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飯局是一個神奇的場合,即是公事也是私事,嚴肅的矛盾都要笑著討論,每句話都亦真亦假,一切都在酒里。而相信每個人,只要參加過國內(nèi)的酒局,絕對聽過這么一句勸酒的話:“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
這么一句哪怕是你去勸酒都有可能脫口而出,簡直是“國勸”。勸酒者說著簡單的幾個字,卻令不想喝酒的人相當為難,尤其是當領(lǐng)導(dǎo)長輩說:“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時,不想喝怎樣才能得體有效的拒酒呢?
直接拒絕領(lǐng)導(dǎo)敬酒,那就等于直接承認了領(lǐng)導(dǎo)的話,就真讓對方當眾下不來了臺。好的結(jié)果就是大家都會打打圓場,樂呵呵的笑笑就過去了。但別忘了,中國酒局的每句話都亦真亦假,你當眾不給領(lǐng)導(dǎo)面子,基本上都會被人記在心里。
很多人都說反感中國酒文化,這是個誤區(qū)。這里要先分清一點,酒文化不是酒桌文化,大多數(shù)人反感的那叫酒桌文化,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才叫中國酒文化。那面對中國的酒桌文化,很多人不服的地方都在于“他算什么?我憑什么要給面子?我有必要這么委屈自己?”
那么問題就回到了酒局的根本作用,想想酒局為什么是“局”就明白了。
最后回到開頭的問題“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聽到這話,不妨先想想領(lǐng)導(dǎo)這種“魚死網(wǎng)破”式勸酒的目的何在。其實也很簡單,酒桌上上級給下級敬酒,禮貌性的會說“你隨意”;說“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的,基本都是一個目的,通過喝酒來看你的服從性表態(tài)。
說白了,這就像一個“投名狀”:我不怕喝了難受,我就怕不喝領(lǐng)導(dǎo)不滿意。所以,對于拒酒的話術(shù),主要可以從這四方面入手:
對不起,我不能喝,我開車了;
對不起,我不能喝,我在備孕或已懷孕;
對不起,我不能喝,我過敏、吃藥、身體差等等;
對不起,我不能喝,酒后控制不了自己,會對大家不好。
舉個例子,遇到步步緊逼地勸酒,就可以試試逐步運用這四點。
比如,公司聚餐,你全程吃菜,避免惹“酒”上身,但酒過三巡,老板張總還是舉著酒杯走到了你身邊,你萬般推辭后,老板終于說出了那句“國勸”。
你可以說:“張總,我開車來的,不能喝酒,要不以茶代酒,敬您一杯?!?/p>
張總一瞪眼睛,說:“你開車來,就是主動犯錯,故意躲酒,更該加罰一杯。我這是52度白酒,你用茶代替,這不合適。放心喝倒了給你叫代駕,包你能回家?!?/p>
你可以再解釋:“不只是這樣,我父母不也催著要抱孫子,我和老婆最近都在備孕,還是不要喝的好?!?/p>
張總微微一笑,說:“沒事,那咱少喝點,就這一杯,我過來人我知道,不會有啥影響的?!?/p>
見狀不好,你趕緊在解釋:“張總,我真喝不了酒,因為肝功能里缺了那種分解酶,喝了過敏。”
張總步步緊逼,說:“過敏,死不了人,你別再推了,必須喝一杯?!?/p>
那最后只得再說:“張總,實不相瞞,我不喝也是為桌上的大家好,因為以前喝酒后朋友都說我會撒酒瘋,上頭了摔杯掀桌甚至打人的都有,現(xiàn)在說出來也不怕大家笑話,所以我不敢喝,為大家考慮一下,要不我這杯茶我先干了?!?/p>
張總聽完了猶豫了一下,哈哈大笑:“行,這個理由可以,我放過你了,你小子還挺幽默,哈哈哈?!?/p>
本質(zhì)上說到底,勸酒的人如此執(zhí)意,只是因為傷及不到他自己的利益而已,所以拒酒的高手都懂得把后果捆綁到對方身上,效果立竿見影。從溝通的理論上來說,勸酒和拒酒之間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談判,目的都是希望對方妥協(xié),而每一個懂得說服的人,都要知道的一個基礎(chǔ)邏輯:利益綁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