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與五服、五父與龜孫——古詞溯源
封建時(shí)代嚴(yán)刑酷法中有一條叫‘家滅九族’。那么,九族究竟是啥含義呢?
《書.堯典》:‘以睦高祖、玄孫之親。’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孫、曾孫、玄孫。’舊時(shí)立宗法、定喪服、皆以此為準(zhǔn)。另有一說: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為九族。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侄子)、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由此可見,家滅九族是非常滅絕人性的法律。一般是將家族中十六歲以上的男性‘即行立斬’,妻妾姊妹等女性及十六歲以下男性遷徙邊區(qū),或者分發(fā)功臣家為奴!
在歷史上,曾發(fā)生過‘滅十族’的慘案。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直驅(qū)南京,惠帝聞風(fēng)而逃,不知所終。燕王命方孝孺(1357-1402)起草登基詔書,方不從,燕王威脅道:‘你就不怕家滅九族么?’方答道:‘株連十族我也不怕!’燕王一氣之下,果然誅滅十族。將他的朋友、學(xué)生列為第十族,共殺873人,充軍遠(yuǎn)戍的不計(jì)其數(shù)。
五服是指九族中有人去世,按親疏的遠(yuǎn)近,要穿五種不同的喪服,守不同的喪期。服制按服喪期限及喪服粗細(xì)的不同,分為五種,即所謂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一般民間所說的未出五服,指血緣關(guān)系比較近而已!
文革及以前,講究階級成分,不僅對家庭成員、對‘五父’的政治狀況也有要求:凡五父有‘殺關(guān)管’的,參軍和讀大學(xué)恐怕要受影響。五父就是:伯父、叔父、姑父、姨父、舅父。中國人比外國人講究:長幼有序,爸爸的兄和弟以伯叔區(qū)分。西方人就一個(gè)‘叔叔’,籠而統(tǒng)之。
龜孫子就是第九代孫。在邯鄲東部大民縣一帶,多用‘龜孫’來罵人。其實(shí)龜本是一種靈壽動物,龍鳳麟龜并列為‘四靈’。皆因《輟耕錄》中金方的詩:‘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用以諷刺家中男人甘當(dāng)‘王八’,女人行為不規(guī),男人縮頭不聞不問!至此龜字就有貶義了!
下面將己身之上九代、己身之下十代的稱謂羅列如下:
己身之上: 1 父 2祖父 3曾祖父 4 高祖父 5 原祖父
6 始祖父 7 宗祖父 8太祖父 9鼻祖父
己身之下: 1 子 2 孫 3 曾孫 4 玄孫 5 來孫
6 昆孫(晜孫,晜音同昆) 7 仍孫 8 云孫 9耳孫( 龜孫) 10 裔孫
須要說明的是,一般家庭,四世同堂不多,五世同堂極少,六世同堂千載難逢,今逢盛世,網(wǎng)上有文章論及百歲老人六世同堂,可喜可賀。
還有一點(diǎn)要講明,在史學(xué)研究中,可能涉及上下很多代人,那么如何稱呼你?一般習(xí)慣為:往上稱多少‘世’、往下稱多少‘代’。如:第十三世祖;第十五代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