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xué)經(jīng)典方歌總結(jié)
方劑學(xué)
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可用下法:蓄血、積水、宿食、結(jié)痰
和:調(diào)和營衛(wèi)、分消上下、舒肝和胃、透達膜原
消:消痰利水、消瘡散癰、通導(dǎo)大便、消導(dǎo)食積
反佐藥:與君藥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
1.解表劑
·麻黃湯--干媽貴姓 (炙甘草 麻黃 桂枝 杏仁)
麻黃湯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發(fā)汗解表宣肺氣,傷寒表實無汗宜。
·桂枝湯--大勺炒姜汁(大棗 芍藥 甘草 生姜 桂枝)
桂枝芍藥等量伍,姜棗甘草微火煮, 解肌發(fā)表調(diào)營衛(wèi),中風(fēng)表虛自汗出。
·九味羌活湯--皇帝嘗百草,細心防穿胸槍。(黃芩 生地黃 蒼術(shù) 白芷 甘草 細辛 防風(fēng) 川芎 羌活)九味羌活防風(fēng)蒼,辛芷芎草芩地黃, 發(fā)汗祛濕兼清熱,分經(jīng)論治變通良。
·小青龍湯--少將為嘛甘心下跪(芍藥 干姜 五味子 麻黃 炙甘草 細辛 半夏 桂枝)
解表蠲飲小青龍,麻桂姜辛夏草從, 芍藥五味斂氣陰,表寒內(nèi)飲最有功。
·止嗽散--陳庚借錢去百草園(陳皮 桔梗 荊芥 白前 ** 百部 甘草 紫箢)
·銀翹散--金牛和銀豬吃草根更俏。(荊芥子 牛蒡子 薄荷 銀花 竹葉 豆豉 甘草 蘆根 桔梗 連翹)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 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fēng)熱煮無過。 ←“辛涼平劑”
·桑菊飲--荷葉杏花,草根更俏。(薄荷 桑葉 杏仁 菊花 甘草 蘆根 桔梗 連翹) ←“辛涼輕劑”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 清疏肺衛(wèi)輕宣劑,風(fēng)溫咳嗽服之消。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仲景麻杏甘石湯, 辛涼宣肺清熱良, 邪熱雍肺咳喘急,有汗無汗均可嘗
·柴葛解肌湯 --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 芩芍桔草姜棗芷,羌膏解表清熱良。
·升麻葛根湯 --閻氏升麻葛根湯,芍藥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敗毒散--獨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錢財少(獨活 人參 生姜 羌活 桔梗 川芎 茯苓 薄荷 枳殼 前胡 柴胡 甘草)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共, 薄荷少許姜三片,氣虛感寒有奇功。
·參蘇飲 --參蘇飲內(nèi)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 干葛木香甘桔茯,氣虛外感最相宜。
·麻黃細辛附子湯 --麻黃細辛附子湯,助陽解表代表方, 陽虛外感風(fēng)寒證,寒重?zé)彷p脈沉良。
·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隨, 草棗薄荷八味共,滋陰發(fā)汗功可慰。
2.瀉下劑
·大承氣湯--小黃識譜(芒硝 大黃 枳實 厚樸)
大承氣湯大黃硝,枳實厚樸先煮好, 峻下熱結(jié)急存陰,陽明腑實重癥療。
去硝名為小承氣,輕下熱結(jié)用之效。 調(diào)胃承氣硝黃草,緩下熱結(jié)此方饒。
