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通訊手段非常發(fā)達的今天,古老的情書仍然沒有絕跡——這一點足以證明,情書存在的價值絕不僅僅在于“表達”。已經(jīng)有無數(shù)的事實足以證明情書是一種自我沉醉和想象的有效方式,沉醉于情書所營造出來的迷幻氛圍中,愛情成為一種最為感傷、纏綿、浪漫的白日夢,書寫者也因此順利地完成了一次不同凡響的自我塑造。當友人問及戀愛過程中哪種感受最棒時,王爾德想都沒想就說:寫情書的時候。因為在情書制造出來的愛的幻覺中,王爾德顯得那樣優(yōu)雅、高貴,比童話中的白馬王子還要瀟灑迷人得多。正因為戀愛中任何一次面對面的訴說與傾聽都不及情書的書寫與閱讀那樣與人們所理解的愛情相吻合。所以,人們通常會覺得《愛眉小札》中的那種愛情比現(xiàn)實中徐志摩與陸小曼的愛情更“像”愛情。從某種意義上講,情書的信息量極其有限(潛在文本只有三個字“我愛你”)。但文字卻可能極其冗長,盡管抒情性的鋪陳這類幾乎所有情書都共有的特征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中心信息的明確性,但卻明白無誤地凸現(xiàn)了情書的獨語與自述本質(zhì)。事實上,情書的妙處恰恰在于其自我書寫過程給書寫者所帶來的迷幻體驗。
與一般的信函書寫不同的是,情書的炮制通常是在一種精心設定的情境中來進行的,時間、場所、信箋乃至書寫方式都極為講究。情書高手、英國傷感作家王爾德?lián)f至少擁有10種以上不同顏色、尺寸,不同印花圖案甚至不同香型的信箋。僅此一點,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情書寫作者的一片苦心,這一點與中國唐朝的名妓薛濤相似,而中國古代的情書經(jīng)常稱之為“薛濤箋”。這一講的主角正是另一位唐代才子(女)薛濤。
不過薛濤雖然不得已成為了官妓,比起李季蘭放浪無忌,不是妓女,勝似妓女,倒更多一份莊重高貴。薛濤的才情美貌名動蜀中,例任蜀中的節(jié)度使們都對她既愛慕又尊敬。最先賞識薛濤的是蜀中的名臣韋皋,韋皋當時任劍南節(jié)度使,開府成都,統(tǒng)轄軍政,經(jīng)略西南。并且屢敗吐蕃等外敵,是位很有作為的政治人才。著名的樂山大佛也是在韋皋主持下最后完成的?!堵苟τ洝飞嫌幸欢?,幾個拍馬屁的官員幫韋小寶認了“祖宗”,就是認這個韋皋,幾人把韋皋也大拍特拍了一會。不過這韋皋確實也是唐朝后期政績不錯的一個地方官。韋皋聽說薛濤詩才出眾,而且出身不俗,是官宦之后,就把她召到帥府應席賦詩,薛濤馬上立題寫下了這樣一首《謁巫山廟》:
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
詩的首聯(lián)就給人一種強烈的心理沖擊力,“亂猿啼處”,一個“亂”一個“啼”,讓人心生憚忌。這么一個荒蕪之地,卻是通往高唐的必由之地,這不禁讓人對高唐望而卻步。但高唐“獨有云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宋玉《高唐賦》)的美麗景致,又讓人心生眷念,即使路途艱難也心甘情愿。峰回路轉(zhuǎn),景也漸近漸佳,只見云煙繞山,霞光鋪照,草木也散發(fā)出幽幽的清香。這與首句的“亂猿啼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對比中,也讓讀者的心境隨之變得明朗。
緊承上句的云煙、霞光、香木,作者沒有繼續(xù)她的美景旅行,而是轉(zhuǎn)向?qū)懮缴?。寫山色卻沒有直接描寫山色的美麗,而是把山寫成了一個知恩圖報、有情有意的人,山要感謝的人是誰呢?是宋玉。宋玉曾經(jīng)在他的《高唐賦》中盛贊巫山美景,“榛林郁盛,葩華覆蓋;雙椅垂房,糾枝還會。”正是因為宋玉的鋪陳與渲染,才使巫山之美深入人心。巫山的靈秀給了宋玉靈氣和靈感,而宋玉留下的詩篇卻又使巫山高唐聲名遠播。世人知道巫山之名,知道高唐之廟,宋玉之功不可沒。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山當然是不能忘記宋玉的恩德了。
可下句的一個“哭”字,讓人心生寒涼,水聲應該給人以清脆之感,應該讓人身心愉悅,可作者把水流動的聲音比作哭聲,這樣作比,并不能給人以快樂的體驗。前后語義的差異,讓讀者有了諸多的思索。水為什么會哭襄王呢?襄王做了什么事讓水也為之哭泣呢?
