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的功效:
胡黃連為玄參科植物西藏胡黃連和胡黃連的根莖,胡黃連別名割孤露澤、胡連、西藏胡黃連,胡黃連有退虛熱;消疳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胡黃連有治療陰虛骨蒸;潮熱盜汗;小兒疳疾;濕熱瀉痢的作用,脾胃虛寒者慎用胡黃連。
藥名:胡黃連
功效分類:清熱藥;涼血止血藥;清熱燥濕藥。
科屬分類:玄參科。
別名:割孤露澤、胡連、西藏胡黃連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歸肝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
功效:退虛熱;消疳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陰虛骨蒸;潮熱盜汗;小兒疳疾;濕熱瀉痢;黃疸;吐血;衄血;目赤腫痛;癰腫瘡瘍;痔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浸汁點眼。
藥材基源:胡黃連為玄參科植物西藏胡黃連和胡黃連的根莖。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造,切薄片干燥或用時搗碎。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圓形薄片,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白色點狀錐管束,周邊深棕褐色。質脆。
胡黃連的作用:
1、胡黃連治骨蒸潮熱:胡黃連性寒,入心肝二經(jīng)血分,有退虛熱,除骨蒸,涼血清熱之功。胡黃連治陰虛勞熱骨蒸,常與
銀柴胡、
地骨皮等同用,如清骨散(《證治準繩》)。
2、胡黃連治肥疳熱:川黃連五錢,胡黃連五餞,
朱砂一錢(另研)。上二物為細末,入
朱砂末,都填入豬膽內(nèi),用淡漿水煮,以杖于銚子上用線釣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
蘆薈、
麝香各一分,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食后。(《小兒藥證直訣》胡黃連丸)
3、胡黃連治小兒疳熱:胡黃連既能除小兒疳熱,又能清退虛熱,故可用于小兒疳積發(fā)熱,消化不良,腹脹體瘦,低熱不退等癥,常與
黨參、
白術、
山楂等同用,如肥兒丸(《萬病回春》)。
4、胡黃連治楊梅瘡毒:胡黃連、豬胰同煮服。(《本草求原》)
5、胡黃連治小兒疳熱,肚脹,潮熱,發(fā)焦:胡黃連五錢,靈脂一兩。為末,雄豬膽汁和丸
綠豆大。米飲服,每服一、二十丸。(《全幼心鑒》)
6、胡黃連治癰疳瘡腫,已潰未潰者皆可用之:胡黃連、
穿山甲(燒存性)等分為末。以茶或雞子清調涂。(《簡易方論》)
7、胡黃連治痢血:胡黃連、
烏梅肉、灶下土等分。為末。臘茶清調下,食前、空腹溫服。(《蘇沈良方》三物散)
8、胡黃連治痔漏成管:胡黃連(凈末)一兩,穿山甲(麻油內(nèi)煮黃色)、
石決明(煅)、
槐花(微炒)各末五錢。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空心,清米湯送下,早、晚日進二服,至重者四十日而愈。此方不用針刀掛線,不受苦楚。如漏之四邊有硬肉突起者,加蠶繭二十個炒末,和入藥中,比及遍身諸漏皆效。(《外科正宗》黃連閉管丸)
9、胡黃連治熱痢腹痛:胡黃連末,飯丸梧子大。每米湯下三十丸。(《鮮于樞鉤玄》)
10、胡黃連治痔瘡疼腫,不可忍者:胡黃連末,鵝膽汁調涂之.(《孫天仁集效方》)
11、胡黃連治傷寒勞復身熱,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黃連一兩,
山梔子二兩(去皮,入蜜半兩拌和,炒令微焦)。二味搗羅為末,豬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用
生姜二片,烏梅一個,童子小便三合,漫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溫下十丸,臨臥再服。(《本草圖經(jīng)》)
12、胡黃連治嬰兒赤目:茶調胡黃連末,涂手足心。(《濟急仙方》)
13、胡黃連治小兒盜汗,潮熱往來:胡黃連,柴胡等分。羅極細,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銀器中用酒少許化開,更入水五分,重湯煮三二十沸,放溫,食后和滓服。(孫用和)
14、胡黃連能清大腸濕火蘊結,還可用治痔瘡腫痛、痔漏成管,胡黃連常配刺猬皮、麝香為丸,如胡連追毒丸(《外科正宗》)。
15、胡黃連治吐血、衄血:生
地黃、胡黃連各等分。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煎茅花湯送下。(《普濟方》胡黃連散)
16、胡黃連治濕熱瀉痢:胡黃連苦寒沉降,能清熱燥濕,尤善除胃腸濕熱,胡黃連為治濕熱瀉痢之良藥,常與
黃芩、
黃柏、
白頭翁等同用。
胡黃連與黃連用藥鑒別:胡黃連與黃連,名稱相似且均為苦寒清熱燥濕之品,善除胃腸濕熱,同為治濕熱瀉痢之良藥。然胡黃連善退虛熱、除疳熱;而黃連則善清心火、瀉胃火,為解毒要藥。
胡黃連湯
組成:胡黃連 柴胡(去苗)
鱉甲(去裙襕,醋炙)
甘草(炙,銼) 白
蒺藜(炒) 黃耆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15克
威靈仙(去土)30克
用法:上八味,銼如麻豆,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童便、酒共80毫升,烏梅1枚打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主治:虛勞,寒熱心悸,骨節(jié)酸疼。
來源:《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胡黃連丸
組成:川黃連15克 胡黃連15克 朱砂3克(另研)
用法:上藥前二味為細末,入朱砂末,共填入豬膽內(nèi),用淡漿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線釣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0.3克,飯和丸,如麻子大。每服5——7丸,食后米飲下。
主治:小兒肥熱疳。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胡黃連飲
組成:胡黃連、黃藥子、
人參、甘草(炙)、白術(炒)、秦艽、柴胡各等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嫩桃柳枝各7寸,烏梅少許,煎8分,澄清作2分,食后、臥時各1服。小便赤,驗,便清止藥,便成肌進食。大抵15歲兒宜此。
主治:疳熱,瀉無時,
飲食進退,面黃髓黑,日漸瘦瘁。
出處: 《幼幼新書》卷二十六。
胡黃連麝香丸
組成:胡黃連1兩,白蕪荑(去扇)1兩,
木香半兩,黃連半兩,辰砂(另研)1分,麝香(銼,研)1錢。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0丸,米飲下;3-5歲以上者,可服15-20丸,不拘時候。
主治:小兒疳氣羸瘦,白蟲。
來源《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胡黃連用藥禁忌:
脾胃虛寒者慎用胡黃連。
胡黃連圖片:
來源:http://www.yangxianwang.com/w/gx/huhuangli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