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湲
上世紀70年代末,南陽淅川縣因古老神秘的楚國墓葬群的發(fā)現(xiàn),而使考古界大為震驚,立時掀起一股楚文化熱潮。
有學者說,古代世界的青銅器,中國的最多最好,而古代中國的青銅器,楚國的最多最好。直至今日,凡是提到楚國青銅器,仍會給人一種雄風依舊、威震八方的深刻印象。
2002年春天,為了撰寫《中原考古大發(fā)現(xiàn)》一書,我只身前往淅川下寺采訪。在南陽博物館,我拜見了館長張曉軍。他委派同行尹俊敏先生陪我同行。
淅川縣南部與湖北相毗鄰,向西和陜西接壤,北依伏牛山,向東可以俯瞰遼闊的南陽盆地。丹江和淅水南北貫穿全境,滋潤著這片沃土,并養(yǎng)育著這里的萬物和人民。古文獻中所說的“丹淅之地”就在這里。
我們的汽車沿著黃土飛揚的崎嶇山路,一直向南顛簸行駛,一邊是山,一邊是水,山?jīng)]有盡頭,水也沒有盡頭。隔著水流湍急的大河,透過清晨的朦朧薄霧,藍天白云之下是一個個錯落有致、參差不齊的墨綠色山丘,一路延伸到天際。眼前如同一幅收不盡的山水卷軸,在畫面的縱深處隱藏著大自然的無限生機。
我仿佛聽到了屈原的《哀郢》,聽到了楚風楚韻在耳邊縈繞。古老的楚國地處偏遠的南國,曾經(jīng)是楚雄的發(fā)祥地。屈原在《離騷》中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說,楚人是顓頊和祝融的后裔。
1977年秋天,淅川縣因為旱情嚴重,丹江水位嚴重下降。同時,丹江兩岸的土層因長期受到風浪的沖擊,竟然暴露出許多大大小小的墓口,大部分墓葬都清晰地顯露于地層表面,甚至一部分墓葬被大水沖毀,露出墓底的隨葬品。淅川下寺楚墓群,就分布在丹江對面的龍山山脊之上。龍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小土山,北高南低,向南一直延伸到丹水之中。
據(jù)說,當?shù)貪O民在龍山岸邊撒網(wǎng)捕魚時,竟然撈出了沉甸甸的一兜青銅器。無孔不入的盜墓者,聞風而動,很快把大批墓葬洗劫一空。淅川告急,迫切等待考古工作者的發(fā)掘和保護。1978年3月,淅川縣博物館成立考古隊,進駐倉房鄉(xiāng)東溝村,由此拉開了淅川下寺楚墓發(fā)掘的序幕。
下寺楚墓群在漲水時,一般都在水下,退潮后方露出水面。下寺M1和M2是這次考古發(fā)掘的重大收獲。發(fā)掘工作在極為艱苦卓絕、險象環(huán)生的環(huán)境下進行,撼動和考驗著發(fā)掘者的意志和決心。令人更為震驚的是,這兩座墓室中部幾乎全部被盜洞所覆蓋,而且是經(jīng)過多次盜掘,盜洞與盜洞相互慘不忍睹地重疊在一起。
M2的盜洞長達7米,像一張大嘴,十分恐怖和丑陋。抱著殘存的一線希望,考古工作者避開盜洞,在墓葬東部和南部開始鉆探,結果一連三鏟都有青銅碎屑被帶上地面。以此可以斷定,墓中尚有遺存,并沒有被盜挖干凈。由于墓室頂部坍塌,殘留在墓底的多數(shù)大型青銅器已被壓成碎片,而其中一件完整的大鼎緊靠盜洞卻安然逃過一劫。為什么這件鼎沒有被盜走,已成為永久的謎團。
該墓雖經(jīng)嚴重破壞,但是當墓中填土和棺板灰清理過后,透過墓下的薄霧,人們看到四處閃爍著金光,呈現(xiàn)出無限的輝煌。在槨室的四周,層層疊疊的全部是器物,僅銅器大大小小就有500多件。在棺內(nèi)和雙重棺槨之間放置有大量的玉器,各種各樣的,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在墓室的東部主要放置有大型禮器和少量的樂器。大鼎分三列放在墓室東端,由東向西排列。除南邊2件升鼎外,其余為圓鼎。一套列鼎共7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高67.4厘米,直徑68厘米,重110.4公斤,最小的一件也高61.3厘米,重80.2公斤。器型為立耳、有蓋,束腰、平底、蹄足。鼎腹焊附有六條異獸,給人猙獰詭秘之感。鼎身滿鑄半浮雕式的竊曲紋、魚鱗紋,充分顯示出楚國宮廷那種雍容華麗、宏偉厚重之感,以及春秋時期楚國青銅藝術的無限魅力。
尤為珍貴的是鼎內(nèi)鑄有銘文,共十四行84字,銘文中多涉及“王子午”的名字,全面記述了墓主人王子午為楚令尹時的政績,故定名王子午鼎。
在眾多的器物中,緊靠槨室北部放置1件銅禁,格外醒目。銅禁整體結構復雜而奇特,給人以神奇精美的深刻印象,自出土以來,立即舉世聞名,被視為國寶級文物。銅禁為古代飲酒時承放酒器的酒案子,貴族在宴飲或祭祀時,將其陳放于廟堂之上,代表其尊貴的身份與地位。這件銅禁長131厘米,寬67.6厘米,重94.2公斤。銅禁四周攀附著12條龍形怪獸,禁體之下又以12條三腿虎作足來支撐禁身。這些龍虎怪獸,給人以生機勃勃、歡跳欲活之動感。
銅禁之所以被稱為“禁”,是因為西周統(tǒng)治者親眼目睹了商王朝的滅亡,認為其滅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無度,疏于政事。為了吸取這個教訓,西周統(tǒng)治者將盛放酒器的案子稱之為“禁”,為禁戒飲酒之意。
該墓出土的一套王孫誥編鐘,共26枚,形制相同,大小相次,并且形體高大氣派,工藝精美華麗。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120.4厘米,重152.8公斤。從出土情況看,它們分兩層懸掛在鐘架之上,上層18枚,是為演奏旋律,下層8枚用作和聲。經(jīng)測試這套編鐘音域?qū)拸V,音質(zhì)清晰,至今仍能演奏出和美的音樂。每個鐘的鉦部及左右鼓上都鑄有銘文,大鐘每鐘各鑄一篇銘文,小鐘多個連鑄一篇銘文,每篇銘文內(nèi)容相同。
王孫誥鐘的測試表明,公元前6世紀的楚律已接近十二平均律,能旋宮在四宮以上,這是楚人在音樂文化上的又一光輝創(chuàng)造。楚國音樂一向有著非常獨特的文化面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被稱為“楚聲”或“南音”。2000多年過去了,如今“楚聲”或“南音”已經(jīng)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湮滅在茫茫大地上,然而近些年來淅川等地大量樂器的出土,為揭開這個歷史之謎,創(chuàng)造了條件。
通過這次大規(guī)模的發(fā)掘,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但是規(guī)格最高、出土器物最豐富者仍屬M2墓葬品。它令人矚目的成就,立即引起國內(nèi)外的轟動,出土文物曾先后到日本、美國等地進行展出,受到高度關注和評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