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無論是祛風濕熱、還是祛風寒濕,這兩類藥物的共同點在于“行走、走竄”之力,他們的區(qū)別則在于:一類藥偏寒涼(祛風濕熱)、致病偏向里、少挪移走動,一類藥偏辛溫(祛風寒濕)、致病偏向表、可挪移走動。
也因此,祛風寒濕藥物總會顧及陽氣(除痹),祛風濕熱藥會想著如何清邪熱(濕與熱結(jié))。
當然,行氣則會耗氣,所祛之濕也曾是人體水液的一部分,咱們組方治療時,心中有數(shù)即可。
這段時間以來闡述了不少的“祛風濕熱”的藥物,與祛風寒濕藥一樣,咱們專注于“在哪個位置和層次”、“如何祛濕”來分別,而暫停用八卦來理解。讓我們回顧一下,祛風濕熱藥物們各能達何處,力度與個性如何。
希望下面的文字能讓你們想起曾經(jīng)講過的內(nèi)容。認識植物,就像認識人一般,多看幾次,就熟了。
秦艽(左擰根)
秦艽氣特殊(辛味發(fā)散),味苦而澀,以氣味濃厚者佳。氣濃、形態(tài)左擰則走竄力足,味厚則留有物質(zhì)補充之功;更何況辛開苦降解結(jié),澀能收能止故“又破又立,推陳出新”;更以黃色明面上實脾行土以破風。
另外,秦艽根的“放紅”處理,增加“三焦風木——>脾土”的(燃風木以溫脾胃的)功效,可謂是,除三焦筋膜當中之熱,將這熱引導用于“溫分肉”,算是木熱土調(diào)了。
快速鏈接:細說中藥 | 秦艽 —— 搜風補潤逼寒熱,左擰達表利中濕
粉防己
粉防己最令人意外的是它的果,某個階段看起來好像放大版本的“新冠”病毒。其根節(jié)段性扭曲(如大腸)、整體向地心發(fā)展(沖脈底,人體正中心),飲片呈微輪輻狀。
綜合印象:
能垂直深入土中(艮),汲水而外傳予少陽三焦之中(注意:這里的三焦筋膜,估計為更貼近脊柱的、外焦的、帶著脂肪的筋膜組織),故能治療因“土結(jié)”、肌肉當中氣滯水郁而產(chǎn)生痛、熱的表征;
能活泛大塊兒的肌肉、消腫瀉熱,傳遞予筋膜當中以增加三焦少陽水分核熱量,以促進三焦功能的實現(xiàn);(注:以上兩點剛好與秦艽反過來。)
以其根深粗、根力向下,且象如直行之大腸故,其又能瀉大腸實熱、有止水瀉、堅燥之功。
快速鏈接:細說中藥 | 粉防己 —— 外焦下圍血結(jié)熱,汲水燥土富三焦
桑枝
桑樹全身都快要“嚼”完了,連蠶寶寶的屎我們都沒放過,比較驚艷的是桑葚的某個階段長得特別像妖嬈的“大腸桿菌”。桑樹是全地球上,屬于“正木之德”的植株,其全身上下、在入藥時作用都有一個基調(diào) —— 保土、生機、呼吸。
而桑枝作為祛風濕熱藥之一,從外表皮到中心白核,分別是“震木——>木運土金——>兌金”,故既有木的韌性和疏通之力,亦有木在土金中達成的轉(zhuǎn)化之象。桑枝的作用位置,在陽明面的沖脈處;其根于脾胃故,能固運脾土的同時、導利沖脈部位水濕,從“下”引水“上”行、直達頭面、咽喉,可以看出來是一個傳輸和轉(zhuǎn)化的作用。
這對甲狀腺疾病的治療有輔助作用,治療肩周炎如神(如果沖脈水不夠記得加藥),辨證合適時可用。
快速鏈接:細說中藥 | 桑枝 —— 根于脾土升陽明,水濕調(diào)勻促轉(zhuǎn)化
海桐皮
