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是每個人的愿望,也是每個人的責(zé)任。
說實在的,80多歲的老人已經(jīng)來日不多,做子女的都想陪他走完最后一程,讓他安享余生。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不把老人接來同住的確也是各有各的苦衷。
80多歲的老人,基本上也是同堂。他的子女大多五六十歲。五六十歲的人生活更不易,上有老下有小,雞毛蒜皮的事兒一大堆。其中就面臨著照顧80多歲老父母的重任。我們看看他們怎么回答這個問題。
趙大爺說:我也當(dāng)爺爺了,兒孫跟我住。接老人來同住,房子住不下。
趙大爺今年60歲,兒子就在本地工作。由于工資低,兒媳婦懷孕生子又沒有工作,沒條件單獨出去住,就和趙大爺老兩口住在一起。
祖孫三代,其樂融融,日子倒也過得快樂。美中不足的是,趙大爺家的老太爺八十五歲,年事已高,自己單獨住在老房子里。
趙大爺曾經(jīng)想接老父親跟他們一起住,但老太爺不愿意:“你們祖孫三代人住80平米的房子,我過去住嫌太擠,不如我自己住著敞亮。
再說,人多吵吵鬧鬧的,我也不習(xí)慣。”自從趙大爺成家以后,老父母單獨住也有30年了,習(xí)慣冷清。
趙大爺想:父親現(xiàn)在還能自理,可以單獨過。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讓兒子一家與父親交換一下房子。做兒子的不伺候老人,有點說不過去。
錢大媽說:我女兒剛生外孫,我要照顧姑娘,沒精力照顧老人。
點擊加載圖片
錢大媽今年56歲,女兒剛剛生了外孫。這一下,錢大媽可是忙壞了。女兒是獨生子女,一直守在母親身邊,生了孩子后,錢大媽就義不容辭的接受了照顧女兒的重任。
買、洗、燒,還要給嬰兒洗澡、穿衣,無微不至。錢大媽的老娘80歲了,做了心臟搭橋手術(shù),剛出院,急需錢大媽照顧。
錢大媽有心想把老娘接過來,一塊照顧,但是,她照顧一個外孫,已經(jīng)忙得腳不著地了,再去照顧老母親,她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實在沒辦法,姐妹三人最后只好每人出八百塊錢請了一個護工來家里照料。
錢大媽盼望著:外孫趕快長大點,進了幼兒園,她就有精力照顧老娘了。
孫大叔說:我還沒退休,上班早出晚歸,沒時間照顧老人。
孫大叔55歲了,但他還在學(xué)校上班。作為一個高中語文老師,每天一大早就要匆匆忙忙的趕去上早自習(xí),然后,一天上兩節(jié)課,加上備課、改作業(yè),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另外,每周還有兩個晚自習(xí),得到十點多鐘才能下班。兒子已經(jīng)上大學(xué)走了,只剩他們夫妻倆在家。孫大叔曾經(jīng)把80歲的老娘接過來住了一段時間,但是老娘不習(xí)慣。
每天,孫大叔夫妻倆都在上班,晚上才著家。一天到晚,只剩她一個人在家,偌大個房子空空蕩蕩的,沒人說話,還不如守在自己的老宅子里,跟鄰居們一塊嘮嘮家常、遛遛彎兒,一天很快就過去了。
好在,孫大叔的母親身體很硬朗,不需要人照顧。孫大叔說:'我能做的,就是周六的時候去陪陪她。”
李阿姨說:我哥哥、姐姐都在外地,老爹是我一人管,他不愿意去我家。
李阿姨的老伴死的早,兒子也有了兩個孩子。平時,她住在兒子家?guī)蛢鹤訋Ш⒆印?/p>
80多歲的父親生病以后,哥哥姐姐讓她照顧父親。可是,李阿姨的父親又不愿意到她家來,認(rèn)為自己家寬敞,還是住在自己家方便。于是,他們就想了個兩全之計。
每天,李阿姨住在老父親家,兒子兒媳每天把兩孩子也送去,午飯也到姥爺家吃,晚上下班再把兩個孩子帶回去,留下李阿姨照顧父親。
點擊加載圖片
這樣,老父親有人照顧,兩個孫子也有人兒子兒媳吃飯問題也解決了。祖孫四代,盡享天倫之樂。真是一舉多得。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李阿姨的父親總覺得:自己哪也不去,還是自己家舒服。你們還是到我家來吧,我甘愿養(yǎng)活你們。
房子、精力、時間……不接老人同住的原因五花八門。當(dāng)然,也有部分兒女覺得,接老人來住,一怕打擾自己一家人的安靜;二怕給自己增加負(fù)擔(dān);三怕自己吃虧……哎,自私自利的大有人在。
不過,大多數(shù)子女認(rèn)為,無論如何,在老人動不了的時候,做子女的一定要撲上去照顧,全力以赴。
孝順孝順,順著老人的心愿就是孝。只要老人吃舒服、住自在,能開開心心歡度晚年就順其自然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