·大黃牡丹湯--大人忙擔(dān)冬瓜(大黃桃 仁 芒硝 牡丹皮 冬瓜子)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芒硝瓜子襄, 瀉熱破瘀散結(jié)腫,腸癰初起腹痛康。 腸癰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膿服之消。
·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為末共成方, 專治水熱結(jié)胸證,瀉熱逐水效非常。
·大黃附子湯 -- 金匱大黃附子湯,細辛散寒止痛良, 溫下治法代表方,寒積里實服之康。
·溫脾湯--黃夫人當(dāng)家炒姜忙(大黃 附子 人參 當(dāng)歸 甘草 干姜 芒硝)
溫脾附子大黃硝,當(dāng)歸干姜人參草, 攻下寒積溫脾陽,陽虛寒積腹痛療。
·麻子仁丸--樸實媽要黃杏蜜(厚樸 枳實 麻子仁 芍藥 大黃 杏仁 蜂蜜 )
麻子仁丸脾約治,杏芍大黃枳樸蜜, 潤腸瀉熱又行氣,胃熱腸燥便秘施。
·濟川煎-- 濟川蓯蓉歸牛膝,枳殼升麻澤瀉使, 溫腎益精潤通便,腎虛精虧便秘宜。
·十棗湯--甘愿著急(甘遂 芫花 大棗 大戟)
十棗非君非湯劑,芫花甘遂合大戟, 功逐水飲力峻猛,懸飲水腫實證宜。
·黃龍湯--黃龍厚樸枳硝黃,歸參甘桔棗生姜,攻下熱結(jié)益氣血,正虛便秘用此方。
3.和解劑
·小柴胡湯--生芹菜炒大蝦仁(生姜 黃芩 柴胡 甘草 大棗 半夏 人參)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 更加黃芩生姜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大柴胡湯--秦皇只要半壺棗醬(黃芩 大黃 枳實 芍藥 半夏 柴胡 大棗 生姜)
大柴胡湯用大黃,枳芩夏芍棗生姜。 少陽陽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無雙。
·蒿芩清膽湯--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黃芩 茯苓 青蒿 竹茹 半夏 碧玉散<滑石 甘草 青黛> 枳殼 陳皮)蒿芩清膽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陳輔, 清膽利濕又和胃,少陽濕熱痰濁阻。
·四逆散--柴草制藥(柴胡 甘草 枳實 芍藥)滑石 甘草 青黛>
陽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實甘, 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滯力能堪。
·逍遙散--齡少才當(dāng)干,逍遙逐江河(茯苓 白芍 柴胡 當(dāng)歸 甘草 白術(shù) 燒生姜 薄荷)
逍遙散用當(dāng)歸芍,柴苓術(shù)草加姜薄, 肝郁血虛脾氣弱,調(diào)和肝脾功效卓。
·半夏瀉心湯--秦蓮嬸炒棗拌姜(黃芩 黃連 人參 甘草 大棗 半夏 干姜)
半夏瀉心配芩連,干姜人參草棗全。 辛開苦降除痞滿,寒熱錯雜痞證蠲。
·痛瀉要方--痛瀉要方用陳皮,術(shù)芍防風(fēng)共成劑, 腸鳴泄瀉腹又痛,治在瀉肝與實脾。
4.清熱劑
·白虎湯--師母炒米(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辛涼重劑”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熱生津止煩渴, 氣分熱盛四大證,益氣生津人參添。
·清營湯--瞧皇帝住西單賣銀元(連翹 黃連 生地 竹葉 犀角 丹參 麥冬 銀花 元參)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煩躁眠不寧, 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犀角地黃湯--犀角地黃芍藥丹,清熱涼血散瘀專, 熱入血分服之安,蓄血傷絡(luò)吐紐斑。
·黃連解毒湯--百子練琴(黃柏 梔子 黃連 黃芩)
黃連解毒柏梔芩,三焦火盛是主因, 煩狂火熱兼譫妄,吐紐發(fā)斑皆可平。
·涼膈散--住黃山大忙敲草核(竹葉 黃芩 山梔子 大黃 芒硝 連翹 甘草 薄荷 )
