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語文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而我以為,這一判斷過于寬泛,育人應該是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 教育在加上修飾限定語之后,語文教育的外延縮小,而內涵必然擴大。那么,語文教育育什么樣的人?似乎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表述。
需要辨別的是,語文教育與語文教學并不是同一個概念,前者是宏觀意義上的,后者則是微觀層面的;一個偏重于靜態(tài)的理念,一個偏重于行為的實施。語文教學將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作為直接目的,而語文教育,是用通過語文學科用語文的方式對學生教而育之,教是方法,育是目的,是根本。我們不妨將語文教育的核心概括為:培養(yǎng)有語文品質的人。雖然這一判斷同樣不是十分嚴謹,甚至有“同語反復”之嫌,但相對于語文概念的模糊性來說,語文教育的概念自然也難以精確定義,只能是個接近理想狀況的界定。
那什么是語文品質?第一,要具有起碼的語文素養(yǎng),用傳統(tǒng)的話來說,就是聽、說、讀、寫,這是語文教學的根基,失去這一效用,語文學科的科學性就更令人懷疑;第二,要具有起碼的人文素養(yǎng),其實,人文素養(yǎng)的內涵和外延也不是十分明確,一般來說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既要有相關的文化底蘊,也要有較高的道德素質,要有人類應有的良知和愛心,要懂得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的重要性;第三,要有歷史眼光和時代胸懷,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不能是書呆子,而應該是有擔當有時代感有歷史責任意識的現(xiàn)代化公民;第四,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批判性思維,對于中外歷史遺留的間接經驗,學生不應該是被動地傳承和接受,而要以批判性思維去體驗和鑒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創(chuàng)新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批判性思維的養(yǎng)成,不可能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
這就是所謂的“語文品質”,只有厘清語文教育的相關概念,我們在實踐中才不會走向盲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