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荷塘系列”為大家賞析近當代十位寫意畫大師的荷花作品,他們代表了近當代寫意荷花的最高水平。這10位大師是: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汪慎生、李苦禪、吳湖帆、陸抑非、王雪濤、張立辰。目前,已給大家進行了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吳湖帆、王雪濤6位大師的荷花作品分析。對于已介紹的大師們的風格大家一定記憶猶新:吳昌碩的荷花墨氣渾厚、淋漓、傳達出意氣縱橫的情感;齊白石的荷花落落大方,以樸實、大氣淋漓展現(xiàn)荷的氣量、平和之美;張大千的荷花注重表現(xiàn)荷花君子之風、窈窕淑女和禪境的空悠之感;潘天壽的荷花墨色響亮厚重、氣勢開張,呈現(xiàn)出剛強霸悍的壯美氣質(zhì)。吳湖帆的荷花清虛、淡雅、水汽淋漓,給人一種霧里看花的朦朧美感。王雪濤的荷花筆墨、造型嚴謹且氣韻生動,譜寫了一曲清新荷塘的生命樂章。雖然大家畫的都是荷花,但體現(xiàn)出不同的性格、審美意境,傳達出不同的精神感受。這期介紹的是王雪濤的好友汪慎生,他倆是同時代的大師。
汪慎生的荷花清雅、平和、安靜,展現(xiàn)在你面前的是清風徐來的一片悠然荷塘,這與他的性格謙和、無爭、樸實的君子性情極為一致,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他的名字在現(xiàn)代畫壇很少有人知道。其實他的名氣在當時是非常大的,當年張大千到汪慎生家做客,后面跟著一大批學生,正房內(nèi)汪慎生與張大千談事,王雪濤、李苦禪等在旁屋和張大千學生一起聽著,足見當時畫界輩分之分明,和汪慎生當時的畫壇地位。
汪慎生無門無派、無師承、無學歷,完全自學成才,只以古人為師、自然為師,純粹一個勤奮的天才。汪慎生1896年生于浙江蘭溪,名汪溶,字慎生,號滿洲村人。三歲喪父,因家境貧窮,在蘭溪僅讀了3年私塾就輟學了。12歲到衢州合成錢莊做了5年學徒。他自幼喜歡寫字、畫畫。17歲時到上海謀生,白天畫像,晚上去補習文化。后在衢州高等小學任圖畫教員,也做過文書工作。1923年,汪慎生受徐心庵先生之助到北平,徐心庵并委托好友余紹宋(當時為政府高官)先生幫助他。余紹宋把汪慎生介紹到河北省第一監(jiān)獄當圖畫教師。
汪慎生在河北第一監(jiān)獄任圖畫教師達8年之久,生活有了基本保證,也正是這8成就了汪慎生的藝術(shù)探索之路。這期間,他藝術(shù)學習有兩個重要途徑。第一個是參加“宣南畫社”的雅集交流活動。這還是得益于余紹宋先生,余紹宋曾于一九一五年與司法部喜好書畫者結(jié)社于余氏宣武門南之寓所,名為:“宣南畫社”。余紹宋發(fā)起畫社初衷是為了向湯定之學畫,名家薈萃,以湯定之為導師,每周集會一次,純粹交流繪事,梁啟超、陳師曾、姚茫父、蕭俊賢、陳半丁、王夢白等都是雅集的重要人物。汪慎生屬于“宣南畫社”中的“晚輩”,在畫社每周一次的吟詩、作畫、論藝中獲益良多。
這8年期間他還大量觀摩了古人墨跡,這也是機緣巧合。因為1914年北平古物陳列所開放,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向公眾開放清宮秘藏,學習繪畫的可觀摩、研究古代真跡。汪慎生自然是大獲裨益,無師承更無限制,直接師法古人。他常去故宮博物院觀摩歷代名畫,山水畫學石濤、石谿;花鳥畫初學陳淳、華喦、孫隆等。汪慎生心摹手追,筆耕不輟,廢寢忘食,畫藝精進,甚至臨摹陳白陽能以假亂真。在自學過程中,有許多名人字畫是借不來的,只能當時看在眼里,銘記于心,這一過程反而造就了他非凡的記憶力。不管是去故宮看古畫及陶瓷,還是去公園、動物園看花鳥和走獸,他都不帶紙筆,而是聚精會神地觀察,并銘記于心,待回家再畫。
功夫不負有心人,1934年,汪慎生被聘請到高校任教,培養(yǎng)了一大批美術(shù)人才。1935年,他第一次參加“中日繪畫第三次聯(lián)合展覽”,他的代表作《古柏獼猴巨幅》因構(gòu)圖新穎、畫面生動活潑,極富感染力,一舉成名。在20世紀30年代,汪慎生已成為中國畫壇負有盛名的花鳥畫畫家。
荷花更是汪慎生情有獨鐘的題材,他的荷花與他的性格非常相符:平和、安靜,不求聞達,為人和善,被齊白石贊為畫壇的“老好子”。這就是畫如其人吧,他的荷花沒有意氣的縱橫、沒有奇絕的姿態(tài),畫面平和自然,極為寧靜、悠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