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是中國歷代畫家所最喜歡描繪的傳統(tǒng)題材之一,這首先是由于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極高,具有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進取和向上的精神,“龍馬精神”、“一馬當(dāng)先”、“快馬加鞭”等成語即是體現(xiàn)。
其次就是源于國人對馬的喜愛,甚至可以說是偏好,尤其是畫家對馬的偏執(zhí)。由于馬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馬是非常受人歡迎的,而畫家中善畫馬的畫家也非常多,古今皆有,本文將予以重點介紹!
最后歷代名人留下的愛馬的各種傳說,也為后人愛馬提升了不少逼格,為畫家畫馬也平添了不少素材和些許傳奇色彩!如伯樂相馬、漢武帝因汗血寶馬西征大宛等。
在我國繪畫史上,畫馬的名家輩出,他們將馬的種種形態(tài)、姿勢,乃至于將馬的精神都通過畫筆巧妙的描繪出來,從而達到以馬抒懷、以馬寄情的目的。
我國自唐以來就涌現(xiàn)出了一批畫馬名家,代表性人物有:唐代曹霸、韓幹、陳閎,北宋李公麟,金代趙霖,元代趙孟頫、任仁發(fā),清代郎世寧,現(xiàn)代徐悲鴻等,他們都善畫馬,且以不同方式畫馬而聞名于世。這其中,由于戰(zhàn)亂等原因,曹霸、陳閎等人已無作品傳世,本文就暫一筆帶過,只講述這些有傳世之作的畫馬名家和其作品,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吧!
韓幹,曹霸弟子,史上最具盛名的畫馬“專家”,被尊為畫馬界“鼻祖”!
其生卒年不詳,京都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官至太府寺丞。
其善人物、鬼神、花竹等,尤精畫馬。其畫馬著重于描繪馬的風(fēng)采神態(tài),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傳世作品有《牧馬圖》、《照夜白》等。
唐-韓幹《牧馬圖》
唐-韓幹《照夜白》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又號龍眠山人,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北宋杰出畫家,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進士,為中書門下省刪定官,后官至朝奉郎。元符三年(1100)告老回鄉(xiāng),居桐城龍眠山,因號龍眠居士。
一生勤奮,作畫無數(shù),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皆精,尤善畫馬,堪過韓幹。其師法自然,并能集諸家之長,大膽創(chuàng)新,自成一家,被后世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
傳世作品有《五馬圖》卷,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臨韋偃牧放圖》卷、《維摩演教圖》藏故宮博物院;《赤壁圖》、《蜀川勝概圖》流美國;《蓮社圖》軸(南宋摹本)藏南京博物院。
畫馬代表作《五馬圖》,以白描手法畫了西域進貢的五匹名馬。畫為長卷,分五段,各繪五馬,并各具美名,依次為:鳳頭驄、錦膊驄、好頭赤、照夜白、滿川花,并各由一名奚官牽引。該畫技法十分純熟,刻畫的人物、鞍馬都十分生動傳神,對后世影響極大,而五馬造型也成為了美術(shù)史上的經(jīng)典。
北宋-李公麟《五馬圖》(局部2)
北宋-李公麟《五馬圖》(局部5)
金-趙霖《昭陵六駿圖》之一
趙霖,金代人,仕于金世宗朝(1162-1189)。善人物、鞍馬,傳世作品有設(shè)色絹本《昭陵六駿圖》,該圖從摹畫唐太宗“昭陵六駿”石刻而來。馬形態(tài)各異,傳神生動,人馬畫法,渾厚古樸。筆法蒼健有力,設(shè)色淳厚自然,描繪凝重有力,頗具石刻風(fēng)味。
金-趙霖《昭陵六駿圖》之二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其博學(xué)多才,能詩善文,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在繪畫上,他以書入畫,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fēng),被稱為"元人冠冕"。其繪畫取材廣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倡導(dǎo)師法古人,強調(diào)"書畫同源"。其繪畫、書法和畫學(xué)思想對后代影響極為深遠。
趙孟頫為畫壇一代宗師,開了一代畫馬新風(fēng)。其畫馬形神兼?zhèn)洌惠斍叭?,既有著粗獷、率真之美,又灌注著空靈、閑適的文人精神。他與兒子趙雍、孫子趙麟都做《人馬圖》,稱《三世人馬圖》,傳為佳話,現(xiàn)三幅畫都流傳至美國,由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元-趙孟頫《浴馬圖》
元-趙孟頫《人騎圖》
《人騎圖》為趙孟頫四十三歲時所作,是其鞍馬題材的早期作品。《人騎圖》中多用鐵線描及游絲描繪,細勁秀潤,造型生動自然,體現(xiàn)出濃郁的唐代遺風(fēng)。作者在此圖中表現(xiàn)出對唐人畫法的刻意追求和對古人精華的繼承發(fā)揚。
元-任仁發(fā)《人馬圖》
元-任仁發(fā)《出圉圖》
任仁發(fā)(1254-1327),字子明,又字子垚,號月山,松江(今屬上海市)人。元代畫家、水利家,工書法,學(xué)李邕;長繪畫,工人物、花鳥,尤善畫馬,學(xué)李公麟。其畫筆墨蒼勁,生動傳神,堪與趙孟頫相敵。今故宮繪畫館藏有其畫馬數(shù)幅,俱極精。
清-朗詩寧《百駿圖》(局部)
清-朗詩寧《乾隆皇帝大閱圖》
郎世寧(1688—1766),意大利米蘭人,畫家、傳教士,清代宮廷十大畫家之一,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來中國,隨即入皇宮任宮廷畫家,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并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shè)計工作。
郎世寧善駿馬、人物肖像、花卉走獸等,風(fēng)格上強調(diào)將西方繪畫手法與傳統(tǒng)中國筆墨相融合,受到皇帝的喜愛,也極大地影響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其主要作品有《百駿圖》《十駿犬圖》《乾隆大閱圖》等。
徐悲鴻《奔馬》
徐悲鴻(1895-1953年),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zhèn)人,中國現(xiàn)代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擅長人物、走獸、花鳥,尤以奔馬聞名于世。他強調(diào)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注重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jié)構(gòu)、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diào)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對當(dāng)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他一生致力于國畫的改革,而體現(xiàn)他國畫改革最高成就的也正是他的國畫奔馬。
徐悲鴻《八駿馬》
除了以上幾位畫馬名家外,我國現(xiàn)當(dāng)代著名動物畫家劉奎齡、劉繼卣這一對“父子畫家”,及善畫驢的長安畫派的代表黃胄先生,京津畫派的馬晉先生,還有善西北風(fēng)情的劉大為等著名畫家,也有不少畫馬的精品之作!本文最后就再編輯這幾位大師的作品以饗讀者。
劉奎齡《立馬圖》
劉繼卣《奔馬》
黃胄《草原逐戲》
馬晉《牧馬圖》
劉大為《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