在頸聯(lián)中作者作了含蓄地回答:“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 楚王日復一日地與神女在高唐觀幽會,云雨顛狂,沉醉耽溺,以致誤政誤民,也把楚國送上了不歸路。
據(jù)宋玉的《高唐賦》描繪,楚襄王和宋玉在一起游覽云夢臺的時候,宋玉說:“以前先王(指楚懷王)曾經(jīng)游覽此地,玩累了便睡著了。先王夢見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子,她說是自己巫山之女,愿意獻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就非常高興,立即寵幸那位巫山美女,兩相歡好。巫山神女告訴懷王,如果再想找自己的話,記住就在巫山,早晨我就化作‘朝云’,晚上我就化作‘行雨’。”今天我們講男女歡合為“云雨”,其意思就是從這里來的。以幽雅的修辭手段,談男女間的性愛。后來的小說、故事也常如此效法。你必須有一定文化常識才不會鬧出共赴巫山是去旅游的笑話。
薜濤用這個典故旨在諷刺襄王好色亡國。當然也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唐德宗時,雖然國勢昌隆,但驕奢淫逸的陋習也有所抬頭,薜濤寫此詩,也有借古諷今之意。身為歌伎,薜濤既不能像武將那樣馳騁疆場,也不能像文官那樣上朝議事。但她關心國事,心系民生。杜牧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他的感慨,在薜濤這兒竟變得毫無力度。
看完后,韋皋大加贊賞地說,“詩句清麗凄婉,有愁舊悵古的深意。好詩!”韋皋雖為儒將,但他的詩才遠遠比不上薜濤,可他的這個評價倒是十分恰當。從全詩來看,這首詩的確有須眉之志,丈夫之情,并運用對比、擬人、借景抒情、用典諷刺等多種手法使詩的意境含蓄典雅,耐人尋味。有愁舊悵古的深意,絕不象一般歡場女子的庸俗之作。一般歡場女子,就算有幾分才情,比如像《紅樓夢》中陪薛蟠等作樂的云兒那樣,也不過只會說些什么“女兒愁,媽媽打罵何時休。女兒喜,情郎不舍還家里”這樣的句子罷了。所以韋皋看過后又傳給客人,眾賓客也莫不嘆服稱絕。不過這里有個小小疑問,就是薛濤這詩中的“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這兩句對仗并不工整,看樣子也不像李白“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那樣的揮灑自如地故意不對仗,不如改為“朝朝夜夜陽臺下,云云雨雨楚國亡”不是更好?從此后,帥府中每有盛宴,韋皋必定召薛濤前來侍宴賦詩,薛濤成了帥府的??停蝗藗兛闯墒鞘裰械闹卮蠼浑H場合上不可缺少的人物。
其實換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影響不好”,所以韋皋才沒有申報。(可見電視劇《大宋提刑官》中宋慈身邊有個叫英姑的漂亮美眉當女書吏是編的啦,唐朝那樣開放的社會都難通過,何況宋代理學盛行的時候?)不過薛濤雖然沒有轉(zhuǎn)入正式編制,但薛濤卻是實實在在地擔任起了校書郎的工作。唐朝詩人王建有詩送薛濤:
寄蜀中薛濤校書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這首詩對薛濤進行了由衷的贊美。薛濤的名氣越來越大,粉絲也越來越多,好多高官名士,公子才人都來招惹。薛濤也有點得意,用胭脂摻水制出紅色的小彩箋,題上詩句(薛濤的書法據(jù)說也是很出色的),贈與那些她認為合意的來客,成為后世傳頌不已的“薛濤箋”。但是這時候韋皋吃起醋來了,把她貶往偏遠的松州,薛濤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子,立該醒悟到自己鬧得有點過了,以后還得要在人家韋皋手下混日子,于是她在趕赴松州的途中寫下了十首著名的離別詩;總稱“十離詩”,差人送給了韋皋,這十離詩倒是很有意思:
【十離詩·犬離主】: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凈主人憐。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十離詩·筆離手】: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里擎。
【十離詩·馬離廄】: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十離詩·鸚鵡離籠】:
隴西獨自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茵。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再喚人。
【十離詩·燕離巢】: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十離詩·珠離掌】:
皎潔圓明內(nèi)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十離詩·魚離池】: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十離詩·鷹離鞲】: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無端竄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十離詩·竹離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jié)負秋霜。為緣春筍鉆墻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十離詩·鏡離臺】: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br> 這十首詩是用犬、筆、馬、鸚鵡、燕、珠、魚、鷹、竹、鏡來比自己,而把韋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著的主、手、廄、籠、巢、掌、池、臂、亭、臺。只因為犬咬親情客、筆鋒消磨盡、名駒驚玉郎、鸚鵡亂開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魚戲折芙蓉、鷹竄入青云、竹筍鉆破墻、鏡面被塵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厭棄。俗話說女人們最厲害的武器就是溫柔和眼淚,薛濤這十首悲悲切切的《十離詩》,那一句句“不得”、“不得”,不啻于十道溫柔金牌,韋皋便是鐵石心腸也要熔為繞指柔,不用說,馬上把薛濤召了回來。由此可見,薛濤確實是個聰明女子,不但詩才好,對于世事也精明得很。
