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群仙要語纂集上

群仙要語纂集上

 

  經(jīng)名:群仙要語寨集。元末明初環(huán)士董漢醇編。二卷。底本出處:《正統(tǒng)這藏》正一部。

  群仙要語纂集上

  還初道人董漢醇編

  日用訣

  夫臼用者,飲食則定禁口,端坐莫起一念,萬事俱忘奉存神定意。眼不視物,耳不聽聲,一心內(nèi)守,調(diào)息綿綿,漸漸呼出,莫教間斷,似有如無,自然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口裹津生,靈真附體,得至長生之路也。十二時中,常要清靜。一念不起謂之清,靈臺無物謂之凈。身是氣之宅,心是神之舍。意行則神行,神行則氣散,神聚則五行真氣結(jié)成刀圭,自然身中有身,沖和氣透,醍醐灌頂。行住坐臥,常覺身體如風之行,腸中如雷之嗚。耳總仙音,無弦之曲,不言而自聲,不鼓而自嗚,神氣交結(jié),男兒回轉(zhuǎn),得觀內(nèi)景,能自言語,見虛無之事,與圣同居,神自出入,天地齊壽,脫離生死矣。莫教有損,十二時中,常要清靜。神是氣之子、氣是神之母,如雞抱卵。存神養(yǎng)氣,能無離乎。妙哉妙哉!

  關(guān)尹子節(jié)要

  關(guān)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不可士黃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言之如吹影,思之如縷塵。圣智造迷,鬼神不識。

  又曰:不知道妄意卜者,如射覆盂。高之者曰存金存玉,中之者曰存角存羽,卑之者曰存瓦存石。是乎非是乎?唯置物者知.之。

  又曰:道終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道終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名道。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又曰:一情冥為圣人,一情善為賢人,一情惡為小人。一情冥者,自有之無,不可得而示。一情善惡者,自無起有,不可得而秘。一情善惡為有知,惟動物有之。一情冥為無知,普天之下,道無不在。

  又曰:一灼之火,能燒萬物,物亡而火何存。一息之道,能冥萬物,物亡而道何在。

  又曰:吾道如處暗。夫處明者不見暗中一物,而處暗者能見明中區(qū)事。

  又曰:連不問豆,豆不答遲。瓦不問石,石不答瓦。道亦不失,問歟答歟。一氣往來,道何在?

  又曰:一運之象,局乎太空,自中而升為天,自中而降為地。無有升而不降,無有降而不升。升者為火,降者為水,欲升而不能升者為木,欲降而不能降者為金。木之為物,鉆之得火,絞之得水。金之為物,擊之得火,镕之得水。金木者,水火之交也。水為精為天,火為神為地,木為魂為人,金為魄為物。運而不已者為時,包而有在者為方,惟土終始之。

  又曰:天地雖大,有色有形,有數(shù)有方。吾有非色非形、非數(shù)非方、而天天地地者存。

  又曰:夢中、鑒中、水中,皆有天地存焉。欲去夢天地者,寢不寐;欲去鑒天地者,形不照;欲去水天地者,盎不汲。彼之有無,在此不在彼,是以圣人不去天地,去識。

  又曰:天地寓、萬物寓、我寓、道寓,茍離乎寓,道亦不立。

  又曰:行雖至卓,不離高下;言雖至公,不離是非;能雖至神,不離巧拙;貌雖至殊,不離妍丑。圣人假此以示天下,天下冥此乃見圣人。

  又曰:道無體,以道應(yīng)世者,是事非道。道無方,以道寓物者,是物非道。圣人竟不能出道以示人。

  又曰:鯽蛆食蛇,蛇食鼃,鼃食螂蛆,互相食也。圣人之言亦然。言有無之弊,又言非有非無之弊,又言去非有非無之弊,言之如引鋸然。惟善圣者,不留一言。

  又曰:利害心愈明,則親不睦。賢愚心愈明,則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則事不成。好丑心愈明,則物不契。是以圣人渾之。