涼隔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 再加竹葉添蜂蜜,上中郁熱服之消。
·普濟消毒飲--黃牛白馬聯(lián)合巧耕陳草根,勝元胡(黃芩 牛蒡子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 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消。
·仙方活命飲--賈母造房,沒花金銀,只要陳甘歸鄉(xiāng)(穿山甲 貝母 皂角刺 防風(fēng) 沒藥 天花粉 金銀花 白芷 赤芍藥 陳皮 甘草 當(dāng)歸 乳香)
仙方活命君銀花,歸芍乳沒陳皂甲, 防芷貝粉甘酒煎,陽證癰瘡內(nèi)消法。
·導(dǎo)赤散--草地牧主(甘草 生地 木通 竹葉)
導(dǎo)赤木通生地黃,草梢煎加竹葉嘗, 清心利膽又養(yǎng)陰,心經(jīng)火熱移小腸。
·龍膽瀉肝湯--皇帝通知龍龜卸柴草車(黃芩 生地 木通 梔子 龍膽草 當(dāng)歸 澤瀉 柴胡 甘草 車前子)
龍膽梔芩酒伴吵,木通澤瀉車柴草, 當(dāng)歸生地益陰血,肝膽實火濕熱消。
·左金丸-- 昨進黃魚(“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為6:1”)
左金連萸六比一,脅痛吞酸悉能醫(yī), 再加芍藥名戊己,專治瀉痢痛在臍。
·葦莖湯--冬桃已萎(冬瓜子 桃仁 薏苡仁 葦莖)
葦莖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淤能, 熱毒痰淤致肺癰,膿成未成均勝任。
·瀉白散--趕白骨精(甘草 桑白皮 地骨皮 粳米)
瀉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氣, 清瀉肺熱平和劑,熱伏肺中喘咳醫(yī)。
·清胃散--生母當(dāng)皇帝(升麻 牡丹皮 當(dāng)歸 黃連 生地)
清胃散中當(dāng)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 腎虛胃火相為病,牙痛齒紐宜煎嘗。
·玉女煎--師弟賣母牛(石膏 熟地 麥冬 知母 牛膝)
玉女石膏熟地黃,知母麥冬牛膝襄, 腎虛胃火相為病,牙痛齒紐宜煎嘗。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芩連甘草伍,用時現(xiàn)將葛根煮, 內(nèi)清胃腸外解表,協(xié)熱下例喘汗除。
·芍藥湯--草官要秦香蓮當(dāng)大兵(甘草 官桂 芍藥 黃芩 木香 黃連 當(dāng)歸 大黃 檳榔)
芍藥湯內(nèi)用檳黃,芩連歸桂草木香。 重在調(diào)氣兼行血,里急便膿自然康。
·白頭翁湯--百翁練琴(黃柏 白頭翁 黃連 秦皮)
白頭翁治熱毒俐,黃連黃柏佐秦皮, 清熱解毒并涼血,赤多白少膿血醫(yī)。
·青蒿鱉甲湯--慶賈母誕生(青蒿 鱉甲 知母 丹皮 生地)
青蒿鱉甲知地丹,熱自陰來仔細看, 夜熱早涼無汗出,養(yǎng)陰透熱服之安。
5.祛暑劑
·香薷散--猴想炒扁豆(厚樸 香薷 炒白扁豆)
香薷散中扁豆樸,祛暑解表化濕阻, 易豆為花加銀翹,新加香薷治陰暑
·新加香薷飲--香花逗俏猴(香薷 銀花 扁豆花 連翹 厚樸)
·六一散-- 六一拾草(滑石與甘草用量比為6:1)
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濕功用專, 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雞蘇裁。
·清暑益氣湯--師母深夜賣黃瓜和糙米(石斛 知母 西洋參 竹葉 麥冬 黃連 西瓜脆衣 荷梗 甘草 粳米)王氏清暑益氣湯,暑熱氣津已兩傷, 洋參麥斛粳米草,翠衣荷連知竹嘗。
6.溫里劑
·理中丸--草人趕豬(甘草 人參 干姜 白術(shù))
理中干姜參術(shù)甘,溫中健脾治虛寒, 中陽不足痛嘔利,丸湯兩用腹中暖。
·小建中湯--姜姨要草棗汁(生姜 飴糖 芍藥 甘草 大棗 桂枝)
小建中湯君飴糖,方含桂枝加芍湯, 溫中補虛和緩急,虛勞里急腹痛康。
·四逆湯--將干父子(干姜 甘草 附子)
