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宣肺散寒,解表化飲
肺為清虛之臟,闔群活潑,以容吸入之氣,以司呼濁之能,氣機宜呼宜暢。風寒之邪從皮毛而入 ,內(nèi)合于肺,或內(nèi)伏痰飲,均可令氣機壅閉,宣降失司而上逆作喘。若癥見喘促胸悶,咯痰稀薄,鼻流清涕,寒熱無汗,苔薄白,脈浮緊者,治宜宣肺散寒,止咳定喘,用麻黃湯主之。蓋以表實里郁治應外解,故以麻黃、桂枝發(fā)汗,杏仁肅肺,并輔以甘草而守陰液,此為表實而設。若陰盛之體外邪襲之必然引動伏飲,若肺絡壅塞,肅降無權(quán),氣逆致喘。證見喘促咳喘,甚則倚息不得臥 ,痰白清稀或呈泡沫狀,惡寒發(fā)熱,無汗,口不渴,舌苔白滑,脈浮緊或滑,治宜解表散寒,宣肺化飲,以仲景小青龍湯加味。蓋以外寒內(nèi)飲,同時犯肺,故以麻黃湯去杏,以發(fā)汗解表,并加五味子、干姜、細辛、法夏、白芍、蘇子、白前等溫肺止咳,降氣平喘而驅(qū)飲。
(2)散寒清熱,降逆平喘
宿有痰飲喘嗽,留伏肺家,復感外邪,內(nèi)外合因,閉遏肺氣,外寒郁熱,痰飲互結(jié),表里同病。其人喘,目如脫狀,吐痰色黃,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口渴,舌紅,脈浮滑數(shù)。治宜解表散寒,清肺化痰,方用越婢加半夏湯主之。蓋以熱飲上蒸華蓋,內(nèi)熱充斥,有誘發(fā)不出之勢,其人必異常悶躁 ,故以生姜助麻黃開其肺悶,半夏降逆蠲飲消痰,生石膏辛甘寒,清熱透表,寒而不凝,草、棗之施,安中以調(diào)和諸藥。因熱重于飲,故宜重用石膏,倘飲重于熱,又非所宜。若痰飲重,表閉郁熱較輕,咳而胸滿,脈浮,可與厚樸麻黃湯,其方為麻杏石甘湯去甘草用小麥,用厚樸除滿下氣,半夏、干姜、細辛化飲止咳,五味子收斂肺氣。稠痰粘滯,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得臥宜皂莢丸清泄,痰去氣清則肺寧矣。
(3)清熱化痰,宣肺平喘
因外邪侵襲,入里化熱,清肅失司,或飲食不節(jié),恣食肥甘,積濕生熱,熏蒸于肺,或肺素有蘊熱,煉津為痰,痰熱阻壅于肺,熱不得泄,皆能導致肺氣上逆而致喘促。表現(xiàn)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咯痰黃稠,或吐白粘痰,口渴喜飲,面赤自汗,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宜清熱化痰,宣肺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湯加味主之。方取麻黃雖苦辛而溫,得石膏之辛涼甘寒,相須相濟,有辛散之功而無辛燥之弊,況又得甘草緩解力猛,杏仁宣其壅,合乎肺之宣降之生理功能,因勢利導;加瓜蔞、桑皮、浙貝、前胡、竹茹善清金化痰止咳,療肺中熱痰最妙;桔梗辛散苦泄,引痰排出。合用以宣泄郁熱,清肺平喘,使肺氣得宣,里熱得清則咳喘諸癥自愈。如痰多氣急鼻扇甚者,可加葶藶子、枇杷葉以清肅肺氣;大便秘結(jié)者,加大黃、芒硝以瀉熱通便。 (4)開郁豁痰,降氣平喘
病久情志不遂,憂思氣結(jié),肺氣閉阻,氣機不利或郁怒傷肝,肝氣上逆于肺,肺氣不得肅降,升多降少,氣逆而喘。其證可見突然呼吸短促,咳嗽咯痰,咳引頭暈脅痛,咽中不適,胸悶不舒,伴有失眠,心悸,苔白,脈弦。治宜行氣解郁,降逆平喘,方用越鞠丸合半夏厚樸湯治之。藥取香附調(diào)氣疏肝,善解氣郁,蒼術、茯苓、法夏燥濕健脾,散結(jié)化痰,川芎行氣活血,梔子清熱除煩,川樸降氣除滿,蘇葉寬中解郁,生姜降逆散寒,建曲消食和胃。如此相配,以治其本,不治其喘而喘自止,可謂扶本求源之治。若兼心悸,失眠者,加百合、夜交藤、遠志寧心安神;氣郁化火,火邪刑金,氣逆咳喘,可用瀉白散加象貝母、枇杷葉肅降肺氣,以增強清熱定喘之效。 (5)益氣養(yǎng)陰,潤肺平喘