  又曰:圣人以有言、有為、有思者,所以同乎人。以未嘗言、未嘗為、未嘗思者,所以異乎人。

  又曰:以圣師圣者,賢人;以賢師圣者,圣人。蓋以圣師圣者,徇跡而忘道。以賢師圣者,反跡而合道。

  又曰:眾人以魄攝魂,圣人以魂運魄。蓋魄之藏魂俱之,魂之游魄因之?;陼冊⒛?,魄夜舍肝。寓目能見,舍肝能夢。

  又曰:果之有核,必待水火土三者具矣,然后相生不窮。三者不具,如大旱大潦大塊,皆不足以生物。精水、神火,意土,三者本不交,惟人以根合之。

  又曰:庖人羹蟹,遺一足幾上,蟹已羹而遺足尚動。是生死者,一氣聚散爾。不生不死,而人橫計曰生死。

  又曰:無一心,五識并馳,心不可一。無虛心,五行皆具,心不可虛。無靜心,萬化密移,心不可靜。借能一,則二偶之。借能虛,則實滿之。借能靜,則動搖之。惟圣人能斂萬有於一息,無有一物可役吾之咀徹;散一息於萬有,無一物可問吾之云為。

  又曰:流者舟也,所以流之者,是水非舟。運者車也,所以運之者,是牛非車。思者心也,所以思之者,是意非心。不知所以然而然。惟不知所以然而然,故其來無從,其往無在。其來無從,其往無在,故能與天地本原,不古不今。

  又曰:是非好丑,成敗盈虛,造物者運矣。皆因私識執(zhí)之而有,於是以無遣之猶存,以非有非無遣之猶存。譬如昔游再到,記憶宛然,此不可忘,不可遣。善去識者,變識為智。變識為智之說,汝知之乎?曰想,如思鬼心栗,思盜心怖。曰識,如認黍為稷,認玉為石。皆浮游罔象,無所底止。譬睹奇物,生奇物想,生奇物識,此想此識,根不在我。譬如今日而已,至於來日,想識殊未可卜;及至來日,紛紛想識皆緣有生,曰想曰識。譬犀望月,月影入角,因想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胸中之天地萬物亦然。知此說者,外不見物,內(nèi)不見情。

  又曰:情生於心,心生於性。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來干我者,如石火頃,以性,受之,則心不生物,浮浮然。

  又曰:賢愚真?zhèn)?,有識者,有不識者。彼雖有賢愚,彼雖有真?zhèn)?,而謂之賢愚真?zhèn)握?,擊我之識。知夫皆識所成,故雖真者亦偽矣。

  又曰:天地雖大,能役有形,不能役無形。陰陽雖妙,能役有氣,而不能役無氣。知夫我之心無氣無形,則天地陰陽不能役之。

  又曰:人之平日,目忽見非常之物者,皆精有所結(jié)而使之然。人之病日,目忽見非常之物者,皆心中有所歉而使之然。茍知吾心能於無中示有,則知吾心能於有中示無。但不信之,自然不神?;蛟唬贺首R既昏,孰能不信。我應(yīng)之曰:如捕蛇師,心不怖蛇,彼雖夢蛇而無怖畏。故黃帝曰:道無鬼神,獨往獨來。

  又曰:有人問於我曰:爾族何氏何名何字?何衣何食?何友何仆?何琴何書?何古何今?我時默然不對一字?;蛉诉抵灰?。我不得已應(yīng)之曰:尚自不見我,將何為我所。

  又曰:氣之為物,有合有散,我之所以行氣者,本未嘗合,亦未嘗散。有合者生,有散者死,彼未嘗合未嘗散者,無生無死??陀腥?,郵常自若。

  又曰: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服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又曰:少言者不為人所忌,少行者不為人所短,少智者不為人所勞,少能者不為人所役。

