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原文朗讀】
【注釋】
道:用“天道正道”引導,和1.5章“道千乘之國”的“道”意思一樣。格:格物,人格,品格?!?span style="font-size: 14px;color: rgb(255, 0, 0);">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生修養(yǎng)的八個階段,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說“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人受天地自然萬物的啟發(fā)從而感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此為“格物”。再固化為自身的“德”,此為“人格、品格”,以此再衍生出標準、制度、格令、糾正、改正、推究諸義。 【白話翻譯】
孔子說,如何去引導百姓,如何去治理政事???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用政令來訓導,用刑罰來約束,老百姓會為了避免刑罰而暫時遵守,但卻沒有自覺的廉恥之心。第二種是,用道德來訓導,用禮教來約束,老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能自覺遵守。 【解讀】
1.孔子總結(jié)了自己治理政事的經(jīng)驗
這段話應該是孔子五十多歲以后所說的,孔子51歲開始當官,剛開始擔任魯國中都的地方長官。一年后政績卓著,從地方提拔上來擔任魯國的司空,相當于住建部的副部長。幾個月后又當上了魯國的大司寇,也就是最高司法長官,相當于現(xiàn)代的政法委書記。孔子倡導要用德和禮引導教化百姓,而不可一味用政令和刑罰,在他的治理下,魯國的民風和政局有了很大的改觀,具體表現(xiàn)是買賣公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2.“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才是最完備的治國方針
幾千年來,中國歷代君主大部分都采用德治和法治相結(jié)合的治國手段,尤其對道德價值的宣講和踐行,對社會穩(wěn)定和人際和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西周初期的二百多年,社會運轉(zhuǎn)主要是靠禮制加以約束。但是,到了孔子生活的時期,禮制基本上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再加上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安,各諸侯國紛紛頒布了繁苛的政刑,很少有人會用禮制安邦。所以孔子要“克己復禮”,這時候重新提出了“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治國策略。德治和法治
雖然有人認為孔子忽視了政令制度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但德治的理想高于法治的境界則是不爭的事實。誰都懂得把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jié)合效果最好,但具體實施起來,如何平衡兩者的輕重卻很難把握,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調(diào)整。不管是治理一個國家,還是管理一個團隊或公司,既要有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還得輔之以人文的關(guān)懷。中國是一個農(nóng)耕社會,幾千年來都依戀那一畝三分地,地域和家族觀念很強,所以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不能只用冷冰冰的制度來管理。二三十年前剛剛改革開放,一股腦地全面引進歐美的管理模式,終因水土不服慢慢弱化。【延伸解析,與其它經(jīng)典和歷史相互參照】孔子在去世前的幾年潛心研究《周易》,編撰了《易傳.十翼》,可以把《易傳》看作孔子對自己一生學說的最后總結(jié),所以學習《周易》對理解《論語》有很大的借鑒參考作用。此外,也可以借鑒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一些道理。1.與老子《道德經(jīng)》相互參照,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刑罰暴政《道德經(jīng)》第57章云“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大意是,人們的伎巧越多,邪風怪事就越層出不窮。法令越是森嚴彰顯,盜賊就越是不斷增多。《道德經(jīng)》第58章云“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大意是,國家政令越少,老百姓就越淳樸。當政者越是政令繁多,老百姓越是想方設(shè)法鉆政策的空子,久而久之,其淳樸的德行就會越來越缺失,民風越來越敗壞。《道德經(jīng)》第74章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到了最后,如果老百姓連死都不怕了,你們統(tǒng)治者還如何用死來嚇唬百姓啊。《周易》第21卦叫“噬(shì)嗑(hé)卦”,第22卦叫“賁(bì)卦”,噬嗑卦是講用刑獄之道治理社會,賁卦是講精神文明建設(shè)。噬嗑卦上九爻辭曰“何校(jiào),滅耳,兇”,大意是,到了最后將罪大惡極之人帶上枷鎖打入死牢??资ト嗽谏暇咆场缎∠髠鳌分醒a充說“何校(jiào)滅耳,聰不明也”,雖然暫時打擊罪犯維護了治安,但長久來看,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要想長治久安,就不能光靠制度刑罰,還要輔之以精神文明建設(shè)。根本措施應該用道德來引導,用禮教來約束。上一章:《為政篇》第2章:詩三百,一言以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