喘為氣逆,多見痰盛,然亦常見喘而無痰者,此多為哮喘日久,肺家氣陰耗傷,令氣失所主,證見喘促短氣,氣怯聲低,咳聲低弱,或咳嗆痰少,煩熱口干,咽喉不利,舌紅苔剝或津少,脈軟弱或細數(shù)。治虛以甘寒涼潤,甘寒養(yǎng)陰為主,著眼益氣養(yǎng)陰,潤肺止喘,常用生脈散合百合固金湯加味主之。方以生脈散酸甘化陰,益氣養(yǎng)陰,又麥冬、百合生津潤肺;二地、玄參滋陰清熱;當歸、白芍柔肝養(yǎng)血;貝母、桔梗清肺化痰,枇杷葉、桑白皮化痰肅肺;甘草協(xié)調(diào)諸藥。合而用之,可使氣津充足,虛火自清,痰化熱退,肺虛喘促自已。若低熱或五心煩熱者,加地骨皮、白薇、知母 ;痰粘不利者,加海蛤粉;咳甚痰中帶血者,加白茅根、藕節(jié)清熱涼血止血。此型哮喘,進劑獲效之后,即宜調(diào)養(yǎng)脾胃。蓋土為金母,清金之后必顧其母,俾土旺金生,體力自易康復。 (6)健脾補肺,化痰定喘
《素問·咳論》曰:“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蓋脾胃為后天之本,主運化,輸布精微以養(yǎng)周身,如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傷中,脾失健運,水谷之精氣反聚而成痰,脾虛不能肅肺,則痰濁上逆,升降不利,而為喘促。脾虛聚濕生痰之喘者,臨證當須分清標本主次,靈活辨治。若證見咳喘痰多而粘,咯出不爽,胸中窒悶,口粘納呆,舌苔白膩,脈滑者 ,治宜健脾燥濕,理氣化痰。可用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加味。方中二陳湯為治痰之良劑,尤治濕痰更妙。配蘇子、白芥子、炒萊菔子、紫菀、冬花止咳祛痰,降氣定喘;蒼術、苡仁增強其健脾燥濕,以杜痰源。 若因脾元虧乏,肺氣又虛,雖喘嗽不定,但見神疲少氣,面色無華,自汗脈弱,決非實證。治宜益氣健脾,培土生金。用六君子湯加味主之。藥用太子參、炙甘草補脾肺之氣;白術、茯苓健脾 ; 法夏、橘紅化痰。自汗加黃芪、浮小麥固表斂汗;食少便溏者加苡仁、蓮肉、砂仁、焦三仙健脾開胃;中氣下陷者,酌加生芪益氣固表,則虛喘自瘥。 (7)補肺固腎,納氣定喘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氣以降為順,腎氣以固為藏。久咳傷肺,肺氣不足,氣失所主,或勞欲傷腎,精氣內(nèi)奪,根本不固,攝納無權(quán),氣逆于上,均可致喘。證見喘促日久,短氣不足以息 ,呼多吸少,動輒喘甚,氣怯聲低,痰多清稀,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此乃肺腎氣虛之哮喘。病在上宜求其下,肺主氣卻歸宿于腎,腎不納氣固為喘促,且能俯不能仰,不足之證也。藥用人參補肺氣之力最雄,蛤蚧溫腎氣之力最佳,二藥相伍則雙補肺腎。并有金水相生之意。茯苓、炙甘草和中健脾,杏仁、浙貝化痰下氣,知母、桑白皮瀉肺清金,加胡桃、五味子,炒白果以增強其補腎斂肺,納氣定喘之功效。若肺腎陰虛,咳嗽氣虛,面赤等癥,可用都氣丸化裁,再參以收納鎮(zhèn)攝之品,于治腎虛哮喘則游刃有余矣。 (8)溫陽化飲,滌痰平喘
病因脾虛水泛聚于中焦,損傷脾陽,寒從中生,上漬于肺,肅降失常,氣機上逆而喘。證見咳嗽氣喘,胸脘痞悶,不得平臥,咯吐粘痰涎,痰量較多,口淡納呆,大便溏薄,甚則面足浮腫,舌胖淡邊有齒痕,苔白滑,脈沉弦,此為陽不化陰所致,當以辛甘化陽,甘淡去濕之劑,宜借仲景法溫以和之。方擬苓桂術甘湯合二陳湯加味。方中桂枝、炙甘草、白術、通陽運脾;陳皮、茯苓滲淡利濕;法夏、橘紅燥濕化痰,厚樸降逆平喘。如脾陽虛衰者可合理中湯,溫中益氣。若脾陽虛日久不復,久喘腎陽必虧,其證咳喘上氣,氣短語怯,面目下肢水腫,咳痰清稀,心悸,怕冷,尿少,大便溏薄等,脾腎陽虛之證,昭然若揭。