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3825—前2405年,主要分布于三峽地區(qū)和湖北西部長江沿岸。多泥質(zhì)陶,細(xì)泥陶、加砂陶比較少,還有少量的夾炭陶 ; 紅陶為主,少量灰陶、黑陶。以手制為主,少量輪修,燒成溫度600—800℃。器型有杯、盤、碗、盆、缽、罐、翁、豆、壺、瓶、釜、鼎、簋、支座等。以素面、磨光為主,少數(shù)器上飾以弦紋、劃紋、瓦棱紋、淺藍(lán)紋、篦紋、戳印紋、鏤孔等。有少量彩陶、彩繪陶,紋樣簡單。
大汶口文化 : 年代約為公元前4040—前2240年。分布于山東、江蘇北部、河南東部、安徽東北部。有泥質(zhì)、加砂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現(xiàn)白陶、蛋殼陶。手制為主,晚期發(fā)展為輪制陶器,燒成溫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單耳杯、觚形杯、高領(lǐng)罐、背水壺等。許多陶器表面膜光,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圓圈紋、三角印紋、鏤孔等。彩陶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紅、黑、白三種,紋樣有圈點、幾何、花葉等。
大司空村類型陶器; 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區(qū)的仰韶文化陶器,距今約6100年,因首次發(fā)現(xiàn)于河南安陽大司空村而命名。以灰陶為主,紅陶為次。器形有缽、圓腹罐、葵花形底盆、曲腹及折腹盆和碗等。器表除素面或磨光外,有少數(shù)籃紋、細(xì)繩紋、劃紋、線紋、方格紋、錐刺紋和附加堆紋等。陶紋普遍使用紅彩。黑彩較少。除一般的彩繪紅陶外,亦有彩繪灰陶。彩陶的紋飾主要有弧線三角配平行波線紋,或中間夾以葉形紋組成的帶狀圖案,此外,有S紋、變形X紋、半環(huán)紋、寬帶紋、螺旋紋、鉤形紋、波形紋、帶狀方格紋和同心圓等。
大汶口文化陶器; 大汶口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類型,年代距今約4700—6500年,因早期發(fā)現(xiàn)于山東寧陽堡頭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帶,故名。主要分布于魯西南、蘇北并達(dá)皖北,豫東和遼東半島。陶器早期手制,晚期出現(xiàn)輪制。陶色多樣,有灰、青灰、紅、黑、褐、黃、白等。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以灰陶為主,紅陶次之,黑陶和白陶也占一定比例。黑陶一類器胎呈灰或紅色,僅器表呈黑色;另一類為表里一致的黑陶,屬少數(shù)器物,如高柄杯等與典型龍山文化的蛋殼陶相類。器形除平底器、三足器和圈足器相當(dāng)普遍外,帶嘴和帶流的器物多見。造型多樣,有鼎、鬶、盉、豆、尊、單耳杯、高柄杯、觚形杯、背水壺、高領(lǐng)罐等。新石器時代的陶器,采用鏤孔裝飾,長江以南地區(qū)出現(xiàn)較早。長江以北地區(qū)則以大汶口文化為突出,主要見于豆和高柄杯上。紋飾有籃紋、弦紋、劃紋、圓圈紋、弧線三角紋及附加堆紋等。彩陶在這一文化中雖屬少數(shù),但頗具特色,以紅、黑、白彩繪畫,有圓點紋、圓圈紋、三角紋、菱形紋、水波紋、窄條紋、漩渦紋、弧線紋、花瓣紋、回旋勾連紋等。其中有的是陶器燒成后再繪彩的“彩繪陶”,因此彩色極易剝落。大汶口文化出現(xiàn)的太陽、云氣、山峰的圖象刻文,是研究我國文字起源的重要資料。
大坌坑文化陶器; 大坌坑文化是分布于臺灣省北部、中部、西南海岸及東海岸地區(qū)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是臺灣省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包括福建、臺灣、廣東沿海地區(qū))新石器文化的一環(huán)。因首次發(fā)現(xiàn)于臺北八里鄉(xiāng)大坌坑而命名。陶器均為手制,以夾砂粗陶為主,胎壁粗厚。器物以甕、罐、碗為多見。紋飾主要為繩紋。有少數(shù)彩繪陶,一般均在器物的口沿及器表涂繪塊狀或條狀的紅彩。偶有刻劃紋。
大溪文化陶器; 大溪文化是分布于長江三峽地區(qū)以及鄂西長江沿岸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4800—5500年,因首次發(fā)現(xiàn)于四川巫山大溪鎮(zhèn)而命名。陶器采用手制、部分用慢輪整修。有些器物由于用接合法成形,其口、腹和底部往往留有接合的痕跡。以紅陶為主,灰陶和黑陶占一定數(shù)量,白陶屬少數(shù)。紅陶有的在器表施深紅色陶衣。黑陶有兩類,一類是表里顏色一致的純黑陶,另一類僅為器表呈黑色,而胎為灰色。器形有豆、杯、碗、盤、盆、缽、罐、甕、壺、瓶、鼎、釜、簋等。筒形彩陶瓶、圓錐足鼎和簋為典型器。圈足器的普遍使用也是其特征。陶器主要為素面或磨光,使用紋飾的較少,有弦紋、籃紋、篦紋、劃紋、附加堆紋和鏤孔裝飾。戳印紋是大溪文化的特有紋飾,系用不同形狀的小戳子印于某些器物的圈足上。發(fā)現(xiàn)少量彩陶和彩繪陶,主要用黑彩,亦有間施紅彩的。大溪文化陶器中也有與河姆渡文化相似用稻谷殼作羼和料的所謂夾炭陶出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