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來歷,其中有幾位,史有其人、書有記載,但其成仙之道,云游之跡,大多靠戲曲與民間傳說來描繪,與其說是歷史人物,不如說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典型。
八仙的造型,全依賴于舞臺的形象,由舞臺走向民間以后,再經(jīng)民間藝人用雕塑、剪紙、刺繡等種種手段加以夸張,遂使得個個性格鮮明,人人印在心中,好像熟人、朋友一般,真?zhèn)€是終身難忘。
鐵拐李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其名甚多,有李凝陽、李洪水、李孔目、李玄、李岳、李元中等。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說 ( 上 ) 》中介紹《上洞八仙傳》時說:“傳言鐵拐 ( 姓李名玄 ) 得道……?!彼〉氖恰靶绽蠲敝f。他出生于何朝何代,也是眾說紛紜,一般認(rèn)為,歷史上實無其人,相貌與行跡都自傳說中來。
據(jù)傳,某日李玄在山中忽然想到“自用師心,終非實際;管窺蠢測,終乏大觀?!苯K又記起,道教祖師、人稱老君的李耳,與自己同姓同宗,正宜“傾心師事,任性修真”。于是柬裝登程往華山尋師。一路上披星戴月,宿水饗風(fēng),全不覺得辛苦 ! 反倒玩景適情,賦詩歌吟。到得華山,更覺那山果然奇妙,松柏交翠,云煙掠地,霞鶯同飛,至晚又是家炊晚煙,山印新月,把道家的出世心境融在山光林影之中,從而更襯出當(dāng)時李玄的英俊與瀟灑。
及至見到老君及與老君同住華山的宛丘先生,聽了老君的宏論“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道無所,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毋勞爾形,毋播爾精,毋狎爾性,息慮營營,乃可長生?!毙幕D開,塵心冰釋。接著又聽到宛丘的指示:“汝名在仙籍,執(zhí)此操修,不日可到,何必多求?!睆?fù)歸巖穴深林之后,深會老子之旨,熟思宛丘之語,運道益堅,用力益切。果然不久即能出陰神,四方清逸。雖在深林,并不寂寞,聞名而來的人不絕,求做徒弟的人很多。若將修道比仕途,李玄此時可說是春風(fēng)得意,或者用時髦的話說,他是一位事業(yè)上的成功者。
精神到這一層,李玄不斷有新的覺悟,一天,登高山絕頂,見蒼鷹盤旋空中,心有所動:“奈何世人營營逐逐,爭蝸角虛名,覓蠅頭微利,自驅(qū)陷阱,至死方悔,豈不出此鷹之下乎?吾益有以儆矣。”即興口占言志之詩:“知止不求才,金睛半倦開;振衣千仍岡,何必戀塵埃?!敝贿@“何必戀塵埃”,明明是一處伏筆。
就在李玄望鷹吟詩之際,老君與宛丘跨鶴而來,老子當(dāng)場發(fā)了一通議論:“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游心欲淡,浩氣欲養(yǎng),與物自然無私焉?!敝笙嗉s十日后神馳共游西域諸國。
十日之后,李玄囑咐徒弟楊子守住他的魄(尸身),約定七日不返方可焚化尸體。楊子受命之后,加意防護,日夜不敢少休,豈料守到第六日,家中有人跑來告急,說他的母親病危,專待一見。楊子在猶豫中,經(jīng)不起家人的催促與力勸,終于焚化了李玄的尸身。
李玄神出華山,隨老君西游乾諸蘭國,歷蓬萊、方丈,遍游三十六洞天,收益非淺,但掛牽著魄在深山,乃告辭欲歸。此時,老君早已心中有數(shù),笑而不作正面回答,臨行為作一偈,偈曰:辟谷不辟麥,車輕路亦熟:欲得舊形骸,正逢新面目。