用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方中真武湯溫腎陽以消陰翳,配合五苓散加強通陽利水以祛水邪之功。若水腫較甚,喘促加劇,加沉香、葶藶子以瀉肺定喘 ,痰多清稀可加蘇子、鵝管石,隨證施治,其效更彰。 哮喘多由外邪觸動內(nèi)火而發(fā)。針對病因,宜究寒熱。常見者有熱哮、寒哮、寒包熱哮三證。寒哮以小青龍湯為主;熱哮以麻杏石甘湯為主,或時方中之勻氣八仙湯(麻黃、杏仁、石膏、桔梗、黃芩、甘草、知母、貝母)亦可;寒包熱哮主以小青龍加石膏或麻杏石甘湯加減均可。針對病機,則須降氣化痰,降氣可用蘇子、萊菔子、枳殼、金沸草;蠲痰可選用二陳湯、南星、白芥子之類。凡此均是實證,如見肺虛,宜補以生脈;腎虛加白石英、貞元飲(系景岳方,其組成為當歸、熟地、炙甘草之類,余如鵝管石、冬蟲夏草,均可酌入)。純實者不用腎藥;肺腎氣虛者,不濫用麻黃。 黑錫丹納氣定喘的作用頗為明顯,凡喘急促,無論屬虛屬實,均可應用,唯注意量不可大(一次量不超過2g,一般用0.5g即能奏效)不宜常服。
(1)注意益衛(wèi)固表
支氣管哮喘患者,追問病史,有不少發(fā)于過敏性鼻炎。其最基本的成因,是“衛(wèi)陽不固,肺氣郁閉”。根據(jù)其偶觸外邪即不免誘發(fā)的特征,衛(wèi)陽不固應屬主要因素,肺氣郁閉次之。依標本關系論之,衛(wèi)陽不固是本,肺氣郁閉是標。 唯其衛(wèi)陽不固,故易于招致感冒,唯其肺氣郁閉,故易于續(xù)發(fā)哮喘。衛(wèi)陽不固,屬本為因;肺氣郁閉,屬標為果。故益氣固表,實屬首要?;谶@種認識,對于兼病鼻炎的患者,或易外感發(fā)哮者,則對證加用玉屏風散,一方面可以提高療效,同時又能起到減少復發(fā)的作用。
哮喘以寒包熱證為多見。除了脈證表現(xiàn)為寒熱互見之外,熱哮發(fā)于隆冬,寒哮發(fā)于盛夏的,也均以寒包熱哮視之。
臨床體會:對于哮喘屬于寒包熱者,在治療上除了寒熱互間(如小青龍湯加石膏或越婢加半夏湯之類)以外,可以采用瀉下法。臨床使用瀉下法治療本病,并不僅限于寒包熱一證,只要審為實證,均可瀉下。
瀉下方藥,每用牽牛60g,大黃30g,二味共研細末(《中藏經(jīng)》所載),每服6g,蜜水調(diào)下為平妥。
另有一治哮喘方,名定喘Ⅱ號,其方由黑白丑、麻黃、大黃三味等分,研末蜜丸,每服6~9g。用于肺熱哮喘。
(3)緩和痙攣
哮喘,除了必須分清寒熱虛實,針對其病因病機,進行辨證論治以外,還需結(jié)合辨病,對癥下藥,以提高療效。臨床常常把某些可以理解為緩解痙攣的藥物,如僵蠶、白附子、鉤藤、地龍、白芍、全蟲、細辛等,酌用一二味,確能增加療效。
不論內(nèi)因或外因所致之哮喘,其病機都是氣機的升降出納失常,使肺氣失宣、失降、失納所致。因此對哮喘的治療,關鍵在于理順氣機,而理順氣機的要點,可總括為宣、降、納三法,因為肺氣以宣為用,以降為順,以納為益(受納于腎)?,F(xiàn)分述于下。
(1)宣法
即宣暢肺氣法。肺氣以宣暢、布達為用。肺氣只有宣達、順暢,才能有效地吸清呼濁,維持生命之需要。若肺內(nèi)夙有隱伏之痰飲,復感外邪,或飲食不慎,情志所傷,引動伏痰則使肺氣失宣,發(fā)為哮喘。其治則當用宣濁,以宣通肺氣。臨床上根據(jù)病因不同,宣濁又具體分為“溫宣法”、“清宣法”和“祛宣法”。即冷哮者,溫宣以通;熱哮者,清宣以通;濁哮者,祛宣以通。
①溫宣法
溫宣法是用性味辛溫之方藥,以溫散束肺之寒邪,分解互結(jié)之寒痰,從而宣暢肺氣,以收止喘平哮之功。此法用于冷哮證,癥見哮喘因感受風寒,或進食生冷之物而誘發(fā),哮喘急迫,胸悶氣促,形寒肢冷,面青唇紫,痰白而粘,舌苔白膩,脈象弦滑,喉間有水雞聲,肺部有哮鳴音等。用射干麻黃湯合小青龍湯加減藥如射干、麻黃、細辛、法夏、桂枝、生姜、五味子、甘草等。麻、細、姜、桂都是辛溫散寒宣肺之藥,尤以細辛辛溫走竄,善通關竅,為開通氣道之先鋒;麻黃辛苦溫 ,上宣肺氣,下降逆氣,既開鬼門,又潔凈府,是宣肺平喘之主將。生姜、半夏善化寒痰,射干、桂枝寒溫并用,善利咽通滯,少佐五味子收斂肺氣以防宣散太過而傷肺氣,甘草調(diào)和諸藥而本身亦善平喘。如此則寒散痰化而氣道通暢,哮喘自平。
