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是中國文人最為愜意的時代,文官地位高,待遇好,風(fēng)險低。北宋朝廷還廣開科舉,廣征人才,“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很多平民子弟通過科舉而一舉“鯉魚躍龍門”。北宋初期的名相呂蒙正,就是通過科舉轉(zhuǎn)變命運的突出典型。
呂蒙正本來出身一個小康之家,但他的父親連娶了幾個小妾,對糟糠之妻越看越不順眼,將他們母子趕了出去。呂母誓不再嫁,帶著呂蒙正窮苦度日,苦不堪言。呂蒙正寫的《寒窯賦》描述了當(dāng)時的窘?jīng)r:“昔時也,余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饑;上人憎,下人厭,皆言余之賤也!”。
但命運就是這樣吊詭,“上人憎,下人厭”的呂蒙正在三十三歲那年時來運轉(zhuǎn),一舉考中狀元,成為天之驕子,萬眾矚目的明星。范進中個舉親鄰都來拼命巴結(jié),呂蒙正中了狀元當(dāng)了官受巴結(jié)的程度更是可想而知,親朋故交、士紳舊故、達(dá)官貴人、商賈巨富,皆攜重禮厚金登門祝賀,一時門庭若市。他自己講則是:“及第登科,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有撻百僚之杖之權(quán),斬鄙吝之劍,出則壯士執(zhí)鞭,入則佳人捧秧,思衣則有綾羅錦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慕,言余之貴也!”
呂蒙正認(rèn)為,在他中狀元之前和之后,自己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自己運氣好罷了,他認(rèn)為,自己貧賤時:“非吾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弊约焊毁F時“非吾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彼J(rèn)為“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huán),終而復(fù)始者也”。
正是因為看透了這一切,呂蒙正才能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寬厚待人,用心做事。公元977年,三十三歲的呂蒙正一舉奪得狀元,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升州,地位有了,錢有了,房子也有了,他把受苦了半輩子的老娘接進了新房。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他竟然將拋棄自己的父親也接了來,分房居住,照顧周到。人們都認(rèn)為呂蒙正寬宏大度。
呂蒙正對下屬和朋友也寬厚仁慈。呂蒙正有位好友叫溫仲舒,與他同時中舉,后來被貶多年。呂蒙正當(dāng)宰相后,憐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舉薦了他。后來溫仲舒為了突出自己的才能,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貶低呂蒙正,甚至落井下石。有一次,呂蒙正又在皇帝面前夸贊溫仲舒的才能,宋太宗說:“你總是夸獎他,可他卻常常把你說的一錢不值啊!”呂蒙正笑了笑說:“陛下把我安置在這個職位上,就是深知我能夠推薦好的人才。至于別人怎么說我,這哪里是我職權(quán)之內(nèi)所管的事呢?”宋太宗聽后大笑不止,更加敬重他的為人。
對朋友寬厚,對國家卻忠誠,呂蒙正敢對皇上說真話,堅持原則,史書記載他:“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上嘉其無隱。”
有一次元宵佳節(jié),皇上大宴群臣。宋太宗率群臣登上宮樓,看著滿城燈火得意地說:“五代之時,天下生靈涂炭,哀鴻遍野,周太祖自鄴城南歸,無論是當(dāng)官的還是老百姓,無不慘遭虜掠,城野大火漫燃,看者無不心驚肉跳,以為天下再無太平之日。朕自當(dāng)政之后,日理萬機,從不敢懈怠,常想著天下百姓,才有今日之昌盛景象。由此來看,無論是大亂還是大治,無不是人之所為,并非是什么天意??!”
群臣聽后,紛紛大拍馬屁,齊聲贊頌皇上英明,把宋太宗拍的得意忘形。這時呂蒙正卻走到太宗面前:“皇上在此設(shè)宴,放眼望去滿城燈火輝煌,確實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是,臣不久前曾到城外,離城幾里地就看到許多饑餓的人,甚至還看到一些餓死的人。由此可見天下并不像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樣繁榮啊。愿陛下看問題能由近及遠(yuǎn),時刻想到那些正在挨餓受凍的百姓,這才是天下蒼生的幸事??!”
正在興頭上的宋太宗聽到這話,頓時像被澆了一頭冷水,勃然變色,群臣都嚇的不敢出聲。過了好久,宋太宗才轉(zhuǎn)怒為喜說:“我得蒙正如唐太宗之得魏征,倘若做臣子的都能這樣,時時提醒朕不忘以天下蒼生為念,國家哪里還會不富強,百姓不舒心啊!”
呂蒙正就是這樣,清廉自持,寬厚正直,心系黎民,在朝中威望極高,先后三次為相,終成一代名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