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道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讀懂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一定要說清楚“道”“無”“自然”“無為”等范疇?!暗馈庇卸嗔x?!盁o”雖亦有多義,但主要是哲學義。哲學概念框架下的“無”,不但不是“沒有”“不存在”的意思,而是表示的是“有”“多”的意思,從而體現(xiàn)著“無”的無限性和無規(guī)定性?!盁o”是道的存在方式。道是無,道是一,道是體;德是有,德是多,德是用。所以,老子的《道德經(jīng)》又可稱做《無有經(jīng)》《一多經(jīng)》《體用經(jīng)》。而這一有著特殊義旨的“道德”又通過“自然”“無為”范疇得到強化。當然,只有在多個層面上去理解“自然”和“無為”,才能揭示出它們的豐富內(nèi)涵及其意義。
學習國學,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弘揚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都離不開對構(gòu)成這一學術(shù)和文化主體的道家思想的探討。我們這里不想爭論或者說確認道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究竟排在哪一位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究竟以儒道佛三家哪一家為主干等問題。因為大家知道,道家曾在唐代一段時間里排在儒家和佛家之前而居三教之首,現(xiàn)代有的學者是將道家視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干。當我們超越了這些爭論以后,而是客觀呈現(xiàn)道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起作用以及專注到對道家思想本身的定性和研究上,道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的問題自然能夠得到最真實的體現(xiàn)。
1、道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我們這里所說的道家,主要專指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及其思想。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進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會認識到道家的作用。一般說來,秦漢以前的中國文化是以“儒墨道法”四家文化為其主體,這其中有道家;唐宋以后的中國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文化為其主體,這其中有道家。一般說來,就政治制度文化而言,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表現(xiàn)出內(nèi)法外儒,或說陰法陽儒的格局;而如就理論思想文化而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是表現(xiàn)出內(nèi)道外儒,或說陰道陽儒的格局。我們又知道,文化的基礎(chǔ)和核心乃是反映在理論思想文化之中的。因為這關(guān)乎到價值取向、思維方法、生活方式、倫理道德、審美情趣以及深層的民族心理結(jié)構(gòu)等重大問題。而這其中又有了道家。古人直謂“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這其中有道家;古人還有“三光麗天,亙?nèi)f古而長耀”“三教如鼎,缺一不可”“青蓮白藕紅荷花,三教原本是一家”之語,這其中有道家;古人有“儒是糧食,道是璧玉,佛是黃金”之比,這其中有道家;今人亦有“儒家是糧食店,道家是藥店,儒家是百貨店”之喻,這其中有道家。而對于包括道家在內(nèi)的三教的功用問題論述較為完備的當推南宋孝宗皇帝。他制《原道辨》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誠知心也身也世也,不容有一之不治——則三教豈容有一之不立。無盡居士作《護法論》曰:‘儒療皮膚,道療血脈,佛療骨髓?!\知皮膚也血脈也骨髓也,不容有一之不療也。如是則三教豈容有一之不行焉?!碑斎?,在這里值得強調(diào)指出的是,對上述許多古人所論不能僅從“跡”上來認知,也就是說,不宜將古人對儒道佛三家各自的功能定位做機械化的理解,而是注重審視包括道家在內(nèi)的儒道佛三教在“化成天下”,即凈化心性、變化氣質(zhì)、成就道德、完善人格、成長生命這一總的表征著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的巨大作用。當然,道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所表現(xiàn)的形式是有其獨特性的。
而當我們表述中國傳統(tǒng)學術(shù)思想時喜用“孔孟之道,老莊之學”這樣一句話,老莊之學就是道家思想。大凡有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人生格言,“得意信儒,失意崇道”,或說“順境信儒,逆境崇道”。清人紀曉嵐直謂道家思想是“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更有現(xiàn)代人對道家之作用的經(jīng)典概括。胡適先生有云:“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濒斞刚f:“不讀《老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以下一些情況亦是應(yīng)該知道的,通過了解即可提高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信。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被譯成外國文學發(fā)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除了《圣經(jīng)》以外,就是道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jīng)》了。當然一個欲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更應(yīng)該知道,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發(fā)展史上,深入影響中國社會與人心的最重要的書有三本,一本是《周易》,一本是《論語》,一本就是《道德經(jīng)》。林語堂的一句話最能體現(xiàn)儒道兩家思想在中國人精神生活中的無可替代的作用。他說:“儒家及道家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边@就明確告訴我們,實際上中國人靈魂是有兩面的,而這兩面又是靠儒道兩家來提供的,因而,如欲全面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要深入中國人的靈魂,那一定要同時兼顧儒家與道家。
