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shù)》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發(fā)現(xiàn)自己:莊子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如果真有哲學(xué)家的話,那么“哲學(xué)家”這名詞已變成一個僅是社交上恭維人家的名稱了。哲學(xué)家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受人尊崇,同時也最不受人注意的人物。只要是一個神秘曖昧深奧不易了解的人物即可稱之為“哲學(xué)家”。一個對現(xiàn)狀漠不關(guān)心的人也被稱為“哲學(xué)家”。然而,后者的這種意義中還有著相當(dāng)?shù)恼胬?。在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AsYouLikeIt)一劇中,丑角達士東(Jouchestone)所說的“牧羊人,你也懂得一些哲學(xué)吧?”這句話就是包含后者這種意義的。從這一種意義說來,哲學(xué)僅是對事物和人生的一種普通而粗淺的觀念。而且這種觀念每個人多少總有一點。如果某一個人否認現(xiàn)實的表面價值,或不肯盡信報紙上所說的話,他就有哲學(xué)家的意味。他是一個不愿被騙的人。
  哲學(xué)總帶著一種如夢初醒的意味。哲學(xué)家觀察人生,正如藝術(shù)家觀察風(fēng)景一樣——是隔著一層薄紗或一層煙霧的。這種看法使生硬的人生瑣事變成軟化,容易使我們看出其中的意義。至少中國的藝術(shù)家或哲學(xué)家是如此思想的。所以,哲學(xué)家和徹底的現(xiàn)實主義者的觀念完全相反;后者熙來攘往忙碌終日,以為他的成敗盈虧,完全是絕對的、真實的。這種人真是無藥可救,他連一些懷疑的念頭也沒有,所以不能得到一個起點??鬃诱f:“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在孔子少數(shù)而有意的詼諧語句中,這句實得我心。
  我想在這章中介紹一些中國哲學(xué)家對生活圖案的觀念。他們之間的意見越是參差,越是一致地以為人類必須有智慧和過著幸福生活的勇氣。孟子的那種比較積極的人生觀念和老子的那種比較圓滑和順的觀念,協(xié)調(diào)起來成為一種中庸的哲學(xué),這種中庸的哲學(xué)可說已成了一般中國人的宗教。動和靜的沖突,結(jié)果卻產(chǎn)生了一種妥洽的觀念,使人們對于這個不得完美的地上天堂也感到了滿足。這種智慧而愉快的人生哲學(xué)就此產(chǎn)生。陶淵明——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有著最和諧的性格——就是這種生活的一種典型。
  一切中國哲學(xué)家在不知不覺中所認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要怎樣去享受人生?誰最會享受人生?我們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尋找那勢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窮究那些不可得知的東西;我們認識的只是些不完美的、曾死的人類的本性;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去調(diào)整我們的人生,使我們得以和平地工作,曠達地忍耐,幸福地生活。
  我們是誰?這是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似乎是不能解答的。不過我們都已承認,我們?nèi)粘Cβ瞪钪械淖晕也⒉皇峭耆嬲淖晕?。在生活的追求中我們已?jīng)喪失一些東西。例如:我們看見一個人在田野里東張西望地在尋找東西。聰明的人可以提出一個難題來讓那些旁觀者去猜猜:那個人究竟失掉了什么東西?有的猜一只表,有的猜一只鉆石別針;各人有各人的猜測。聰明人其實也不知道那人失掉了些什么,可是當(dāng)大家猜不著時,他可以說:“我告訴你們吧,他失掉魂兒了?!蔽蚁霙]有人會說他這句話不對。我們往往在生活的追求中忘記了真正的自我,正如莊子在一個美妙的譬喻里所講的那只鳥一樣,為了要吃一只螳螂而忘記自身的危險,而那只螳螂又為了要捕捉一只蟬也忘了自身的危險。
  莊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
  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躩步,執(zhí)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zhí)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本鑿椂醋?,虞人逐而誶之。
  莊周反入,三月不庭。藺且從而問之:“夫人何為頃間甚不庭乎?”