  又曰:言某事者,甲言利,乙言害,丙言或利或害,丁言俱利俱害,必居一于此矣。喻道者不言。

  又曰:言道者如言夢。夫言夢者曰:如此金玉,如此器皿,如此禽獸。言者能言之,不能取而與之;聽者能聞之,不能受而得之。惟善聽者不泥不辯。

  又曰:方術(shù)之在天下多矣,或尚晦,或尚明,或尚強,或尚弱。執(zhí)之皆事,不執(zhí)之皆道。

  又曰:吾道如海,有億萬金投之不見,有億萬石投之不見,有億萬污穢投之不見。能運小蝦小魚,能運大鯤大鯨。合眾水而受之,不為有余;散眾水而分之,不為不足。

  又曰:天下之人,蓋不可以億兆計。人之夢各異,夜夜之夢各異。有天有地,有人有物,皆思成之,蓋不以塵計。安知今之天地非有思者乎。

  又曰:死胎中者,死卵中者,亦人亦物。天地雖大,彼固不知。計天地者,皆我區(qū)識。譬如手不觸刃,刃不傷人。

  又曰:有時者氣,彼非氣者,未嘗有晝夜。有方者形,彼非形者,未嘗有南北。何謂非氣?氣之所自生者,如搖箑得風,彼未搖時,非風之氣,彼已搖時,即名為氣。何謂非形?形之所自生者,如鉆、木得火,彼未鉆時,非火之形,彼已鉆時,即名為形。

  又曰:圣人不異眾人,特物不能拘爾。

  又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yīng)若響,芒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

  又曰:輕清者魄從魂升,重濁者魂從魄降,魂魄半之則在人間。升魂為貴,降魄為賤;靈魂為賢,厲魄為愚;輕魂為明,重魄為暗;揚魂為羽,銳魄為毛;明魂為神,幽魄為鬼。其形其居,其識其好,皆以五行契。

  又曰:愛為精,觀為神,愛觀雖異,皆因識生。惟其愛之無識,如鎖之交;觀之無識,如燈之照。吾識不萌,吾生何有。

  又曰:核芽相生,不知其幾萬株。天地雖大,不能芽空中之核。雌卵相生,不知其幾萬禽。陰陽雖妙,不能卵無雄之雌。惟其來干我者,皆攝之以一息,則變物為我,無物非我。所謂五行者,孰能變之。

  又曰:如桴叩鼓,鼓之形者,我之有也;鼓之聲者,我之感也。桴已往矣,余聲尚存,終亦不存而矣。鼓之形如我之精,鼓之聲如我之神,其余聲者猶之魂魄。知夫倏往忽來,則五行之氣我何有焉。

  又曰:知夫此身如夢中身,隨情所見者,可以飛神作我而游太清。知夫此物如夢中物,隨情所見者,可以凝神作物而駕八荒。是道也,能見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吸氣以養(yǎng)精,如金生水;吸風以養(yǎng)神,如木生火,所以假外以延精神。漱水以養(yǎng)精,精之所以不窮;摩火以養(yǎng)神,神之所以不窮,所以假內(nèi)以延精神。若夫忘精神而超生者,吾嘗言之矣。

  又曰:計生死者,或曰死已有,或曰死已無,或曰死已亦有亦無;或曰當幸者,或曰當懼者;或曰當任者,或曰當超者。愈變識情,馳騖不已。殊不知我之生死,如馬之手,牛之翼,本無有,復(fù)無無。譬如水火雖犯水火,不能燒之,不能溺之。

  又曰:物我交心生,兩木摩火生。不可謂之在我,不可謂之在彼,不可謂之非我,不可謂之非彼。執(zhí)而彼我之,則愚。

  又曰:勿以我心揆彼,當以彼心揆彼。知此說者,可以周事,可以行德,可以貫道,可以交人,可以忘我。

  又曰:汝見蛇首人身者,牛臂魚鱗者,鬼形禽翼者,汝勿怪此。怪不及夢,夢怪不及覺。有耳有目,有手有臂,怪尤矣。大言不能言,大智不能思。

  又曰:目自觀目無色,耳自聽耳無聲,舌自嘗舌無味,心自揆心無物。眾人逐於外,賢人執(zhí)於內(nèi),圣人皆偽之。

  又曰:人無以無知無為者為無我,雖有知有為,不害其為。無我譬如火也,躁動不停,未嘗有我。

  又曰:壁曰如大海,能變化億萬蛟魚,水一而已。我之與物,蓊然蔚然,在大化中,性一而已。知夫性一者,無人無物,無死無生。

  又曰:水潛故蘊為五精,火飛故達為五臭,木茂故華為五色,金堅故實為五聲,土和故滋為五味。其常五,其變不可計。其物五,其雜不可計。然則萬物在天地間,不可執(zhí)謂之萬,不可執(zhí)謂之五,不可執(zhí)謂之一;不可執(zhí)謂之非萬,不可執(zhí)謂之非五,不可執(zhí)謂之非一?;蚝现?,或離之,以此必形,以此必數(shù),以此必氣,徒自勞爾。物不知我,我不知物。