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及其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狀態(tài)是有其不同于儒家的一些特點。最大的一點就是,道家始終沒有像儒家那樣形成一個延續(xù)不斷的學術(shù)、政治、思想傳承的“學統(tǒng)”“宗統(tǒng)”“道統(tǒng)”。老子思想在西漢初年,與黃帝學說一起形成所謂“黃老之學”而一度成為統(tǒng)治思想。作為中國本土宗教的道教,其思想理論基礎(chǔ)運用了不少老莊道家思想。作為中國哲學一個非常重要發(fā)展階段和思潮的魏晉玄學,以儒道兼綜的方式發(fā)展了一些道家思想。唐代一度依憑道教來凸顯李唐王朝的神圣性而就此神化和抬高老子的地位(有種說法,確切地說是在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中提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作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存在最久遠的宋明理學,是以儒家為主并融合著儒道佛三家思想而形成的一個學術(shù)思潮,而道家作為一家參與其中。然而,值得強調(diào)指出的是,雖然道家的發(fā)展沒有像儒家那樣連貫,更沒有像儒家那樣長期作為統(tǒng)治思想并有著教育制度的支撐,但是,道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方面面的影響是巨大而又深遠的。就其對中國人的思想、精神和信仰這一關(guān)乎“形而上之道”的層面的影響程度來說,道家那是絕對不在儒家之下的。實際上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道家思想的自身獨特的魅力。雖然老莊道家思想主要寄寓在《老子》與《莊子》兩部著作中,但是,漢代兩部著作則最早記載和概括了道家的思想。
2、道家的核心價值觀
道家在諸子百家中,與法家、名家、陰陽家一樣,通過其學派的名稱就可直接認知到它的性質(zhì)。具體說來,你無法從儒家之“儒”字來判定其思想的核心價值,同樣你也無法從墨家之“墨”字來認識其思想的核心價值,而你卻可從法家之“法”字來確認其思想的核心價值。我們說的道家同樣具有這種特點,你可直接從道家之“道”字來體認其思想的核心價值。
其實到了漢代才出現(xiàn)了“道家”這個概念,而也正是漢代的幾位思想家對道家思想的內(nèi)容及其特點進行了非常精當?shù)母爬偨Y(jié),了解這些內(nèi)容對在本原上把握道家思想是極其重要的。
由班固編撰的《漢書·藝文志》這樣記述道家的:“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執(zhí)要,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shù)也,合于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意思是說,道家這個學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始終關(guān)注和記載成功失敗、生存滅亡、災(zāi)禍幸福、古往今來的道理。然后在此基礎(chǔ)之上便知道秉持要點把握根本,提倡堅守清靜無為,保持謙虛柔弱的態(tài)度,并認為此乃國君治理國家的方法。道家的這些主張是符合堯的能夠謙讓、易經(jīng)上所說的謙虛。一種謙虛可以得到四種好處,此乃道家思想所顯示的優(yōu)長。由司馬遷父親司馬談撰寫的《論六家要旨》這樣記述道家:“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shù)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執(zhí),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后,故能為萬物主——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币馑际钦f,道家講無為,又說無不為,其實際主張容易施行,其文辭則幽深微妙,難以明白通曉。其學說以虛無為理論基礎(chǔ),以順應(yīng)自然為實用原則。道家認為事物沒有既成不變之勢,沒有常存不變之形,所以能夠探求萬物的情理。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后物情的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的主宰。虛無是道的永恒規(guī)律,順天應(yīng)人是國君治國理民的綱要。從以上兩部經(jīng)典對道家介紹中,我們可以概括出道家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價值觀。道家主張?zhí)撿o無為,謙讓卑弱,崇尚無形變化之道,強調(diào)依時順勢,應(yīng)物因世。一句話,以虛無為體,以因循為用。由此可見,道家的核心價值觀正是體現(xiàn)在無為、謙虛,卑弱。
3、老子生平簡介
與儒家兩個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相比較起來,老子生平事跡都顯得那樣不甚清晰,幾千年來多少人為之爭論不休。因為在歷史上有好幾位被稱為老子的。哪一位是著《道德經(jīng)》的老子,早在漢代的司馬遷那里就搞不清楚了?!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提到了三位老子,一位是早于孔子的老子(“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一位是與孔子同時的老子(“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一位是晚于孔子129年的老子,即周太史儋(“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而這三位又都被稱為老子。老子出生在哪里,現(xiàn)在屬于哪個地方,千年來爭論的不亦樂乎,有的說是河南鹿邑,有的說是安徽渦陽。其中一位老子做過周代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守藏室之史也”),這種說法被許多人津津樂道。而從思想層面來看,與孔子同時的那位老子所提出的理念是最能反映道家老子思想特征的,也是最能體現(xiàn)道家核心價值觀的。這一著名還表現(xiàn)在孔子向他請教過有關(guān)禮的問題。于是“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已然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非常聞名的事件。有的將老子與孔子的相見視為是人類歷史上再也無法超越的兩位偉大思想家的會面。道理很簡單,老子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后被道教尊稱為太上老君,孔子是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后被世人尊稱為至圣先師。從一定意義上說,老子與孔子奠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本格局。老子與孔子的談話中,主要提到了以下幾個觀念,而這些觀念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道家老子的核心價值觀:
第一,君子得其時就干,不得其時就不干(“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第二,做事要謙虛,做人要愚拙(“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第三,要去掉驕橫之氣,過多之欲,變態(tài)之色,邪淫之志(“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
總之,謙而不驕,樸而不華,貴而不淫是老子提倡的核心價值觀。老子所著一書,一名《老子》,一名《道德經(jīng)》,一名《五千文》。因為此書是老子所著,所以名為《老子》。因為此書既論道,亦論德,所以名為《道德經(jīng)》。因為此書共有五千余字,所以名為《五千文》。究竟此書是有哪一位老子所寫,這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我的觀點是,三位老子可能都對此書的最終完成做出過貢獻。也就是說,《老子》這本書非一人完成且有一個形成過程。
道家由老子所創(chuàng),他建立了道家思想體系以及這一體系所需要的諸多范疇。正因為如此,要說清楚道家老子的思想,那是需要通過對他所構(gòu)建的一系列范疇進行詳說才能夠做到。所以,我們要“說道”“說無”“說自然”“說無為”等,以此來全面而又具體展現(xiàn)老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文化觀、自由觀、幸福觀等。
4、說道
如果要問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哪一個概念所包含的面最廣以及哪一個概念被各家都使用,那么,答案一定是“道”。群經(jīng)之首的《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以及“形而上者謂之道”,儒家經(jīng)典《中庸》說:“率性之謂道”,道家經(jīng)典《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法家經(jīng)典《韓非子》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而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以及“朝聞道,夕死可矣”,《禮運》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等更是為人所熟知。但我們又說,中國古代圣賢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是從經(jīng)驗的、有限的、可以言說的層次來談?wù)摵瓦\用“道”。換句話說,多是在先王、君子、人生等意義上來談?wù)摵瓦\用“道”的。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發(fā)展中將這一情況加以改變的,力圖從哲學的高度來使用“道”這個概念的,并將其作為思想體系的最高范疇的,那要當推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
4.1 道的本義解釋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這樣解釋“道”的:“道,所行道也。從辵從自。一達謂之道?!睆倪@一定義中我們可獲得以下幾個信息。第一,“道”是人行走的道路。這從“道”字的左右兩個偏旁即可明白?!稗u”(音chuo,綽)或“辶”表示的是忽走忽停的行走。“自”或“首”表示的是人頭。所以清人段玉裁注《說文解字》中才說:“道者人所行”。由此可見,“道”表征的是從頭開始行進的“過程”。第二,“道”是指一條道路,而不是多條道路。所以這里必須結(jié)合解釋另外兩個詞語才能很好理解為什么說“一達謂之道”。一個是“衢”字,一個是“馗”字。古人云“四達謂之衢”“九達謂之馗”。也就是說,有四條道路可以達到的叫著“衢”,而有九條道路可以達到的叫著“馗”。與此相聯(lián),為我們熟知的“四通八達”一語是指八面相通的道路。由此可見,“道”表征的是一個“唯一”。第三,“道”是“達”的,而所謂“達”即有“通達”“暢達”之義也。由此可見,“道”表征的是一個“方法”。第四,“一達”之“道”表示的乃是一種唯一正確之道也。由此可見,“道”表征的是一個“規(guī)律”。
我們在本義上來把握“道”的意義,其目的是要找到道家老子所謂“道”與字源意義上的“道”之間所存在的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性。換句話說,我們在本源意義上掌握了“道”字的含義,還不是我們的目的,重要的是要找到或告訴人們,這一本義與我們要說的道家老子之“道”有什么樣的內(nèi)在的關(guān)系。
4.2 老子所謂“道”的含義
老子是將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體視為是“道”。本原是要解決宇宙萬物的起始問題,本體是要解決宇宙萬物,當然包括自然、社會以及人生的根據(jù)問題。而本原和本體這兩個問題又是所有被稱為真正哲學家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應(yīng)該這么說,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上老子最先涉及到了這一問題。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胡適先生才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1)道是最先的存在。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老子》1章,下引《老子》,只注篇名),“道沖……象帝之先”(4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無名”就是指“道”,“有物混成”也是指“道”。由此可見,老子認為“道”是先于天地,先于上帝的存在。老子對“道”的先在性的論述,似乎與“道”字的“首”旁所表示的“頭”和“起始”義存在某種相契之處。
(2)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在老子看來,這一本始的“道”承擔著生成宇宙一切萬物的“任務(wù)”。老子說:“道生一”(42章),“道生之”(51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34章)。意思是說,包括太初的統(tǒng)一的元氣在內(nèi)的一切萬物皆是依靠廣泛普遍之“道”生長生存的,當然“道”卻并不因此而去干涉萬物。關(guān)于老子對生成之道的描述,倒與“道”的本義不存在什么關(guān)聯(lián)性。
(3)道是構(gòu)成一切的存在。所謂道是構(gòu)成一切的存在是說“道”是一切萬物所以然者的原因,即是一切萬物成為那個樣子的根據(jù)。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39章),意思是說,天地神谷萬物以及侯王各自所具備的特性都是由“道”賦予。關(guān)于老子對構(gòu)成之道的描述,與“道”的本義之“唯一”性倒是存在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
那么,上述所確立的道性,其思想文化的意義在哪里呢?