  莊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觀于濁水而迷于清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俗?!裎嵊斡诘窳甓嵘?。異鵲感吾顙。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為戮。吾所以不庭也?!?br>  莊子乃是老子的門生,正如孟子是孔子的門生一樣,二人都富于口才,二人的生存年月都和他們老師的距離約一百年。莊子和孟子生在同時,大約老子和孔子也在同時??墒敲献雍苜澇汕f子人性已有所亡,而哲學(xué)之任務(wù)就是去發(fā)現(xiàn)并去取回那些失掉了的東西這句話。據(jù)孟子的見解,以為失掉的便是“赤子之心”。他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泵献诱J為,文明的人為生活,其影響之及于人類赤子之心,有如山上的樹木被斧斤伐去一樣。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情智勇:孟子

  最合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孟子列述“大人”的三種“成熟的美德”是“仁、智、勇”。我以為把“仁”字改為情字當(dāng)更為確當(dāng),而以“情、智、勇”為大人物的特質(zhì)。在英語中幸虧尚有Passion這個字,其用法和華語中的“情”字差不多。這兩個字起首都含有“情欲”的那種狹義,但現(xiàn)在都有了更廣大的意義。張潮說:“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庇终f:“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比绻覀儧]有“情”,我們便沒有人生的出發(fā)點。情是生命的靈魂,星辰的光輝,音樂和詩歌的韻律,花草的歡欣,飛禽的羽毛,女人的艷色,學(xué)問的生命。沒有情的靈魂是不可能的,正如音樂不能不有表情一樣。這種東西給我們以內(nèi)心的溫暖和活力,使我們能快樂地去對付人生。
  我把中國作家筆下所用的“情”字譯作Passion也許不很對,或者我可用Sentiment一字(代表一種較溫柔的情感,較少急越的熱情所生的沖動性質(zhì))去譯它嗎?“情”這一字或許也含著早期浪漫主義者所謂Sensibility一字的意義,即屬于一個有溫情的大量的藝術(shù)化的人的質(zhì)素。在西洋的哲學(xué)家中,除了愛默生(Emerson)、愛彌爾(Amiel)、瓊伯特(Jonbert)和伏爾泰(Voltairs)外,很少對于熱情能說些好話的人,這是奇怪的。也許我們所用的詞語雖不同,而我們所指的實是同一樣?xùn)|西。但是,假如說“熱情”(Passion)異于“情感”(Sentiment),兩者意義不同,而前者只是專指一種暴躁的沖動的情感而言,那么在中國字中便找不到一個相應(yīng)的字可以代表它,我們只好依然用“情”這個字了。我很疑惑這是否就是種族脾性不同的表征?這是否就是中國民族缺乏那種侵蝕靈魂去造成那種西洋文學(xué)里悲劇材料的偉大熱情的表征?這可就是中國文學(xué)中沒有產(chǎn)生過希臘意義上的悲劇的原因?這可就是中國悲劇角色在危急之時飲泣吞聲,讓敵人帶去了他們的情人,或如楚霸王那樣,先殺死情人,然后自刎的原因?這種結(jié)局是不會使西洋觀眾滿意的,可是中國人的生活是這樣的,所以在文學(xué)上當(dāng)然也就是這樣的了。一個人跟命運掙扎,放棄了爭斗,在事過之后,隨之在悲劇回憶中,發(fā)生了一陣徒然的后悔和想望。正如唐明皇的悲劇那樣,他諭令他的愛妃自殺,以滿足叛軍的要求,過后,便神魂顛倒地成天思念她。這種悲劇的情感是在那出戲劇結(jié)束后,在一陣悲哀中才表現(xiàn)出來的。當(dāng)他在出狩生活中旅行時,在雨中聽見隔山相應(yīng)的鈴聲,便做了那首雨霖鈴曲以紀(jì)念她;他所能看到或捫觸到的事事物物,無論是一條余香未盡的小領(lǐng)巾,或是她的一個老婢,都使他想起他的愛妃,這悲劇的結(jié)束便是由一個道士替他在仙境里尋覓她的芳魂。如此我們就在這里看到一種浪漫的敏感性,如不能稱之為熱情的話,不過這熱情已變成一種圓熟而溫和的了。所以,中國哲學(xué)家有著一種特點,他們雖卑視人類的“情欲”(即“七情”的意思),卻不卑視熱情或情感本身,而反使之成為正常人類的生活基礎(chǔ),甚至于視夫婦之情為人倫之本。