韋皋后來離開了成都。繼任劍南節(jié)度使的李德裕,也同樣非常欣賞薛濤的才貌。當時成都建了一座叫做“籌邊樓”的高閣,節(jié)度使李德裕在樓上大宴賓,據(jù)說當時薛濤也來侍宴。這“籌邊樓”高大雄偉,是節(jié)度使與僚屬將佐們瞭望遠近情況并籌謀大策的地方;樓上四壁彩繪著蠻夷地形險要圖,居高臨下,作戰(zhàn)時便是最高指揮所。薛濤應邀寫下了這首《籌邊樓》:
平臨云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詩意豪邁,風格雄渾,見地深遠(“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這句是告誡眾將不要貪功輕動,以致兵禍相連),這哪里像是個風塵女子寫的,簡直就是胸有百萬甲兵的軍中主帥嘛。怪不得后人評價薛濤的詩作是“工絕句,無雌聲”。
當然身為女子的薛濤自然也有細膩的感情,像她的《詠牡丹》,以牡丹擬人,在夜深露重中與盛開的花兒細訴衷情。這也反映了薛濤的內(nèi)心有很多時間是很寂寞的,詩云:
去年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問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同花說相思。
薛濤一生未嫁,按說以薛濤的情況,她是有從良的資格和條件的,但不知為什么她直到終老,也沒有這樣做。在薛濤四十二歲時,和當時來蜀中的元稹交往很密切,結(jié)下一段情緣。元稹比薛濤要小十一歲,也算是“姐弟戀”啦。薛濤寫詩給元稹一首叫做《池上雙鳥》的詩: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可見二人的關系如糖似蜜,但好景不長,元稹和她畢竟不能長相廝守,回到長安后,寄了這樣首詩給薛濤:
錦江滑膩峨嵋秀,生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似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 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fā)五云高。
這后面的情節(jié)和《西廂記》就大相徑庭了。崔鶯鶯的媽媽發(fā)現(xiàn)生米已經(jīng)煮成熟飯,也只好認栽。這時元稹赴長安應試,雖然落榜卻得到了長安“市長”韋夏卿的賞識,沒幾天就娶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韋叢。 元稹當時的官做得并不大,只不過是秘書省的一個校書郎罷了,官很小收入也相當菲薄,生活自然很窮困。但韋氏卻是個稍有的賢惠女人。她雖然出身富貴名門,卻從不抱怨丈夫貧窮,還能勤儉持家。七年后,即唐憲宗元和四年,元稹做到了監(jiān)察御史一類的高官了,而韋叢卻因勞累成疾而去世,時年二十七歲。為了追悼亡妻,元稹寫了很多悼亡詩,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那首《離思》了。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 第一首追憶妻子生前的艱苦處境和夫妻情愛,并抒寫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謝道韞借指韋氏,以戰(zhàn)國時齊國的貧士黔婁自喻,其中含有對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順遂,這是對韋氏婚后七年間艱苦生活的簡括,用以領起中間四句。“泥”,軟纏。“長藿”,長長的豆葉。中間這四句是說,看到我沒有可替換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尋;我身邊沒錢,死乞活賴地纏她買酒,她就拔下頭上金釵去換錢。平常家里只能用豆葉之類的野菜充饑,她卻吃得很香甜;沒有柴燒,她便靠老槐樹飄落的枯葉以作薪炊。這幾句用筆干凈,既寫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艱難處境,又能傳神寫照,活畫出賢妻的形象。這四個敘述句,句句浸透著詩人對妻子的贊嘆與懷念的深情。末兩句,仿佛詩人從出神的追憶狀態(tài)中突然驚覺,發(fā)出無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雖然享受厚俸,卻再也不能與愛妻一道共享榮華富貴,只能用祭奠與延請僧道超度亡靈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情思。“復”,寫出這類悼念活動的頻繁。這兩句,出語雖然平和,內(nèi)心深處卻是極其凄苦的。 也許當時他們當時真是相愛的,但是這個男主角也許對待感情來得快去的也快吧!按照當時風情,男人,尤其是仕途得意的男人娶妻斷不會娶這樣的歌妓的。這段感情于是不留痕跡的從兩個人的生命中劃了過去。如果薛濤看到了韋氏的結(jié)局,恐怕不會對元稹動心。離別把薛濤還沒來得及醒來的美夢給殘忍地撕碎,蜀地和長安山遠水長,這一走是不是就是永訣?