這是我們應(yīng)該給予揭示的。老子將“道”視為宇宙天地最先最高的存在以及是宇宙天地統(tǒng)一的本原和本體,這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具有極其重大意義的事情。它反映了中國人積極探索宇宙天地根本的精神,表征著中華民族精深的哲學思維。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抽象思辨的理論思維,而判斷有無的標準,正是要看它是否能提出宇宙世界的統(tǒng)一性問題,而且是將充當這一統(tǒng)一者規(guī)定為是超越直觀經(jīng)驗感覺的存在,而老子所謂的“道”正是這一性質(zhì)的存在。
這里還要引起大家特別注意的是,老子認為“道”是“象帝之先”的存在,這一思想觀念,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思想文化意義和價值。因為這一觀念的形成,影響并決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也就是說,老子將“道”放在了“上帝”之先之上,即將原先最先最高存在者——上帝來了一個降格動作,有力地清算了先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宗教有神論色彩,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取向牢牢地確立在現(xiàn)實人文的軌道上,并最終形成了以人為本與以自然為本的這一無神為主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特征。
(4)道是規(guī)律性存在。其實在“道”充當了萬物所以然,即道是萬物成為那個樣子的根據(jù)和事物之理的角色中我們即可體會出“道”表示的是一種規(guī)律性存在。老子說:“能知古始,是謂道紀”(14章),所謂“道紀”的意思就是道的規(guī)律。他所說的“行于大道”(53章)“以道蒞天下”(60章),都在規(guī)律的意義上對“道”的規(guī)定和高揚。另外,在老子那里,經(jīng)常運用的“天道”“天之道”“人道”“人之道”皆是表示天地自然的規(guī)律和社會人間的規(guī)律。為世人最為熟習的老子名言“道法自然”正是要向人們昭示“道”的最本質(zhì)的屬性即在它的自然性。所謂“自然性”也就是整個宇宙天地自然社會人生的規(guī)律性。所以,“道法自然”簡單的意思就是效法自然規(guī)律,按照自然本性而為。老子突顯大道的規(guī)律性,是要讓人們不要以自己的主觀意志和心智去破壞和改變客觀事物的本性和規(guī)律。被稱為“規(guī)律”的存在,那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是一種決定所有事物存在的內(nèi)在本質(zhì),是一種事物成為一種事物的個體性存在。它不能增減,不可損益。它是自然具足的唯一者。依順了它,事物之真性即可呈現(xiàn)矣。由上可知,關(guān)于老子對“道”規(guī)律性的描述,與“一達”之“道”表示的乃是一種唯一正確之道也,即“規(guī)律”性的本義倒是存在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
(5)道是過程性存在。在老子那里,都是堅持認為作為天地之始、宇宙之根、萬物之宗、事物之則的“道”是一個無限展開的過程和不斷發(fā)展的進程。過程和進程所欲反映的是由“道”所構(gòu)成的世界乃是一個運動不居,循環(huán)反復(fù)的存在。老子所提出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25章),“反者道之動”(40章)所要表達的正是這一深義。也就是說,“道”不斷擴大而后離去,連續(xù)離去而后遠引,持久遠引而后返回。道正是在如此周而復(fù)始中按照它的規(guī)律性運動著,變化著,從而表現(xiàn)出它的過程性以及呈現(xiàn)出它的進程性。所有這些都在表明“道”是一個實踐過程,“道”是一個無限進程,“道”是一個永遠未完成的路程。在老子看來,“道”是空虛,但用起來卻往往不會窮盡〔“道沖,而用之或不盈”(4章)〕,“道”是空虛,但不會窮竭〔“虛而不屈”(5章)〕??傊?,“道”是如此連綿不斷地存在著,作用無窮無盡〔“綿綿若存,用之不勤”(6章)〕。上述老子所謂的“道”之含義,倒是與“道”從頭開始行進的“過程”之本義相契合的。
綜上所述,道家所謂“道”是最先的存在;道是生成一切的存在;道是構(gòu)成一切的存在;道是規(guī)律性存在;道是過程性存在。這也是“道”在本體論意義上的全部內(nèi)涵。然而,我們說老子的“道”的最終目的絕對不能僅僅停留在本體論的層面上,而是要進入另一個層面,即“道”的境界論層面。換句話說,我們“說道”的最終目的是要揭示出“道”在境界上對社會和人生究竟有何意義。
(6)道有“利物”與“不爭”的兩大品格。道的品格首先表現(xiàn)在它的“利物”性上。而“利物”莫大于什么都依靠著它。也就是說,道對于宇宙萬物都是表現(xiàn)為有利萬物而不加傷害。具體說來就是,“道”是“生”一切的存在者;是“為”一切的存在者;是“長”一切的存在者;是“成”一切的存在者。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51章中的一段話最全面和形象地描述了這一點。他說:“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yǎng)之覆之。”也就是說,道使萬物生出,德使萬物繁殖。道使萬物成長,道使萬物成熟,道對萬物養(yǎng)護,道對萬物保護。一句話,道生養(yǎng)著萬物,萬物歸依著道?!暗馈闭沁@樣一位“至上至高至大至善至偉”者!如此當然的決定了“道”的尊貴。然而,值得強調(diào)指出的是,“道”并不因為它具有了上述的功能和地位,從而就表現(xiàn)出居功自傲的姿態(tài)。恰恰相反,“道”盡管做了那么多,但是它反復(fù)聲稱自己什么都沒有,什么都沒干。老子說:“道常無為”(37章)。此乃“道”的境界,亦稱為“道”的最深遠的德性。具體說來,它不會因為自己生出了萬物而就去占有,“生而不有”(51章),此之謂也;它不會因為自己為萬物有所施為而就有所依仗,“為而不恃”(51章),此之謂也;它不會因為自己是萬物的首長而就去充當主宰,“長而不宰”(51章),此之謂也;它不會因為自己功成業(yè)就而就傲慢,“功成而不居”(2章),此之謂也;它不會因為自己護養(yǎng)了萬物而自以為主宰,同樣也不會因為萬物都歸附于自己而自以為主宰,“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萬物歸焉而不為主”(34章),此之謂也。
“道”的這種“利而不害”的德性,老子又形象地通過對“水”性的描述而得到加強。換句話說,老子以“水”來喻“道”。在他看來,“道”的所有功能和品格,“水”都具備。也正因為如此,老子才如此歌頌“水”德。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保?章)意思是說,上善者如若水一樣。水善于利養(yǎng)滋潤萬物而不與它們爭高下,它甘于居處在眾人所不喜歡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老子通過他的“七善論”盛贊了“水”的功用及其德性。它是那樣深廣、仁慈、誠信、平治、干練、適時地利養(yǎng)著萬物,澤及著萬物,但它卻又是那樣處下不爭,默默無聞。水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沒有水,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沒有水更沒有人類的存在。由此可見,“水”的這一“利萬物而不爭”的德性不正是與“道”的先于物、生物、養(yǎng)物、為物、成物而居后、不有、不恃、不宰、不主等的德性完全相契互合嗎?