  我們的熱情或情感是隨生命而同來,無可選擇,正如我們不能擇揀父母一樣,我們不幸天生就有一種冷靜或熱烈的天性,這是事實。在另一方面,沒有一個小孩是生來就是冷心的;當(dāng)我們漸次失掉那種少年心時,我們才會逐漸失掉我們內(nèi)在的熱情。在我們生活的某一時期中,我們熱情的天性是被一種邪惡的環(huán)境所摧殘壓制,挫折或剝削,其所以如此,大概是由于我們沒有留意使之繼續(xù)生長,或者是我們不能從這種環(huán)境里解脫出來。我們在獲取“世事經(jīng)驗”的過程中對于我們的天性曾多方摧殘,我們學(xué)會了硬心腸,學(xué)會了虛偽矯飾,學(xué)會了冷酷、殘忍,因此在一個人自夸他已獲得了很多的人世經(jīng)驗時,他的神經(jīng)顯已變成不銳敏,而麻木遲鈍——此種現(xiàn)象尤其是在政界為最多。結(jié)果世界上多了一個偉大的“進取者”(Go-getter),把別人擠在一旁,而自己爬到頂上,世界上從此多了一個意志剛強、心志堅定的人,不過感情——他稱之為愚笨的理想主義或多情的東西——在他胸懷中的最后一些灰燼,則也漸漸地熄滅了。我很看不起這種人,這世界上冷酷心腸的人實在太多了。如果國家有一天要施行消滅那些不適于生存者的生殖機能的話,第一步,應(yīng)該先把那些無道德感念的人、藝術(shù)觀念陳腐的人、鐵石心腸的人、殘酷而成功的人、意志堅決一無情義的人,以及那一切失掉生之歡樂的人,一起把他們的生殖機能割掉——而不必亟亟于那些瘋狂的人和患肺癆的人。因為在我看來,一個熱情而有情感的人,或許會做出一些愚蠢和魯莽的事情,可是一個無熱情也無情感的人卻好像是一個笑話或一幅諷刺畫了。他跟都德(Dandet)的莎復(fù)(Sapho)兩者比較起來,只好算一條蟲、一架機器、一座自動機、塵世上的一點污點而已。有許多妓女她的一生比大腹便便的商人來得高潔。莎復(fù)雖然犯罪,但也懂得愛;我們對于那些會顯示深愛的人,應(yīng)該給予較大的寬恕,無論怎樣,她從一個冷酷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中走出來的時候,總比我們周遭的那些百萬富翁懷著更熱烈的心情。對曼麗·瑪黛玲(MaryMagdalene)崇拜是對的。熱情和情感有時免不了使我們做錯事,因而受罪是應(yīng)該的。但是有許多寬容的母親因為過于縱容子女,往往因愛子之心而失掉了理智的判斷,不過她們到了老年的時候,她們一定會回憶到她們從前那種融融洽洽的家庭生活,以為比那些苛刻嚴(yán)峻的人的家庭生活來得快樂。有一個朋友曾告訴我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個年紀(jì)已七十八歲的老婦人對他說:“回溯過去的七十八年中,每想到我所做的錯事時,我還是覺得快樂的;不過又想到我的愚蠢時,我甚至到今天還不能饒恕我自己?!?br>
  可是人生是殘酷的,一個有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qū)Ω冻饠尺^于寬大,或?qū)τ谂笥堰^于信任,而走了失著??犊娜擞袝r會感到幻滅,因而跑回家中寫出一首悲苦的詩。在中國有許多的詩人和學(xué)者就是這樣的,例如喝茶大家張岱,很慷慨地替親友出力幫忙,甚至把家產(chǎn)也因此花完,而結(jié)果還吃了他最親密的親友的虧;后來他把這遭遇寫成十二首詩,那詩要算是我所曾讀到過的最辛酸最悲苦的了??墒俏液芟嘈胖钡剿纤肋€是那么慷慨大量的,即使是在他很窮困的時候,有幾次幾乎窮的要餓死,也必仍然如此。我相信那些悲哀的情緒不久就會煙消霧散,而他依舊會快樂的。
  雖說如此。但這種慷慨熱烈的心情須有一種哲學(xué)加以保護,人生是嚴(yán)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yīng)付環(huán)境,熱情必須和智勇連結(jié)起來,方能避免環(huán)境的摧殘。我覺得智和勇是同樣的東西,勇乃是了解人生之后的產(chǎn)物;一而二,二而一,一個完全了解人生的人始能有勇。如果智不能生勇,智便無價值。智抑制了我們愚蠢的野心,使我們從這個世界的騙子(Humbug)——無論是思想上的或人生上的——手中解放出來而生出勇氣。