  又曰:烏獸俄呦呦、俄旬旬、俄逃逃;草木俄茁茁、俄亭亭,俄蕭蕭。天地不能留,圣人不能系,有運者存焉爾。有之在彼,無之在此。鼓不桴則不嗚,偶之在彼,奇之在此,桴不手則不擊。

  又曰:均一物也,眾人惑其名,見物不見道;賢人析其理,見道不見物;圣人合其天,不見道,不見物。道皆道,不執(zhí)之即道,執(zhí)之即物。

  又曰:昔必論道者,或日礙廠,或曰邃深,或曰澄徹,或曰空同,或曰晦明,慎勿遇此而生怖退。天下至理,竟非言意。茍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說。

  又曰:事有在事,言有理;道無在道,言無理。知言無理,則言言皆道。不知言無理,雖執(zhí)至言,為梗為翳。

  又曰:人徒知偽得之中有真失,殊不知真得之中有真失;徒知偽是之中有真非,不知真是之中有真非。

  譚景升化書

  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窮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養(yǎng)氣,忘氣以養(yǎng)神,忘神以養(yǎng)虛,虛實相通,是謂大同。故藏之為元精,用之為萬靈,含之為太一,放之為太清。是以坎離消長於一身,風云發(fā)泄於七竅。真氣熏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流注而民無死生,是謂神化之道者也。且夫當空團塊,見塊而不見空。粉塊求空,見空而不見塊。形無妨而人自妨之,物無滯而人自滯之。龍可以蹈虛空,虛空非無也??梢詫嵔鹗鹗怯幸?。有無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終,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斃,神不可得逝。

  稚子弄影,不知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為像所侮?;艺卟恢獮榧宜瘒卟恢獮閲?,化天下者不知為天下所化。虛化神,神化氣,氣化血,血化形,形化嬰,嬰化童,童化少,少化壯,壯化老,老化死,死復(fù)化為虛,虛復(fù)化為神,神復(fù)化為氣,氣復(fù)化為物?;婚g,猶環(huán)之無窮。夫萬物非欲生,不得不生,萬物非欲死,不得不死。達此理者,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爪發(fā)者我之形,何爪可割而無害,發(fā)可截而無痛。蓋營衛(wèi)所不至也。則是我本無害而筋骨為之害,我本無痛而血肉為之痛,所以喜怒非我作,衰樂非我動,我為形所昧,形為我所愛。達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

  太上者,虛無之神也。天地者,陰陽之神也。人蟲者,血肉之神也。其同者神,其異者形。是故形不靈而氣靈,氣不靈而聲靈,覺不靈而夢靈,生不靈而死靈。水至清而結(jié)冰不清,神至明而結(jié)形不明。冰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氣相乘而成聲。耳非聽聲也,而聲自投之;谷非應(yīng)響也,而響自滿之。耳小竅也,谷大竅也。山潭小谷也,天地大谷也。一竅嗚而萬竅皆嗚,一谷聞而萬谷皆聞。聲導(dǎo)氣,氣導(dǎo)神,神導(dǎo)虛,虛含神,神含氣,氣含聲。相導(dǎo)相含,雖秋蚊之翾翾,蒼蠅之營營,無所不至也。由此知雖絲毫之慮,必有所察。雖啾唧之言,必有所聞。惟大人之機,天地莫能見,陰陽莫能知,鬼神莫能窺。

  方咫之木,置於地之上,使人蹈之而有余。方咫之木,置於竿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大小,蓋心有虛實。是故冒大暑而撓之愈熱,受炙灼而懼者愈痛。人無常心,物無常性。由是知水可使不濕,火可使不燥。海魚有以蝦為目者,人皆笑之。殊不知古人以囊螢為燈者,又不知晝非日之光則不能馳,夜非燭之光則有所欺。觀傀儡之假,而不自疑,嗟朋友之逝,而不自悲。賢與愚莫知,惟抱純白養(yǎng)太玄者,不入其機。

  鏡非求鑒於物,而物自投之。橐非求包於氣,而氣自實之。是故鼻以虛受臭,耳以虛受聽,目以虛受色,舌以虛受味。所以心同幽冥,則物無不受,神同虛無,則事無不知。是以大人奪其機,藏其微。