(7)效法道就是效法它功高而居下,功成而謙下的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道法天是道家向人們展示的思維方法。老子道論的最后落腳點是社會人事,是做人做事。既然“道”奉行依順自然萬物的自然生長而不加干涉,所以作為社會人道的治理,其最高的理想狀態(tài)那也要像“道”那樣,做到“萬物作焉而不為辭”(2章)。做人要做到“四不”:“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不自我表現(xiàn),不自以為是,不自我炫耀,不自高自大。因為只有做到了這“四不”,人才能看得分明,是非才能昭彰,最后才有功勞,最終才能領(lǐng)導(dǎo)。結(jié)論是,人做到不與人爭,那么天下沒有誰能爭得贏他?!安蛔砸姽拭鳎蛔允枪收?,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22章),此之謂也。
做事低調(diào),做人謙虛,利而不害,為而不爭,此乃道人同德也,也即天人合德也。這也是道家論道,和我們“說道”所要最終揭示的道理。
5、說無
通過“說道”,使我們認識了“道”,然而,如果真正要做到知“道”,那么,則必需進一步掌握“道”所要永恒呈現(xiàn)的性質(zhì)是什么。用老子的話說,就是“道?!笔裁础7喞献印兜赖陆?jīng)》全文,共有三處提到了這一問題。第32章說:“道常無名”;第37章說:“道常無為”;第51章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說,道是永恒的,它沒有可直接指稱的名;道是永恒的,它沒有什么作為;道的被尊崇,德的被推重,并沒有誰來給萬物下命令,而永恒是出于自然。在這層意義上,又可被表述為“道法自然”(25章)。由上可知,道永恒具有“三性”:一是“無名性”,二是“無為性”,三是“自然性”。正因為如此,我們無論研究道家老子,還是研究道家老子的“道”,那一定是要說“無名”,說“無為”,說“自然”的。
“無名”在老子那里就等于“無”,等于“道”。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1章),這里的“無名”就是指“道”。意思是說,道是天地的元始。而“道常無名”,“道隱無名”(41章)亦是強調(diào)“道”就是“無”。換句話說,在老子那里,“無”是對“道”的一種指代和規(guī)定。值得強調(diào)指出的是,我們“說無”乃是主要對老子這一宇宙論和本體體意義上的“無”之深義的揭示和探究。換句話說,哲學意義上的“無”之意蘊乃是我們“說無”所要呈現(xiàn)的。然而,要說清楚這一概念框架下的“無”的含義及其精神實質(zhì)之前,還應(yīng)該說清楚也是在老子《道德經(jīng)》中存在的其他意義上“無”這個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說的通俗些,“無”在老子《道德經(jīng)》中是有不同含義的,也就是說,老子的“無”的概念是在不同框架下顯出它們的不同含義的。正因為如此,“說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毋寧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5.1 與“有”相對的“無”
《道德經(jīng)》第2章所說的“有無相生”的“無”,正是與“有”相對的“無”。這句話的意思是,“有”與“無”相對而產(chǎn)生。具體說來,這個“有”是依賴于“無”而發(fā)生,同理,這個“無”也是依賴于“有”而發(fā)生。簡單的說,“有”跟“沒有”相互對立而存在。這就叫做有無的相對性,有無的相依性,有無的相待性。由此可見,“無”在這個框架中所要表示的意思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的“沒有”。而《說文解字》中說的“無,亡也”,和《玉篇·亡部》中說的“無,不有也”,都是強調(diào)的這個“無”是“沒有”的意思。也就是說,老子的“有無相生”的“無”的思想,正是建立在《說文》這一“無”的本義基礎(chǔ)之上的。實際上,這個框架內(nèi)的“無”,其音應(yīng)讀做“mo”,而不讀做“wu”。盡管這一意義上“無”(沒有)并不是老子《道德經(jīng)》所論“無”的重點所在,但是,千百年來,對于老子“無”的思想的誤讀和曲解亦正是表現(xiàn)在運用了并不是老子重點指代和規(guī)定的現(xiàn)象界中屬于相對性的“無”的概念,即“沒有”“不存在”去解釋和理解老子,包括整個道家的“無”。以至于才會出現(xiàn),不少西方人根據(jù)它們的文化傳統(tǒng)和思維方法將老子《道德經(jīng)》的“無”翻譯成“nothing”“nothingness”(沒有)和“inaction”(不動)。也以至于害的不少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在說老子的“無”時,非常嚴肅地明確指出,在存有論上將老子的“無”理解成“沒有”,“這都是完全失指的,是完全不同于中國哲學傳統(tǒng)的講法”(牟宗三語)。當然,也應(yīng)該清楚地看到,之所以會將老子的“無”直接理解為“沒有”,也是比較契合大多沒什么高深文化素養(yǎng)的中國老百姓的實際情況。然而,我們雖然強調(diào)指出了,相對意義上的“沒有”之“無”,并非是老子所要論“無”的本旨及其意義之所在,但是,對于老子為什么在相對的意義上來論述“無”,其中的社會的文化意義何在?亦當是我們“說無”要給予揭示和分析的。
