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個人被別人拋棄或拒絕于團體之外,他便會產生孤獨感,精神會受到壓抑,嚴重的還會產生無助、絕望的情緒,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而他的學生舒茨則在《人際行為三維理論》一書中,提出了人際交往的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傾向是包容、情感和控制,并在人格特質觀點的基礎上闡明了這種人際交往的三維傾向,呈現(xiàn)主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xiàn),和被動型人格特質的行為表現(xiàn)。這一觀點對指導人們的人際交往行為模式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
參不參加群體游戲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來
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家庭兩個孩子是少的,三四個是普遍的。用不著大人過多地費心,兄弟姐妹間就會苦樂同享相互照顧,而且還是很好的玩伴。曾粗略地算過兒時居住的那個四層十幾戶人家的單元里,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來有四十來個。大院有近三十個單元,想玩什么游戲隨便一招呼就會有十幾個孩子跑出來響應。女孩們在嬉笑玩耍中自然少不了吵嘴哭鼻子;男孩們在開開心心的打殺中受傷掛彩也是常有的事。那會兒的孩子們最不缺的就是小伙伴和做游戲。不過與熱熱鬧鬧、不知道什么叫郁悶的孩子們相比,那些為數(shù)極少的獨生子女們,以及被父母關在家里的“乖寶貝”們,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因為這些孩子的臉上往往缺少一種燦爛,多了一點孤寂帶來的郁悶,而在待人接物時他們也常打出一塊“不合群”的招牌。
包容于群體之中是人際交往需求的根基
的確,每個成年人的身上都會帶著兒時的印跡。獨生子女及倍受溺愛的孩子,在長輩、父母的嬌寵下往往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模式,他們一旦走出家門步入群體之中,其內心的感受是會相當復雜的。他們一方面在本能無意識的狀態(tài)驅動下渴望融入集體,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習慣于后天養(yǎng)成的惟我的行為模式。由于他們適應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齡人之間那種平等的爭吵、合理的沖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則,因此客觀上集體包容不了他們;主觀上自己也容納不下集體。
當他們走入社會,常會在活動中感到十分困難,而不能成為“社會活動家”。因為他們從沒有很好地將自己包容在群體之中,也沒有把群體作為生命中的依托,而是把自己孤獨地懸掛在了半空中——身懸心空也就沒有了根基。
包容行為的主動型與被動型之差異
舒茨把人際包容的心理需求傾向的行為表現(xiàn),按人格特質分為主動型包容與被動型包容。具有主動包容行為類型的人能主動與他人交往,能坦然共處于群體之中,熱情參與人與人之間的交鋒或合作性的工作,在交往中能主動定位于某一角色,靈活地隨群體的動態(tài)變遷而不斷變換不同的角色,能容納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態(tài)度是合群附眾,求同存異。
具有被動包容行為類型的人常常表現(xiàn)為少言寡語。這應歸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成長經歷;歸咎于其成長環(huán)境中人際關系過于單一,沒有機會接受各種不同人際交往刺激的訓練。他們一旦步入社會,便會疏遠人群,若被迫參加某一組織或活動,也不能主動地選定自己適當?shù)慕巧讵殎愍毻斜粍拥仄诖透惺苋后w的包容。他們需要被包容,但是在被包容于群體之中時,又往往是處于緘默孤癖之境地。
同一場合中,有盡興的,有不盡興的
參加各類溝通信息、聯(lián)絡感情的聚會時,總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人在活動中,向來是情緒飽滿、暢所欲言,而且善于調節(jié)和活躍氣氛;有些人習慣沒精打采、一言不發(fā)地坐在那里,讓組織者很是尷尬,不知他愉快呢,還是不愉快;還有些人則借機宣泄,借酒撒瘋,又摔又砸,又哭又鬧,惹人生厭。
能量的釋放是人際交往的情感需求