②清宣法
清宣法是用寒涼性質(zhì)的方藥,來清熱化痰,宣通肺氣,從而達到止哮平喘的一種治法。它適用于痰熱交阻、壅塞氣道的熱哮證。癥見哮喘聲高息涌,胸脹氣粗,膨膨然若氣不能容,張口抬肩,倚息難臥,以呼出為快,或兼發(fā)熱,口干,汗多,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聽之喉間痰鳴如曳鋸,肺部有哮鳴音,甚至干濕性口羅音(多系合并感染)。常用自訂的清宣平哮湯,即麻杏石甘湯加葶藶子、馬兜鈴、桑白皮、鮮竹瀝等藥。麻杏石甘湯辛涼宣泄,清肺定喘為主藥,輔以葶藶子、馬兜鈴苦寒降氣,桑白皮、竹瀝甘寒潤肺,合用之,使肺熱得以清泄,痰熱能夠化解,兩邪即除,氣道自通,哮喘焉作? ③祛宣法
祛宣法是指祛逐風邪法。過敏性哮喘,其來迅速,其去也疾,符合風邪的“善行而數(shù)變”之特點,因而將過敏原病邪歸屬于風邪一類較妥。祛宣平哮法用于風邪偏勝的哮喘,癥見哮喘突然發(fā)作,胸悶氣憋,咽癢,嗆咳,痰少或無痰,舌苔凈,脈浮滑,常用祛風湯(自制驗方):防風10g,荊芥10g,白芷6g,細辛3g,地龍10g,蟬衣6g,木蝴蝶5g,薄荷6g,蒼耳子10g,甘草10g。風性輕揚,善客上焦,故用藥宜輕,不僅藥量宜輕,而且藥質(zhì)宜輕 ,如荊、防、辛、蟬衣、木蝴蝶等。藥性輕揚,宣泄上焦,才能起到祛風止哮之功,此所謂 “上焦如羽,非輕不舉。”
(2)降法
即通降肺氣法。肺主肅降,肺氣以清肅下降為順,以壅塞上涌為逆。肺氣的壅塞多因痰飲內(nèi)伏窠臼,復感外邪引動,故而痰氣交阻,閉阻氣道,發(fā)為哮喘。因此,治療哮喘常用降氣法。臨床又據(jù)證分為兩法。
①理氣降逆法
理氣降逆法多以滌痰、寬胸、下氣藥均組方,治療以痰氣交阻為甚的哮喘證,癥見哮喘發(fā)作,聲高息涌,喉間痰鳴如曳鋸,胸悶氣粗,痰涎壅盛,或見惡心嘔吐痰涎,舌苔厚膩,脈滑或弦滑??捎锰K子降氣湯合三子養(yǎng)榮湯:蘇子、白芥子、萊菔子、橘紅、半夏、當歸、前胡、厚樸、生姜、桂枝、沉香、甘草。本方以三子、橘紅、半夏、前胡除痰實為主藥,其中萊菔子、橘紅、厚樸、沉香寬胸下氣為輔,當歸、桂枝、生姜、甘草能通利血脈,因肺朝百脈,百脈通利則有利于肺氣降。全方既能除痰降氣,又能通利血脈,氣道乃通,哮喘可寧。
②釜底抽薪法
肺與大腸相表里,若肺氣不降,則大便難通;反之,若大便不通,則肺氣難降,兩者都可誘發(fā)或加重哮喘。一般多見于肺熱痰結(jié)型哮喘,或已發(fā)哮喘而兼見大腸熱結(jié)者。癥見哮喘發(fā)作,哮聲響亮,胸悶腹脹,大便秘結(jié),數(shù)日不通,或兼見額頭大汗,口干渴,舌暗紅,苔黃厚,脈滑數(shù)??捎眯壮袣鉁游?,以清肺降氣,化痰通下,藥如生大黃、生石膏、杏仁、瓜蔞、桑白皮、枳實、厚樸、萊菔子。便秘甚者加芒硝。若病情緊急,不便煎湯藥者,也可單用生大黃粉一味 3~5g吞服,每日2~3次,也有效果。 (3)納法
肺氣以呼、吸相合,宣納互濟為治。若肺氣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則肺氣將絕。若宣多納少,則肺氣耗散無根而形成虛喘。若納多宣少,則肺氣壅塞而成喘。是故肺氣的升降出入與哮喘之成因關系密切。納氣法多用于單喘無哮者,多見于慢性哮喘的間歇期,不哮單喘,動輒氣喘吁吁,呼吸短促者。臨床上根據(jù)證候不同,而有補腎納氣法與鎮(zhèn)納浮陽法兩種。
①補腎納氣法