李玄按原定的七日之?dāng)?shù)回到自己修道的山中,到茅齋尋魄,毛發(fā)無存,徒弟楊子也不知去向。游魂到處無依,日夜憑空號叫,正巧遇到一個餓莩之尸倒臥山中,此時李玄猛然記起老君臨別偈語:“欲得舊形骸,正逢新面目”,頓悟“此餓莩之尸即吾面目也。”于是,不再游蕩,不再號叫,乃附餓莩之戶而起,魁梧英俊少年,一變而為蓬其首,垢其面,袒其腹,跛其足,依紫色拐杖的乞丐模樣。自此這托尸而起的李玄能夠隨意變化,手中的拐杖噴口水便可變成鐵杖,鬧得世人再也不知他的本名,只響亮地呼他為“鐵拐先生”,以后更相知相親,拋卻板板的“先生”二字,徑直喚做“鐵拐李”。
李玄變成鐵拐李后,知道徒弟楊子的母親已死,不免反思自問:“彼守我之尸而不終者,迫于母也。彼之母死而不克送者,累于我也。我不為之起死回生,彼將終身抱恨矣 ! ”埋怨之心立刻改變?yōu)楹裰氐耐椋谑?,手提鐵拐,肩背葫蘆,徑至楊家,從葫蘆里取出一丸異人傳授的起死靈丹,救活了楊子的老母,言明了自己的身份,忽化清風(fēng)而去。只此一舉,鐵拐李肩頭多了一只葫蘆,與別的仙人不同,身上攜有鐵拐與藥葫蘆兩件法寶。
鐘離權(quán),姓鐘離,名權(quán),據(jù)稱是漢代鐘離子,因此民間又稱之為“漢鐘離”,仿佛他姓漢,名鐘離。道教宣傳意欲達到貴為將相不如修道成仙的效果,通過《歷代神仙通鑒隊《列仙全傳》等書,為他編造了“將門虎子”的身世。
象一切神異人物一樣,鐘離權(quán)出生時便有些非凡的征兆。誕生之日,有一巨人大踏步跨入鐘離母的臥室,聲稱自己是上古黃神氏當(dāng)托生如此,言畢,“異光數(shù)丈,狀若烈火”,在光火之中,鐘離權(quán)來到世上。這孩兒頂圓額廣,耳厚眉長,目深鼻赤,口方頰大,唇臉如丹,乳遠臂長,像個三歲的孩子。更奇怪的是,六天六夜,不聲,不哭,不食。到第七天,精神十足地說出兩句話來:“身逐紫府,名書玉京?!碑?dāng)時家人于驚奇之余,未必明白這孩兒出言的深奧。如今我們從旁看書應(yīng)該明白,“紫府”、“玉京”都指的是玉皇大帝的殿堂,說明他本來就是玉帝屬下的神仙,那邊總還是自己的歸宿。乃至他長大成人,又是臉如丹涂,俊目美髦,身長八尺,堂堂偉丈夫,耀眼美男子。因為他“自幼知識輕重”,量事如秤稱的一般,很得父親器重,父親便為他取名為“權(quán)”,“權(quán) ” 就是秤砣,含意大約是料事準(zhǔn)確,明曉是非。其實編故事作宣傳的人的本意,不外乎權(quán)衡人生各方面,還是做道士修煉個不死之身方為上策。
長大成人,受其兄鐘離筒的舉薦,作了漢朝大將,奉命與侵犯邊疆的吐蕃兵作戰(zhàn),開始時勢如破竹,用八卦陣大敗蕃兵。此時被空中的鐵拐李看見,他知道鐘離原是上界仙子,只因掌書有過,才被謫入下界,心想:“設(shè)使鐘離收其全功,必至封侯加爵,彼時沉溺太深,有誤大道。不若使之戰(zhàn)敗逃回,出迷路而超仙界,豈不美哉 ! ”說到做道,鐵拐李化為一老翁,竟投蕃營獻計,蕃兵連夜劫營,殺得鐘離大敗,只身逃入山谷。絕望之際,得一胡僧指引,進入了迥別塵凡的地方,單見得,異草奇花,蘭芳桂馥,嬌黃嫩綠,色奪締羅,又只見,一派流泉,兩行松柏,胡僧指為“東華先生成道處”。進入莊內(nèi),受東華先生熱情款待,飲麻姑之酒,食胡麻之飯, 又聽東華先生借題講道:“功名富貴,總是浮云,戰(zhàn)爭攻取,都為運氣。曾見萬古以來,江山有何常主,富貴有何定數(shù)?轉(zhuǎn)眼異形,猶之黃粱一夢耳。若貧道行年差長,看破世情,閑居自適,遠脫樊籠,雖不能人道超凡,庶幾不為塵世所羈矣。將軍何必苦戀功名,勞思俗慮?”一陣現(xiàn)身說法,使鐘離權(quán)頓釋虎豹爭雄之心,當(dāng)即請教養(yǎng)身秘訣。東華老人回答:“養(yǎng)生無他,但虛其心,實其腹足矣。”