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器型說明都是按常規(guī)器型描述,圖片有時采用獨特器型,不一而論。
青銅器主要是用銅、錫燒制、鍛造后所形成的各種器物。 中國青銅時代開始于公元前2000年,經(jīng)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歷經(jīng)近二十個世紀,才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青銅器是我國早期封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青銅器文化是夏商周時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含有銘文的器物更是具有極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目前的考古發(fā)掘出的青銅制品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銅鏡、帶鉤和度量衡器等。 青銅器的名稱繁多。由于大多數(shù)器物已經(jīng)不再使用,所以現(xiàn)代人對大多數(shù)青銅器缺乏認識。 本文搜集整理青銅器名稱和典型器物圖片,希望讀者能對青銅器有初步的認知。 尤其希望對書法愛好者能更好地了解金文所依托的本體,有一定的幫助。
鼎是古代用以烹煮肉和盛貯肉類的器具,也是一種重要的禮器,是至高無上權(quán)力的象征。 鼎的基本形制是三足、兩耳、侈口、圓腹,也有方形四足鼎。 漢許慎《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薄?/span> 鬲和鼎的主要區(qū)別就是足部中空和分襠,但也有一部鼎有分襠,學(xué)術(shù)界習(xí)稱為“鬲式鼎”或簡稱為“鬲鼎”。
鬲的基本形制為立耳、侈口、分襠、袋足。與鼎相似,而器底三分為袋足。 甑是中國古代的蒸食用具,為甗(音“演”)的上半部分,與鬲通過鏤空的箅相連,用來放置食物。 《考工記》:“甑用之以蒸者也有底而七穿所以通火氣也”。 甗全器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甑(音贈),置食物;下部為鬲,置水。甑與鬲之間有一銅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氣的十字孔或直線孔。大多數(shù)的甗為聯(lián)體鑄造。 《正字通》:“甗之為器,上若甑,可以炊物,下若鬲,可以飪物,蓋兼二器而有之。或三足而圜,或四足而方?!?br> 圓底而無足,必須安置在灶類或是其他物體支撐物之上,釜口也是圓形,可以直接用來煮、燉、煎、炒等,可視為現(xiàn)代所使用“鍋”的前身。
青銅簋,為商周時期重要的青銅禮器和食器,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食糧。 在商周禮制中,青銅簋通常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shù)組合與以奇數(shù)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禮記·樂記》中記載:“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span> 簠是中國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 簠呈長方形,口外侈,腹下收,下有四矩形短足,上有蓋,蓋與器形狀相同,上下對稱,合成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 盨,盛黍,稷,稻,粱用的器物,形狀似簋,橢圓形,斂口,二耳,圈足,有蓋,蓋也可做盛具。敦(音對) ,禮器、食器
敦是中國古代食器,三短足、圓腹、二環(huán)耳、有蓋。也有球形的敦。
敦在祭祀和宴會時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后來逐漸演變出蓋。到戰(zhàn)國時多為蓋形同體。常為三足,有時蓋也能反過來使用。
豆是一種禮器。造型類似高足盤,上部呈圓盤狀,盤下有柄,柄下有圈足,多有蓋。盛肉醬一類食物用的。▼青銅蟠螭紋豆
▼蟠螭紋高柄豆
盛酒器有尊、樽、方彝、壺、卣、罍、瓿、觥、盉、尊缶。 尊彝,廣義上講是青銅禮器的總稱。有時也通指酒器。
尊,狹義上是指商周時代中國的一種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為圈足,圓腹或方腹,長頸,敞口,口徑較大,也有獸型尊。
盛行于漢代的一種日常實用的溫酒或盛酒的器皿。。
“樽”則主要分為兩種形態(tài):一類為盆形樽,樽體如盆,大口淺腹,圈足居多;一類為筒形樽,腹深壁直,以三足居多,有些會配有承盤和樽蓋。▼胡傅酒樽
▼漢代銅鎏金銀鑲寶石樽
方彝,盛酒器。
彝本是青銅禮器的通稱,宋人始稱這類器物為方彝。
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長方形器身,帶蓋,直口,直腹,圈足。器蓋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頂形,圈足上往往每邊都有一個缺口。也有少數(shù)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狀。
壺使用的年代較長,式樣也很多,大致有圓形、方形、扁圓形、八角形、弧形等。深腹下垂,帶扁方形貫耳和圈足,多設(shè)有圈頂壺蓋。
卣一般形狀為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腹或圓或橢或方,也有作圓筒形、鴟鸮形或虎食人形。▼小臣系卣
罍(音雷),盛酒器和禮器。
