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始于唐朝,發(fā)源于我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原本叫“嵇琴”、“奚琴”,到了近代才稱作“二胡”。
最早記載嵇琴的文字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宴榮山人池亭詩》:“竹引嵇琴人,花邀戴客過”。唐代詩人岑參所載“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的詩句,說明胡琴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
宋末學者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記載: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宋代大學者沈括在《補筆談·樂律》中記載:“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進酒而一弦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終其曲”。大意是:徐衍為皇帝大臣們演奏“嵇琴”時,斷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沒有嫻熟的技藝是做不到這樣的。這說明在北宋時,有的演奏者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
后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又記載“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云中雁,歸雁如今不寄出” 。說明在北宋時已有了馬尾的胡琴。
劉天華先生是現(xiàn)代派的始祖,他借鑒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并發(fā)明了二胡揉弦,這樣二胡從民間伴奏中脫穎出來,成為特別的獨奏樂器。
新中國成立以后,民族、民間音樂發(fā)展很快,華彥鈞(阿炳)、劉北茂等民間藝人的二胡藝術(shù)迅猛發(fā)展起來。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就被譽為二胡十大名曲之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