  羽符至怪,陰液至奇,可以守國,可以救時,可以坐為帝王之師。天下賢愚營營然,笑飛蛾之投夜燭,蒼蠅之觸曉窗,知往不知還,知進不知退,而害以就利,不知聚利以就害。賢於人而不賢於身,何賢之謂也。博於物而不博於己,何博之謂也。是以大人利害俱忘,何所不藏。

  夫禽獸之於人也何異,有巢穴之居,有夫婦之配,有父子之性,有生死之情。烏反哺,仁也;隼憫胎,義也;蜂有君,禮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萬物之中,五常百行無所不有也,而教之為網(wǎng)罟,使之務(wù)畋漁。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奪其親愛,非義也。以斯為享,非禮也。教民殘暴,非智也。使萬物懷疑,非信也。夫膻臭之欲不止,殺害之機不已。羽毛雖無言,必狀我為貪狼之與封豕。鱗介雖無知,必名我為長鯨之與巨虺也。胡為自安,焉得不恥。吁,直疑自古無君子。

  救物而稱義者,人不義之。行惠而求報者,人不報之。民之情也,讓之則多,爭之則少,就之則去,避之則來,與之則輕,惜之則奪。是故大義無狀,大恩無象。大義成,不知者荷之;大恩就,不識者報之。能歌者,不能者聽之;能舞者,不能者觀之。巧者,不巧者辨之;賢者,不賢者任之。

  夫養(yǎng)木者必伐之,待士者必死之,網(wǎng)之以冠冕,鉤之以爵祿。若馬駕車輅,貴不我得;彘食糟糠,肥不我有。是以大人道不虛貴,德不虛守,貧有所倚,退有所恃。退者非樂寒賤而甘委棄。為惡者畏人識,必有識者;為善者欲人知,必有不知者。是故人不識者,謂之大惡;人不知者,謂之至善。

  吳尊師玄綱論

  道者,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nèi),浩曠無端,杳冥無對。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靜無心而品物有方?;炷疅o形,寂寞無聲,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極,成者必虧,生生成成,古今不移。此之謂道也。德者,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經(jīng)以五行,緯以四時。牧之以君,訓(xùn)之以師,幽冥動植,咸暢其宜。澤流無窮,草生不知藉其功;惠加無極,百姓不知賴其力。此之謂德也。然則通而生之謂之道,道固無名焉。蓄而成之謂之德,德固無稱焉。嘗試論之曰: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道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見其終。探奧索隱,孰窺其宗。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究其朕,謂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右論道德

  太虛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真一運神,而元氣自化。元氣者,無中之有,有中之無,廣不可量,微不可測,氤氳漸著,混茫無倪,萬象之端,兆眹於此。清通澄朗之氣,浮而為天。濁滯煩昧之氣,積而為地。平和柔順之氣,結(jié)而為人倫。錯謬剛戾之氣,散而為雜類。自一氣之所育,播萬殊而種分,既涉化機,遷變罔極。然則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氣也。受天地人物之靈者,神明也。故乾坤統(tǒng)天地,精魂御人物,氣有陰陽之革,神無寒暑之變。雖群動糾紛不可勝紀,滅而復(fù)生,終而復(fù)始。而道德之體,神明之心,應(yīng)感不窮,未嘗疲於動用之境矣。右論兀氣

  諸章節(jié)要

  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極。太極不能自運,運太極者真精。真精自然,惟神惟明。無祖無宗,不始不終。含和蘊慈,愍俗哀蒙。清濁異稟,真凡莫同。降氣分光,聿生人中。賢明博達,周濟為功。為君為長,俾物咸通。純陽赫赫在于上,九天之上無陰也。純陰冥冥處于下,九地之下無陽也。陰陽混蒸而生萬有者,正在天地之間。故氣象變通,晦明有類,陽明而正,其粹為真靈,陰晦而邪,其精為魔魅。故稟陽靈而生者為睿哲,資陰昧而育者為兇頑。陽好生,故睿哲者必惠和。陰好殺,故兇頑者必悖戾?;蛏苹蚍裾?,乃二氣均合而生中人也。二者各有所稟,而教安施乎?教之所施,為中人爾。何者?睿哲不教而自知,兇頑雖教而不移,此皆受陰陽之純氣也。亦猶火可滅,不可使之寒,冰可消,不可使之熱,理固然也。

