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代名醫(yī)陳延之說:“夫針須師乃行,其灸則凡人便施。為師解經(jīng)者,針灸隨手而行;非師所解文者,但依圖詳文則可灸;野間無圖不解文者,但逐病所在便灸之,皆良法,但避其面目四肢顯露處,以創(chuàng)盤(瘢)為害耳(《醫(yī)心方》卷二)。”可見灸法在我國古代頗為盛行。由于它比針法更加安全而且容易掌握,幾乎達(dá)到人人能夠施灸治病的程度,因而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但是,進(jìn)入20世紀(jì)以來,我國醫(yī)學(xué)界在應(yīng)用和研究針灸學(xué)術(shù)當(dāng)中,注意力比較集中于針法,而對灸法的發(fā)掘、應(yīng)用和整理研究則很不夠。有鑒于此,艾草堂特別整理了相關(guān)資料,以便供大家學(xué)習(xí)。
一、灸法源流
關(guān)于灸法的起源,古代文獻(xiàn)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一般都認(rèn)為它起源于我國原始社會,很可能是在氏族公社時期。宋高保衡等《新校備急千金要方序》說:“黃帝欲創(chuàng)九針,以治三陰三陽之疾,得歧伯而砭艾之法精。”可見古人也認(rèn)為灸法起源于原始氏族公社時期。我們的祖先,早在北京猿人時期就已懂得用火,以后又掌握了取火的方法這正好為發(fā)明灸法創(chuàng)造了必要條件。艾,這類易燃植物自古就在我國廣大土地上到處生長,先民們采干艾引火是理所當(dāng)然之事。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記載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大概也是用艾作燃料。在我們的祖先早就對艾有所認(rèn)識的那樣歷史條件下,把燃燒的艾團(tuán)用于醫(yī)療方面,是完全合乎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我國最古的醫(yī)學(xué)論著《黃帝內(nèi)經(jīng)》,記載灸法就更多了,而且還有許多篇中提到艾,也證明當(dāng)時盛行的是艾灸?!端貑?#183;異法方宜論》還講到灸法的起源地域,云:“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fēng)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也。”這說明灸法是適應(yīng)我國北方人民的居住條件、生活習(xí)慣和發(fā)病特點而產(chǎn)生的。
“灸焫”二字是燒灼的意思,如漢許慎《說文》云:“灸,灼也,從火”;隋唐楊上善注《黃帝內(nèi)經(jīng)太素·知方地》云:“焫燒也”;唐王冰注《素問·異法方宜論》云:“火艾燒灼,謂之灸焫”。這種燒灼灸法,在古代應(yīng)用的很普遍,古文獻(xiàn)中提到的灸法多為這種灸法。灸法從三國時代以來,有了進(jìn)一步的發(fā)展。曹翕(曹操之子)所著的《曹氏灸方》七卷,是最早出現(xiàn)的灸法專著,可惜已經(jīng)亡佚。兩晉以后,很多醫(yī)書都把灸法擺在一個重要位置。唐王燾撰《外臺秘要》,棄針而言灸,更足以說明灸法在古代之被重視值得提出的。我國敦煌卷子中的《新集備急灸經(jīng)》殘卷(伯希和氏目26 75)至遲是在唐咸通三年(682),依照刊本抄錄者,題有“京中李家于東市印”可證;這說明,我國早期的刊本,就有了灸法專著。