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體量略小于彝。
罍口小,腹深,有圈足和蓋兒。區(qū)別于彝,罍器蓋與器身之間有頸,頸部長寬都小于器身,但合于器蓋。
《詩經(jīng)·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span>
瓿體型較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 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有的觥全器做成動物狀,頭、背為蓋,身為腹,四腿做足。 觥與獸形尊不同,觥蓋做成獸首連接獸背脊的形狀,觥的流部為獸形的頸部,可用作傾酒。 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后有鋬(音盼),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 曾侯乙墓出土共兩件尊缶,器型一致,大小相近,(分別高125、126厘米,腹徑100、102厘米,分別重292、327.5公斤)。 爵相當于后世的酒杯。圓腹前有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青銅器手),口有兩柱,下有三個尖高足。 觚圈足,敞口,長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現(xiàn)為喇叭狀。 圓腹,侈口,圈足,多數(shù)有蓋。這種形狀的觶多為商代器。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 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自身銘文稱為“鍴”,如王義楚鍴。 《禮記·禮器》:“尊者舉觶,卑者舉角?!?/span>
▼虢季子白盤
古代盥洗時澆水的用具。形橢圓,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帶蓋。 盛水或盛飯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形如深盆。有四種用途:(一)容水 ;(二)盛冰;(三)沐?。唬ㄋ模╄b容照面。 盥洗用的青銅器皿,相當于現(xiàn)在的臉盆。圓形、寬口沿、平或圓底,腹外常有穿環(huán)的二獸耳。
編鐘的一種類型,青銅打擊樂器,合瓦形結(jié)構(gòu),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區(qū)別于舞部上立有懸鈕的鈕鐘而得名。 《冬官考工記 · 筑氏》:“鳧氏為鐘,兩欒謂之銑,銑間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鐘縣謂之旋,旋蟲謂之干,鐘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
為編鐘的一種類型。合瓦形鐘體,凹弧狀于,平舞,舞上置鈕以直懸擊奏,一鐘雙音。 青銅編鐘,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鐘按照音調(diào)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 鉦,銅制,其形狀與小型的鐘相似,可執(zhí)柄敲擊,幾個大小不同的鉦組合在一起,成為“編鉦”。 鐃,執(zhí)鐘,是中國古代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為軍中傳播號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是銅制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fā)聲。 镈是一種形制接近于鐘的漢族樂器。盛行于東周時代。不像鐘口呈弧狀,為平口。器身橫截面為橢圓形。發(fā)現(xiàn)的镈有三件銘文上自名镈,即素命镈(春秋中期,齊國),叔夷镈(春秋晚期,齊國),邾公孫班镈(春秋晚期)。其他的镈形制像镈而銘文中稱為鐘。
戈,戈是商周時的主要格斗兵器,在有鋒刃的“援”后接安(柄)的“內(nèi)”,垂直裝,用于橫擊、鉤殺和啄擊。▼錯金'子孔'青銅戈
戟,戈、矛相結(jié)合而創(chuàng)制的格斗兵器。▼人頭形銎青銅戟
鉞,用于劈砍的格斗兵器。為弧曲闊刃、兩角上翹的斧形。劍,青銅劍始于商代。以前刺為主,也可用側(cè)刃劈砍的衛(wèi)體和格斗兵器。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弩,已發(fā)現(xiàn)的青銅弩機都是東周時期的,由望山、懸刀(扳機)和牛(鉤心)構(gòu)成。
除了上述諸種器具之外,還有很多青銅制品,我列雜器一項,例舉幾種。帶鉤,形制基本特征是一端曲首,,背有蘑菇狀的短圓柱。盛行于戰(zhàn)國至漢代。▼龍首雙獸頭鎏金青銅帶鉤
禁是西周禮器,青銅禁是西周早期貴族祭祀、宴饗時擺放酒器的幾案,類似于現(xiàn)代的酒桌。 《儀禮·士冠禮》注:“名之為禁者,因為酒戒也?!?/span>俎,古代切肉的桌子,形狀為兩端用足支一長方形平板。▼鏤空龍紋青銅俎
燈,古代照明的器具,也叫錠。燈的樣子很多,一般形制是上有圓形盤,盤內(nèi)有釬,中有柱,下有圈足為底。盤用來盛油或插燭。盛行于戰(zhàn)國至漢晉。▼西漢彩繪雁魚青銅燈
青銅鏡,青銅鏡是一種古老的實用器物,有史料記載的青銅鏡,起自商周時代。▼ 戰(zhàn)國五山青銅鏡
度量衡,國家制定用于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物體的統(tǒng)稱。
▼青銅量
▼秦權(quá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