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南
本輪牛市無疑在很多方面迥然于以往的牛市,其中一個顯著特征是人們崇尚的投資榜樣不再是老股民念念不忘的“操盤手”、“猛莊”,更多的新股民(不僅入市時間新,投資觀念也新)開始念叨“巴菲特”、“彼得·林奇”和“索羅斯”。然而在近期對“新股民”的質疑聲中,這種投資理念備受質疑。標志之一是經(jīng)濟學家謝國忠近期的一篇文章《中國沒有巴菲特》。
謝文認為:“首先,很多自以為模仿巴菲特的人,其實是在投機,中國的股市正處于泡沫和過度的狂熱之中,這是巴菲特最不愿意投資的市場;其次,巴菲特的投資法則在中國難以奏效,因為巴菲特的方法是選擇好的公司并在低價或合理價格買入,通常排斥那些上漲很快的熱門股;最后,中國股市的特征讓巴菲特的方法少有用武之地,招行和萬科是少有的能持續(xù)為股東帶來回報的公司,大量的中國上市公司業(yè)績難以持續(xù)上漲。”
謝國忠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發(fā)人警醒。但我們要問,為什么在歷次牛市中,獨獨這次掀起“巴菲特熱”?我認為,是因為這次行情的起點和根源在于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和治理結構飛躍性提高。以謝國忠為代表的這種觀點論據(jù)并不充分,不僅沒有完全反映中國正在發(fā)生的改變,也在相當程度上誤讀了巴菲特的投資理念。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雖可以簡述為近似今天基金經(jīng)理們都在大談的“價值投資”,但在具體操作上,并不是如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僵化,他不只投資如“招行”、“萬科”那樣的藍籌股,也不只投資如“可口可樂”或者“茅臺”那樣的超級品牌消費品公司,更不是從來不碰重組的“垃圾股”,也絕不簡單地“長期持有”。他自身的投資理念和手法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伴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走向,他已經(jīng)從投資美國市場到走遍全世界尋找好公司。
巴菲特自稱遵循的是經(jīng)濟學大師格雷厄姆和費雪的投資方法,概括地說就是:第一、必須把買入的股票看作是企業(yè)的一部分;第二、把“市場先生”喜怒無常導致的波動看作是機會;第三、任何時候要對企業(yè)盡可能準確地估值,并在有“安全邊際”的前提下買入并持有。
可以清晰地看到,巴菲特的投資行為基本無視“牛市”或“熊市”,因為他從來不允許“市場先生”的情緒影響自己的判斷,他遵循的原則是觀察企業(yè),只要這個企業(yè)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估值又處于“安全邊際”的保護中,即使股市在熊市中,也無礙其投資價值。這在他投資“可口可樂”的過程中盡顯無遺,巴菲特從1988年開始分批買入可口可樂,經(jīng)歷了十多年間美國股市的牛熊交替,期間市值也曾大幅波動,但從未見他“波段操作”。
其次,我們看到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并不一直熱衷于投資“藍籌股”。如早期投資“美國運通”,當1964年他將自己的合伙公司的40%以上的資產買入這家公司的股票時,這家公司正處于1963年底的巨額訴訟,甚至公司總裁也認為“運通已經(jīng)資不抵債”,但正是這家相當于“ST公司”的企業(yè),在隨后的4年中讓巴菲特獲益400%以上。此外,巴菲特投資華盛頓郵報、富國銀行、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等案例,也都是在公司面臨生死存亡或全行業(yè)不景氣時。這些事件說明,“價值投資”并非總是去尋找藍籌,它完全可以是發(fā)現(xiàn)“垃圾變藍籌”的過程。
最后要看到,當前中國投資市場中,會計制度不斷更新完善、對內幕交易和業(yè)績造假的監(jiān)督水平不斷提高、大小股東利益趨于一致、多個行業(yè)的景氣度不斷提升等,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前全民的“股東”意識蘇醒,更多人把股市看作是全民分享經(jīng)濟成果的場所,而不是惡意圈錢者的天堂。
需要強調的是,過去中國股市最不符合巴菲特投資原則的要害在于,我們很難把買入股票看作是擁有企業(yè)的一部分,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股民勇于、樂于承認自己是某某上市公司的股東!
誰也不是巴菲特,誰也沒資格說巴菲特一定會或者不會在A股市場上投資,但可以確認,當前中國股民們熱衷于學習巴菲特式的投資思路的現(xiàn)象,它本身就是市場進步的標志。“困難不在于接受新思想,而在于擺脫舊思想。”這是凱恩斯的名言,也是巴菲特喜歡的警句,在此與所有投資者共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