情緒情感是人際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在情緒反應中,通過面部表情、聲調變化和身體姿態(tài),來實現(xiàn)信息傳遞并達到互相了解。一個人哭,發(fā)出的是不舒服、痛苦的信號;一個人笑,發(fā)出的是愉快、幸福的信號。傳遞情緒情感的信息是人類心理能量在無意中的釋放,而接收情緒情感的信息是人類心理在自然而然中的感受。它們可以隨時地不受限制地作用于人群中,決定著交往的質量。比如,一個真誠微笑的人會吸引許多朋友,一個怒不可遏的人則可能嚇跑許多朋友。
情緒情感的表現(xiàn)特質
在情感交流中,有人善于表達或傳遞情緒情感的信息,而有人則善于感受或接收情緒情感的信息。這就呈現(xiàn)出主動型和被動型不同的情感表現(xiàn)特質。
假如一個人的社會化環(huán)境是自由的、開放的,周圍有許多同齡伙伴,他的情感交流是平等的、寬松的、直接的,那么他們的情感表現(xiàn)特質就是主動型的。假如一個人的社會化環(huán)境是封閉的、拘謹?shù)?,周圍很少有同齡伙伴,而是長輩或隔代人,那么他先要觀察他們的情緒情感,再來決定自己是“大叫”還是“小打”,因此,他的情感表現(xiàn)特質是被動型的。無疑,這兩種情感表現(xiàn)特質的聯(lián)結取決于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和經歷。
人際交往中,主動情緒情感和被動情緒情感,又分別具有正情緒情感和負情緒情感兩極性的表現(xiàn)形式。
主動正情緒情感表現(xiàn)為:理解、友善、親密、熱情、照顧和同情;
主動負情緒情感表現(xiàn)為:沖動、憤怒、喋喋不休、輕蔑和厭惡。
被動正情緒情感表現(xiàn)為:隨和、接受、溫情、親情和順情;
被動負情緒情感表現(xiàn)為:怯懦、無奈、害羞、冷漠和厭倦。
情緒情感無時無刻不滲透在我們的行為當中,因此,也就時刻參與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因此,如果你像故事中那些總是處于主動正情緒情感狀態(tài)下的人,自然就會有許多人走近你;如果你像那些總是處于主動負情緒情感狀態(tài)下的人,難免很多人會因為討厭而遠遠地躲開你;如果你像那些總是處于被動正情緒情感狀態(tài)下的人,你或者走向別人,或者期待、接受友情的出現(xiàn);如果你像那些總是處于被動負情緒情感狀態(tài)下的人,你就會固守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成為一個孤獨緘默的人。
如果真是“人心隔肚皮”的話,那么我們何以了解人際交往的奧秘呢?對此,認知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科學的方法,即運用信息加工的觀點來研究人的認知活動。認知乃是人際交往形成的始發(fā)的心理要素。
小倩雖然聰慧,但心理素質卻不高
小倩是個文靜內向的女子。大學畢業(yè)不久,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不錯的男人,雙方都很滿意,一年后結婚,兩年后生子。生寶寶那年,小倩辭去了工作。有理論說,嬰幼兒時期的教育至關重要,她便全心全意守在家里圍著寶寶轉了三年。如今寶寶上了幼兒園,朋友在電視臺的娛樂欄目組幫她找了個位置??墒菑募夷菢雍唵纹届o的環(huán)境,一下子跳到這樣一個喧鬧繁雜的氛圍中,小倩真不知道怎么張口說話、說什么話,她也不會展示自己,一個多月了她就是這么悶悶不樂地待著??粗鴦e人忙前忙后、談天說地的好不熱鬧,她心里有說不出的緊張和不安,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適應這份工作。她甚至氣餒地想,這樣的工作本來就不適合我,不如走了算了。
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來自經歷與感受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與人交往的經歷就像輸入大腦的信息,人與人交往時產生的感受好像一個軟件包,經過當時的加工處理與實施則組合成文件。
像小倩這樣文靜內向又少與人接觸的人,以及那些常被父母關在家里的孩子們,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與人交往的客觀環(huán)境,缺乏與人語言交流的能力,所以形成不了與人交往的經歷和與人交往的現(xiàn)實感受,因此也就無從形成人際交往的認知意象。人的大腦是通過客觀交往經歷信息的不斷輸入,加之主觀的各種感覺,而形成許多交往的印象,當一觸動某個鍵時,立刻就會有相應的反映出現(xiàn)??墒切≠坏拇竽X在這些方面的反映幾乎是空白的,不可避免她會為這樣的空白而感到心慌、無措和缺乏信心啦。
人與人之間必須發(fā)生一些事件或連續(xù)不斷的來往,才會形成一個個交往的經歷,同時也會相應地產生許多交往的感受。與讀書學習的單向感受不同,交往感受是雙向或多向的。一個人交往順利與別扭,不僅與他的交往經歷有關系,還與他當時的情緒、氣質以及閱歷、經驗、個性和能力有關聯(lián)。提高與人交往的心理素質,需要通過不斷地積累經歷與刺激感受,從而使交往的認知意象一步步強化來得以實現(xiàn)。
和唯利是圖的人怎么做朋友?