鐘離權(quán)不明白這話的含義,先生進一步作了解釋:“心為一身之主,論其本未,洞洞空空,原無一物;自人累于物欲,而虛者始實,必卻其欲,反其原,則虛者常虛,而神在萬物之表矣。腹者精之闕,究其始生,保合完固,毫無滲漏。自人得形于色,而實者始虛:必固其精,窒其欲,則實者常實,而精在不損之天。二者完全,則老者可童,少者可壽;可以身游紫府,可以名書玉冊,寧曰僅僅養(yǎng)生己哉?!辩婋x聞言大悟,感嘆不已,五體投地:“若非仙翁提醒迷途,幾乎一生終陷塵綱 ! ”當(dāng)場拜東華先生為師,先生也不保守,即以長生秘訣,金丹火訣、青龍劍法,悉數(shù)教授于他。之后,指路給他回家。鐘離回顧,人與莊房倏忽無有,嘆一聲:“真異人也 ! ”其實他自己也成了異人。
回家見了厭倦官場的兄長鐘離筒,二人結(jié)伴投華山修行。路上二人說話,睹物說理,也一般帶了仙氣哲理。見小溪澗邊白鷺獨立,得道的鐘離權(quán)說:“島之頭何短?鶯之頸何長,欲斷彼而續(xù)此,其可得乎?吾以為天下之事,其不可短長者固多也。吾人誠能識破機關(guān),至道即在目前,天地皆吾掌握。但世人情欲難割,所以大道不達也?!?
說話間遇到了連傷數(shù)人的惡虎,那虎依負(fù)南山之嵎而立,白額金睛,咬牙咆哮,逐虎之人,大半驚倒在地。鐘離權(quán)用青龍劍法,持劍在手,大喝一聲,望嵎擲去,惡虎應(yīng)聲鮮血淋漓墜于山下。到這地步鐘離權(quán)文可講道,武能斬虎,神仙的形象可稱完美,以后升仙就是料中之事了。
鐘離權(quán)成仙后,被玉帝封為“太極左宮真人”,此后或隱或現(xiàn),歷魏到晉,又做了邊關(guān)大將。這位三軍統(tǒng)帥趕當(dāng)時放浪形骸的時髦,作古怪的打扮:“丫頭 ( 頭上梳兩個大丫譬 ) 袒腹 ( 露著大肚皮 ) ,手搖棕扇自若,赤面?zhèn)ンw,龍睛虬髦?!苯Y(jié)果又當(dāng)了一次敗將,從此才死心塌地跑到終南山去隱居,再也無心做什么將軍。
鐘離權(quán)在道教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元朝時,全真道就奉其為“北五祖”之一。
呂洞賓
“ 八仙”之中,傳說多,名氣大的,應(yīng)該首推呂洞賓。有人猜測,“八仙”群體很可能是以呂洞賓為核心形成的。記載呂洞賓傳說故事的書,從前有《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呂洞賓度鐵拐李》、《呂洞賓度城南柳》、《呂洞賓桃柳升仙夢》、《呂洞賓花月神仙會》、《呂洞賓戲白牡丹》、《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呂祖全傳》種種,戲劇、曲藝、民間口頭流傳故事,說唱呂洞賓的故事,更是不計其數(shù)。
很多人都認(rèn)為歷史上實有呂洞賓其人,字伯玉,又名紹先,出家后改名為巖,字洞賓,號純陽子。他是晚唐關(guān)西河中府承樂縣人。承樂縣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樂縣,縣內(nèi)的萬壽宮傳說為他故居的舊址。