實際上,老子是欲通過對“有”與“無”相對而產(chǎn)生的闡述,是想告訴人們,現(xiàn)實世界中所存在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特別是對待社會文化中的涉及到價值問題的時候,要懂得和學會從正反兩方面去審視。例如,美丑和善惡問題。最能體現(xiàn)老子相對思想的言論是第2章的頭兩句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所謂“相對”性是指存在的雙方都是要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是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如果把老子上面的頭兩句話直譯下就是:你知道所謂美的存在以后,這就產(chǎn)生不美之惡了。你知道所謂善的存在以后,這就產(chǎn)生不善了。老子認為,只要是不超越的“善惡”“美丑”,兩者都是要不得的。盡管“美”“善”從世俗觀點判斷當然是“好的”,是“對”的,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老子深刻看到了當人們執(zhí)著于“美善”后而加以追逐,特別是“別有用心”者會將此作為“手段”而要達到某種“利益”“名譽”時,這樣的“美善”之舉就變味了,從而“這”(“斯”)就是“丑”和“不善”了。老子此論除了有揭露世俗之人執(zhí)著美善而欲達到自己的私欲的本質(zhì)以外,當有維護完滿之“道”不允損害的意思。哲學上的“超越”多是指超越經(jīng)驗常識,超越科學的意識及其思維方法,這是就哲學的一般意義上來談的。但我們中國哲學所倡導(dǎo)的“超越”多是指超越二元對立的二分的思維方法。所以才有了老子的那樣洞察,“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在這里并不是簡單地對所謂美善進行否定,而是他看到了如果人們太過執(zhí)著于這種分別,就極易會造成一些投機者打著美善的旗號去做丑惡之事。但同時要看到,佛道二教之所以強調(diào)這種超越的思維方法,其最終目的是在于要破除社會、集團、個人以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代表社會文明發(fā)展方向,不是代表人之為人的本性,不是代表最廣大的人民利益來劃分出種種標準,或者說規(guī)定出眾多的美丑好壞。他們深刻地洞察到,正是因為社會中形成了這種相對性的價值觀念和標準,造成了人們的攀比和爭奪。再就是想告誡人們,你不要將這種相對的美善當作絕對不變的東西來宣揚,同樣你也無需將這種相對的丑惡當作絕對不變的東西來批判。
為人們非常熟知的老子名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58章),意思是說,災(zāi)禍啊,幸福緊靠在它的身旁;幸福啊,災(zāi)禍正在里面躲藏。誰能知道它的究竟?看來其中并無定準。老子是想告訴人們,千萬不要執(zhí)著于事物的任何一方,例如禍福,實際上彼此是隨時隨地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條件下又是相互轉(zhuǎn)化的。正因為如此,老子所要得出的結(jié)論當是要超越一切相對的存在。他在第29章和56章更加詳細列舉了相對性的存在并指出要超越之?!胺蛭锘蛐谢螂S,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章)。意思是說,要去掉人情物理中過分和極端偏執(zhí)于先行和后隨,吐氣和吹氣,強壯和瘦弱,小挫和全毀任何一方的做法,從而達到圣人所崇尚的不分的“玄同”境界?!肮什豢傻枚H,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56章)。意思是說,只有超越了親疏、利害、貴賤這些分別,即無所偏執(zhí)于相對的任何一方,達此境界,才能為世人所尊重。以上乃是老子在與“有”相對的概念框架下論“無”的意義之所在呢!
5.2 空間意義上的“無”
老子《道德經(jīng)》第11章集中討論了這一意義上的“無”?!叭椆惨惠?,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意思是說,三十根輻條湊聚在一個輪轂的間隙處,于是就有了車子拉物的功用;用泥土制成的陶器,是因為有了陶器的空腔處,于是就有了器皿的盛物的功用;開鑿門窗來建造房子,是因為有了門窗的空間處,于是就有了房子居住的功用。所以,實體的存在是價值的憑借,而實際價值都是因為那空著的地方在起作用。也就是說,車子、器皿、房子這些“有”的價值和功用的體現(xiàn)和發(fā)揮正是因為有了空間意義的“無”的存在才成為可能。
由此可見,“無”在這個概念框架中所要表示的就是空間意義上的“間隙”的意思?!稜栄拧め尮畔隆罚骸盁o,間也”。郭璞注:“虛、無,皆有間隙”。郝懿行義疏:“無者,有之間也”。在《道德經(jīng)》中的第二種意義上“無”,是指實有中的間隙。此“無”雖也與“有”相對而存在,只不過是在特定意義上而相互成立的。具體說來,“無”(空)是指有空間的意思,即沒有實物占據(jù)的空著的地方。此“無”并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沒有”,而是強調(diào)“沒有”后面的狀態(tài),即“沒有”裝、據(jù)、填、充東西的地方。
正像我們以上已經(jīng)所指出的那樣,盡管在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相對意義上的“沒有”“不存在”之“無”,并非是老子所主要論“無”的本旨及其意義之所在,然而,對于老子為什么在相對意義上來論述“無”及其社會的文化意義何在,也是我們應(yīng)當給予揭示和分析的。同理,在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空間意義上的“沒有”“空著”之“無”,雖然亦并非是老子所主要論“無”的本旨及其意義之所在,然而,我們同樣要對于老子為什么在空間意義上來論述“無”及其社會的文化意義給予揭示和分析的。
實際上,老子通過對空間意義上的“無”的闡釋,是想告訴人們,對于一種存在的意義、價值和功用的把握和認知,不能僅僅注重在有形的實體之上,而且需要超越這種“有形”的存在而關(guān)注到“無形”的存在。由于人們受到習慣性思維的影響,往往容易看到實有給人們帶來的價值,而相對忽視虛無給人們帶來的價值。在老子看來,一種存在的實際真正價值都是因為虛空無有在起著作用呢!老子的“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所要表征的正是這一深刻內(nèi)涵。對這一性質(zhì)的肯定,沒有比“以無為本”這個命題更能代表的了。所謂“以無為本”的實質(zhì)是想告訴人們,“無”對于事物,乃至人的生命價值來說,是具有著更本質(zhì)的意義和價值?。Q句話說,“以無為本”正是對“無之以為用”的另一種解釋和強調(diào)。