隨著灸法的專門化,也就出現(xiàn)了專門施行灸法的醫(yī)師。如唐韓愈的《譴瘧鬼》詩云:“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昌黎先生集》卷七)。”宋張杲《醫(yī)說》中,也曾有“灸師”之稱。元楊維楨贈艾師黃中子的古樂府云:““艾師艾師古中黃,肘有《補注明堂方》,籠有歧伯神針之海草,篋有軒轅洪爐之燧光。針窠數(shù)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銅人孔竅徒紛龐。三椎之下穴一雙,二豎據(jù)穴名膏肓,百醫(yī)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金湯之固正搗穴,快矢急落如飛。梅花道人鐵石腸,昨日二豎猶強梁,明朝道人步食強,風(fēng)雨晦明知陰陽……(《鐵崖先生古樂府》卷六)。”這是對于艾師的很具體的刻畫。
除灸師專門掌握施灸技術(shù)以外,非醫(yī)者對于灸法也并不陌生。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二十九卷云:“吳蜀多行灸法”;宋“太宗病亟,帝(指宋太祖)往視之,親為灼艾(《宋史·太祖本紀(jì)》)”;宋蘇東坡寫有《灼艾帖》,李唐畫有《灸艾圖》,都證明灸法在唐宋之際流傳甚廣。
約自南宋末葉,灸法在大人先生之門,已不太受歡迎了,宋聞人耆年《備急灸法》所載:“富貴驕奢之人,動輒懼痛,聞?wù)f火艾,嗔怒叱去”云云,正是反映了這一情況。元明以來,灸法的地位更加下降到針法之下,這個情況,恰與唐王燾編《外臺秘要》時相反。迨至清道光年間,統(tǒng)治者干脆在太醫(yī)院內(nèi)取消了針灸科。由于燒灼灸法確實疼痛,使人臨醫(yī)畏灸、再加上士大夫階級反對它,所以它在發(fā)展過程中就不能不向無痛的方向改進(jìn)。南宋竇材在施行燒灼灸時采取麻醉法,明初以來把灸法發(fā)展成為雷火針(或太乙針)的形式,正是表達(dá)了這種趨向。
記載灸法的書籍、除醫(yī)經(jīng)、方書及各家的綜合性針灸書以外,還有不少灸法專著。唐崔知悌《骨蒸病灸方》一卷(今存于《外臺秘要》、《蘇沈良方》等書中),《黃帝明堂灸經(jīng)》三卷(即《太平圣惠方》卷一百的單行本),宋聞人耆年《備急灸法》一卷,宋西方子《明堂灸經(jīng)》八卷,宋莊綽《灸膏肓俞穴法》一卷,明末葉廣祚《采艾編》四卷,清吳亦鼎《神灸經(jīng)綸》四卷,清雷豐校補《灸法秘傳》一卷,等等,都是現(xiàn)存的灸法專書。另外,還有一些專門介紹太乙針的著作。二、多種多樣的施灸材料
古代灸法雖然以艾灸為最多,但也常常針對不同的的疾病,而采取其它材料來施灸。茲就文獻(xiàn)中見諸記載者,條述于下。
1.艾灸:是用艾葉制成的艾絨作為施灸材料。艾最早見于《詩經(jīng)·王風(fēng)》:“彼采艾兮”,古代又稱為冰臺、醫(yī)草、灸草、病草、黃草、海草、艾蒿、家艾。梁陶弘景《名醫(yī)別錄》:“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作為施灸材料的艾葉以柔嫩而又陳久者為最好,所以宋蘇頌《本草圖經(jīng)》說: “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而葉背白,以苗短者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葉暴干,經(jīng)陳久者方可用”。唐孫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則認(rèn)為:“其五月五日亦好,仍不及三月三日者。”