  夫生我者道,稟我者神,而壽夭去留,匪由於己。何也?以性動為情,情返於道,故為化機所運,不能自持也。將超跡於存亡之域,棲心於自得之鄉(xiāng)者,道可以為師,神可以為友。何謂其然乎?蓋道與神無為而氣自化,無慮而物自成,入於品匯之中,出於生死之表。故君子黜嗜欲,隳聰明,視無色,聽無聲,恬淡純粹,體和神清,虛夷忘形,乃合至精,此所謂返我之宗,復(fù)與道同。造化莫能測,鬼神莫能知,況於人乎。通於道者,雖翱翔宇宙之外,而心常寧,雖體息毫厘之內(nèi),而氣自運。故心不寧,則無以同乎道,氣不運,則無以存乎形。形存道同,天地之德也。是以動而不知其動者,超乎動者也。靜而不知其靜者,出乎靜者也。超乎動者,陽不可得而推。出乎靜者,陰不可得而移。陰陽不能變,而況於萬物乎。故不為物所誘者,謂之至靜。至靜能契於至虛,虛極則明,明極則瑩,瑩極則徹。徹者雖天地之廣,萬物之殷,不能逃方寸之鑒矣。

  夫道包億萬之數(shù),而不為大,貫秋毫之末,而不為小。先虛無而不為始,后天地而不為終,升積陽而不為明,淪重陰而不為晦。本無神也,虛極而神自生。本無氣也,神運而氣自化。氣本無質(zhì),凝委而成形。形本無情,動用而虧性。形成性動,去道彌遠。故溺於生死,遷於陰陽,不能自止,非道存而物亡也。故道能自無而生有,豈不能使有同於無乎。有同於無,則有不滅矣。陰與陽并,而人乃生?;隇殛柹?,魄為陰靈,結(jié)胎運氣,育體構(gòu)形。然勢不俱全,則各返其本。故陰勝則陽竭而死,陽勝則陰消而仙。柔和慈善貞清者,陽也。剛狠嫉妬娌濁者,陰也。心澹而虛,則陽和襲;意燥而欲,則陰氣入。明此二者,陽勝陰伏,長生之漸也。

  道不欲有心,有心則真氣不集。又不欲苦忘心,忘心則客邪來舍。故我心不傾,則物無不正;動念有著,則物無不邪。邪正之來,在我而已。故上學之士,怠於存念者,陰尸勝之也;忻於勤純者,陽神勝之也。一怠一勤者,其戰(zhàn)未決也。決之者在於克節(jié)勵操,務(wù)違懈怠之意,使精專無輟於斯須,久於其事者,尸銷而神王,謂之陽勝。陽勝者,道其鄰乎。且夫形動而心靜,神凝而跡移者,無為也。閑居而神擾,拱默而心馳者,有為也。無為則理,有為則亂。雖無為至易,非至明者不可致也。

  夫天地晝亦無為,夜亦無為,無為則一,而理亂有殊,何哉?晝無為以明,故眾陽見而群陰伏,夜無為以晦,故群陰行而眾陽息。是以主明而無為者,則忠良進,奸佞匿,而天下理。主暗而有為者,則忠良隱,奸佞職,而天下亂。故達者之無為以慧,蔽者之無為以昏?;蹌t通乎道,昏則同乎物。上學之士,時有高興寄傲,陶然於自得之鄉(xiāng),謂真仙可接,霄漢可升者,神之王也。雖曰神王,猶恐陽和之氣發(fā)泄,陰邪之氣承襲耳。可入靜室夷心,抑制所起,靜默專一,則神不散而陽靈全,謹無恣其康樂之情,以致陰邪之來爾。若有時躁競煩悖者,乃形中諸魄為靈之氣所煉,陰尸積滯將散擾於絳宮之真。可入靜室存一握固,候神清意平,合於虛靜,斯亦洗心之一術(shù)耳。