四逆湯中附草姜,陽衰寒厥急煎嘗, 腹痛吐瀉脈沉細,急投此方可回陽。
·當(dāng)歸四逆湯-- 當(dāng)歸四逆用桂芍,細辛通草甘大棗, 養(yǎng)血溫經(jīng)通脈俐,血虛寒厥服之效。
·吳茱萸湯 --吳茱萸湯重用姜,人參大棗共煎嘗, 厥陰頭痛胃寒嘔,溫中補虛將逆良。
·陽和湯-- 陽和熟地鹿角膠,姜炭肉桂麻芥草, 溫陽補血散寒滯,陽虛寒凝陰疽療。
7.補益劑
·四君子湯--夫人趕豬(茯苓 人參 甘草 白術(shù))
四君子湯中和義,人參苓術(shù)甘草比, 益氣健脾基礎(chǔ)劑,脾胃氣虛治相宜。
·參苓白術(shù)散--沙夫人一早要接編百草簾(砂仁 茯苓 人參 薏苡仁 大棗 山藥 桔梗 扁豆 白術(shù) 干草 蓮子肉)參苓白術(shù)扁豆陳,蓮草山藥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diào)服益脾神
·補中益氣湯--麻人趕豬,虎皮當(dāng)旗(升麻 人參 甘草 白術(shù) 柴胡 陳皮 當(dāng)歸 黃芪)
補中益氣芪參術(shù),炙草升柴歸陳助, 清陽下陷能升舉,氣虛發(fā)熱甘溫除。
·完帶湯--白人蒼山批草藥糊癤子(白術(shù) 人參 蒼術(shù) 山藥 陳皮 甘草 芍藥 柴胡 黑芥穗 車前子)
完帶湯中二術(shù)陳,人參甘草車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濕止帶次方神。
·四物湯--弟擺船歸(熟地 白芍 川芎 當(dāng)歸)
四物熟地歸白芍,補血調(diào)血此方宗, 營血郁滯諸多證,加減運用貴變通。
·歸脾湯--大龍草原牧豬,奇人神算將歸(大棗 龍眼肉 甘草 遠志 木香 白術(shù) 黃芪 人參 茯神 酸棗仁 生姜 當(dāng)歸)歸脾湯用術(shù)參芪,歸草茯神遠志齊, 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灸甘草湯--弟清早教草人賣芝麻醬(生地 清酒 大棗 阿膠 甘草 人參 麥冬 桂枝 麻仁 生姜)
炙甘草參棗地膠,麻仁麥桂姜酒熬, 益氣養(yǎng)血溫通脈,結(jié)代心悸肺痿療, 加芍去參棗桂姜,加減復(fù)脈滋陰饒。
·六味地黃丸--漁夫單要熟蟹(山茱萸 茯苓 丹皮 山藥 熟地 澤瀉)
六味地黃芍藥萸,澤瀉苓丹三瀉侶, 三陰并補重滋腎,腎陰不足效可居。
滋陰降火知柏需,養(yǎng)肝明目加杞菊, 都氣五味納腎氣,滋補肺腎麥味續(xù)。
·當(dāng)歸補血湯-- 當(dāng)歸補血君黃芪,芪歸用量五比一, 補氣生血代表劑,血虛發(fā)熱此方宜。
·八珍湯-- 四君四物加姜棗,八珍雙補氣血方, 再加黃芪與肉桂,十全大補效增強。 更加橘味志去芎,養(yǎng)榮補心安神良。
·左歸丸-- 左歸丸內(nèi)山藥地,萸肉枸杞與牛膝, 菟絲龜鹿二膠合,壯水之主方第一。
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知柏黃,龜板脊髓蜜丸方。 咳嗽咯血骨蒸熱,陰虛火旺制亢陽。
·一貫煎--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 少佐川楝瀉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腎氣丸-- 腎氣丸主腎陽虛,干地山藥及山萸, 少量桂附澤苓丹,水中生火在溫煦。
濟生加入車牛膝,溫腎利水消腫需。 十補丸有鹿茸味,主治腎陽精血虛。
·右歸丸-- 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藥茱萸菟絲歸, 杜仲鹿膠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地黃飲子-- 地黃飲萸麥味斛,蓯戟附桂陰陽補, 化痰開竅菖遠茯,加薄姜棗暗痱服。
·龜鹿二仙膠-- 醫(yī)便龜鹿二仙膠,人參枸杞熬成膏, 滋陰益腎填精髓,精極用此療效高。
8.固澀劑
·四神丸--棗將骨肉喂魚(大棗 生姜 補骨脂 肉豆蔻 五味子 吳茱萸)
四神故紙與吳萸,肉寇五味四般齊, 大棗生姜同煎合。五更腎瀉最相宜。
