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國中醫(yī)研究院 蘇小白針炙師 曾出版《詳解黃帝內(nèi)經(jīng)》)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中醫(yī)認為,人體是由陽陰兩部分組成的,而陽則又因著陽氣的多少,分為太陽、陽明與少陽。太陽是人體陽氣最多的,占有三分陽氣。中醫(yī)也講究“天人合一”,一陽為少陽,類象為初升之太陽;太陽升到一定程度,化為二陽,即陽明;然后再化生得陽氣多,多到三陽,即為太陽。也即,一陽生二陽,二陽生三陽,等同于一生二,二生三?!秲?nèi)經(jīng)》中有“少陽屬腎”的話,即是從此處來。一陽是生命之初,最根本的陽氣,即先天腎氣;生命成長,需要脾胃化生水谷之氣,即需要陽明胃氣;脾胃化生的水谷氣,上升到肺,由肺朝百脈化生真氣,充養(yǎng)五臟;肺開宣水氣,薰膚充身澤皮毛。真氣里有衛(wèi)氣,并肺開宣的薰膚充身澤皮毛的水氣,合稱為太陽之氣。因此,太陽之氣,在外,即為充養(yǎng)體表的水氣;在內(nèi),可分為肺氣、胃氣并腎氣,所以,太陽病有喘癥,是牽扯到肺;有嘔逆,是牽扯到胃;有“發(fā)熱而反脈沉者”,是牽扯到腎,這是三部太陽之氣,即太陽之天地人三部之氣。太陽在外,即充養(yǎng)體表的水氣,若感受風寒之邪,即為表證。表證,即為體表的癥狀。表證是最輕,也是在體表的太陽病。太陽病,一般情形下多表現(xiàn)為表證,如果深層次一點的太陽病,就會化作太陽腑證,或者傷及到陽明與少陽,成為與二者之合病。
因此,探討太陽病,一般情形下是說的表證,表證是太陽病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它的主證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這三大證侯,都是在表證這一層。凡具有這三個證的,都可以叫太陽病,也即表證。也就是說,太陽病包含表證,但并不全表現(xiàn)為表證。表證是太陽病,但太陽病決不等同于就是表證,也是里證和合病。但在這里,仲景主要是談的太陽表證這一層,也可以權(quán)且看作,太陽病即為表證。這個概念要弄清。
這里說“太陽之為病”,是說的是太陽主表這一層的太陽病了,其表現(xiàn)為脈浮,頭頂強病而惡寒。因為是表證,外來風寒邪氣傷了在表的陽氣,體內(nèi)氣血就是奮起抗邪于表,因此氣血浮動,脈就表現(xiàn)為??;抗邪于表,就有可能發(fā)熱。頭項部是諸陽之首,最易傷及,因此就會表現(xiàn)出頭項強痛之癥狀;又因為陽氣為風寒邪氣所傷,就會出現(xiàn)怕冷的癥狀。
2019/8/27,支頤窺月齋
2、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太陽病在表證這一層面上有兩個證,一個是太陽中風表虛證,即桂枝湯證;一個是太陽傷寒表實證,即麻黃湯證?,F(xiàn)在這一條講的是太陽中風表虛證。所謂太陽中風證,即為太陽之表這一層受到了風邪之傷,我們已經(jīng)知道太陽表層這一層也是陽陽合和的,其陽即肺部宣發(fā)的肺氣,其陰即肺部宣發(fā)的水,也即水氣。水氣在體表,薰膚充身澤毛,二者和洽,“相親相愛”,今天突然闖進來一個“外客”,即外來的風邪,風本為六氣之一,六氣之風寒暑濕燥火本來是大自然正常之氣,因體質(zhì)或情志因素,六氣也會化為淫邪之氣傷人,現(xiàn)在這個風就是風邪客于人,傷了人之太陽之表了。體表之氣與水,本是和好的一對“夫妻”,突然闖進來一個風陽之邪,風為陽邪嘛,風主開泄,是要破壞他們家庭的呆,那個本身的“氣”也為陽,“一看不對頭”就要奮起抗爭,二陽交爭,必定發(fā)熱;這邊二陽打著呢,咱們說了,這個風邪還有另一樁本事,就是主開泄,悄悄將密閉的家門給打開了,那么“水”呢,也就悄悄溜出來嘍,于是中風證的另一個癥狀就是汗出。不過,這個汗可不是大汗,不是像陽明熱證那樣的汗出濈濈然,只是病人身體摸上去有點潮潤,有點濕,為什么?因為它是表層的水,還沒到里頭的營陰,當然此“水”此處也可叫營陰,只是表層那一部分的,很少。因為,此病人是被風邪所傷,故而怕風;風一刮,就怕冷;沒有風,怕冷的癥狀就減輕或緩解了。脈是浮的,太陽病表證的脈都是浮的,這個原因咱們前頭講了,即是風與寒中傷表層,體內(nèi)正氣到外抗邪,脈就顯浮。因為中風證有汗出,汗為營陰,營陰受損,損則少,其流即緩。以上發(fā)熱,汗出,惡風,脈浮緩即為太陽中風證的四大癥狀。太陽中風證因為是傷風,為風邪所傷,風主開泄,有汗出,與傷寒證比較來看,其表是虛的,也就是不是傷寒證之寒所郁閉的,因此又叫太陽中風表虛證。此證的治方是桂枝湯,后世醫(yī)家又稱此證為桂枝湯證;桂枝湯證不同于玉屏風散證,二者同為表虛,桂枝湯證是中風之后導致的表虛,是風邪之實證;而玉屏風散證則是虛人自汗出,是虛證,中風不是致病主因,即發(fā)熱不厲害。
