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千萬別等孩子出現種種問題,才懊悔你現在的養(yǎng)育方式不對。
作者 | 暖心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個視頻。
視頻中,一位奶奶正將一只小黑狗,以十元的價格賣給收狗的販子。
而這只小狗是她十歲孫女的最愛,養(yǎng)了快2年了。
女孩哭著、鬧著、拼命求著奶奶不要賣掉小狗。
可奶奶認為孩子只是不懂事,她拿著10塊錢讓狗販子趕緊走。
孫女見狀哭得更加傷心,她將10塊錢奪下來還給狗販子。
見此情景,連狗販子都有些動容了,問奶奶“要不就別賣了?”
然而奶奶心意已決,又拿回這10塊錢,并拉住哭得傷心的孫女,讓狗販子趕緊走。
最后,小女孩只能癱在地上嚎啕大哭。
女孩撕心裂肺痛哭的一幕戳中了很多人的淚點。
很多人感慨:十塊錢,換來的是女孩一輩子的陰影。
也有很多網友說,在女孩身上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小時候,養(yǎng)的狗因為怕它咬人,爸爸就將它賣掉了,看到它被套頭抓走的畫面就很心痛,到現在十幾年了,還會內疚。
我媽當年把我養(yǎng)的貓送走,我真的會記恨一輩子,我次次哭,次次失去……
可能在大人眼里,這些都是小事,可在孩子的內心,這些卻是一輩子的情感創(chuàng)傷。
很多父母的出發(fā)點是“我為你好”,但言行卻永遠在無視孩子。
有人說:每一個跟父母不親的孩子,都絕望過10000次。
當你感覺孩子離你越來越遠時,不妨想一想,你是不是也在經常在用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
忽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超級育兒師》中有位單親媽媽,她的女兒患有視力障礙。
她為了鍛煉女兒的眼力,就訓練她穿珠子。
她要求女兒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任務,否則不能吃飯。
女兒看不清,幾次穿不進去,就大發(fā)脾氣,把東西摔得到處都是。
這時媽媽沒有對女兒進行絲毫安撫,而是毫不留情地懲罰了她。
崩潰的女兒在媽媽面前又哭又鬧。
這樣的畫面,專家看了特別心疼。
為了讓媽媽感受一下女兒的“痛苦”,專家設置了一樣的場景讓媽媽體驗。
結果媽媽一樣沒有完成任務。
于是專家指責媽媽“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務,憑什么要求孩子”,然后給了她和女兒一樣的懲罰。
這時候,媽媽才體會到女兒的委屈。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孩子發(fā)脾氣、哭鬧是正常的情緒表達,是孩子的一種溝通方式。
孩子的過激行為,代表著他在向父母“求助”,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被壓制。
而媽媽專制強勢的做法,反而成了孩子情緒失控的助力。
陶行知說:
我們對兒童兩種極端的心理,都會對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
忽視會任其像茅草一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難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
孩子的每一次壞情緒都是無聲的抗議。
忽視一次,孩子內心就會多一次“我不被重視”的感覺,它會讓孩子感到痛苦,并且會隨著時間的累積在內心生根發(fā)芽,很容易讓孩子變成“問題兒童”。
《媽媽悔過書》的作者李柳南是一位優(yōu)秀的教育家,但是卻將自己的孩子養(yǎng)廢了。
這一切的問題都和她的教育有關。
上小學時,女兒換了新環(huán)境交不到朋友,向她求助,她卻嘲諷女兒:
學習不好才交不到朋友,有傷心的功夫還不如好好看書。
兒子背著她偷偷去學街舞,她大發(fā)雷霆,背地里給班主任施壓,把他調到了讀書會。
后來,她為了逼孩子去演講,她幫孩子寫演講文章,要求他們反復練習和背誦。
每當孩子抗拒,她就在一旁嚴厲斥責。
她的關注點永遠是孩子的排名,能否進名校,從來不在乎孩子愿不愿意。
孩子在她的專制教育下越來越寒心,之后都患上了嚴重的社交障礙,相繼退了學。
孩子的情緒被壓制被無視,無異于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顆雷”,內心看不見的傷痛總有一天會爆發(fā)出來。
魯道夫·謝弗在《兒童心理學》中寫道:
孩子對父母的依戀關系,這是一種特定的人產生的持久的感情聯系,依戀的心理功能是獲得安全感,但這個關系只有在父母回應孩子時才能運作。
孩子有情緒時,需要父母的回應與感知,才能達到與孩子的“同頻共振”,以此來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
“接納情緒”和“共情回應”,是維持親子關系的秘訣。