補腎納氣法用于肺腎兩虛之虛喘證,癥見呼吸短促,急促低喘,易出汗,活動更甚,常伴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夜尿多,尺脈弱??捎萌藚⒏蝌簧⒓訙p,偏肺氣虛,汗多易感冒咳嗽者,加玉屏風散、五味子、紫菀;偏腎氣虛,陽虛怕冷,腰腿酸軟,陽痿,夜尿多者,加胡桃肉、仙靈脾、肉蓯蓉、鵝管石等;偏陰虛,五心煩熱,盜汗,口干不飲,形瘦,脈細數(shù)者,加熟地、麥冬、五味子,或改用麥味地黃湯。 ②鎮(zhèn)納浮陽法
鎮(zhèn)納浮陽法用于哮喘多年,正氣極虛,元氣耗散者,癥見喘促急迫,呼吸短淺,汗出肢冷,面色粉紅或蒼白,惶惶然若氣欲斷,脈微細或浮散無根。選用參茸黑錫丹吞服,或參附龍牡湯。
肺氣虛感冒,是平素肺氣不足之人,外感風寒邪氣所導致的病證。
肺氣虛 多因久病體弱,七情內(nèi)傷,發(fā)散太過,勞力過度等,久咳久喘、言語過多、久吹久唱,耗損肺氣,以致衛(wèi)外不固,容易為風寒所侵犯。
本證以惡寒發(fā)熱、咳嗽、氣短、自汗、脈浮無力為主癥。
肺為華蓋,主氣,主衛(wèi),開竅于鼻,外合皮毛,溫分肉,肥腠理,司開合,主宣發(fā),以肅降為順。在正常情況下,肺氣充沛,則衛(wèi)表固護,腠理致密,邪不能傷,即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若體質(zhì)素弱,肺氣不足,衛(wèi)氣不固,則六淫之邪必乘虛而入,或從皮毛,或從口鼻,致肌表之營衛(wèi)失和,肺經(jīng)之肅降不行,變生諸證。邪輕而淺者,只在肌表;重而深者,內(nèi)及臟腑。皮毛為肺之合,而上通于鼻,肺氣一虛,固衛(wèi)失職,感受風寒,必惡風惡寒,發(fā)熱,汗出多。肺氣不能宣達,肺竅不利,則見鼻塞流涕。肅降之令不行,則發(fā)咳嗽。平素氣虛,適感外邪,必倦怠乏力,呼吸短促,動則尤甚。邪在肌表,經(jīng)氣不暢,上干于頭則頭痛頭昏。肺氣失肅,氣不布津,則胸痞滿悶,痰涎清稀。綜上所述,其臨床表現(xiàn)可歸納為:
主癥:①惡風(或惡寒)發(fā)熱;②自汗,鼻塞,流清涕;③咳嗽無力,身楚倦??;④呼吸短促,動則尤甚。
次癥:頭痛頭昏,胸痞滿悶,痰涎清稀。
舌脈: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浮虛。
凡俱備主癥①或②,并見③、④中任何一項及典型舌脈者,即可確診為感冒病的肺氣虛證。 肺主氣,脾生氣。肺氣不足則表衛(wèi)不固,風邪易從皮毛而入;脾氣匱乏則肌肉不充,風邪易從肌肉而侵。故脾肺氣虛,風寒必先歸之。或脾氣先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無以上輸養(yǎng)肺,則肺氣亦虛;或肺氣先虛,肺病及脾而形成脾肺氣虛證。無論是脾虛及肺,或者肺虛及脾,都極易罹受風寒而患感冒。風寒外束,衛(wèi)氣失護,則見惡寒發(fā)熱,或惡風自汗,或兼見頭身疼痛;肺開竅于鼻,肺氣虛弱,風寒外束,肺竅不利,則鼻塞流清涕;肺氣肅降功能失常,故咳嗽,痰多稀白,甚則胸悶喘息;肺氣虛弱則氣短聲低;脾的運化功能減弱,則食少納差,脘腹脹滿,大便稀溏。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缺乏生化之源,則倦怠乏力,面色白或萎黃無華。氣虛外感則見舌淡苔白脈細弱。 其臨床表現(xiàn)可歸納為:
主癥:①惡寒發(fā)熱,或惡風自汗;②鼻塞流清涕;③咳嗽吐痰,痰多稀白;④氣短,聲低神疲,倦怠乏力;⑤食少,脘腹脹滿;⑥大便稀溏。
舌脈:舌淡苔白;脈細弱。
凡具備主癥①、②,或③、④中1項兼⑤、⑥中1項,并具見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感冒之脾肺氣虛證。 第五節(jié) 肺與大腸
一、肺的生理病理
肺位于胸腔,由于肺位最高,故稱“華蓋”,因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藏”。其主要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fā)和肅降、通調(diào)水道,外合皮毛,開竅于鼻。
