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書香門第墨客 于 2011-10-19 21:17 編輯
曠世鴻篇
――林散之草書代表作《李白草書歌行》賞析
林散之草書鑒賞家 王 罡
賞析提要:意高境遠,筆勢雄強,瘦勁遲澀,剛柔相濟;奔放縱逸,鮮妍滋潤,飛白渴筆,大疏大密。手卷既長又精,先后4次著錄,是林散之草書作品中極精之代表作。
林散之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縱32公分,橫225公分,落款是散之。印有“林散之印”(朱文)、“長壽”(朱文)。水墨紙本,半透明狀的皮紙,長鋒羊毫筆,磨墨。品相一般,發(fā)黃。正文具體內容是: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棧麻素絹排數(shù)箱,宣州石硯墨色光。吾師醉后倚繩床,須臾掃盡數(shù)千張。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shù)字大如斗?;谢腥缏勆窆眢@,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zhàn)。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shù),我?guī)煷肆x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草書長卷《李白草書歌行》,1973年1月創(chuàng)作,先后著錄在《林散之書法選集》、《林散之與〈自敘帖〉》、《中國書法家全集林散之》和《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欣賞如此佳作,主要應把握四個方面。
瘦勁遲澀的線條
林散之草書藝術的形式美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線條美。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中的線條,氣勢雄強,瘦勁纖細,剛柔相濟,點線遲澀,既有碑學提倡的厚實、凝重,又有帖學推崇的流暢、秀潤,是碑帖結合的絕色尤物。如“滿”、“盡”的筆畫,看似柔軟,其實柔中有剛?!疤枴?、“來”中的最后一豎,大有“筆鋒殺盡中山兔”之勢。還有“飛”、“高”、“風”、“?!?,線條既圓又方,又有張力,更有飛動之感。
手卷中有錐畫沙的線條,還有折釵股的線條,特別是屋漏痕的線條,圓潤、渾厚、凝重、寬大、沉著,恰如華山絕壁上倒掛的萬丈枯藤,遒練勁健,沉郁頓挫,倔強拗折,勃勃生機。又像廬山懸崖間涌出的一線飛瀑,噴瀉而下,若斷若連,隨風飄曳,朦朦朧朧,無可名狀。這與所書的皮紙有很大的關系,此紙據(jù)安徽馮仲華先生介紹,是安慶的土報紙,呈半透明狀,可用來包樟腦丸。這種紙一般書法家無法寫字,但林老藝高膽大,不僅能寫,而且能寫出逸品之作。
鮮妍滋潤的墨色
林散之先生把繪畫中的墨法引入書法,極大地豐富了書法創(chuàng)作的手法和內容,開辟了前無古人的新天地。
以前,草書墨色相對單一,一般追求墨色光亮,以黑為尚,一黑到底。董其昌用淡墨書寫,也是單純一色。林散之運用破墨法,先將筆蘸滿濃墨,再用筆尖在水盂中蘸些清水,然后書寫,線條中的墨色出現(xiàn)氣象萬千的變化,一筆之中,濃淡鮮明,通篇之內,五色紛呈,與李白詩中的節(jié)奏、情景相互映襯。如手卷第12行中的“醉”,水墨交融,血肉分明,還有“向壁”、“時”,都是這種效果,特別是“時”左邊的偏旁,鮮妍滋潤,一派氤氳。用林散之的女婿、林散之研究專家李秋水先生的話說,是“好得不得了”。
枯中見潤的飛白
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中,枯筆飛白較多。如“稱”、“花”、“如”,這些字中都有飛白,特別是“步”、“山”、“何”、“舞”的最后一筆,飛白的運用十分大膽、潑辣,有些地方甚至用了側鋒,出現(xiàn)了如山水畫中的皴擦肌理一樣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何”,飛白之間很少有墨,看似枯,實則潤,干裂秋風,潤含春雨。飛白表現(xiàn)出一種空靈、虛幻的境界。這境界,不是空無而是充實,蘊含極為豐富。不同審美情趣和不同層面的人,都可以馳騁自己的想象去體會、去欣賞。盡管個中滋味各有各的不同,但都是一種美的享受,都是一種美的升華。
大疏大密的章法
從謀篇布局來看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正文154個字,縱而有行,橫而無列。牽絲相連,血脈不斷。大小參差,渾為一體。
草書手卷的前一部分是比較密,中間一部分是大疏大密,后一部分是疏大于密。由于中間一部分比較長,加之后一部分的尾部是大疏。所以,從總體上來說,草書手卷《李白草書歌行》的章法是大疏大密。如“州”、“師”、“何”、“神”,是大疏,尤其是“神”,一個字占了半行還多,真是“疏可走馬”?!皵?shù)千”、“飛雪”、“茫?!保谴竺?,尤其是“數(shù)千”,小得微妙,真是“密不透風”。“向壁”、“停”字大,“不”、“手”字小,“向壁不停手”,疏密交錯,不可分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