加應曾對人說:“所以特別愿意和桃子交朋友,不是因為她長得好看,而是因為她為人善良、真誠,她尊重別人,不會傷害別人。在商界干了這么多年,我見過的人真是不少,但大家都是利益關系,有了利益沖突,就會相互坑害、斗狠,哪兒會有什么真心和友善?我受過的胯下之辱數(shù)不清,我覺得很難和這樣的人交往做朋友。有時想起來,真的很寒心。”
人際交往的認知表征決定了模式與態(tài)度
在交往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摩擦,傳情達意會產生相應的心理感受。它們都可以作為信息或稱為外部刺激,在大腦引起種種神經沖動,并留下“痕跡”。經驗和知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識他人的前提,并形成我們的交往定型。交往定型應當是人格組成的一部分。這部分人格內容包括交往模式和交往態(tài)度。實際上,在與人交往時,我們本身也會因為以往的經驗,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傾向性,例如,加應的交往態(tài)度就是根據(jù)她的好惡所決定的。
人際交往的認知概念取決于容量與擴散
認知心理學中的容量,是指感覺閾限和記憶容量大小。把容量引進人際交往則體現(xiàn)交往信息的多寡,它可以決定一個人交往的層次與質量。認知心理學中的擴散,是指知覺整合和思維擴散程度。整合性知覺、擴散性思維,可以決定一個人在交往中是否自如、全面與和諧。
墨子的“入蒼則蒼,入黃則黃”,傅玄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這些都是比喻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從而形成一定的認知概念。而文化的、觀念的差異之間,又可以形成截然不同的交往概念。有的人喜歡與有錢的人做朋友,以滿足對虛榮的需求,而有的人則愿意和窮人交朋友,覺得和他們在一起有種樸素、踏實的感覺。一個人的經歷、教養(yǎng)的程度以及自身素質,可以形成他的人際認識概念。從信息擴散來看,如果一個人擁有正性人際認知的概念,像友好、真誠、合作、尊重、信任、助人、自信、贊揚、禮貌等這些指向外部的交往概念,那么這種人際交往指向外部的正性認知概念,是廣泛的、具有親和力的,比如桃子,不僅加應,很多人都會高興和她做朋友;一個人擁有負性人際認知的概念,像利用、虛榮、自私、懷疑、敵意、自卑、嫉妒、孤傲等指向自我的交往概念,那么這種人際交往指向自我的負性認知概念,是狹窄的、自私的,比如那些唯利是圖的人,他們確實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
收拾打掃一下低落消沉的心情,修理加固一下松動傾斜的心理構架,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人呀其實可以很結實的,紛紜繁雜、千差萬別都擋不住健康人際交往帶來的好感覺。
肖峰:我曾是某公司的銷售經理,有著1.76米的身高和姣好的容貌,站在人群中,我絕對是那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女孩。按說我的事業(yè)做得還算成功,年紀輕輕的我現(xiàn)已有車有房。但不幸的是,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陷入一種可怕的心理誤區(qū):每當工作上取得了成就或被別人肯定時,我就不可遏制地想自殺。比如,每當應聘成功或者是與客戶簽下訂單的時候,我自殺的念頭就非常強烈,它簡直如一個可怕的影子,越想擺脫就越擺脫不掉。我跟平常人一樣,為什么別人成功時是喜悅,而我卻是一種懼怕? 曉 雯
為何成功了,我反而很恐懼
我有位大學同學,他是我們班上的體育健將,乒乓球打得特別好。但是,他打乒乓球有一個奇怪的規(guī)律:如果打了一個好球,贏得滿堂喝彩后,下一個球必定會打得極糟?,F(xiàn)在從心理的角度來分析,其實這很簡單,就是心理素質太差。當他打了一個特別精彩的球后,眾人的贊賞會使他立刻背上心理包袱,他既想再打一個好球來鞏固他的“榮譽”,又怕打臭了會辜負眾人的期望。這種“想贏更怕輸”的心理必然會影響打球,那么他經常的失誤與失常就不足為奇了。
我的這位大學同學,恐怕就患了與你同樣的“成功恐懼癥”。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人對于“成功”帶來的壓力和焦慮都會感到不安,只不過有人的程度比較輕,很容易就克服;而有些人卻非常嚴重,始終籠罩在恐懼的陰影中,甚至使自己陷入絕境里無法自拔。
有的人之所以害怕成功,是擔心自己難以應對工作的壓力,怕自己的能力不足,恐懼以后一旦稍有點閃失,就有可能遭到眾人的指責和領導的批評。舉例來說,某個人被提升到某個重要的崗位,但伴隨新職務而來的是背后的一堆閑言閑語以及更多的責任與壓力,他的工作難度增加了,他感到難以應對,于是這時最好的逃避方式是不再擔任這個職務,回到過去的崗位。
有的人則害怕成功之后會被孤立和嫉妒,所謂高處不勝寒,處處得小心謹慎,甚至老朋友們也開始疏遠他,沒有人再成為他的知己,也沒有人真正再給他精神上的支持,于是,他索性故意放慢自己前進的步伐。
有的人是為了逃避責任,用拖拖拉拉的“障眼法”來消極抵抗,企圖躲開那些繁瑣、枯燥和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務。