他們雖一次次否決,一次次盟誓,但終究望不盡世事蒼茫。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攬草結(jié)同心,將以遺知音;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風花日將老,佳期猶渺渺;不結(jié)同心人,空結(jié)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說著“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的元稹實際只是一個負心漢,薛濤在錦江畔刻骨銘心地思念情郎,元稹卻又到浙西與年輕貌美的劉采春熱戀得如火如荼。風塵才女薛濤畢竟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支小插曲,他又何曾想過與她相伴終身呢! 流年如水,把對情人的期盼漸漸從薛濤心頭帶走,她知道不應該再等待什么,經(jīng)歷了這番冷熱波折,她的心似乎關閉得更緊了。除了參加一些推脫不掉的應酬外,她盡量閉門居家,借詩詞遣懷,制彩箋度時。 薛濤晚年隱居在樓中,穿起女道士的服裝。不知她最后的心中是存著“向簾兒低下聽人笑語”的凄楚,還是閱盡人間滄桑的坦然。按說以薛濤這樣聰穎明達的女子,恐怕心境為后者可能性居多。薛濤這一生還算不錯,少有才名,老得安樂,生前享高壽(據(jù)說薛濤活了七十三歲,有的不同意這個說法,但都認為薛濤得享高壽是無疑的),身后有盛名。當歌姬能混到薛濤這份兒,也很了不起啦。當然,這也是薛濤的聰穎過人之處,薛濤一生和高官打交道,卻能有理有節(jié),恰到好處,像以前本書中所評的李季蘭就是政治嗅覺極差的女子,而上官婉兒之類又太沉溺其中了。薛濤卻做的不瘟不火,可見其才智之高絕非僅見于詩文。
韋夏卿不僅是地位顯赫的三品大員,韋姓更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權貴顯要遍于朝廷。對于元稹這樣的窮小子,做闊人家的女婿是向上爬的一個捷徑。從元稹以后的一貫風格就知道,利用裙帶關系追求飛黃騰達對他來說完全不算一回事兒。
第二首與第一首結(jié)尾處的悲凄情調(diào)相銜接。主要寫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還有,每當看到妻子身邊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仆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癡情??嗔艘惠呑拥钠拮尤ナ懒耍缃裆钤诟毁F中的丈夫不忘舊日恩愛,除了“營奠復營齋”以外,還能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積想成夢,出現(xiàn)送錢給妻子的夢境。末兩句,從“誠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說,落到“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末句從上一句泛說推進一層,著力寫出自身喪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第三首首句“閑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啟下。以“悲君”總括上兩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為什么“自悲”呢?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長時間呢!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岳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于死者來說,又有什么意義,不等于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著從絕望中轉(zhuǎn)出希望來,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飄渺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zhuǎn)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詩人仿佛在對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跡: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
《遣悲懷三首》,一個“悲”字貫穿始終。對亡妻的惦念催人淚下??墒巧屏嫉娜藚s不會清楚,史書上記載回京后的元稹意氣風發(fā),仕途得意。妻子去世三天后就納妾續(xù)弦一刻不得停閑。估計早已經(jīng)忘記了“別后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fā)五云高”的相思情了。
薛濤死后當時的劍南節(jié)度使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志銘,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看來是被追認為“校書”了)的字樣。蜀中據(jù)說有一座叫望江樓的古跡,據(jù)說以前上面有副對聯(lián)寫道:
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
掃眉才子、西川校書薛濤,能直追詩圣老杜,要平分工部草堂,誰敢以輕賤視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