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湯源于《醫(yī)學正傳》,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等6味草藥加姜棗組成,具有益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很多人都有過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大便塘稀的癥狀,但是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些癥狀,從中醫(yī)的角度講是由脾胃氣虛造成的,中醫(yī)調理脾胃氣虛的方法有很多,六君子湯便是其中之一。六君子湯是一劑非常著名的中藥湯劑,很多醫(yī)家的著述中都有記載,最早見于宋代陳自明著《曉注婦人良方》。其中基本方劑載于明代《醫(yī)學正傳》,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等6味草藥加姜棗組成,用于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脾胃氣虛兼痰濕證。該方劑已有600多年的應用歷史,我們熟知的六味地黃丸、歸脾丸就是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來的。
六君子湯能健脾益氣、燥濕化痰、和胃消痞、降逆止嘔,臨床加減運用常用于各科相應病癥。筆者曾以六君子湯加減治療過一位10個月大的小患者?;純?月前曾患泄瀉,治療后好轉,但是一周前又因為乳食不節(jié),加至家長吃雪糕時她也一起吃,導致再次腹瀉,并且瀉的很嚴重,一天6-7次,大便略帶酸餿氣味。診斷見神疲怠倦,面色青白,不思乳食,腹部虛脹,腸鳴,苔白厚膩,辨為脾虛挾滯導致泄瀉,用六君子湯加減治療,服藥3劑后,患兒腹瀉減輕,但仍便溏、不愿意吃東西,于是略調方再服3劑,大便成形,納食轉佳,臨床告愈。導致泄瀉的內因主要為脾虛,外因則是因為有濕。該患兒曾發(fā)生過泄瀉,可知其脾胃素虛,而乳食不節(jié)、飲食生冷等影響到脾胃運化之力。方用六君子湯以健脾燥濕、理氣化濕,脾得健旺,寒濕得濕化,兼以固澀,泄瀉遂止。
材料:人參9g、白術9g、茯苓9g、灸甘草6g、陳皮3g、半夏4.5g,生姜片、大棗適量。方法:把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加生姜3片,大棗2枚,一同加適量水煎,濕服。功效:益氣健脾、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虛兼痰濕證,見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中醫(y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其性喜燥惡濕。無論是來自生活環(huán)境的外濕,還是因過食生冷肥甘或脾虛不健所生成的內濕,都會影響脾的功能。水濕不能運化,日久聚濕成痰,導致各種嚴重的疾病,均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減施治。平時我們還可以煮白術茯苓粥來健脾祛濕。取白術12g、茯苓15g、陳皮3g、生姜皮1g、砂仁3g、粳米100g,將上述5味藥加適量水煎取藥汁,將粳米淘洗與藥液一同煮為稀粥,每日早晚溫熱服。此粥能健脾行水,適于脾虛所致的水腫及消化不良。========== END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