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金繕物的一場修行
文 | 物道
不知不覺的,[物道]已經(jīng)與大家絮叨了133期。在這133期中,我們一起分享了世間的美好之物,他們精美絕倫,他們完美無缺……,在這完美的世界里,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對一件殘破的東西,念念不忘,扼腕嘆息。物的命運有時候和人生一樣,不如意十之八九,也總有些身不由己的傷。惜物亦是惜人,第133次,我們想這樣說。
那是一個粉青釉的香盒,小巧雅致,具有時間感的釉色可以看出主人對它的喜愛。蓋子上細細描著的金線,如同雨后破云而出的陽光,耀眼卻溫暖,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香盒,它的特別恰恰來自于曾經(jīng)狠狠地摔成過幾片。
如果不說,你不會知道那蓋子上如同烏云背后的鑲金線,正是裂縫所在。這種近乎藝術化的修復工藝名為[金繕],起源于中國的髹(xiu)飾工藝,傳至日本,被用在陶瓷修復上得以發(fā)揚光大──破碎的瓷片用天然大漆做黏合劑,縫接處敷以金粉或者金箔,在髹金處加以描繪創(chuàng)造,往往能使破碎之物光輝再現(xiàn),甚至比原物更具有藝術感。
烏云背后的金色幸福線
記得有一部正能量的電影叫《silver linings》,它來自一句諺語:“每朵烏云背后都有銀邊”,用這句話來描述金繕再合適不過。
每一個用來金繕的物品,都有一段烏云般的經(jīng)歷,它們身不由己地破碎,從完美變成殘缺,金繕能做到的,就是讓每一次破碎成為重生、甚至輝煌的開始。
江南大學的鄧彬老師正是賦予器物金色幸福線的人。以版畫為專業(yè)的鄧彬,金繕只是他的愛好,卻也因為這個愛好,他克服了對大漆的過敏,用不拘一格的審美觀將”殘器“化為藝術品。
他修復的龍泉窯膽瓶以宋代瘦金體為靈感,以金漆為筆,膽瓶為紙,寫了一筆千年江山。薄胎瓷器的修補尤為艱難,而鄧彬用絹做夾苧工藝,把缺口下端的一段沖線處理成一片仰著的荷葉,把杯子另外一端的一條沖線向上端稍微點了一點,讓青花的小杯生出一支小荷尖尖角。
每一次調漆補缺,每一次精心描繪,都是一次重生之旅,短則幾十年,長則一個月,構思描繪晾干補救,如同對待一個生命,莊重而憐惜。
比起修物,我們更想修補的是人心
鄧彬很多時候是被動地接到朋友送來修繕的器物,比如那把朱泥小壺,又薄又小,曾經(jīng)做過的鋦釘松脫,物主擔心再次鋦會受到破損,送過來嘗試金繕,鄧彬繕上金線后,還將鋦釘孔繕上金色,朱泥小壺像穿上了一件紅色金扣的西裝,一下活潑可愛起來。
對于朋友的不情之請,鄧彬很少拒絕,也不會用器物的市值來決定是否接受請托,因為“物的價值不是僅僅用錢來衡量,更多時候是用對物主情感的意義來衡量,那便是無價?!北热缒侵鲋康慕ūK茶碗,比如那個鎖了金邊的心愛香盒。
金繕之難不在克服大漆的“咬人”毒性,不在工藝的精細、材料的貴重,而在如何看待“殘缺”的心,和從破中立出美來的眼光。能夠將物品送來修復的人,必然對物有著不能割舍的情感,做金繕的人要用同理心對待物,懂得物破損的“身不由己”,才能懂得如何裂縫中生出美麗的花。
金繕,繕的不僅是物,更是看待物的人心
器如人生,那些身不由己的不完美,那些來自生活的磨練,就像器物上破碎的裂痕,當你雙手合十真誠地接受它們時,當你從磨礪中綻放光華時,你將感謝生命中曾經(jīng)的裂縫,而你,就是自己的金繕師。
圖片源于鄧彬微博「石為云根」,版權歸「石為云根」所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