(一)肺主氣、司呼吸
肺主氣是指人身之氣皆由肺所主管,其含義包括三個方面:
1.肺主氣與肺的呼吸功能有關:肺是體內(nèi)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nèi)的濁氣,吐故納新,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于肺”,就是此意。
2.肺主氣與人體宗氣生成有關:肺與宗氣的生成有密切關系,由肺吸入的清氣與水谷精氣結(jié)合而成宗氣,它積于胸中,上出喉嚨以司呼吸,又通過心脈而散布全身,以營養(yǎng)各臟腑組織,故肺起到了主持一身之氣的作用?!端貑枴の宀厣善氛f;“諸氣者,皆屬于肺”。就是指此而言。
3.肺主氣與肺朝百脈有關:所謂“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jīng)脈而聚會于肺。肺氣能協(xié)助心臟調(diào)節(jié)人體氣血的循行,故有“肺主治節(jié)”之說。
肺主氣的功能正常,則氣機通暢,氣血流通,百脈充盈,呼吸均勻,脈來勻和,若肺氣不足,不僅會引起呼吸功能減退,面且會影響宗氣的生成,因而出現(xiàn)呼吸無力、少氣懶言,語音低微,身倦乏力等。
(二)肺主宣發(fā)與肅降
1.宣發(fā)功能:宣發(fā)即有宣通發(fā)散之意。其功能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肺的氣化,排出體內(nèi)的濁氣;二是將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三是宣發(fā)衛(wèi)氣,調(diào)節(jié)腠理之開合,排泄汗液及病邪等。因此肺失宣散,即可出現(xiàn)呼氣不利,胸悶、咳喘,以及鼻塞和無汗等病變。
2.肅降功能:肅降即有清肅和下降之意。其功能也有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二是肺為華蓋之臟,故將吸入之清氣和水谷精氣向下布散;三是肅清肺和呼吸道內(nèi)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凈。因此肺失肅降, 可出現(xiàn)呼吸短促,咳喘、咳痰等病變。
宣發(fā)與肅降是肺臟的兩種生理功能,兩者是相互協(xié)調(diào)的,宣降正常,則肺氣升降出入通暢,呼吸調(diào)勻,若宣降失常,就會發(fā)生“肺氣不宣”或“肺失肅降”的病變。
(三)肺主通調(diào)水道
肺的通調(diào)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發(fā)和肅降對體內(nèi)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diào)節(jié)的作用。肺主宣發(fā),不但將水谷精微宣布全身,而司腠理開合,調(diào)節(jié)汗液的排泄;肺氣肅降,不但將吸入之清氣下納于腎,而且也將體內(nèi)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經(jīng)腎與膀胱的氣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體外。因肺氣能促進和調(diào)節(jié)水液代謝。所以有“肺主行水”和“肺為水之上源”之說。若肺的通調(diào)水道功能減退,就可發(fā)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飲,甚則水腫,無汗等病變。
(四)肺主皮毛,開竅于鼻
