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典詩詞中的 “花”意象顯示了語言意味無窮的審美特征,成了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的物化表現(xiàn)。古人用“花”來暗示春天,花的存在使人快樂,使環(huán)境美麗,人們希望它能長久地延續(xù)下去,但春天的消逝是那樣的無情。而且最明顯地表示春天消逝的就是落花。通過落花來傳達傷春、惜春的情緒。進而悲嘆韶華即逝、芳齡不再。對悲歡離合、世事無常的感嘆,也是對人這一生命本體的關懷。人們對“花”的認知由視覺官能、觸覺官能上升到了情感層面。
關鍵詞:花 《春江花月夜》 《代悲白頭吟》 《葬花吟》
《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一千多年來使無數(shù)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xiàn)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它抒寫的是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詩歌語言清新優(yōu)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如果僅僅針對《春江花月夜》中的花而言,在文中有這樣一句“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落花”是寫花兒的凋謝,象征著人生的凄涼。當花開的時候妖艷迷人,賞心悅目,令人陶醉,令人心馳神往,但是花開花落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人生潮起潮落,花開花謝都是必然經歷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生如曲線,有高潮也有低谷,有成功也有失敗。落花也許暗示著人生的凋零與凄涼,傳達著人生的失落與暗淡。但是這“落花”僅僅是表面上的“花”的意象。
看到茫茫的宇宙,大千世界,落花孤月,不禁引起作者的遐思:“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句反問則把思索點轉到了人生的層面上,由物及人,由自然轉到人生。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古人的詩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而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眰€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
這首詩音韻格調婉轉流暢,詩情哲理節(jié)節(jié)相生;詩人其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盡管悲傷,但仍然輕快,雖然嘆息,卻總是輕盈。比起《白頭吟》,本詩向人們所揭示的人生哲理,以及創(chuàng)造的藝術境界,和其美學價值,都在劉作之上。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tǒng)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游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仿佛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代悲白頭吟》是一首擬古樂府?!栋最^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曲舊題,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構思獨創(chuàng),抒情宛轉,語言優(yōu)美,音韻和諧,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陳宮體的藝術經驗,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fā)議論、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fā)揮對偶、用典的長處,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
在《代悲白頭吟》中有這樣一句經典名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復,不僅排沓回蕩,音韻優(yōu)美,更在于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盎ㄏ嗨啤?、“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時而入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耐人尋味。結合后半寫白頭老翁的遭遇,可以體會到,詩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對比,而用泛指名詞“人”和“花”對比,不僅是由于七言詩字數(shù)的限制,更由于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人,其中也包括了詩人自己。
花的隱喻是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一種,看似明晰、簡單然而實質上亦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涵。
花通常美麗、嬌艷,然而又是柔弱的、易受傷害的,擁有燦爛美麗的生命,卻不長久!因此,和“花”這一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的概念或事物一般都有這些特征?!盎ā痹诖蠖鄶?shù)情況下,是和女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少數(shù)時候,這個指稱會擴大化,從而包含兩個性別。在這首詩中,即是如此,可以說,在詩的前半部分,“花”對應著女性,亦即“洛陽女兒”;但在詩的后半部分,“花”則包含了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在永恒的宇宙和時間面前,他們都是柔弱的、易受傷害的、美麗然而又是短暫易逝的,正是一個“花”的形象。
花之于人,有其相應之處,同時也有不對應之處。兩者同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同時也都是柔弱的,然而對于花來說,就花這一群體而言似乎是擁有永恒的生命的。這里存在一個概念的轉換,或者說內涵和外延的變化。當體現(xiàn)生命的柔弱時,和“人”或“自我”這一概念對應的是花作為個體的概念,即美麗、嬌艷然而柔弱、易受傷害的形象;而將之和生命的經久不息對應時,作為只有短暫生命的“人”和“自我”的對應面的“花”是和“年、歲”、“宇宙”一致的,是“花”作為一個群體、一類這個概念出現(xiàn)的。
“花”的這種隱喻象征在文學作品中的使用是很廣泛的,如“花落花飛花滿天”,這句詩來自《紅樓夢》中黛玉的《葬花詞》。在此句中,“花”的隱喻特征同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幾乎是完全相符的。任藉“花”的形象,作者寫出了這首詩,也正由于“花”的形象和它的象征,聯(lián)系到作者的人生,又形成了讖諱一說?!对峄ㄒ鳌肥橇主煊窀袊@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xiàn)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這首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上是很成功的。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焙靡粋€“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兒,后有晴雯,終于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雙關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jié)。“一別秋風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蕓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滿雕梁”,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后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創(chuàng)痛呢?每每讀到最后幾句,一陣悲涼之感油然而生。
這三篇文章雖然出自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人生經歷,但是它們作品中花的意象卻是基本上相同的,“花”作為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中的意象寄予了太多。當然,由“花”引發(fā)到對人生的思索卻是很普遍的。這三篇就是典型的代表?;ㄩ_花落不是歲月的過,“花開”是人生輝煌與成就的象征,“花落”是人生蕭條、悲涼的暗示。也許我們都期盼著自己的人生會如花開般絢爛,不希望自己花落時慘淡的景象,但是這不是我們能左右的,自然的規(guī)律誰都無法改變。人生的起伏我們應該從容面對。既然選擇了前方,就要風雨兼程。作自己人生的主宰,做最好的自己,相信你會擁有如日中天的輝煌人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