  在我們這個世界里,騙子真是不勝其多,不過中國佛教已經(jīng)把許多的小騙子歸納于兩個大騙子之中;就是名和利。據(jù)說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時候,有一次在一座山上眺望景色,望見中國海上帆船往來如織。他便問他身旁的大臣那幾百只帆船是干什么的,他的大臣回答道,他只看見兩只船,一只叫做“名”一只叫做“利”。有修養(yǎng)的人士也只能避免利的誘惑,只有最偉大的人物才能夠逃避名的誘惑。有一次,一位僧人跟他的弟子談到這兩種俗念的根源時說:“絕利易,絕名心難。即退隱之學(xué)者僧人仍冀得名。彼樂與大眾講經(jīng)說法,而不愿隱處小庵與弟子作日常談。”那個弟子道:“然則師傅可為世上惟一絕名心之人矣?!睅煾滴⑿Χ谎浴?br>  據(jù)我的人生觀察,佛教徒的那種分類是不完全的。人生的大騙子不只兩個,而實有三個:即名、利、權(quán)。在美國慣用的字中,可以拿“成功”(Success)這名詞把這三個騙子概括起來。但是有許多智者以為成功和名利的欲望實是失敗、貧窮和庸俗無聞的恐懼之一種諱稱;而這些東西是支配著我們的生活的。有許多人已經(jīng)名利雙全,可是他們還在費盡心計想法去統(tǒng)治別人,他們就是竭一生心力為祖國服役的人。這代價常是巨大的。如果你去請一個真真的智者來,要選他做總統(tǒng),要他隨時向一群民眾脫帽招呼,一天中要演說七次,這種總統(tǒng)他一定不要做的。白賚士(JamesBryce,近代英國歷史學(xué)家和外交家)以為美國民主zheng府現(xiàn)行的制度不能招致國中最優(yōu)秀的人才去入政界服役。我覺得單是競選的吃力情形足已嚇退美國的智者了。從政的人頂了竭畢生心力為人群服役的名義,一星期常須參加六次的宴會。他為什么不坐在家里,自己吃一頓簡單的晚餐,隨后穿上睡衣,舒舒服服地上床去睡呢?一個人在名譽或權(quán)力的迷惑下,不久也會變成其他騙子的奴隸,越陷越深永無止日。他不久便開始想改革社會,想提高人們的道德,想維護教會,想消彌罪惡,做一些計劃給人家去實行,推翻別人所定的計劃,在大會中讀一篇他的下屬替他預(yù)備好的統(tǒng)計報告,在委員會的席上研究展覽會的藍紙圖樣,甚至于想創(chuàng)設(shè)一間瘋?cè)嗽海ㄕ婧衲樒ぐ。。傊痪湓?,想干涉人家的生活。但是不久,這些自告奮勇而負起的責(zé)任,什么改造人家、實施計劃、破壞競爭者的計劃等問題,一股腦兒拋在腦后,或甚至還不曾跑進過他的腦筋呢。一個在總統(tǒng)競選中失敗了的候選人,兩星期過后,對于勞工、失業(yè)關(guān)稅等諸大問題都忘得一干二凈!他是什么人,干嗎要改造人家,增高人們的道德,送人家進瘋?cè)嗽喝ツ??可是他如果成功了的話,那些大騙子和小騙子是會使他躊躇滿志地奔忙著,而使他想像著以為他的確是在做一些事情,而確是一個“重要的人物”。
  然而,世間還有一個次等的社會騙子,和上述的騙子有同樣的魅力,一樣普遍,就是時尚(Fashion)。人類原來的自我本性很少有表現(xiàn)出來的勇氣。希臘哲學(xué)家德謨克利圖(Democritus)他以為已把人類從畏懼上帝和死亡這兩個大恐怖的壓迫下解放出來,是一種對人類的偉大貢獻。雖然如此,可是他還不曾把我們從另一個普遍的恐懼——畏懼周遭的人——中解放出來。人們雖由畏懼上帝和畏懼死亡的壓迫中解放了出來,但還有許多人仍不能解除畏懼人們的心理,不管我們是有意或無意,在這塵世中一律都是演員,在一些觀眾面前,演著他們所認可的戲劇。
  這種演戲的才能加上摹仿的才能(其實即演戲才能的一部分),是我們猴子的遺傳中最出色的質(zhì)素。這種表演才能無疑地可以得到實在利益,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博得觀眾的喝彩。但是喝彩聲越高,臺后的心緒也越加緊張。同時這才能也幫助一個人去謀生,所以我們不能怪誰迎合觀眾心理去扮演他的角色。
  惟一不合之處就是那演員或許會篡奪了那個人的位置,而完全占有了他;在這世上享盛名居高位的人,能夠保存本性的,真少而又少,也只有這一種人自知是在做戲,他們不會被權(quán)勢、名號、資產(chǎn)、財富等人造的幻象所欺蒙。當(dāng)這些東西跑來時,他們只用寬容的微笑去接受,他們并不相信他們?nèi)绱吮阕兂商厥?,便和常人不同。這一類的人物是神上的偉大,也只有這些人的個人生活始終是簡樸的。因為他們永不重視這些幻象,所以簡樸才永遠是真真?zhèn)ゴ笕宋锏臉?biāo)志。小官員幻想著自己的偉大;交際場中的暴發(fā)戶夸耀他的珠寶;幼稚的作家幻想自己躍登作家之林,馬上變成較不簡樸、較不自然的人;這些都足以表示心智之狹小。

  我們的演戲本能是根深蒂固的,以致我們常常忘記離開舞臺,忘記還有一些真正的生活可過。因此,我們一生辛辛苦苦的工作,并不依照自己的本性,為自己而生活,而只是為社會人士的喝彩而生活,如中國俗語所說老處女“為他人作嫁衣裳”。
  玩世、愚鈍、潛隱:老子