皮毛,是皮膚、汗腺、毫毛等的總稱,為一身之表,是人體抗御外邪的屏障。皮毛由肺輸布的衛(wèi)氣與津液來溫養(yǎng),使皮毛汗孔開合正常,起著保衛(wèi)機體,抗御外邪的作用?!端貑枴の迮K生成篇》說:“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說明了肺與皮毛在生理上有密切關系。肺氣充足,則皮毛潤澤,開合正常,邪不易入侵;若肺氣虛弱,則皮毛御邪能力減弱而易感冒,從而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鼻塞、咳嗽、氣喘等肺衛(wèi)不宣的證候。
肺司呼吸,鼻是呼吸出入的通道,故鼻為肺竅。鼻的通氣和嗅覺功能,與肺氣的和暢有關。如《靈樞·脈度篇》說:“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由于鼻為肺竅,所以外邪犯肺,常從口鼻而入。如風寒束肺,肺氣不宣,每見鼻塞流涕,嗅覺失靈:若肺熱壅盛,則常見鼻翼煽動之癥。
(五)肺與大腸的關系
肺與大腸通過經(jīng)絡互相絡屬,構(gòu)成表里關系,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響,如肺氣肅降正常,則大腸傳導如常,大便通暢;若肺失肅降,津液不能下達,則大便秘結(jié);反之,若大腸實熱,腑氣不通,也可影響肺氣不利而咳喘。
(六)肺與其它臟的關系
1.肺與心
肺主氣,心主血,血之運行賴氣之推動,而氣之輸布亦賴于血之運載,兩者結(jié)合,才能敷布到全身,兩者密不可分,故有“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等說法。若肺氣虛弱,宗氣不足,則運血無力而導致心脈瘀阻;若心氣不足,血運不暢,也會影響肺之宣降功能而致胸悶、咳喘等癥。
2.肺與脾
肺主氣,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肺氣受水谷之氣的資生,而水谷之氣,也賴肺氣為之輸布,其水液的運化,亦需肺氣的通調(diào)。若脾氣虛弱,可致肺氣亦虛而出現(xiàn)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等證;水濕停留,聚結(jié)成痰,影響肺氣的宣降而見咳嗽、痰多,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之說;若肺失通調(diào)而致水濕困脾,則可見納呆,腹脹、便溏等癥。
圖5-6 肺與其他臟的關系示意圖
二、大腸的生理病理
大腸上接小腸、下連肛門。主傳化糟粕?!端貑枴れ`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是指大腸接受小腸下注之濁物,進一步吸收其水分,變?yōu)榧S便,排出體外。若大腸傳導失常,便會出現(xiàn)腹瀉、便秘等癥狀。
三、肺病的辯證論治
(一)肺氣虛
主證:咳嗽氣短,動則氣喘,痰多清稀,怕冷自汗,易患感冒,神疲乏力,聲低懶言,舌淡苔白,脈虛弱。
辯證:肺氣不足,宣降無力,故見咳嗽氣短,動則氣喘;通調(diào)不利,聚濕成痰,故痰多清??;肺衛(wèi)不足,皮毛不固,故怕冷自汗,易于感冒;宗氣不足,臟腑失養(yǎng),故神疲乏力,聲低懶言;氣不足以行血,故舌淡苔白,脈虛弱。
治法:補益肺氣
方藥:補肺湯;藥用人參、黃芪、五味子、甘草等。
(二)肺陰虛
主證: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顴紅,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辯證:肺陰不足,肺失滋潤,故干咳少痰,口干咽燥;熱傷肺絡,則痰中帶血;陰虛內(nèi)熱,迫津外泄而盜汗,陰虛生內(nèi)熱,故見顴紅、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陰潤肺