在這里值得強調(diào)指出的是,在超越有形之外而關(guān)注到無形的意義和價值,除了能從“器物”的物理意義上體會到這一點,另外還能從人的生命和精神層面體證到。所以,老子就十分強調(diào)人們的“腦子”“胸中”“心間”之虛無和空靈的重要性。老子的“弱其志”“虛其心”(3章)等說法皆有此種意義。所謂“弱其志”,就是削弱人們的意志;“虛其心”,就是讓人們思慮空空。當然,對于老子這一思想應(yīng)當給予準確地把握和理解。老子是要告訴人們,那些有違萬物之性之情的念想和意志,如果太強那一定會遭到災(zāi)禍。而如果人的生命要實現(xiàn)和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那也是一定要伴隨著對通過“為學”而達到的知識性的減少,特別是那些能產(chǎn)生對人的心靈平靜安寧打擾的物欲和分別之心一定是要減少的。老子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48章)。也就是說,體驗大道,與道合一,則必須要讓那內(nèi)在情欲和妄想以及求分別之知的欲念一天天減少,減少了還要減少,一直到虛空沒有的程度(“無為”),而空掉和沒有了那些東西,便能無所不為矣。所謂的“無不為”,通俗的說,就是人生可達到平靜安寧矣?!疤撘级o”,此之謂也。我的理解是,“虛者,損欲也”,“壹者,凈念也”,“靜者,解紛也”。要使腦子“沒有”斷分,使胸中“沒有”淫志,使心間“沒有”雜念。也就是說,在腦子,胸中、心間要“空掉”“去掉”那些由于分別所帶來的“雜念邪想”,如此,人就能達到一個更高更好的境界。這也是老子告訴人們的“少則得,多則惑”(22章)的道理所在啊!
在這里必須強調(diào)指出的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要探討的“無”,其更為深刻,更具有社會文化意義。人生生命價值,則是通過老子對充當宇宙本體和萬物之宗的“無”的探討而體現(xiàn)出來的。換句話說,老子《道德經(jīng)》所要揭示的最主要的“無”的思想,都不是在“沒有”的意義上而立論的。
5.3 宇宙論、本體論即哲學意義上的“無”
以上我們主要從與“有”相對的意義上以及“空間”意義上論述的老子《道德經(jīng)》的“無”。與“有”相對的“無”,表示“沒有”“不存在”的意思,而空間意義上的“無”并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沒有”,而是強調(diào)“沒有”后面的狀態(tài),即“沒有”裝、據(jù)、填、充東西的地方。并強調(diào)指出,此兩種意義上的“無”都不是老子《道德經(jīng)》“無”的主要內(nèi)涵。也就是說,老子論“無”主要是從宇宙論、本質(zhì)論、本體論層次,也即從哲學的層次來展開對“無”的闡釋。通俗的說,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無”雖然有多義,但其最主要的意義則是在哲學概念框架中得到體現(xiàn)的。
(1)在宇宙生成論意義上說“無”。這個“無”是天地之始的“無”,是混然不分的“無”,是生成萬有的“無”,是生成“一”的“無”。老子將此種狀態(tài)以“無名”“無”“道”等范疇來形容和描述。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1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25章),“有生于無”(40章),“道生一”(42章)。具體來說,老子是用此“無”表示萬物尚未判分前的元始混沌狀態(tài),即“空虛無形”的狀態(tài)。正是在此意義上老子又將此“無”說成“無物”“無形”,并以“淵兮”(深?。罢抠狻保o形無象?。凹刨饬荣狻保o聲無形啊)等術(shù)語來形容它。此“無”是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罢抠?,似或存”(4章),“綿綿若存”(6章),此之謂也。也就是說,此“無”是對“道”作為最原始狀態(tài)的一種指代和規(guī)定。正因為如此,此“無”絕對不能被理解成“沒有”和“不存在”,而實際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種“存在”。
(2)在規(guī)律及本體論意義上說“無”。由“道”(無)而生成和構(gòu)成的宇宙萬物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性和本質(zhì)性,而這一存在于萬有的現(xiàn)象之中的規(guī)律性和本質(zhì)性,因為它是一種內(nèi)在性存在,所以決定了“它”是沒有形狀,沒有聲音,沒有形象的,因而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看不見”的?!盁o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14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21章),此之謂也。實際上,老子這里所說的“無”,除了它的抽象意義以外,更重要的還是在于他要用此“無”去超越一切有限和有規(guī)定的存在。當你真正準確把握了老子的“無”的內(nèi)涵,你就一定能讀懂《道德經(jīng)》第1章開頭的那段話,“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可以用名詞概念規(guī)定的“道”,就不是指代那個永恒的“道”。也就是說,作為無限性的“道”,是無法以有限的方式來加以規(guī)定和限制的?!暗莱o名”,此之謂也。也就是說,此“無”是對“道”作為萬物的規(guī)律性的一種指代。正因為如此,此“無”絕對不能被理解成“沒有”和“不存在”,而實際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種“存在”,且是更重要的“存在”。