傳說他是度化鐘離權(quán)的東華真人的后身。貞元十四年 ( 公元 798 年 ) 四月十四日已時生。他的母親懷著他時,便有異香滿室、天樂并奏、白鶴自天而降飛入帳中的吉兆。他出生以后,金形玉質(zhì),道骨仙風(fēng),鶴頂猿背,虎體龍腮,鳳眼朝天,雙眉入鬢,身長八尺二寸,鼻梁聳直,面色白黃。左眉有一點黑子,足下紋起如龜。自幼聰敏過人,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成人,頂華陽巾,著黃衫袍,系青帶子,模樣恁樣文靜。還在襁褓之時,就有異人相之做出定評:“此兒骨相非凡,自是風(fēng)塵外物,他時遇鐘離、采和,牢心記取?!焙髞碛螐]山,遇大龍真人,傳授遁劍祛魔,但在仕途上并不順風(fēng),兩舉進士不第,年紀(jì)已到六十四歲。人一潦倒,便容易接受出世的思想,他在長安酒肆遇見鐘離權(quán),看了他題在粉壁上的三首詩,既驚訝其狀貌奇古,又服其詩意飄逸,作揖問姓名,表示了敬慕之意。遂向鐘離先生求度世之術(shù)。鐘離覺得他“骨肉尚未完全”,設(shè)下十道難關(guān)來試驗他。
張果老,本叫張果,以其長壽過百歲,世稱張果老,歷史上或者真有姓張名果的道士,但有關(guān)他的記載,神乎乎的,也都帶著傳說的色彩。
道教宣傳上,說他是混沌以來的白蝙蝠,因受天地之氣,得日月之精,歷歲久遠,化而為人。后隱于恒州中條山,接受鐵拐李等仙論道說法,往來汾晉之間,長生不老。許多年過古稀的人回憶,童年時見他,他就自稱有好幾百歲了。每常騎一頭白色驢子,倒騎趕路,日行數(shù)百里。休息時,就把驢子折疊起來,疊起,就只有一兩層紙那么厚,藏在巾箱中,不見了蹤跡。想要騎驢,取出那紙,噴一口水,又變成了驢子。
張果神術(shù)迷人,但其出身來歷卻始終是一個謎,玄宗一心要探個究竟。他先召京城中一個叫“夜光眼”的人進宮,此人平時善觀神鬼百怪。玄宗故意命張果在自己身旁,想要“夜光眼”看破他的機關(guān)。“夜光眼”看了半天,倒問:“不知皇上要我觀察的張果他在哪里?”接著又召來一個精通占卡的人,名叫邢和蹼。此人從前為人家算命,不用指姓名籍貫,自擺算籌就可以很快說出問卜人的姓名、來歷、善惡壽夭、窮通禍福,并且前后為數(shù)千人算命,無不靈驗如神。玄宗請他進宮排開算籌為張果算命,運籌良久,越算越糊涂,最終連張果的歲數(shù)也算不出,更無論其他。
據(jù)說,韓湘子,本名韓湘,是唐代大文學(xué)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孫。生有仙骨,素性不凡,厭煩華麗,喜歡恬淡,佳人美女,全不動心,美酒佳肴, 不能溺其志。他所熱心的是道家的修煉之法、黃白之術(shù)。
有一天,湘子外出訪師,恰巧遇見呂洞賓和鐘離權(quán),便棄家隨二人學(xué)道去了。后來到了一處地方,見仙桃紅熟,他爬上樹摘桃,桃枝斷折,湘子墜地,身死而尸解,這便成了神仙。
湘子成仙后,欲度韓愈,知道韓愈歷來不信道,便先用法術(shù)打動他。那年正遇大旱,皇帝命韓愈到南壇祈雨雪,祈禱好久,并無雨雪降落,眼看就要罷官。這時,韓湘子變成一位道士,當(dāng)街立出招牌:“出賣雨雪”。有人報告韓愈,韓愈便請他來祈禱。道士登壇作法,不一會,天降大雪,韓愈還不信服,問道士說:“這雪是你求下的,還是我求下的?”道士干脆回答:“我求下的?!表n愈逼問:“有何憑據(jù)?”道士說:“平地雪厚三尺?!表n愈立即著人測量,果然雪厚三尺,心里這才有些服氣。
卻說唐憲宗本性好佛,有一回西番派和尚送來佛骨,憲宗意欲將佛骨迎進宮,諸臣皆不敢說個“不”字,獨有韓愈上表苦諫,斥佛為異端不祥之兆。憲宗大怒,將韓愈貶往南國潮州,限日起行。行不數(shù)日,彤云四起,寒風(fēng)刮來,大雪飄飄。走到一個地方。雪深數(shù)尺,馬不能前,路不可認(rèn),四周更無人家。想要退回,大雪埋了來路。正在饑寒交迫之際,忽有一人沖寒開路,掃雪而來,近前看清,來人正是韓湘子。向前問韓愈:“你還記得當(dāng)年花開時的詩句嗎?”韓愈問:“這是什么地方?”韓湘子說:“藍關(guān)呀?!表n愈嘆息良久,說:“世事這般的有定數(shù),我將從前的句子補成一首詩吧?!?