有的人是因為成功后生活目標的喪失,他們成功前拼命追求成功,可當他們成功后卻不知道下一步的生活目標是什么。有個事業(yè)的成功者就曾這樣說過:“我原來的欲望全都實現(xiàn)了,該享受的東西我也全享受過了。我現(xiàn)在已看破紅塵,覺得一切都沒有什么意思。我只想入佛門修身。”難怪西方的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最大的不幸有二:一是自己的欲望總是不能達到,二是已經達到卻又不知以后怎么辦了。”國人也曾做過這樣的形容:“貧賤者易生焦渴,富貴者易生厭倦。然而,貧賤者的焦渴是處在幸福的入口之處,還有追求的目標及種種希望;富貴者的厭倦則是面臨幸福的出口,繁華幻影已在身后破滅,前面只有目標喪失的茫然和清寂。”
上述種種,都是典型的成功焦慮癥。成功焦慮癥患者所理解的成功,往往不是自己的進步與成長,而是自己有沒有勝過別人;不是自我的發(fā)展,而是與他人競爭所獲取的羨慕的目光。在他們的內心,其實往往知道自己并不成功,因為他們總是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超越的別人。為此,他們會努力去掩飾自己的不足,希望在別人的眼里,自己是一位成功人士。他們總想通過成功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許,但是當他們成功后,他們又怕自己維持不了這種成功,或者滿足不了別人對自己更高的期待。
這種人往往是一些智能較高的男女,對自己有著較高的期望。在他們的思想深處,除了成功,他們沒有別的信仰。但成功又總是離他們那么遙遠,目標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非他們脆弱的心靈所能承擔。歲月的流逝讓他們的焦慮日甚一日,他們時刻準備著一鳴驚人,但卻找不到可以一鳴驚人的手段。于是,變得消沉,抑郁,焦躁不安,易激怒,愛強迫,好幻想……
對公眾注意力的爭奪,構成了當代許多人的人生追求。這種追求被概括成了兩個字:“成功”。這一抽象的概念就成了許多人心中的神祗,高高在上,從而對人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壓迫。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獲得成功,然而在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弄清楚成功對于自己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我們容易受外在的、通行的價值標準的影響而迷失了自我,因而我們常常困惑、痛苦以至終不能成功。
心理學家認為,任何成功都離不開正確的自我認知,了解自我是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人,都是依據(jù)健全的自我認知,為他們自己訂出了成功的意義。他們認為只有自我認知,才能使“成功”二字產生意義。一個人必須從自己內心深處去尋找成功的意義,而非外求。所以缺乏自我認知是成功的最大障礙。無論是哪一種人,起步的方向錯了,或者所擔任的角色不當,不適于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具體的條件,他們都將無法成功,或者雖然他們在外人看來已經很成功了,但他們絲毫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其實人最需要的是一種內在的成功。內在的成功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不是一定要當什么“家”、什么“長”之類的才算成功。內在的成功是凡事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力,符合自己的性格,滿足自己的興趣,讓自己高興和快樂。以這樣的標準看待成功,成功才有意義,也容易獲得成功,包括實現(xiàn)外在的成功。
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是一種信任的期待,會成為一種前進的動力。但是,它有時會成為束縛我們的桎梏,成為實現(xiàn)自己人生真正有價值目標的沉重精神包袱。當我們決定不成為他人期望的一類人時,這是解放自己的精神、獲取生活幸??鞓返囊粋€重要步驟。
如果你一旦成功就想自殺,說明這個成功還是屬于一種外在的成功,還不是那種令你感到欣喜自豪充實滿足的內在成功。這時,你應考慮:這是我需要的成功嗎?我真正喜歡做的事業(yè)是什么?我是不是只在滿足別人的期待?我真正的愿望是什么?
智者說:每一個人都擁有天上的一顆星星,在這顆星星照亮的某個地方,有著別人不可替代的專屬于你的工作。我們必須百折不撓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這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
所以,憑你的知識,憑你的經驗,憑你的直覺,去尋找你的星座吧。你會有屬于自己的成功,它在等待你。
智者說:每一個人都擁有天上的一顆星星,在這顆星星照亮的某個地方,有著別人不可替代的專屬于你的工作。我們必須百折不撓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這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 所以,憑你的知識,憑你的經驗,憑你的直覺,去尋找你的星座吧。你會有屬于自己的成功,它在等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