海桐皮讓人訝異的地方在于,身邊有很多卻從來不認識。3月即紅花滿枝,再繼而生葉,枝干生長速度飛快,2年內(nèi)還“不可扶”(扎手),逐漸低矮處、慢慢蛻皮變得光滑。取皮入藥,一般是在栽種后8年左右。
其生長力旺盛,并具有隨時可轉(zhuǎn)化為火的木性;刺桐是個不耐寒的、在樹干部分生命力極強的植株,同時在熱帶海洋氣候影響下生長,其抗?jié)耢顭崮芰?/span>產(chǎn)生于此。
極易生根,說明生氣向下、向內(nèi)行,幫助表皮向肌肉、肝膽向脾胃生發(fā)推動;刺桐樹皮上生刺、是其木性疏通向表之象(刺本身就有破、疏通之意),樹皮層疊又為筋膜層疊之象,都在提示其可能的作用位置——皮膚、皮下筋膜。辛能開苦能降,其苦味更甚、故清降為主。飲片氣微,主以味為用。
有筋膜炎的朋友不要錯過使用海桐皮的機會。
快速鏈接:細說中藥 | 海桐皮 —— 治地濕熱肝腎著,陽明水濕有序排
絡石藤
絡石藤又是一個隨處可見,卻總被忽略的植物,插花界因為信息差賣的聽說挺貴,有淡淡“茉莉”香,合適的時候一開花可以持續(xù)200天。藤中有白色乳汁、花開“卐”字、花骨朵兒跟雨傘一樣。有一天真想種家里,但又怕它“毀了”我的水泥墻。
右旋枝條,枝葉中流淌白色汁液,巽中有兌,對應少陽、少陰兩扇能量出入之門。絡石植株在向我們展現(xiàn)一種“相對、相連中帶有解離”之感,故雖然表面上“性平”或“微寒”,而實則為動態(tài)平衡。少陰得生,陽明之熱便可轉(zhuǎn)收為陰,這也算是另一種“祛熱”。
快速鏈接:細說中藥 | 絡石藤 —— 宣痹行氣化肉癰,行血收瘡少陰生
老鶴草
老鶴草整體為沖脈和合之藥,能促進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動脈為首與外周組織溝通,促進沖脈底部、生殖系統(tǒng)的化生與平衡,尤對濕熱蘊結(jié)致精卵化生不利、有直接作用。
苦辛同在而性平,提示辛開苦降之作用等同,可期化結(jié)、推瘀血化散的作用;另芳香驅(qū)蟲,對沖脈底部各種生物均有驅(qū)散之力。
快速鏈接:細說中藥 | 老鶴草 —— 根直沖脈化萬物,芳香遠蟲“破痹機”
絲瓜絡
絲瓜未成熟時,其外皮為綠、屬震,內(nèi)瓤為白、屬兌,正是金木之大用、推動物質(zhì)轉(zhuǎn)化之時,為涵水之體。成熟后果皮黃為坤、薄土如紙殼,內(nèi)硬而有彈性的米白色網(wǎng)象細胞外骨架,既有乾剛、震韌之性,撐起空間,又留有坤兌之色,位屬皮下及肌肉間筋膜,又帶稍潤之感。
結(jié)合其味稍苦、性涼,因此絲瓜絡并不是滲濕利水,而是回復因濕熱而坍塌、折皺的筋膜,讓其間的水濕自動歸位之象。算是比較“被動”的作用,但可以打輔助、作臣藥。
快速鏈接:細說中藥 | 絲瓜絡 —— 乾剛震韌撐支架,涼血祛風散熱邪
總結(jié)
祛風濕熱藥物介紹了不少,其位置、作用雖是清熱利濕,但也有許多是兼具辛開苦降之功,可知濕著于熱的膠著粘膩。我們應關(guān)注他們在哪個位置行使著作用,又是將濕傳向何方,將熱轉(zhuǎn)于哪里。
如果完成上述的記憶,想必這個系列,已經(jīng)爛熟于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