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英國也不例外,亞瑟王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在我看來,亞瑟王在英國的地位,就像黃帝在華夏文明中的地位一樣,被英國人稱為“永恒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
關(guān)于亞瑟王的故事,最早出自公元600年左右的一首詩《高多丁》。后來,亞瑟王在民間傳說中被神話,其故事最終在公元12世紀(jì)蒙茅斯的杰弗里的文學(xué)作品《不列顛諸王史》和公元1470年托馬斯·馬洛禮的奇幻小說《亞瑟王之死》中得以完備。
亞瑟王,當(dāng)然是一個不存在的人物,或者說是一個有歷史原型的虛構(gòu)的人物代表,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亞瑟王的故事中看到今天的英國人是如何形成的。
1、亞瑟王生活的年代
按照傳說,亞瑟王生活在公元500年左右。對于歐洲來說,這一時間正是西羅馬帝國剛剛崩潰,整個西歐進入“黑暗”的中世紀(jì)的時期。在我國,則是南北朝時期,北魏與南齊對峙。
對于英國來說,這更是一個劇烈動蕩的年代:羅馬人退出,日耳曼人入侵,本土的凱爾特人則反抗入侵。而亞瑟王便是凱爾特人中的英雄人物,這一時期也是英國原住民的“英雄時代”。
2、凱爾特人的不列顛(英國)
羅馬人到來之前,整個大不列顛被凱爾特人所占據(jù)。凱爾特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樣的人?或者說他們是何時到達不列顛的?今天的我們很難回答。因為“凱爾特”(celt)指的只是一種語言,并不是一個種族,也就是說,當(dāng)時廣泛分布在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地的凱爾特人是一群操同一語言的族群,他們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并稱為“三大蠻族”。
這一情況,與我國秦漢時期對北方的匈奴、鮮卑的稱呼是一樣的。這只是一個統(tǒng)稱,比如北匈奴一部分西遷后剩下的又融入了鮮卑。
這一時期的不列顛人喜歡住在帶圍欄的宅地或空曠的村落中,裸體赤足,以采集和狩獵為主,同時也形成了“王”制,也就是部落首領(lǐng),并開始有了祭司和原始的宗教。
3、羅馬人征服不列顛
毫無疑問,是羅馬,將不列顛帶入了文明時代。
羅馬人最早進入不列顛,始于凱撒。公元前54年,凱撒在征服高盧(法國)的過程中率領(lǐng)2.5萬人穿越英吉利海峽,輕松登上了不列顛島。之后,凱撒又渡過泰晤士河,擊敗當(dāng)?shù)氐耐林?。不過,由于后來高盧發(fā)生叛亂,凱撒不得不回師平叛。而這次撤軍后,凱撒再也沒有登上不列顛,而羅馬對不列顛的征服也晚了近一個世紀(jì)。
或者說,凱撒的這次出兵可以算是為羅馬征服不列顛探路。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為了提高自己在羅馬軍中的威望,派4萬大軍征服不列顛。然而,征服不列顛的戰(zhàn)爭并不順利,克勞狄用了整整18年的時間才征服了這塊土地。
羅馬,給不列顛帶來的是沉重的賦稅和兵役。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無論羅馬最初的動機是什么,其帶來的也是“文明”。
羅馬在不列顛設(shè)立行省和總督,總督用來指揮軍隊、管理民眾,但財政大權(quán)由直屬于皇帝的財務(wù)官管理,總督無權(quán)插手。
4、羅馬人的撤離
至公元4世紀(jì),日耳曼人開始席卷整個西羅馬帝國,奄奄一息的西羅馬不得不選擇戰(zhàn)略收縮,不列顛便在此時不得不被放棄了。
公元398年,為了抵抗英勇善戰(zhàn)的哥特人,羅馬下達了撤走不列顛駐軍的決定。從此,羅馬帝國在不列顛的統(tǒng)治逐漸結(jié)束。
應(yīng)當(dāng)說,不列顛與法國不同,它并非羅馬帝國的核心區(qū),而是邊疆地帶。法國基本上是與羅馬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但不列顛顯然不是。羅馬對不列顛的統(tǒng)治始終處于城鎮(zhèn),而不列顛的鄉(xiāng)村中凱爾特人文化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對于不列顛來說,羅馬數(shù)百年的統(tǒng)治,似乎留下的只是羅馬大道和城市遺址,亞瑟王的故事便說明了這一點,不列顛的土著依然以凱爾特人為榮。
5、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征服
盎格魯撒克遜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當(dāng)日耳曼人席卷整個羅馬帝國之時,不列顛也不例外。但與法蘭克人征服法國、西哥特人征服西班牙不同,盎格魯撒克遜人最終是作為羅馬人的雇傭兵進入英國的。
羅馬軍隊的撤出,并不代表羅馬人的全部退出,許多羅馬人在這里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家園。為了對抗不列顛土著凱爾特人的進攻,他們雇來了盎格魯撒克遜人與凱爾特人作戰(zhàn)。
在電影《亞瑟王》的故事中,亞瑟和他的騎士們?yōu)榱_馬帝國效力了十五年,而當(dāng)他們馬上就要獲得自由之時,羅馬卻背信棄義,向他們又下達了一道不可能完成的“最后的命令”——與撒克遜人作戰(zhàn)、拯救馬略家族。
這一情節(jié),便清晰的述說了當(dāng)時英國的三大勢力:土著凱爾特人、即將離去的羅馬人,剛剛進入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人。
故事中的亞瑟王當(dāng)然是英明神武的,他和他的圓桌騎士率領(lǐng)不列顛人民通過十二次戰(zhàn)役擊敗了薩克遜人的入侵。最后,亞瑟王在巴頓山之役驅(qū)逐了所有的外來侵略者,圓桌騎士從此成為不列顛王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只是,愿望是美好的,現(xiàn)實往往是殘酷的,因為最后的勝利者是盎格魯撒克遜人。
至公元650年,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大不列顛建立了七個王國:
這是英國的七國時代,而這七個王國的格局,便是后來的英格蘭王國的雛形。從此,凱爾特人被盎格魯撒克遜人趕到了北方,形成了蘇格蘭王國,英格蘭+蘇格蘭,便是今天英國的主體。
英國的土著是凱爾特人,將英國帶入文明時代的是征服者羅馬人,而最終成為英格蘭主體的則是羅馬人退出之后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日耳曼人的一支),這三大族群形成了后來的英國,而這三大力量的交織,又集中體現(xiàn)在了《亞瑟王》的故事之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