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即《莊子》。唐玄宗于天寶元年(742)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亦被尊為《南華真經》。道教奉為四子(莊子、文子、列子、亢桑子或稱庚桑子)真經之一,在道教經典中的地位僅次于老子《道德真經》。
《史記》用寥寥幾行字介紹了莊子,說他著書十余萬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漁父》、《盜跖》、《篋》等篇,都是用來攻擊孔子的學說,從而辨明老子的主張的。 《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半s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復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后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被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說劍》等。
《莊子》大體上繼承了《老子》的學說,但也有獨自的見解。它和《老子》一樣,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什么是道?《大宗師》曰:“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認為“道”是超越時空的,它無始無終,無處不在;但聞之無聲,觸之無形,人們無法體認感知,只能靠神秘的直覺體悟。這種關于“道”的學說,為后世道教所繼承發(fā)揮,并逐漸宗教化。
魏晉之前,大多是黃、老并提,魏晉時期,玄學興起,開始老、莊并提:兩晉之時,《莊子》之學大量地為道教所吸納,而深化其教義,最有名的是東晉道教理論家葛洪所著的《抱樸子》一書,在一定程度上受《莊子》所啟示。晉以后,《莊子》日益為道教所重視和利用,如唐代的成玄英、孫思邈、李含光,宋代的陳景元、褚秀,都曾注釋過《南華真經》,這些注本,現(xiàn)存于明代《正統(tǒng)道藏》中?!肚f子》思想對道教的主要影響是:它繼承了老子關于“道”的學說,并把“道”說得更加神秘,這種神秘的本體論思想正是道教的宗教屬性所在?!肚f子》一書中有濃厚的宿命論因素,承認人的命運是受一種超自然、超社會力量的支配,這正是道教所需要的理論?!肚f子》中描寫了許多“神仙”和仙境”的內容,這正為道教中的神仙信仰提供了依據(jù)?!肚f子》一書中還提及道功道術,宣揚養(yǎng)形以長生久視的理論,這正是道教教義中的“仙道貴生”理論。另外,“心齋”和“坐忘”等理論為道教 的內丹修煉所吸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