二人收拾住進藍關(guān)傳舍,韓愈從此相信了韓湘子的預(yù)言并非無據(jù)。夜間二人議論往來之事,修真之道,韓愈心悅而誠服。韓湘子再次作了預(yù)言:“公不久即西歸,不惟無恙,并將復(fù)用于朝。”韓愈問再次相見的日期,韓湘子含糊其辭。據(jù)說最終韓湘子度韓愈成仙而去。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仙?!稏|游記》說她是廣州增城縣何素女,生下來時頭頂有六根長毫。
有一天,在溪邊遇到鐵拐李、藍采和,授她以仙訣。從此又常往來于山谷中,其行如飛,朝去而暮回,回家時常帶些山果給母親。母親問她的行蹤,只說往名山仙境,與女仙論道。漸漸長大以后,言論異乎尋常。
武則天聞其特異非常,遣使召她進京。將到京師,忽然不見,四下尋找,蹤影全無。
到景龍年間,鐵拐李引導(dǎo),大白天里升仙而去。
天寶九年 ( 公元 750 年 ) ,有人在麻姑壇見她站在五色云中。大歷年間,又有人見她在廣州小石樓,刺史高皇現(xiàn)場目擊,還曾把這事上報朝廷。
另有一說是: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于武則天朝某年二月初七。父親開豆腐坊,她自幼做父親的幫手。十三四歲時到野外游玩,遇見了云游的鐵拐李、呂洞賓和張果老,三位神仙給她吃了仙桃、仙棗和云母片,從此她再也不覺饑餓,并能預(yù)卜未來,知人禍福。鄉(xiāng)親們?yōu)樗w了一座小樓,要她住在那里,人們常來這里請她算命。漸漸地,何秀姑的名字變成了何仙姑。
對于何仙姑的籍貫出身,歷來說法甚多,有的說她本來姓趙名荷,后來誤“荷”為“何”,以名為姓,成了“何仙姑”,有的說她幼年遇仙人,吃了仙桃,從此不食人間煙火;有的說她本名二娘,以織布為生,自修得道。開元間皇帝派使者接她進京,因使者途中存心調(diào)戲她,所以她中途隱去。還有的說她生在宋代,從小善言人禍福,因而被稱為“仙姑”。
多數(shù)人認(rèn)為藍采和的籍貫和真實姓名不可考,藍,并不是他的姓,采和也不是他的名,只因他唱歌時多以“踏踏歌,藍采和”,便稱他為藍采和。有人說他是南宋隱士陳陶。元代雜劇《漢鐘離度脫藍采和》中說,藍采和是他的藝名,原名叫許堅。許堅,歷史上實有其人,《全唐詩》收錄過他的詩作,若借此一說,藍采和應(yīng)是唐朝人。
關(guān)于藍來和的形象與活動,起定型作用的是南唐沈汾在《續(xù)仙傳》中的一番描寫,這描寫在《東游記》中被通俗化了。只是《東游記》的作者又給他定了一個“赤腳大仙”的前身。
《宋仙列傳》、《神仙通鑒》等書說曹國舅是宋代仁宗皇帝之后,曹皇后的長弟,叫曹景休?!稏|游記》則將其名作曹友。但無論曹景休或是曹友,史書上都不見有記載。
宋仁宗趙禎,實有曹皇后,其弟名曹佾,字公伯,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濟陽郡王,七十二歲壽終。曹佾是個能夠明哲保身的人物,他保身的訣竅是,一出朝門,從不談國事,宋神宗對他的評價是:“曹王雖用近親貴,而端拱寡過,真純臣也 ! ”但他絕無成仙之事。清代學(xué)者趙翼在《除余叢考》卷三十四中指出:
曹國舅,相傳為曹太后之弟。按《宋史》慈圣光獻太后 ( 按:即曹太后 ) 弟曹佾,年七十二卒,未嘗有成仙之事。此外又另無國戚而學(xué)仙者,則亦傳聞之妄也。