·固沖湯--探騎母龍背,潛航筑山海(棕櫚炭 黃芪 煅牡蠣 煅龍骨 五倍子 茜草 白杭芍 白術(shù) 山萸肉 海螵蛸)固沖芪術(shù)山萸芍,龍牡倍櫚茜海蛸, 益氣健脾固攝血,脈虛沖脈不固療。
·金鎖固精丸-- 金鎖固精芡蓮須,龍骨牡蠣與蒺藜, 蓮粉糊丸鹽湯下,補腎澀精止滑遺。
·桑螵蛸散-- 桑螵蛸散龍歸甲,參歸茯神菖遠加, 調(diào)補心腎又澀精,心腎兩虛尿頻佳。
·真人養(yǎng)臟湯-- 真人養(yǎng)臟木香柯,當(dāng)歸肉寇與粟殼, 術(shù)芍參桂甘草共,脫肛久俐服之搓。
9.安神劑
·天王補心丹--田夫潔身早跪地,但愿賣豬五百只(天門冬 茯苓 桔梗 人參 酸棗仁 當(dāng)歸 生地 丹參 元參 麥門冬 朱砂 五味子 柏子仁 遠志)
天王補心二冬仁,遠茯味砂桔三參, 陰虧血少生內(nèi)熱,滋陰養(yǎng)血安心神。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東恒方,歸連甘草合地黃, 怔忡不寐心煩亂,養(yǎng)陰清熱可安神。
·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養(yǎng)血除煩清虛熱,安然入睡夢想甜。
10.開竅劑
·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開竅方,芩連梔郁朱雄黃, 犀角真珠冰麝箔,熱閉心包功用良。
·紫雪-- 紫雪犀羚朱樸硝,硝石金寒滑磁膏, 丁沉木麝升玄草,熱陷驚厥服之消。
·至寶丹-- 至寶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與牛黃, 金銀兩珀兼龍腦。開竅清熱解毒良。
·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陸蓽檀香, 犀冰術(shù)沉柯香附,再加龍腦溫開方。
11.理氣劑
·越鞠丸-- 行氣解郁越鞠丸,香附芎蒼梔曲研, 氣血痰火濕食郁,隨正易君并加減。
·半夏厚樸湯--夏侯將復(fù)蘇(半夏 厚樸 生姜 茯苓 蘇葉)
·蘇子降氣湯--蘇子葉找肉脯盛夏歸草湖(蘇子 蘇葉 大棗 肉桂 厚樸 生姜 半夏 當(dāng)歸 甘草 前胡)
蘇子降氣祛痰方,夏樸前蘇甘棗姜, 肉桂納氣歸調(diào)血,上實下虛痰喘康。
·旋覆代赭湯--將干瞎找戴花人(生姜 甘草 半夏 大棗 代赭石 旋覆花 人參)
旋復(fù)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參甘棗嘗, 降逆化痰益胃氣,胃虛痰阻痞噯康。
·半夏厚樸湯-- 半夏厚樸與紫蘇,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氣聚成梅核,降逆開郁氣自舒。
·厚樸溫中湯-- 厚樸溫中苓陳草,干姜生姜一齊熬, 行氣燥濕蔻木香,脘腹脹痛服之消。
·天臺烏藥散-- 天臺烏藥木茴香,青姜巴豆制楝榔, 行氣疏肝散寒痛,寒滯疝痛酒調(diào)嘗,
·定喘湯--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 蘇子黃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小半夏湯-- 小半夏湯有生姜,化痰降逆基礎(chǔ)方, 主治痰飲嘔吐證,若加茯苓效力彰。
12.理血劑
·桃核承氣湯--盲干黃桃汁(芒硝 甘草 大黃 桃仁 桂枝)
桃核承氣硝黃草,少佐桂枝溫通炒, 下焦蓄血小腹脹,瀉熱破淤微利效。
·血腹逐淤湯-- 血腹當(dāng)歸生地桃,紅花枳殼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做勞。 通竅全憑好麝香,桃紅大棗與蔥姜, 歸芎黃酒赤芍藥,表里通經(jīng)第一方。 隔下逐淤桃牡丹,赤芍烏藥玄胡甘, 歸芎靈脂紅花殼,香附開郁血亦安, 少腹逐淤小茴香,玄胡沒藥芎歸姜, 官桂赤芍蒲黃脂,經(jīng)暗腹痛快煎嘗。 身通逐淤桃歸芎,脂艽附羌與地龍, 牛膝紅花沒藥草,通絡(luò)止痛力量雄。
·補陽還五湯--當(dāng)?shù)貎慈顺旨t旗(當(dāng)歸 地龍 川芎 桃仁 赤勺 紅花 黃芪)
補陽還五赤芍藥,歸尾通經(jīng)佐地龍, 四兩黃芪為主藥,血中郁滯用桃紅。