  老子刁慈的“老猾”哲學(xué)卻產(chǎn)生了和平、容忍、簡樸和知足的崇高理想,這看來似乎是矛盾的。這類教訓(xùn)包括愚笨者的智慧,隱逸者的長處,柔弱者的力量,和熟悉世故者的簡樸。中國藝術(shù)的本身,和它那詩意的幻象以及對于樵夫漁父的簡樸生活之贊頌,都不能脫離這種哲學(xué)而存在。中國和平主義的根源,就是能忍受暫時的失敗,靜待時機,相信在天地萬物的體系中,在大自然動力和反動力的規(guī)律運行之下,沒有一個人能永遠占著便宜,也沒有一個人永遠做“傻子”。
  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躁勝寒,
  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ɡ献印兜赖陆?jīng)》,下同)
  我們既知道大自然的運行中,沒有一個人能永遠占著便宜,或是做著傻子,所以其結(jié)論是競爭是徒勞的。老子曰:“圣人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庇衷唬骸皬娏赫卟坏闷渌溃釋⒁詾榻谈?。”當(dāng)今的作家也可加上一句:“世間的獨裁者如能不要密探來衛(wèi)護,我愿做他的黨徒。”
  因此,老子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br>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zhàn)者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
  善用人者為下。
  是謂不爭之德,
  是謂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
  有了動力與反動力的規(guī)律,便產(chǎn)生了暴力對付暴力的局勢:
  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善者果而已;
  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
  果而勿伐;
  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
  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
  是謂不道,
  不道早已。
  凡爾賽會議如果請老子去做主席,我想今日一定不會有這么一個希特勒。希特勒自以為他在政治上當(dāng)權(quán)之速,證明他得到“上帝的庇佑”。但我以為事情還要簡單,他是得到克列孟梭(Clemenceau)神魂的庇佑。中國的和平主義不是那種人道的和平主義——不以博愛為本,而以一種近情的微妙的智慧為本。
  將欲噏之,
  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
  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
  必固興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關(guān)于柔弱者的力量,愛好和平者之總能得到勝利,以及隱逸者的長處這一類訓(xùn)誨,沒有一個人再能比老子講得更有力量。在老子看來,水便是柔弱者的力量的象征——輕輕地滴下來,能在石頭上穿一個洞;水有道家最偉大的智慧,向最低下的地方去求它的水平線: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谷”是空洞象征,代表世間萬物的子宮和母親,代表陰或牝。
  谷神不死,
  是謂元牝。
  元牝之門,
  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
  用之不勤。
  以牝來代表東方文化,而以牡來代表西方文化,這不會是牽強附會之談吧。無論如何,在中國的消極力量里,有些東西很像子宮或山谷,老子說:“……為天下谷;于天下谷,常德乃足?!?br>  愷撒要做鄉(xiāng)村中第一個人,而老子反之,他的忠告是:“不敢為天下先?!敝v到出名是一樁危險的事,莊子曾寫過一篇諷刺的文章去反對孔子的夸耀知識行為。莊子著作里,有許多誹議孔子的文章,好在莊子寫文章時,孔子已死,而且當(dāng)時中國又沒有關(guān)于毀壞名譽的法律。
  孔子圍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
  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幾死乎?”