傳說曹國舅成仙有兩種。
一說:
曹國舅是宋太后的弟弟,他有一個弟弟名叫曹二。這曹二依恃皇威的地位,無惡不作,強占田地,奪人妻女,結(jié)交些不法小人,進進出出,曹國舅很看不下去,好言勸慰不聽,就用懲罰的手段管束他,兄弟倆因此結(jié)下仇怨。曹國舅說:“天下之理,積善者昌,積惡者亡,這是不可更改的真理。我們曹家過去積了陰功才有今天的富貴。如今我的弟弟積惡到了極點,就算逃得了官家的典刑,也逃不了暗中運行的天禍。一旦大禍到來,家破身亡,到那時逃也逃不脫了,我為之羞辱,也為之害怕。”于是,散盡家財,救濟窮人,再也不管弟弟的事了。然后,辭家別友,換一身道服,進入深山,修心煉性去了。
另一說:
明代無名氏撰《龍圖神斷公案》卷七《獅兒巷》載:曹國舅是宋仁宗的大國舅。當(dāng)時有廣東潮陽縣秀才袁文正,攜妻張氏往京城赴試。二國舅貪戀張氏姿色,假意邀袁氏夫婦入府,絞死袁生,逼張氏為妾,張氏不從,被幽禁于深房。
袁生冤魂投訴包公,包公準(zhǔn)究。大國舅聞訊,怕事情暴露被包公嚴(yán)辦,告訴二國舅,務(wù)必置張氏于死地,以絕后患。二國舅將張氏投入井中。太白金星化成一位老人引張氏逃出曹府。
張氏途中遇見大國舅,誤認(rèn)為是包公,向前投呈訴冤。大國舅覽呈,吃驚非小,以沖道的罪名,用鐵鞭打死了張氏,棄尸僻巷。
張氏蘇醒過來,投包公處訴冤。包公問明真情設(shè)下計策。
包公詐稱有病,騙大國舅進府探病。大國舅來到之后,包公要張氏當(dāng)場訴冤,將大國舅長伽囚起。又作假書騙二國舅進府,再要張氏當(dāng)場訴冤,之后將二國舅打入牢中。
曹皇后和仁宗皇帝親來勸釋,包公不從,并當(dāng)即將二國舅押赴刑場處決。
仁宗頒詔大赦天下罪犯,包公領(lǐng)詔,只好開長枷釋放大國舅。
大國舅獲釋,死里逃生,有所覺悟,遂入山修行。
曹國舅成仙的過程十分簡單。傳說他在修道的山中遇到了鐘離權(quán)和呂洞賓,二人問他:“聽說你在修養(yǎng),你修養(yǎng)的是什么呢?”曹國舅答:“養(yǎng)道?!薄暗涝谀睦锬??”曹國舅以手指天。二位又問:“天在何處?”曹國舅用手指指自己的心口窩。二位神仙笑著說:“心就是天,天就是道。你親見了本來面目啦 ! ”便教他以還真秘術(shù),引他入了仙班。
在人們心目中和戲劇演出中,曹國舅不是葛巾野服道家隱士的打扮,而是身著大紅官服,頭戴烏紗帽,臉上涂著豆腐塊,與丑角縣官一般模樣。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樣寶物或法器,一般稱為“暗八仙”或八寶,常出現(xiàn)于刺繡、民間藝術(shù)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隨場景不同而變換。其中較為通俗的暗八仙為: 芭蕉扇(鐘離權(quán)) 葫蘆(鐵拐李) 花籃(藍采和) 荷花(何仙姑) 劍(呂洞賓) 笛子(韓湘子) 魚鼓(張果老) 玉板(曹國舅) 【八仙排序】 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相沿至今,再無變動。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