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興可以幫助到您,希望可以解答您的疑惑。
一般情況下,寶寶生病去醫(yī)院,比如發(fā)燒、腹瀉、咳嗽,都會手指上扎一針,抽點血,做一個血常規(guī)的化驗。
結(jié)合化驗的結(jié)果和寶寶的癥狀,醫(yī)生就能初步確定寶寶的具體病因,然后才能更準確地用藥和治療。
那么,生病為什么就要查血常規(guī)?如何看這個血常規(guī)的報告單呢?今天教各位爸爸媽媽,學會簡單地看懂它。
很多麻麻認為,寶寶咳嗽吃止咳藥就行了,拉肚子吃止瀉藥就行了,這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普通感冒會引起咳嗽,肺炎、支氣管炎也會引起咳嗽,過敏也會引起咳嗽……不能一概而論,找到病因才能更好地幫助寶寶早日痊愈,不耽誤病情。發(fā)燒拉肚子也是一樣,原因是很多的。
而血常規(guī)可以初步寶寶病情,一般10-30分鐘報告就能出來,方便快捷。
拿到一張血常規(guī)報告單后,可以看到上面有二十多項指標,其中有很多向上向下的箭頭,很多媽媽一看到箭頭就緊張,以為問題很多。
上面這張血常規(guī)報告,被我用不同顏色劃分成了幾大類:白細胞類、紅細胞類、血小板類,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C反應蛋白。
綠色的是白細胞類指標;
紅色的是紅細胞指標;
黃色的是血小板類指標;
藍色的是C反應蛋白,其實不算是血常規(guī)指標,不過很多醫(yī)院都會放在血常規(guī)里。
每一項指標后面,都會有一個參考值,這個參考值是成人的,不是兒童的。
白細胞類指標
當我們寶寶發(fā)燒咳嗽生病時,主要看這一類指標,反映的是身體的炎癥狀況。
很多媽媽拿到單子發(fā)現(xiàn)白細胞箭頭上升,就認為是細菌感染,這其實不科學的,因為醫(yī)院的參考范圍還是成人的。
我們來看一下,嬰幼兒、兒童的白細胞類指標的參考范圍:
白細胞:細菌會讓它升高。
中性粒細胞:細菌會讓它升高,病毒會讓它降低。
淋巴細胞:病毒會讓它升高。
所以,多數(shù)情況下:
白細胞上升、中性粒細胞上升、淋巴細胞降低:細菌感染的可能性較大。
白細胞降低或正常、中性粒細胞降低、淋巴細胞升高: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較大。
紅細胞類指標
對于寶寶來說,紅細胞類指標,多數(shù)情況下只需關注 “血紅蛋白”,看寶寶有沒有貧血。
和白細胞一樣,寶寶的血紅蛋白其實和大人參考范圍是不一樣的。
寶寶貧血診斷標準:血紅蛋白值
新生兒<145>145>
1-3月<90>90>
4-6月<100>100>
6月-6歲<110>110>
6歲以上<120>120>
為什么不同年齡的寶寶,血紅蛋白范圍不一樣,這是因為寶寶在嬰幼兒時期,發(fā)育比較迅速,相對來說,會有一個生理性貧血的過程,血紅蛋白值也會波動的,不能用一個數(shù)值來衡量寶寶是不是貧血。
血小板類指標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凝血。
平時一般不用看這個指標,但是如果寶寶受傷出血的時候,不能比較快止血,或者容易青一塊紫一塊,那最好能關注一下血小板。
C反應蛋白(CRP)
這個指標是反應身體炎癥狀況的。
C反應蛋白的值越高,說明炎癥反應越大。
但是炎癥不代表就是細菌感染,不能光靠它來區(qū)分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因為很多原因都可能導致炎癥,比如感染、外傷、中毒、中暑等等。
所以,不能因為C反應蛋白一高,就認為是細菌感染,就用抗生素。
它的特點:
1. 局部或者淺皮的細菌感染,一般CRP不會很高。
2. 全身和深部細菌感染,比如肺部感染,CRP通常比較高。
3. 細菌感染一般比病毒感染的CRP高。
當然,光憑一張血常規(guī),就確定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要不要吃抗生素,有時候是有難度的,需要結(jié)合寶寶的癥狀和表現(xiàn),有時候還需要連續(xù)的觀察。
更多育兒或孕產(chǎn)問題,可以關注哦,或者在評論區(qū)留言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