又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云:“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xì)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關(guān)于艾絨的制法,李時珍又云:“揀取凈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nèi),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
從古代這些主張里,關(guān)于施灸用艾,我們可以得出五條要點:①采的艾葉要嫩,因此以春季采集者為最好;②放置的時間要久(陳舊);③艾葉要干凈,沒有雜質(zhì)和灰塵;④艾絨要搗得爛細(xì);⑤艾絨要干燥。
2.加藥艾灸:是在艾絨中摻進(jìn)某些藥品,以之施灸。通常摻進(jìn)的藥品,多為芳香藥物及易燃物質(zhì)。如宋寇宗奭《本草衍義》提到,在艾絨中“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灸家用”。清顧澄《瘍醫(yī)大全》卷八則有摻入麝香、木香、雄黃等的記述。
此外,由于疾病的不同,也往往摻入其他藥品,因病而制宜。例如,《說文·義證》引《北齊藥方碑》云:“巴豆和艾作炷,灸瘡。”又明朱棣《普濟(jì)方》卷四二三記載,治瘰疬結(jié)核“用巴豆一枚去皮心,艾葉一雞子大,相和搗爛,擘碎爆干,撚炷灸疬子上三壯即止”。《醫(yī)心方》卷八引陶氏治療足腫“末巴豆、虻蟲少少雜艾為灸炷”?!肚Ы鹨矸健肪矶闹委燅ю?#8220;以艾一升,熏黃如棗大,干漆如棗大三味末之,和艾作炷灸之,三七壯止”?!肚Ы鹨健肪矶胖务ю咂茲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將大麻花與艾葉”等分合搗作炷,灸瘡上百壯”?!镀諠?jì)方》卷四百二十治水腫“用甘遂為末,同作艾炷”,在臍心隔蒜灸之。明朱權(quán)《壽域神方》卷三治犬咬和瘰疬,用“熟艾,穿山甲細(xì)剉黃土炒,斑蟊不拘多少,為細(xì)末,以熟艾搗和合習(xí),每一嚙傷處用烏臼葉貼瘡口,灸十四壯”。又明龔延賢《壽世保元》卷十治療心痛,“取兩手肘后處酸痛是穴”,“即用艾入水粉,揉爛為炷,每處灸五壯”,水粉就是鉛粉。《針灸大成》卷七灸聚泉穴治咳嗽,“如熱嗽,用雄黃末少許和于艾炷中灸之,如冷嗽,用款冬花為末和于艾炷中灸之。”還有將別的物品摻入艾絨而施灸的辦法,如明朱權(quán)《壽域神方》記載:“破傷風(fēng)搐搦,角弓反張,用人耳中垢,不拘多少,紙上焙干為末,入熟艾中和勻,做成小艾炷七個或十個,灸患處(引自《醫(yī)方類聚》卷二十四)” 明初以來的雷火神針(或太乙神針)的施灸法,也是加藥的艾灸,僅僅操作方式不同而已。
上述各種加藥艾灸對我們很有啟發(fā),使我們認(rèn)識到灸法決不是單純的熱刺激,施灸物質(zhì)的藥理作用不容忽視。
3.硫黃灸:是用硫黃作為施灸材料,而治療瘡瘺的方法。這種方法,早在宋初王懷隱等編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就有記載;“其經(jīng)久瘺,即用硫黃灸之。灸法:右用硫黃一塊子,隨瘡口大小安之,別取少許硫黃,于火上燒之,以銀釵腳挑之取焰,點硫黃上,令著三五遍,取膿水,以瘡干差為度。”同時代編的《醫(yī)心方》卷十六引《龍門方》、《救急單驗方》等書,則謂“石硫黃末量瘡口中,以艾灸立驗”。元齊德之《外科精義》卷上;把這種灸法名之為“硫黃灸法”。