老子以“大”來表征“無”(道)是豐富性和多樣性的存在。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25章)”。所謂的“大”,即是“無”也,即是“無限”也。由此可見,此“無”是對“道”作為“無限性”“無規(guī)定性”“無限定性”的一種指代。正因為如此,此“無”絕對不能被理解成“沒有”和“不存在”。而實際的意思恰恰表示的是一種“存在”,且是更“大”,更“多”的“存在”。在此值得強調(diào)指出的是,老子的這一“無”,不但不是“沒有”和“不存在”了,相反的是“大大的有”“多多的有”“豐富的有”。
要之,“無”是道的一種存在方式。
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無”及其道體的不可感知性特征,是要告訴人們:你所看到的只是“道”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你看見的并不是“道”的全部,這就叫“視之不見名曰夷”;你聽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這就叫“聽之不聞名曰?!?;你摸到的并不是“道”的全部,這就叫“搏之不得名曰微”(14章)。老子之所以要闡明這一道理,是要克服人類的自大與狂妄,時刻提醒人們,不要被你的所見、所聞、所得所限制和障蔽;老子之所以指出和概括“道即無”及其道體的無限性特征,是要告訴人們:你所面對的只是現(xiàn)在的“道”且是很少很少一部分的“道”,這就叫“迎之不見首,隨之不見其后”(14章),這就叫“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35章)。所以你面對這一無限的“道”,沒有任何理由為你當下所了解和掌握的那一點的“東西”而自滿和驕傲;你永遠用不完和窮盡不了這一無限之“道”。這就叫“道沖,用之而或不盈”(4章)(盈者盡也),“綿綿若存,用之不勤”(6章)(勤者盡也),“用之不足既”(35章)(既者盡也)。老子之所以要闡明這一道理,是要使人們相信“創(chuàng)造”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過程,“道”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一直就在“無時無處”之“間”“處”,就等待著你去“發(fā)現(xiàn)”“呈現(xiàn)”“創(chuàng)造”。人類所有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切規(guī)律和理論的建立,無不證明著這一深邃的道理的真切性。所以,讀懂了老子的“無”,也就懂了老子的“道”,從而也就懂得“創(chuàng)新是無止境的”,懂得了“文化”的創(chuàng)造是永遠的,從而懂得了社會和人生當是一個永遠未完成的存在。
值得強調(diào)指出的是,老子為了使這一表征“大大的有”“多多的有”“豐富的有”的“無”(道)得到具體呈現(xiàn),于是他將具體的和個體的“有”(德)請出場了。也就是說,老子為了具體呈現(xiàn)這一豐富的有(“無”),他提出了一個“德”的概念來實現(xiàn)和完成這一“任務(wù)”。所謂“德”就是“得”的意思?!夺屆め屟哉Z》中說:“德者得也,得事宜也”。也就是“得道之物謂之德”。此“物”當是包括了宇宙天地間的一切存在,通俗的說,是“物”“人”“事”的統(tǒng)稱。老子用了“孔德”這樣一個概念來表達這層意思。所謂“孔德”,就是“大德”,而“大德”,就是“全德”,即全體得道之物者也。老子說:“孔德之容,惟道是從”(21章)。也就是說,所有的存在(“德”)都是只聽從道的。簡言之,德(所有的存在)是道的體現(xiàn)?!暗馈北碚鞯氖莾?nèi)在的“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和形而上的“無形無象”之“無”的存在呢!而此“道”,此“無”又是作為萬物的本體而存在著;“德”表征的是“有”,而此“有”又是作為本體之道(無)的作用而存在著。換句話說,內(nèi)在的道(無)必然顯之于外在的德(有);形而上的道(無)必然形之于形而下的器(有);內(nèi)心的道(無、理)必然現(xiàn)之于外在的德(有、行)。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39章)。就是說,天得到“道”(一)就有了“清明”的屬性,地得到“道”(一)就有了“安寧”的屬性,神得到“道”(一)就有了“靈驗”的屬性,谷得到了“充盈”的屬性,萬物得到了“道”(一)就有了“生長”的屬性,侯王得到了“道”(一)就有了“安正”的屬性。
由上可知,“道”代表的是“無”,是“一”,是“體”;而“德”代表的是“有”,是“多”,是“用”。大家注意了,這也就是老子的《道德經(jīng)》這一名稱的真正含義所在呢!所以,我會將老子的《道德經(jīng)》又稱做《無有經(jīng)》《一多經(jīng)》《體用經(jīng)》的原因所在?。Q句話說,現(xiàn)在大家應(yīng)該清楚地明白了吧,原來老子的《道德經(jīng)》的“道德”這一概念并非是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那種倫理道德的的“道德”(morals),而是探討無與有的關(guān)系,一與多的關(guān)系,本體與作用的關(guān)系。而這重關(guān)系的具體展開,則又是通過老子另外兩個范疇而得到實現(xiàn)的。一個范疇是“自然”,一個范疇是“無為”。所以說,要真正讀懂老子的的“道”“無”以及整部《道德經(jīng)》,那一定是要“說自然”和“說無為”的。
作者簡介:徐小躍,南京圖書館館長,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