方藥:養(yǎng)陰清肺湯;藥用生地、沙參、麥冬、百合等。
(三)燥邪犯肺
主證: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鼻干咽燥,喉癢,咳甚胸痛。舌尖紅,苔薄黃而干,脈細數(shù)。本證以肺燥為主,無陰虛癥狀。 辯證:風燥傷肺,津液被灼,故干咳無痰,喉癢,鼻干咽燥;燥熱傷肺,肺絡受損,則痰中帶血;肺氣不利則胸痛;舌紅苔黃,脈細數(shù)均為燥熱之征。
治法:清肺潤燥
方藥:清燥救肺湯;藥用桑葉、枇杷葉、杏仁、沙參等。
(四)風寒束肺
主證:咳嗽聲重,咯痰稀白,惡寒發(fā)熱,頭痛身楚,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脈浮緊。
辯證:風寒襲肺,肺氣不宣,故咳嗽聲重;氣不布津,寒凝為痰,故咯痰稀白;風寒外束,營衛(wèi)不和,故惡寒發(fā)熱,頭痛身楚;肺竅不利,則鼻塞流涕;苔薄白,脈浮緊為表寒之征。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止嗽散;藥用麻黃,桂枝、紫蘇、桔梗、陳皮、半夏等。
(五)痰濁阻肺
主證:咳嗽氣喘,痰多泡沫或色白粘膩,喉中痰鳴,胸部滿悶,甚則不能平臥,苔白膩,脈滑。
辯證:痰濁.阻肺,肺失宣降,則咳喘痰多,胸悶;平臥痰濁壅阻,氣道更加不利;苔白膩,脈滑為痰濕之象。
治法:燥濕祛痰,健脾利肺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藥用陳皮、半夏、蘇子、白芥子、萊菔子、茯苓等。
(六)肺實熱證
主證:咳嗽氣喘,痰黃稠帶血,胸痛,鼻煽,身熱,口干,大便干結(jié),小便赤澀,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辯證:痰熱壅阻,肺失清肅,故見咳喘,痰黃稠,鼻煽,身熱;熱傷肺絡,則痰中帶血,肺氣不利則胸痛;肺失通調(diào),熱灼津液,故口干,大便干結(jié),小便赤澀;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痰熱之象。
治法:清肺化痰
方藥:清金化痰湯;或麻杏石甘湯,藥用桑白皮、地骨皮、知母、黃苓、桔梗、瓜萎、貝母、石膏、杏仁等。
四、大腸病的證治
主證:發(fā)熱,腹痛,腹瀉,肛門灼熱或大便膿血,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shù)。
辯證:濕熱蘊結(jié)大腸,氣血受阻,傳導失職,故見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濕熱熏灼,熱腐為膿,故肛門灼熱,大便膿血,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shù)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燥濕
方藥:白頭翁湯;藥用黃連、黃苓、黃柏、白頭翁、秦皮等。
(二)大腸津虧
主證:大便干結(jié),甚如羊糞,難于排出,常數(shù)日一行,伴有頭暈、口臭,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苔黃燥,脈細澀。 辯證:大腸津液不足,腸失滋潤,故大便秘結(jié),數(shù)日一行;胃氣失降,濁氣上逆,故有頭暈、口臭;口干咽燥、舌紅苔燥、脈細澀皆為津虧之象。
治法:潤腸通便
方藥:麻仁丸;藥用火麻仁,郁李仁、瓜萎仁、柏子仁等。
表5-4 肺病的辯證論治簡表
全屏顯示表格
肺氣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