質疑,會讓孩子逐漸“失聲”
一位網友說他有一位極其不信任自己的媽媽。
他說,初三的冬天,因為有嚴重的鼻炎導致鼻子和臉都很痛,在學校上課一直哭。
他和媽媽說了以后,媽媽不相信他,認為他是為了不想上學而找的借口。
后來痛得太厲害了,媽媽才帶他去看醫(yī)生。
結果檢查出是鼻竇炎,但因為拖的時間太長,必須輸液。
當時他痛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媽媽還當著醫(yī)生的面質疑他說“從來沒聽說得過這個病,還以為只是感冒。”
他說:
“成年后,媽媽對自己的不信任愈演愈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從傷心到自我懷疑,人也變得自卑而敏感。”
每個孩子一開始都會百分百的依戀父母,而父母質疑的聲音會打破孩子的這份信任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一項調查:中小學生最喜歡父母的10種做法。
“信任我”以63.5%的高票位居第一。
信任,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激勵孩子的同時,也給了孩子最穩(wěn)固的依靠。
一旦它被打破,再好的親子關系也會出現裂痕。
曾經有一個真實的事件。
一對父母,為了“改造”自己頑劣十足的女兒,就把她送進了封閉式學校。
在那里,女孩遭遇了校園暴力。
一群同學拽著她的頭發(fā)打她、逼她吃牙膏,老師也對她言語侮辱,拳打腳踢更是家常便飯。
女孩無法忍受痛苦,給父母打電話說:“媽,他們都打我,我想回家?!?/span>
爸媽都不相信她:“等你變得越來越好再說吧”。
女孩在極度恐懼和絕望之下,選擇了吞洗衣液自殺。
后來雖然被搶救了過來,但女孩的性情從此大變。
變得非常孤僻,不愿去學校,也不回家,遇到問題也不愿意多說一句話。
父母質問她時,她很崩潰:以前我被人欺負時,你們除了罵我,有相信過我嗎?
被父母長期質疑的孩子,內心會積攢無數的痛苦和失望。
所以孩子有苦寧愿自己扛,也不愿意說出來。
心理咨詢師錢志亮說:
“不被傾聽的孩子,心里容易受傷?!?/span>
接納和信任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營養(yǎng)”,只有充分給予,才能讓孩子眼里有光,心中有愛。
挖苦,讓孩子覺得“我不配”
《心理訪談》中有一位叫范成金的女嘉賓,是研究生畢業(yè)的高材生,卻在家啃老十年了。
因為她有一個“殘忍”的母親,說話時總是對她冷嘲熱諷。
小時候她剛學會做飯時,不小心把水加多了,媽媽就會指責她:
“你咋擱這么多水啊,做個飯都不會,你還能做啥?”
她說她喜歡雕刻,母親就諷刺她:“喜歡有啥用,啥也干不了?!?/span>
媽媽經常挖苦她,總是說一些打擊她的話,讓她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
工作以后,她陸續(xù)換了幾份工作都不是很滿意,媽媽就指責她:
“你將來能成事,我就給你跪下了?!?/span>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每次她信心滿滿的時候,媽媽都在否定她。久而久之,范成金就越來越壓抑,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干了。
有時候并不是孩子“不行”,而是父母不經意間說出來的諷刺、挖苦的語言,讓孩子內心埋下了深深的自卑和不自信,并且慢慢離父母的期望越來越遠。
胡慎之老師曾說:
也許你只不過是想批評一下孩子,你說他是“豬腦子”,其實并不是真的說他是“豬腦子”。
但是,孩子的世界純粹的多,你說他是“豬腦子”,他可能一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豬腦子”。
你說“是個人都比他強”,她可能真的會認為是個人都比他強,你要他去死,他就真的會去死。
父母說過什么樣的話,孩子就會一樣一樣把這些“標簽”往自己身上套,最后變成父母說的那樣。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從父母的嘴里看到自己,并進行自我評價。
永遠不要用負面的言語去激勵孩子。
因為它會內化孩子的自尊感,會形成“反自我”的內在聲音,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從而自卑一生懦弱一生。
在綜藝《做家務的男人》中,朱丹問了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做父母需不需要資格考試?”
楊千嬅的一句話點醒了無數父母:“父母要給孩子愛,而不是以資格去衡量的。”
孩子需要的愛是:安全、接納和我是重要的。
用尊重替代控制,在情感上支持孩子;
用信任替代質疑,讓孩子有勇氣在逆境中綻放光芒;
用鼓勵替代貶低,用尊重托舉孩子前進的力量。
點個【贊吧】,只有父母走出教育的誤區(qū),才能為孩子的成長披上鎧甲。
共勉。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