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以下關(guān)于中藥材白石英的介紹內(nèi)容由諸多中醫(yī)藥網(wǎng)管理員整理自《中華草本》《中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等資料,內(nèi)容僅供參考與學(xué)習(xí),不宜當(dāng)做私自用藥白石英的參照,請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用藥。
- 【名稱】:
- 白石英
- 【英文名】:
- Quartz album
- 【拼音】:
- Bái Shí Yīnɡ
- 【別名】:
- 暫無
- 【藥材類別】:
- 礦物類
- 【性味】:
- 甘,溫。
①《本經(jīng)》:味甘,微溫。
②《吳普本草》:歧伯、黃帝、雷公、扁鶻:無毒。
③《別錄》:辛,無毒。
④《本經(jīng)逢原》:甘,溫,無毒。
- 【歸經(jīng)】:
- 入肺、腎、心經(jīng)。
①《本草蒙筌》:入肺經(jīng)。
②《綱目》:手太陰、陽明氣分。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陰、陽明經(jīng)。
- 【入藥部分】:
- 為氧化物類礦物石英的礦石。
- 【產(chǎn)地和分布】:
- 產(chǎn)江蘇、廣東、湖北、河北、福建、陜西等地。
- 【形態(tài)特征】:
- 三方晶系。晶體呈六方柱狀,柱體晶面上有水平的條紋,也常呈晶簇狀、粒狀等集合體產(chǎn)出。顏色為無色或白色,由于所含雜質(zhì)關(guān)系,晶體常呈各種不同的顏色,以淺紅、煙色、紫色等為常見。條痕白色。結(jié)晶體顯玻璃光澤,塊狀體呈油狀光澤,光澤強度不一。透明至半透明,也有不透明者。斷口貝殼狀,或不平坦狀參差狀。硬度7。比重2.65。性脆。具焦熱電性及壓電性。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多具菱角,大小不一。全體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微帶黃色。表面不平坦而光滑,不透明至微透明,有脂肪樣光澤。質(zhì)極堅硬而體重;砸斷面不平齊,邊緣較鋒利,可劃刻玻璃。氣無、味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①《本草經(jīng)集注》:惡馬目毒公。
②《本草求真》:忌芥菜、蔓菁、蕪荑、葵、薺苨。
③《得配本草》:久服多服則元氣下陷。
- 【白石英的功效與作用】:
- 溫肺腎;安心神;利小便。主肺寒咳喘;陽痿;消渴;心神不安;驚悸善忘;小便不利;黃疸;石水;風(fēng)寒濕痹。用于驚悸不安,咳嗽氣逆。
①《本經(jīng)》:主消渴,陰痿不足,咳逆(一作’嘔逆’),胸膈間久寒,益氣,除風(fēng)濕痹。
②《別錄》:療肺痿,下氣,利小便,補五臟。
③《藥性論》:能治肺癰吐膿,治嗽逆上氣,疸黃。
④王好古:實大腸。
- 【附方】:
- ①治形寒飲冷,肺氣沖逆,作咳作喘,或為哮嗆,或為冷怯:白石英二兩,日煎防飲,一月平復(fù)。(《青囊秘方》)
②治肺虛少氣,補虛羸,益肺,止嗽,進飲食:白石英一分(杵細者,綿裹),五味子、白茯苓、附子、人參各半錢,甘草一字。上為粗末,用水五大盞,銀石器中煮石英至三盞,投藥再煎至一盞半,去滓。分二服,空心晚食前或雞鳴拂旦服。(《雞峰普濟方》白石英湯)
③治腎腋陽氣衰微,津源不能上濟于華池,頻作渴者:白石英四兩,煎湯飲?;蚣予坭阶佣赏?(《青囊秘方》)
④治心臟不安,驚悸善忘,上膈風(fēng)熱化痰:白石英一兩,朱砂一兩。同研為散。每服半錢,食后夜臥,金、銀湯調(diào)下。(《簡要濟眾方》)
⑤治五勞七傷,羸瘦,體熱心煩,小便不利,夜多恍惚:白石英五兩(煉成粉者),干地黃二兩,白茯苓二兩,人參三兩(去蘆頭),天門冬五兩(去心,焙),地骨皮二兩。上藥搗羅為末,入石英粉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黃耆湯下三十丸。(《圣惠方》白石英丸)
⑥治腹堅脹滿,世號石水:白石英十兩,明凈者。捶如大豆大,以瓷瓶盛,用好酒二斗浸,以泥重封瓶口,以馬糞及糠火燒之,長令酒小沸,從卯至午即住火。日可三度,暖一中盞次之。如不飲酒,即隨性少飲之。其白石英,可更一度燒用。(《圣惠方》)
⑦治風(fēng)虛冷痹,諸陽不足,及腎虛耳聾,益精保神:㈠白石英三兩,坩堝內(nèi)火煅酒淬三次,入瓶中密封,勿泄氣。每早溫服一鐘,以少飯壓之。㈡磁石(火煅醋淬五次)、白石英各五兩。絹袋盛,浸一升酒中五、六日。溫服,將盡更添酒。(《千金翼方》)
(本文由中醫(yī)藥網(wǎng)整理或引用,內(nèi)容僅供參考,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謝謝合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