  言勿過乎行,行無愧乎心。行之不已,則天地愛之,神明佑之,兇橫無由加,鬼神不能擾。若言清而行濁,名潔而跡污。雖丑蔽於外,而心慚於內(nèi),天地疾之,神明殛之,雖力強於道,不可致也。故寧受人之毀,無招天之譴,人毀猶可弭,天譴不可這也。道之所至忌者,淫殺陰賊,此誠易戒。至於小小喜怒,是非可否,人之常情,甚難慎也。都不欲有纖芥之事,關(guān)乎方寸之中,慮靜神閑,則邪氣不能入,我志不擾,則真人為儔。好譽而憎毀者,賢達之所未免。然審己無善而獲譽者不祥,省躬無疵而獲謗者何傷。陽之精曰魂與神,陰之精曰尸與魄。神勝則為善,尸強則為惡,制惡興善則理,忘善縱惡則亂。理久則尸滅而魄煉,亂久則神逝而魂消。尸滅魄煉者,神與形合而為仙,神逝魂消者,尸與魄同而為鬼,自然之道也。

  夫目以妖艷為華,心以聲名為貴,身好輕鮮之飾,口欲珍奇之味,耳快美好之音,鼻悅芳香之氣。此六者皆敗德傷性,伐其靈根者也。故有之則宜遠,無之不足求。惟衣與食,人之日用所切也,亦務(wù)道者之一弊耳。然當委心任運,未有不浩其所用。且天地之生禽獸也,猶覆之以羽毛,供之以蟲粒,而祝於人乎。必在忘其所趣,任其自然爾。

  覺與陽合,寐與陰并。覺多則魂強,寐久則瑰壯?;陱娬呱?,魄壯者死之徒。若餐元和,徹滋味,使神清氣爽,至於晝夜不寐者,善無以加焉。

  人心久任之,則浩蕩而忘返;頓棲之,則超躍而無根。任之則蔽乎我性,棲之則勞乎我神,使致道者奚方而靜。蓋性本至凝,物感而動,習動滋久,胡能遽寧。既習動而播遷,可習靜而恬晏。故善習者寂而有裕,不善習者煩而無功。是以將躁而制之以寧,將邪而閑之以正,將求而抑之以舍,將濁而澄之以清。優(yōu)哉游哉,不欲不營,行於是,止於是,造次於是,逍遙於是。習此久者,則物冥於外,神鑒於內(nèi),不思靜而自靜矣。故履霜為堅冰之始,習靜為契道之階。古人云:積習生常。其斯之謂歟。

  或問古今學仙者多,而得道者少,何也?答曰:常人學道者千,而知道者一;知道者千,而志道者一;志道者千,而專精者一;專精者千,而勤久者一。是以學者眾,而成者寡也。

  或曰:仙者,人之所至美者也。死者,人所之至惡者也。世人君子罔有不知,而從俗者至多,習仙者至少,何也?答曰:此有二理,一者所稟之氣非高,則所希之志難廣。故溺於近務(wù),忘於遠見,為聲色所汩,嗜欲所昏,終執(zhí)從於世網(wǎng),竟無蹈於真域。二者雖氣稟清虛,神襟秀邁,而濟物之功未備,則登仙之路猶遠,是以遲回人爵,未解帝懸耳。

  或曰:道本無象,仙貴有形,以有契無,理難長久,曷若得性遺形之妙乎?答曰:夫道至虛極也,含神運氣,自無而生有。故空洞杳冥者,大道無形之形也。天地日月者,大道有形之形也。以無系有,以有含無,故乾坤永存,仙圣不滅。生者,天地之大德也。所以示六合之廣、三元之明者,為吾有形也。一從淪化,而天地萬物,盡非吾有。死者,人倫之荼毒也。是以煉凡至於仙,煉仙至於真,煉真合於妙,合妙同乎神。神與道合,則道為我身,所以升玉京,游金闕,能有能無,不終不沒,何謂理難長久乎。若濁以得性為妙,不知煉形為要者,所謂清靈善爽之鬼,何可與高仙為比哉。

  群仙要語纂集上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道德寶章——白玉蟾點注的《老子·道德經(jīng)》
鬼谷七項修煉:盛神法五龍,精氣神才是你一切財富的根基
《慎言》(明 )王廷相
中和集卷上
玄門講經(jīng) | 李崇明道長解讀《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
道經(jīng)箴言之明道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