4.燈火灸:是用燈心草蘸油點燃,在患病小兒身體上焠燙的方法,江浙一帶稱為打燈火?!侗静菥V目》卷六云:“燈火,主治小兒驚風(fēng)、昏迷、搐搦、竄視諸病,又治頭風(fēng)脹痛。視頭額太陽絡(luò)脈盛處,以燈心蘸麻油點燈焠之良。外痔腫痛者,亦焠之。”該書又引《小兒驚風(fēng)秘訣》云:“小兒諸驚,仰向后者、燈火焠其囟門、兩眉際之上下;眼翻不下者,焠其臍之上下;不省人事者,焠其手足心、心之上下;手拳不開,目往上者,焠其頂心,兩手心。撮口出白沫者,焠其口上下,手足心。”這種灸法所用的油,據(jù)李時珍云:“凡燈惟胡麻油、蘇子油然者,能明目治病。”
清陳復(fù)正《幼幼集成》對這種灸法評價甚高,認(rèn)為是“幼科第一捷法”,“能疏風(fēng)散表,行氣利痰,解郁開胸,醒昏定搐”。
5.桑枝灸:是用燃著的桑樹枝以施灸,以之治療瘡瘍。明李梃《醫(yī)學(xué)入門》云:“桑枝灸法,治發(fā)背不起,發(fā)不腐。桑枝燃著,吹息火焰,以火頭灸患處。日三五次,每次片時,取瘀肉腐動為度。若腐肉已去,新肉生遲,宜灸四圍。”明陳實功《外科正宗》講的更具體,主張“用新桑木,長七寸,劈指大,一頭燃著向患上灸之,火盡再換。每次灸木五六條,肉腐為度。”
《本草綱目》把這種灸法叫做“桑柴火”,認(rèn)為除治背癰以外,還適用于“陰瘡、瘰疬、流注、臁瘡頑瘡”等。據(jù)說對于未潰的,可以“拔毒止痛”;對于已潰的,可以“補接陽氣,去腐生肌”。清吳尚先《理瀹駢文續(xù)增略言》認(rèn)為這種方法可治風(fēng)痹名為“桑枝針”。
7.竹茹灸:是用竹茹作炷以施灸的方法。據(jù)《醫(yī)心方》卷十八引錄,此法首見于晉葛洪的著作,云治蛇咬而倉卒沒有艾絨時,則“刮竹皮及紙皆可以丸”,用來灸患處,竹皮就是竹茹。又《千金翼方》卷二十四治療療腫,“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壯”。
8.麻葉灸:是用大麻的葉和花作炷以施灸的方法。據(jù)《串雅外編》卷二記載:“麻葉灸,治瘰疬瘡。七月七日采麻花,五月五日采麻葉,搗作炷圓,灸瘡上百壯”。這個灸法顯然是在《千金要方》艾絨加麻花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的。
9.黃蠟灸:是將黃蠟烤熱,用以施灸的方法。最早見于《肘后備急方》卷七,治猘犬(即狂犬)咬傷,“火炙蠟以灌瘡中”?!动冡t(yī)大全》引清初王夢蘭《秘方集驗》治療瘡瘍云:“凡患發(fā)背、對口、一切無名腫毒及久近臁瘡,先看所患腫處,用生面水調(diào)作圈,依腫處大小圍之。圈高寸余,實貼皮上,勿令滲泄,圈外密施布帛數(shù)重,防火氣侵余肉?;颊甙采砦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圈內(nèi)鋪極好黃蠟片屑,上以炭火灸至黃蠟溶化。毒淺者,皮上覺熱痛不受,灸便止;毒深者,全不覺熱痛,再下蠟,隨化隨添,至圈滿,仍前熱火灸至蠟沸,初覺癢,后覺痛,久之不可忍,乃去火。以少水微澆滾蠟上,俟冷揭去。蠟近皮者,俱帶青黑色,此毒隨蠟拔去。淺者,一二灸便內(nèi)消;深者,三四灸亦膿去腫消立愈。”《醫(yī)宗金鑒》、《串雅外編》也載此法,而且正式名之為“黃蠟灸”。
10.鼠糞灸:是將干燥的鼠糞,燃著施灸。如宋王執(zhí)中《針灸資生經(jīng)》第三云:“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
11.藥錠灸:是將多種藥品研末,和硫黃熔化在一起,制成藥錠,以之施灸。見之于文獻(xiàn)的有香硫餅、陽燧錠、救苦丹。
①香硫餅:清葉桂《種福堂公選良方》卷二載:“香硫餅,治寒濕氣。麝香二錢,辰砂四錢,硼砂二錢,細(xì)辛四錢,以上俱為細(xì)末;角刺二錢,川烏尖,二味俱用黃酒半斤煮干為末;硫黃六兩四錢。右先用硫黃、角刺、川烏、入銅杓內(nèi),火上化開,再入前四末攪勻,潑在干凈土地上,候冷取起,打碎成黃豆大。用時,以干面捏成錢大,比錢薄些,先放在患處,置藥一塊在上,以香火點著,連灸三火即愈。”