·生化湯--將干逃歸川(干姜 甘草 桃仁 當(dāng)歸 川芎)
生化湯是產(chǎn)后方,歸芎桃草酒炮姜, 消淤活血功偏擅,止痛溫經(jīng)效亦彰。
·溫經(jīng)湯-- 溫經(jīng)湯用萸桂芎,歸芍丹皮姜夏冬, 參草益脾膠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重在暖宮胞。
·黃土湯--囑咐勤澆黃土草地(白術(shù) 附子 黃芩 阿膠 灶心黃土 甘草 干地黃)
黃土湯中芩地黃,術(shù)附阿膠甘草嘗, 溫陽健脾能攝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失笑散-- 失笑靈脂蒲黃同,等量為散釅醋沖,郁滯心腹時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桂枝茯苓丸-- 金匱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藥與牡丹, 等分為末蜜丸服,緩消徵塊胎可安。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櫚煨, 二薊梔黃各炒黑,上部出血勢能催。
13.治風(fēng)劑
·川芎茶調(diào)散--草熊戴新戒指,嗆風(fēng)喝茶(甘草 川芎 ** 細辛 荊芥 白芷 羌活 防風(fēng) 薄荷 清茶)
川芎茶調(diào)有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風(fēng)功上,偏正頭痛悉能康。
·牽正散--蠶服全蝎(白僵蠶 附子 全蝎)
牽正散治口眼歪,白附僵蠶合全蝎, 等分為末熱酒下,祛風(fēng)化痰痙能解。
·消風(fēng)散--謹防饞牛通倉庫,十畝草地歸胡媽(荊芥 防風(fēng) 蟬蛻 牛蒡子 木通 蒼術(shù) 苦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生地 當(dāng)歸 胡麻)
消風(fēng)散中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 脂膏蒡通歸地草,風(fēng)疹濕疹服之康
·羚角鉤藤湯--領(lǐng)狗上草地,主婦少背菊(羚羊角 鉤藤 桑葉 甘草 生地 竹茹 茯神 白芍 川貝 菊花)
羚角鉤藤菊花桑,地芍貝茹茯草襄, 涼肝息風(fēng)又養(yǎng)陰,肝熱生風(fēng)急煎嘗。
·鎮(zhèn)肝熄風(fēng)湯--天涯少草龍牡戀,牛鬼折姻緣(天冬 麥芽 白芍 甘草 龍骨 牡蠣 川楝子 懷牛膝 龜板 生赭石 茵陳 元參)
鎮(zhèn)肝息風(fēng)芍天冬,玄參龜板赭茵從, 龍牡麥芽膝草楝,肝陽上亢能奏功。
·天麻鉤滕飲--天麻鉤滕石決明,梔牡寄生膝與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暈與耳鳴。
·大定風(fēng)珠-- 大定風(fēng)珠雞子黃,麥地膠芍草麻桑,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陰息風(fēng)是妙方。
14.治燥劑
·杏蘇散--蘇杏姐將找陳夏領(lǐng)草支前(蘇葉 杏仁 桔梗 生姜 大棗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殼 前胡)
杏蘇散內(nèi)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 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湯
桑杏湯中浙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 干咳鼻崮又身熱,清宣涼潤溫燥醫(yī)。
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桑麥膏,參膠胡麻杏耙草, 清宣潤肺養(yǎng)氣陰,溫燥傷肺氣陰耗。
·麥門冬湯--夏大人賣炒米(半夏 大棗 人參 麥冬 甘草 粳米)
