。指言辭昕不進去。 ⒅ 不事:不做。 ⒆ 不可以言:指下文所說的“言有諱忌”、“言有曲”。 ⒇ 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者”字是衍文,當從。 諱忌:隱諱顧忌。 Ⅰ 眾口鑠(shu6)金:形容輿論的力量大。鑠,熔化。 Ⅱ 曲:偏私。
【譯文】
2.口是言語的機關,可以用來打開或關閉情意。耳朵、眼睛是心靈的助手,可以用來窺探破綻,發(fā)現(xiàn)奸邪。三者協(xié)調(diào)配合,向有利的方面運動,因而言辭繁復卻不混亂,議論馳騁卻不迷惑,言辭變化卻不怪異,這是瞄準了要害,抓住了事理。所以沒有視力的人,不能給五彩繽紛的東西給他看;沒有聽力的人,不能給他講五音的構成;不能前往說服的,是因為對方無法開導;不能把他招來的,是因為對方難以接受。事情無法說通做通,就不必費心盡力。古人曾說過:“口可以用來吃東西,但不能用來說話。”這是因為說話有顧忌和隱諱;“眾人的言辭可以熔化金屬”,是因為各懷私心歪曲理解的緣故。
【原文】
3.人之情,出言則欲聽①,舉事則欲成②。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③,而用愚人之所工④;故不困也⑤。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蟲之捍也⑥,必以堅厚⑦。螫蟲之動也⑧,必以毒螫。故禽獸知用其長,而談者知用其用也⑨。
注釋】
① 人之情:人的常情。 ② 舉事:行事,做事。 ③ 拙:笨拙,不靈活。 ④ 工:工巧,靈巧。 ⑤ 困:困窘。 ⑥ 介蟲:帶有甲殼的蟲。 捍:捍衛(wèi),保衛(wèi)。 ⑦ 堅厚:指堅固厚實的甲殼。 ⑧ 螫(shi)蟲:有毒刺的蟲。 ⑨ 上句“知”字原作“之”,臺灣蕭登福據(jù)他本改作“知”,今從。
【譯文】
3.人之常情,說話總希望有人聽從,做事總希望能成功。因此,聰明人不利用自己的短處,而利用愚笨人的長處;不利用自己笨拙的一面,而利用愚笨人的靈巧;因此不會陷入困境。因為有利,所以發(fā)揮長處;因為有害,所以避開短處。因而甲蟲在抵御外敵時,用它堅固厚實的甲殼。有毒刺的蟲子自衛(wèi)反擊,必定用它的毒刺。動物都知道發(fā)揮自己的長處,游說者也就知道用他該用的方法了。
【原文】
4.故曰:辭言五①,曰病、曰怨、曰憂、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②;怨者,腸絕而無主也③;憂者,閉塞而不泄也④;怒者,妄動而不治也⑤;喜者,宣散而無要也⑥。此五者,精則用之⑦,利則行之⑧。故與智者言,依于博⑨;與拙者言,依于辯⑩;與辯者言,依于要⑾;與貴者言⑿,依于勢⒀;與富者言,依于高⒁;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⒂;與勇者言,依于敢⒃;與過者言⒄,依于銳⒅。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⒆。是故與智者言,將此以明之;與不智者言,將此以教之,而甚難為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日言,不失其類,故事不亂。終日不變⒇,而不失其主Ⅰ,故智貴不妄Ⅱ。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注釋】
① 辭言:即言辭?!栋僮尤珪繁咀鳌把赞o”。 ② 不神:沒有精神,無精打采。 ③ 怨:秦恩復據(jù)別本改為“恐”,上“怨”字同。 絕:斷。 無主:沒有主見。 ④ 閉塞:指情志抑郁。泄:宣泄。 ⑤ 妄:亂。 治:指秩序、條理。 ⑥ 宣散:發(fā)泄,舒散。 要:要領。 ⑦ 精:指精通量權之術。 ⑧ 利則行之:有利的時候使用它。 ⑨ 依于博:依靠廣博。指遵循顯示博聞廣見的原則。 ⑩ 辯:巧辯。 ⑾ 要:要領,簡明扼要。 ⑿ 貴者:地位高貴顯赫的人。 ⒀ 勢:權勢。 ⒁ 高:秦恩復校:“‘高’當從《鄧析子》作‘豪’為是?!备?,指高標準。 ⒂ 謙:謙讓,謙恭。 ⒃ 敢:果敢,指勇猛的氣勢。 ⒄ 過:秦恩復校:“‘過’當作‘進’,別本作‘通’,《鄧析子》作‘愚’?!薄斑^”字當不誤,猶“過而不及”之“過”,指激進。 ⒅ 銳:銳氣,指勇往直前的氣概。 ⒆ 反之:與此相反。 ⒇ 俞樾《諸子平議·補錄》認為“不”字是衍文。 Ⅰ 主:主旨。 Ⅱ 妄:亂。
【譯文】