②陽燧錠:清吳謙等《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一治癰疽流注終久不消、內(nèi)潰不痛等癥,用陽燧錠施灸。“蟾酥(末)、朱砂(末)、川烏(末)、草烏(末)各五分,直僵蠶(末)一條。以上共和勻,用硫黃一兩五錢,置杓內(nèi),微火燉化。次入前蟾酥等末,攪勻。再入當(dāng)門子麝香二分,冰片一分,攪勻。即傾入濕磁盆內(nèi),速蕩轉(zhuǎn)成片,俟冷取收磁罐內(nèi)。用時取甜瓜子大一塊,要上尖下平,先用紅棗肉擦灸處,粘藥于上。用燈草蘸油,拈火焠藥錠上,灸五壯或七壯、九壯畢,即飲米醋半酒鐘。候起小泡,用線針串破,出黃水些須,貼萬應(yīng)膏,其毒即消”。清李學(xué)川《針灸逢源》用此法治療“蜣螂蛀”?!独礤壩摹穭t說是治風(fēng)氣并腫毒。
③救苦丹:據(jù)清趙學(xué)敏《本草綱目拾遺》卷二載,救苦丹的配方有兩種。其一,治風(fēng)寒濕氣,流注作痛,手足踡攣,小兒偏搐,口眼斜,婦人心腹痞塊攻痛等癥,用“真麝香一錢,劈砂水飛二錢,好硫黃三錢,各研極細(xì)。先將硫黃化開,次入麝砂二味,離火攪勻,在光石上攤作薄片,切如米如粞二味小塊,儲瓶勿泄氣。治病,將藥安患處,以燈火點著,侯至火滅,連灰罨在肉上”。其二,治各種風(fēng)痹、跌撲、癰疽初起,用“麝五分,朱砂水飛錢半,硫黃五錢,樟腦錢半”,制法如前。
三、廣泛應(yīng)用的艾炷灸法
古代的艾灸,除在個別情形下平鋪艾絨施灸外, 以艾炷灸法為最盛行。關(guān)于艾炷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1.圓錐形艾炷:把艾絨捏成上尖下圓的圓錐,放在被灸的部位,點燃其尖端以施灸。這是古代最通行的艾灸法。用艾絨捏成圓錐體,叫做“艾炷”,也有稱為“艾團(tuán)”、“艾丸”或“艾圓”的。
古代最常用的艾炷,大小約在三分左右,故晉陳延之《小品方》云:“黃帝曰:灸不三分,是謂徒冤。解曰:此為作主(炷)欲令根下廣三分為適也。減為不覆孔穴上,不中經(jīng)脈,火氣則不能遠(yuǎn)達(dá)(《醫(yī)心方》卷二)。”但是,這個廣三分并非一成不變的,所以《外臺秘要》卷十九云:“若江南、嶺南寒氣即少,當(dāng)二分為準(zhǔn),燧小不得減一分半也。嬰兒以意減之。”可見所謂“三分”,乃是指在北方用于成年人而言,南方卻又不得相同。
事實上,在臨床中因人、因病、因穴的不同,艾炷的大小是有很大的變動范圍的。古代醫(yī)書為了使人們便于了解起見,常用其他的東西作比較。茲將見之于文獻(xiàn)記載的條述于下,以便稽考。
(1)粟米大:如宋聞人耆年《備急灸法》治卒忤死,“灸人中三炷,炷如粟米大”?!夺t(yī)學(xué)入門》卷一灸臍下兩旁治疝痛,“炷艾如粟米大”。
(2)黍米大: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瘧,灸上星及大椎,至發(fā)時令滿百壯,艾炷如黍米粒”。
(3)小豆大:如《千金要方》卷十治溫瘧灸百會,“炷如小豆”?!短K沈良方》的灸欬逆法,取乳根穴,“炷如小豆許”。又《壽世保元》卷十灸此穴,“其艾只可如赤豆大”。赤豆即是小豆。
(4)綠豆大:如《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云;“凡癰疽發(fā)背……經(jīng)一兩日不退,須當(dāng)上灸之一二百壯,如綠豆許大。”明彭用光《簡易普濟(jì)良方》卷五,灸郄門穴,也主張“艾如綠豆大”。