2019/8/28,支頤窺月齋
3、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上邊,咱們談過,太陽病表證這一層次有兩個典型證,一曰太陽中風證,二曰太陽傷寒證,太陽中風是傷于風,太陽傷寒是傷于寒。前邊,我們已經(jīng)講過太陽中風,今天講太陽傷寒。太陽傷寒這一個證候,是屬于太陽病表證范疇里的,所以經(jīng)文起筆就道:“太陽病”。那么什么樣的太陽病是傷寒證呢?也即太陽傷寒證具有哪些脈癥反映呢?“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就是病人來就診時或已是發(fā)熱的,或者沒有發(fā)熱。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太陽傷寒是傷于寒,即為寒邪所傷,寒比風“威力”要大,一下子中于身上,如大兵壓境,邊境線上的“護衛(wèi)”由于“敵眾我寡”一時間無力抵抗,無力交爭,就不會發(fā)燒;當過一陣,體內(nèi)正氣調(diào)動過來,體表的衛(wèi)氣有所補充強大,就奮起抗邪,正邪交爭于體表,就發(fā)燒了。但不管即時發(fā)燒與否,病人必惡寒,怕冷,不發(fā)燒時,寒邪威力猛且大,當然顯示出一派寒象,怕冷;出現(xiàn)正邪交爭即發(fā)燒癥狀時,體表也是為寒所傷困著,也是怕冷,因此說“必惡寒”。寒是主痛的,寒邪閉郁體表,傷及體表水氣,體表水氣運行滯塞,不暢通,不通則痛,因此會出現(xiàn)“體痛”之癥,傷寒“八癥”,其一癥就是痛,頭痛,身痛,腰痛,骨節(jié)痛。因為寒邪比風邪其勢要猛,前邊咱們說過,太陽陽氣有三部,分別是肺氣、胃氣與腎氣,由于寒勢力大,肺中之太陽氣一時應對不及,人體就會調(diào)動胃中之氣來出擊抵抗,大家知道,胃氣本是主降的,胃氣降濁,現(xiàn)在胃氣要升,故出現(xiàn)“嘔逆”之癥,只不過這種胃氣上逆,不是嘔吐,只是干嘔?!懊}陰陽俱緊者”,凡脈皆有陰脈陽脈,陰陽之意也各有分別,此處之陰陽脈是指寸關(guān)遲三部脈都緊,緊脈主寒,主痛,傷寒是為寒邪所傷,故顯緊脈;傷寒有體痛,故也是緊脈。寸關(guān)遲三部之脈都有緊意,都是緊脈,具備了以上諸癥之反映的便是傷寒證。臨床上辨?zhèn)c中風的主要依據(jù)是,中風汗出,傷寒無汗。這是因為風主疏泄,腠理開,“陰弱者”汗自出;而傷寒是寒邪閉郁體表,衛(wèi)陽雖然也“離水”而出外抗擊,但體表之水仍被寒邪閉郁著,故不出汗。
2019/8/29,支頤窺月齋
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
上邊,咱們談過太陽病的總綱,以及太陽病表證這一層的兩個基本證型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的脈證表現(xiàn),下邊我們談太陽病表證的傳變。諸君知道,上邊咱也有所談及,那便是《傷寒論》中所謂“太陽”,大致說來有三個層次或者叫概念的表達,一是“體之太陽”,一是“經(jīng)之太陽”,一是“腑之太陽”。人體的太陽,又有三部:肺、胃、腎?!秱摗吩诒孀C方法上,后世醫(yī)家歸納總結(jié)是,六經(jīng)辨證。鄙人也同意這“六經(jīng)辨證”的基本看法,但對于此處之“經(jīng)”,切切不可拘泥了去理解。此處之“經(jīng)”,非但指太陽經(jīng)、陽明經(jīng)或少陽經(jīng)等等六經(jīng)在人體循行的那些“線”,更重要的是,“經(jīng)”也有“經(jīng)管”之意,即六經(jīng)所管轄或者叫影響的區(qū)域?!秱摗分屑膊〉膫髯兪菑碗s的,大致有“循經(jīng)傳”、“非循經(jīng)傳”、“直中”這許多形式,這些形式只是一個大概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若被我們掌握了,會在臨床上有主動權(quán)。但這些“規(guī)律”并非一成不變,并非“鐵律”,只是有可能這樣傳變。