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虛火,清養(yǎng)肺胃此方珍。
·百合固金湯--弟弟賣草藥,百元皆歸母(生地 熟地 麥冬 甘草 芍藥 百合 元參 桔梗 當(dāng)歸 貝母)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草藏, 麥冬芍藥當(dāng)歸配,咳喘痰血肺家傷。
15.祛濕劑
·平胃散--姜棗草皮厚豬不吃(生姜 大棗 甘草 陳皮 厚樸 蒼術(shù) **)
平胃散內(nèi)君蒼術(shù),厚樸陳草姜棗煮, 燥濕運脾又和胃,濕滯脾胃脹滿除。
·藿香正氣散--陳姐服下腹皮草后想找江蘇白蜘蛛(陳皮 桔梗 茯苓 半夏 大腹皮 甘草 厚樸 藿香 大棗 生姜 紫蘇 白芷 白術(shù) )
藿香正氣腹皮蘇,甘桔陳苓樸白術(shù), 夏曲白芷加姜棗,風(fēng)寒暑濕并能除。
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大黃梔,郁熱陽黃此方施, 便難尿赤腹脹滿,功在清熱與利濕。
·三仁湯--三人后半夜通話(“杏仁、白寇仁、薏苡仁” 厚樸 半夏 竹葉 白通草 滑石)
三仁杏寇薏苡仁,樸夏通草滑竹存, 宣暢氣機清濕熱,濕重?zé)彷p在氣分。
八正散-- 八正木通與車前,萹蓄大黃梔滑研, 草梢瞿麥燈心草,濕熱諸淋宜服煎。
·五苓散--領(lǐng)貴婦擇白豬(豬苓 桂枝 茯苓 澤瀉 白術(shù))
五苓散治太陽腹,白術(shù)澤瀉豬苓茯, 桂枝化氣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飲逐。
·真武湯--珠江富少林(白術(shù) 生姜 附子 芍藥 茯苓)
真武附苓術(shù)芍姜,溫陽利水壯腎陽, 脾腎陽虛水氣停,腹痛悸眩潤剔恙。
實脾散-- 實脾溫陽行利水,干姜附苓術(shù)草隨, 木瓜香檳樸草果,陽虛水腫腹脹祟。
16.祛痰劑
·二陳湯--陳夏領(lǐng)草莓醬(陳橘紅 半夏 茯苓 炙甘草 烏梅 生姜)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氣祛痰兼燥濕,濕痰為患此方珍。
·溫膽湯--珠江夏令早食柑橘(竹茹 生姜 半夏 茯苓 大棗 枳實 甘草 橘皮)
溫膽夏茹枳陳助,佐以茯草姜棗煮, 理氣化痰利膽胃,膽郁痰擾諸證除。
茯苓丸 --指迷茯苓君半夏,風(fēng)硝枳殼姜湯下, 中脘伏痰臂酸痛,氣行痰消痰熱廖。
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膽星簍,夏芩杏陳枳實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氣順火清痰熱廖。
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半簍,寬胸開結(jié)涕痰優(yōu), 隔上熱痰痞滿痛,舌苔黃膩服之休。
·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夏伏天煮姜棗炒橘紅(半夏 茯苓 天麻 白術(shù) 生姜 大棗 甘草 橘紅
17.消食劑
·保和丸 --保和山楂萊菔曲,夏陳茯苓連翹取, 炊餅為丸白湯下,消食和胃食積去。
·枳實導(dǎo)滯丸 --枳實導(dǎo)滯曲連芩,大黃術(shù)澤與茯苓, 食濕兩滯生郁熱,胸痞便秘效堪靈。
·健脾丸-- 健脾參術(shù)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 楂肉山藥曲麥吵,消補兼施不傷正。
·枳實消痞丸 --枳實消痞四君先,麥芽夏曲樸姜連, 脾虛痞滿結(jié)心下,痞消脾健樂天年。
·葛花解醒湯 --葛花解醒澤二苓,砂蔻青陳木香并, 姜曲參術(shù)溫健脾。分消寒化酒濕靈。
18.驅(qū)蟲劑
·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dāng)歸, 人參椒姜加附子,溫腸清熱又安蛔。
19.涌吐劑
·瓜蒂散
SEE MORE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