4.因此說,言辭有五種:病辭、怨辭、憂辭、怒辭、喜辭。病辭讓人感到氣勢衰落,沒有精神;怨辭讓人感到痛苦絕望,沒有主見;憂辭讓人感到閉塞不通,情緒不暢;怒辭讓人感到胡言亂語,沒有條理;喜辭讓人感到漂浮不定,不得要領。這五種言辭,只有精通才能使用,只有有利才可實行。與聰明人言談要依靠廣博,與愚笨人言談要依靠善辯,與善辯的人言談要依靠簡要,與地位高貴的人言談要依靠氣勢,與富有的人言談要依靠高雅,與貧窮的人言談要依靠利益,與低賤的人言談要依靠謙卑,與勇敢的人言談要依靠果斷,與過激的人言談要依靠敏銳。這些是言談的訣竅,而人們常常違背它們。與智慧的人言談,可以用這些方法使他們明白;與沒有智慧的人言談,可以用這些方法教導他們,但是非常困難。言辭多種多樣,事情千變?nèi)f化,整天言談不脫離事物的類別,就不會混亂;每天言談的內(nèi)容不改變,也不會失去根本的宗旨,智慧可貴的是不致發(fā)生混亂。聽言貴在聽得清楚,智慧貴在明察事理,言辭貴在奇妙。
【評析】
“權”的本義是枰錘,引申為權衡、審察。本篇的要旨是闡述如何審度形勢、選擇進言的技巧和游說的對象。游說必須考慮到對方的特點,并選擇適當?shù)难赞o,否則將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第一段開頭用頂針格的修辭方式點明游說的目的:“說之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庇握f包括說者和聽者兩個方面,游說者要用言辭說服對方,必須牢記游說的目的,游說的目的就是說服對方,而說服對方的目的是從對方那里有所獲取。陶注說:“說者,說之于彼人也;說之者,有資于彼人也。資,取也?!苯酉聛黻U述了游說的基本原則,一是“飾言”。說服別人,言辭要經(jīng)過修辭,因為游說是通過言辭來說服對方的,言辭只是憑借的工具,所以說“假之”。既然是工具,就可以斟酌損益,因此說,“假之者,益損也”。二是“應對”?;卮饎e人問話時,要言辭便捷,能應答如流,使言談輕松自如。即“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也”。三是“成義”。成義是指言辭成理,辨明真?zhèn)?,有驗可證;即“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四是“難言”。難言是指駁難,雙方意見不合時,就會出現(xiàn)辯論,需要用駁難的方法誘導對方說出心中隱藏的機密,或了解事物的隱情;即“難言者,卻論也;卻論者,釣幾也”。陶弘景注解說,“求其深微日釣”,“卻論者,必理精而事明,幾微可得而盡矣”。
闡明了游說的目的和基本原則之后,進而論述了言談的有關技巧,論及的技巧有五種:佞言、諛言、平言、戚言和靜言。所謂佞言,就是諂佞奉承的語言,迎合對方求取忠名;即“佞言者,諂而干忠”。按陶注所說,“諂者,先意承欲,以求忠名,故曰諂而干忠”;佞言的使用,是要順著對方意愿的。所謂諛言,就是奉承討好的言辭。與佞言不同,諛言是以假裝博學的方式來取得智者的美名;即“諛言者,博而干智”。陶注說:“博者,繁稱文辭,以求智名,故曰博而干智。”可見諛言是以言談時旁征博引、繁稱文辭為特點的。所謂平言,就是平實的言辭,指直來直去的頗為生硬的言辭。言說時,用平實的言辭,取舍果決,以求得果敢的名聲;即“平言者,決而干勇”。陶注說:“決者,縱舍不疑,以求勇名,故曰決而干勇。”平言是以果決為特點的。所謂戚言,就是憂愁的言辭,這里指故作憂愁的言辭。指言談時,故作憂愁,求取誠信的美名;即“戚言者,權而干信”。陶注說:“權者,策選進謀,以求信名,故曰權而干信?!笨梢娖菅允且詸嘧儌窝b為特點的。所謂靜言,就是穩(wěn)健沉著的言辭。言談時,自己的理由不足,難以堵住言語的漏洞,卻抓住對方的過錯加以攻擊,以取得勝利;即“靜言者,反而干勝”。陶注說:“反者,先分不足以窒非,以求勝名,故曰反而干勝。”
第二段論述了口耳目三種器官在言說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因此,選擇游說對象與這些重要作用密切相關??谏嗍怯握f的重要武器,不能不慎重使用,即使掌握了言談的技巧,也不能隨便使用。因為口是發(fā)言的機關,是用來開閉情意的,即“故口者,幾關也,所以閉情意也”。而耳目是心的輔助工具,是用來窺見間隙和奸邪的,即“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覘奸邪”。游說者進言成功,取決于口耳目三者協(xié)調(diào)配合,即所謂“參調(diào)而應,利道而動”。