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 雪
在唐代描寫雪花的詩句中,首推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下面節(jié)選的是此詩的開頭四句:?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此詩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全詩內(nèi)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此詩開篇就奇突。未及雪至而先傳風聲,所謂“筆所未到氣已吞”,全是飛雪之精神。大雪必隨刮風而來,“北風卷地”四字,妙在由風而見雪。“白草”是西北一種草名,其性至堅韌。然經(jīng)霜草脆,故能斷折,“白草折”又顯出風來勢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滿天飛雪。“胡天八月即飛雪”,一個“即”字,惟妙惟肖地寫出由南方來的人少見多怪的驚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風一吹,大雪紛飛。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極為新穎貼切。“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之間,竟變成了異樣的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這玉樹瓊枝、千姿百態(tài)的冰雪世界,卻像是醉人的芬芳燦爛的江南春色。其中“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美意境,頗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見過梨花盛開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團一團,花團錦簇,壓枝欲低,與雪壓冬林的景象極為神似。春風吹來梨花開,竟至“千樹萬樹”,重疊的修辭表現(xiàn)出景象的繁榮壯麗。詩人將春景比冬景,尤其將南方春景比北國冬景,幾使人忘記奇寒而內(nèi)心感到喜悅與溫暖,著意、造境俱稱奇絕。要品評這詠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個成語——“妙手回春”。?
同樣是在雪天送別,邊塞詩人高適的《別董大》,用大雪烘托氣氛,另有情味:?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前兩句寫景: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于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云,使人難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董大(即著名琴師董庭蘭)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nèi)心之郁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后兩句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zhì)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而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則通過大雪表現(xiàn)戰(zhàn)爭環(huán)境的艱苦:?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是盧綸《塞下曲》組詩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武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前兩句寫敵軍的潰逃。“月黑雁飛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驚起,飛得高高。“單于夜遁逃”,在這月黑風高的不尋常的夜晚,敵軍偷偷地逃跑了。“單于”,原指匈奴最高統(tǒng)治者,這里借指當時經(jīng)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fā)現(xiàn)敵軍潛逃,要率領(lǐng)輕裝騎兵去追擊;正準備出發(fā)之際,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剎那間弓刀上落滿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現(xiàn)了戰(zhàn)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
本詩情景交融。敵軍是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潰逃的,將軍是在“大雪滿弓刀”的情景下準備追擊的。一逃一追的氣氛有力地渲染出來了。全詩沒有寫冒雪追敵的過程,也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人們的想象是非常豐富的。?
唐代大詩人李白對雪花的描寫別開生面:?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北風行》)?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一帶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樣,一片一片吹落在軒轅臺上。這是李白描寫雪花的名句。燕山在今河北薊縣東南,這里泛指我國北方。軒轅臺遺址在今河北懷來縣喬山上。句中說“雪大如席”,這是高度的藝術(shù)夸張,但又不失其真實。正如魯迅在《漫談“漫畫”》一文中所說:“‘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張,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著一點誠實在里面,使我們立刻知道燕山原來有這么冷。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就變成笑話了。”?
“雪花大如手”,即體設喻,顯得真切自然,突出了雪大風寒的特點。?
唐代詩人陸暢的《驚雪》,構(gòu)思精巧,別有情趣:?
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暉。?
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
詩的意思是:北風怎么刮得這么猛烈呀,大雪飛舞,房屋前面的院子明亮得如同月光照射。天上的仙人難道這么靈巧,竟然能夠把水剪成花,然后散向人間,弄得滿天花飛。詩寫得輕巧靈動,一個“巧”字,表現(xiàn)了雪花的美麗輕盈,突出了詩人見雪花飛舞而興奮莫名的驚嘆之情。??
唐代詩人祖詠的《終南望余雪》,描寫雪景,真實形象: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據(jù)《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guī)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意思已經(jīng)完滿了?!?span style="background:white">他感到這四句已經(jīng)表達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體,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結(jié)果他因此被破格錄取。
題意是望終南余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做“陰”);而且,惟其“陰”,才有“馀雪”?!靶恪笔峭兴玫挠∠?,既贊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云端”,這個“浮”字下得十分生動。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云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云端,積雪未化。云,總是流動的;而高出云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正給人以“浮”的感覺。這一句寫出了終南山高聳入云的雄姿,表達了詩人的凌云壯志?!傲直砻黛V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涂上的色彩?!懊鳌弊之斎幌碌煤?,但“霽”字更重要。詩人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余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華里,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蒙蒙霧靄;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賈島的《望山》詩里是這樣寫終南山的:“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霾一似掃,浩翠瀉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本糜晷虑?,終南山翠色欲流,長安百萬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非常好看。一個“霽”字,把從長安城中望終南馀雪的情景,寫得真實形象。
祖詠不僅用了“霽”,而且選擇的是夕陽西下之時的“霽”。寫“林表明霽色”,而不說山腳、山腰或林下“明霽色”,這是很費推敲的?!傲直怼背小敖K南陰嶺”而來,自然在終南高處。只有終南高處的林表才明霽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余光平射過來,染紅了林表,不用說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積雪。而結(jié)句的“暮”字,也已經(jīng)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寫“望”中所見;末一句,寫“望”中所感。俗諺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庇衷疲骸叭漳禾旌??!币粓鲅┖?,只有終南陰嶺尚余積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熱,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時,又比白天寒;望終南余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終南余雪的題目,寫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覺,意思的確完滿了,就不必死守清規(guī)戎律,再湊幾句了。
此詩描寫終南山余雪用詞精煉,描繪準確,形象生動。確實是應制詩的杰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