太陽病表證往里走,有幾種方向,一個是循著太陽經(jīng)往里到太陽腑,這里是說的證的傳變;一個是循著太陽經(jīng)往里到陽明、少陽經(jīng)等,這里是說的病的傳變,這些都是有可能的。這,就像一條大路,走著走著就有許多岔路,至于往哪里走或停下不走,會因各人體質(zhì)不可而有異。在這里,仲景是先談了太陽病表證往里走,走到陽明、少陽這個方面來的,是“病”的變化,也即太陽傷寒或中風,若誤治失治,這些客表的風寒之邪會往里去,導致離開了“太陽病”這一概念,而向里傳入陽明成為陽明病,或傳入少陽成為少陽病等,是說的是“病”的傳變。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這一句是說,人體受到了風寒所傷,也即風寒邪氣傷人,最先傷到的是人體的太陽。這是因為太陽陽氣最多,一來主表的區(qū)域最大,二來“背后牽扯的‘部門’最多”,上邊咱們說過,太陽陽氣在人體這一層面上就有天地人三部之陽氣,背后提供的部門多,外來邪氣入侵時,也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指不一定哪個部門弱些或不主動些,就會導致受傷,因此風寒邪氣來侵,傷到體表了,太陽受之,太陽要受到損傷,也即太陽要有病了,此為太陽病。
“脈若靜者,為不傳”。太陽病最先表現(xiàn)的是表證,這里就是從表證談起,談到太陽病的傳變。也就是說,我們再強調(diào)一遍的是,在《傷寒論》中,有時候這個太陽病,可以是表證的互詞,就如一家子人,在家里是有父兄各個之別的,一個人出門在外,這個人,即可代表這家人。這里說脈證表現(xiàn)的是太陽表證,但這時候的表證,即可代表為太陽病。太陽表證的脈,不管傷寒還是中風,其脈是浮的,如果脈一直浮的,或浮緩或浮緊,不去變化,安安靜靜一直是這種浮緩或浮緊脈,那么疾病,就沒有往下傳,沒有往里走,也就是還是太陽病中的表證,也可以說是還是太陽病。
“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边@一句是說的脈證變化了?!邦H”,即為很的意思,這個病人很想吐,喜歡嘔吐,忍不住要嘔吐,少陽病喜嘔呀,說明這個病已傳到少陽病了;至于少陽病為何喜嘔?我們還是等到少陽病時細談,這里暫且放下,但我們要知道,“喜嘔”是少陽病的一個主證?!叭簟?,就是如果的意思,如果這個病人出現(xiàn)“躁煩”,提示病已入陽明,因為“躁煩”是陽明里有熱的一個主要癥狀。此時病人的脈象也發(fā)生變化了,即變得數(shù)急,由浮緩或浮緊變數(shù)急脈了,脈證發(fā)生了以上改變,即提示太陽病已經(jīng)傳變了。
2019/8/30,支頤窺月齋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上一條,咱們講過,或傷寒或中風,都是屬于表證,屬于太陽病中的表證范疇,如果過罷一日,注意這個一日不可拘泥了看,就是發(fā)病過了初始階段,如果脈證不發(fā)生變化,即脈若靜者為不傳;如果脈證發(fā)生了變化,即脈由浮緩(中風脈)、浮緊(傷寒脈)一變而為數(shù)急脈,數(shù)主里有熱,并且此時或出現(xiàn)“頗欲吐”,說明病已傳入少陽,少陽病喜嘔;或出現(xiàn)燥煩,說明病已入陽明,陽明病里熱上擾心神多燥煩。這一條是談,太陽表證,或中風或傷寒,經(jīng)過一段時日之后,也即“傷寒二、三日”,傷寒(也可代指中風,《傷寒論》中,傷寒與中風有時候是互詞,可以看作一詞二義?。┒歼^去二三天了,“二、三日”也是個虛指,指代日子過去了一小段時間了,如果此時脈證沒有出現(xiàn)變化,即“陽明、少陽證不見者”,也就是說癥狀沒有出現(xiàn)變化,此處特舉例說是沒有出現(xiàn)陽明證的燥煩與少陽證的喜嘔,主是提示太陽病表證沒有往下傳。這是個一般規(guī)律,因為表證中的風寒邪氣,如果往下走,往里傳,入里往往會化熱,如果是傳入陽明,胃中有熱,會上擾心神致燥煩;如果入少陽,膽腑有熱會犯胃致嘔,現(xiàn)在沒有這些癥狀,說明表證之風寒邪氣沒有化熱,也即沒有往里傳入。
2019/8/31,支頤窺月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