如果三者協(xié)調(diào),就能了解并抓住事情的根本和道理,即“觀要得理”;這樣就能做到言辭繁多而不雜亂,自由發(fā)揮而不迷失主旨,改變常規(guī)而不危險。由于口耳目的重要作用,因此選擇游說對象要謹慎小心?!肮薀o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無耳者,不可告以五音?!薄拔镉胁煌ㄕ?,故不事也?!币簿褪钦f,有些人像瞎子聾子一樣,不通事理,無法交流,用言語是無法說通的,因而不能隨便游說。古人說,“口可以食,不可以言”,是形容說話的困難,言語一出口,就會犯忌諱,并且眾口鑠金,由于人們的私心,言論足以把人毀滅。
第三段從人的常情出發(fā),論述游說者要揚長避短?!叭酥?,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闭f話總希望有人聽從,做事總希望成功,這是人之常情。要做到言聽事成,就必須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笆枪手钦卟挥闷渌蹋糜奕酥L;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辈⒁詣游镏薪橄x用堅硬的外殼來防御敵人,螫蟲用毒刺攻擊敵手為例,得出結論:禽獸都知道用其所長,言談者也就更應該知道用他該用的有利武器了。
第四段首先指出人們言辭常犯的五種毛病,即病、怨、憂、怒、喜。所謂病,就是氣勢衰弱、神思恍惚,說話沒精打采;即“病者,感衰氣而不神也”。所謂怨,是指過度悲傷,六神無主,以致言辭凌亂缺少要領;即“怨者,腸絕而無主也”。所謂憂,是指心情抑郁閉塞,以致言辭不順暢;即“憂者,閉塞而不泄也”。所謂怒,是指情緒激憤舉止失控,以致言辭漫無條理;即“怒者,妄動而不治也”。所謂喜,是指心情歡暢,以致言辭散亂而沒有要點;即“喜者,宣散而無要也”。這五種情況,是言說者的五忌,只有在精通言說之術或在有利的情況下變通使用,所謂“精則用之,利則行之”。
除了權衡選擇言說技巧和對象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針對不同的游說對象,采取不同的游說技巧和態(tài)度。文章列舉了九種人分別采取不同的技巧和態(tài)度:與富于智慧的人交談,要采用旁征博引的方式;與知識廣博的人交談,要采用巧妙辯說的方式;與長于辯論的人交談,要采用簡明扼要的方式;與地位顯貴的人交談,要采用顯示權勢的方式;與富有的人交談,要采用高雅的方式;與貧窮的人交談,要采用利益引誘的方式;與地位低賤的人言談,要采用謙和的方式;與勇敢的人言談,要采用果決的方式;與過激的人交談,要采用尖銳進取的方式。這些方法和原則,人們在使用時常常違背了。跟聰明人交談,用這些道理使他們更加明白;與愚笨的人交談,要用這些道理教導他們,但很難做到。
文章最后指出,言談有很多類別,而事情有很多變化,因而言談的最高標準是不失其類,使事情不發(fā)生錯亂。達到這個標準的前提條件,就是所言最重要的是聽清楚明白,智慧最重要的是明辨事理,言辭最重要的是奇妙。
關于游說的道理,《說苑·善說篇》引了一段鬼谷子的話,可以作為本文的補充。大意是這樣的:糾正別人的不善是很難的,言說 不被聽從而施行,是因為道理沒有辨明;如果道理已經(jīng)辨明仍然沒 有施行,是因為沒有堅持;如果堅持了仍然沒有施行,是因為沒有 切合他的喜好。道理已明辨,并堅持下去,又切合喜好,你的言說 就會神奇而珍貴,清楚而明白,說到對方的心坎里,像這樣的游說 仍然行不通的情況,天下未曾聽說過。
本篇闡述了許多游說的原則和技巧,這里僅舉一個歷史故事加以說明。
戰(zhàn)國時辯士馮忌,為廬陵君勸說趙孝成王。廬陵君是趙孝成王的弟弟,趙孝成王要驅逐他。馮忌對趙孝成王說:“大王您驅逐廬陵君,是因為他替燕國說話吧?!壁w王說:“我所看重的,并不是他為燕國還是為秦國?!瘪T忌說:“秦國三次派虞卿向您進言,而大王您沒有驅逐他。現(xiàn)在燕國只有一次讓廬陵君向您進言,而您卻要驅逐他,您這是輕視強大的秦國而看重弱小的燕國?!壁w王說:“我并不是因為廬陵君替燕國說話,而是本來就想要驅逐他。”馮忌說:“如此說來,大王驅逐廬陵君又不是因為燕國。您既驅逐了愛弟,又失去了燕國,我認為大王這樣做不足取?!?/p>
這一則小故事,可以看出趙孝成王善于辯駁,而馮忌直接指明利害,這可以說明與辯者交談,采用簡明扼要的方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