(5)椒粒大:如清馮兆張《馮氏錦囊》提到:“頭為諸陽所聚,艾炷宜小,壯數(shù)宜少。小者如椒粒,少者三五壯而已。”
(6)黑豆大:如宋吳彥夔《傳信適用方》卷三云:“治小腸氣灸法,俯臥,用艾炷如黑豆大,灸足第二指第二節(jié)三壯。”
(7)小麥大:如《太平圣惠方》卷一百的《小兒明堂》,施灸治療小兒疾病,多是“炷如小麥大”。又《銅人俞穴針灸圖經(jīng)》的神門、金門、昆侖等穴,其灸法也是“炷如小麥大”。
(8)大麥大:如《銅人俞穴針灸圖經(jīng)》的兌端、陽白等穴,其灸法都是“炷如大麥”。
(9)雀糞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的灸例云:“凡新生兒,七日以上,周年以還
(10)粗釵腳大:如《銅人俞穴針灸圖經(jīng)》,灸地倉穴治療口眼喎斜,“其艾作炷,大小壯如粗釵腳大”。
(11)竹箸頭大: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灸上關(guān)穴治眼病,“日三七壯至二百外,炷如細(xì)竹箸大”。又《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承漿穴下引《小品方》:“如巨闕、鳩尾,雖是胸腹之穴,灸之不過四七,艾炷不須大作,只依竹箸頭大。”
(12)梧桐子大:如《肘后備急方》卷五的灸腫令消法,“取獨顆蒜,橫截,厚一分,安腫頭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壯”。
(13)蒼耳子大:如《千金翼方》卷十七,治療中風(fēng)灸百會等七穴,“其炷如蒼耳子大”。又宋竇材《扁鵲心書》的竇材灸法亦云:“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炷如蒼耳子大。”
(14)半棗核大:如元羅天益《衛(wèi)生寶鑒》卷七云:“黃蠟灸法,療中風(fēng)眼戴上不能視者,灸第二椎并第五椎上各七壯,一齊下火,炷如半棗核大,立愈。”又《圣濟(jì)總錄》卷一百九十二,治霍亂灸上脘,“炷如半棗核大”。
(15)蓮子大:如《扁鵲心書》竇材灸法云: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灸二十壯后,卻減一分”。
(16)小指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漏法,“作大艾炷如小指大”。又元朱震亨《局方發(fā)揮》鄭性醫(yī)案,“灸氣海穴,艾炷如小指大”。
(17)楝子大:如清李守先《針灸易學(xué)》的灸法,“著艾如楝子大”。
(18)半棗大:如宋許叔微《普濟(jì)本事方》卷九,治陰毒沉困,“但于臍中灼艾,如半棗大”。
(19)棗大:如《針灸資生經(jīng)》第七所記王子高背疽治驗案“灼艾如棗大,近千壯”。
(20)銀杏大:如《醫(yī)籍考》載史源《治背疽方序》中提到,灸治史母之背疽,“以銀杏作炷”?!锻饪凭?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也曾引述過這個病例。
(21)梅杏大:同上病例,繼續(xù)施灸,“遂以艾作團(tuán)梅杏大”。
(22)雞卵黃大:同上病例施灸,“漸加至雞黃大,約四十團(tuán),方覺痛”。
(23)蒜頭大:如《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灸瘰疬的隔蒜灸法,“以獨頭蒜,截兩頭留心,大作艾炷,稱蒜大小,帖疬子上灸之”。
(24)制錢大:如宋陳自明《外科精要》治高竹真的背疽,采取隔蒜灸法,“用錢大艾炷,灸二十余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