  曰:“然。”
  “子惡死乎?”
  曰:“然?!?br>  任曰:“予嘗言不死之道。
  “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羽失羽失,而似無能。引援而飛;追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后。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禍。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于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br>  孔子曰:“善哉!”辭其交游,去其弟子,逃于大澤,衣裘褐,食杼栗。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
  我曾寫過一首詩概括道家思想:
  愚者有智慧,
  緩者有雅致,
  鈍者有機巧,
  隱者有益處。
  在信仰基督教的讀者們看來,這幾句話或者很像耶穌的“山上訓(xùn)言”,而也許同樣地對他們不生效力。老子說,愚者得福,因他們是世上最快樂的人。這句話好似替“山上訓(xùn)言”加了一些詼諧的成分。莊子繼老子“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名句而說“棄智”。八世紀(jì)時的柳宗元把他比鄰的山叫做“愚山”,附近的水叫做“愚溪”。十八世紀(jì)時的鄭板橋說了一句名言:“聰明難,糊涂亦難,由聰明轉(zhuǎn)入糊涂更難。”中國文學(xué)上有諸如此類不少贊頌愚鈍的話。美國有一句俚語是“不要太明”(Don?蒺tbetoosmart),從這句俚語也可看出抱這種態(tài)度者的智慧。大智是常常如愚的。

  所以,在中國文化上我們看見一種稀奇的現(xiàn)象,就是一個大智對自己發(fā)生懷疑,因而產(chǎn)生(據(jù)我所知)惟一的愚者的福音和潛隱的理論,而認為是人生斗爭的最佳武器。由莊子的創(chuàng)說“棄智”,到尊崇愚者的觀念,其中只是一個短短的過程;在中國的繪畫中和文章中,有著不少的乞丐,不朽的隱逸者、癲僧,或如《冥寥子游》中的奇隱士等等,在那上面,我們都可以看出這種尊崇愚者觀念的反映。當(dāng)這個可憐的襤褸癲僧,變成了我們心目中最高智慧和崇高性格的象征時,智人即從人生的迷戀中清醒過來,接受一些浪漫的或宗教潤色,而進入詩意的幻想境界。
  傻子的受人歡迎是一樁實事。我相信無論在東方或西方,人們總是憎惡那個過于明的同伴的。袁中郎曾寫過一篇文字,說明他和他的兄弟為什么要用那四個極愚笨但是忠心的仆人。任何人只要把他所有的朋友同伴細細想一想,就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究竟喜歡怎樣的人。我們喜歡愚笨的仆人是因為他比較老實可靠,和他在一起過日子,我們盡可以寫寫意意,不必處處提心吊膽。智慧的男人多數(shù)要不太明的妻子,而智慧的女子也多數(shù)愿嫁不太明的丈夫。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傻子,都是因為他們的真癲或假癲而討人歡喜,受人敬愛。例如宋朝著名畫家米芾號“米顛”(即癲),有一次穿了禮服去拜一塊巖石,要那塊巖石做他的“丈人”,因此得了“米顛”的名號。他和元朝的著名畫家倪云林都有好潔之癖。又有一個著名的瘋詩人赤了足,往來于各大寺院,在廚房里打雜,吃人家的殘羹冷飯,不朽的詩便寫在廟寺里廚房的墻壁上。最受中國人民愛戴的,要算是偉大的瘋和尚顛僧了,他名叫濟公,是一部通俗演義的主人公;這部演義越演越長,篇幅比之《唐·吉訶德》(DonQuixote)還長三倍,但好像還沒有完結(jié)。他是生活于一個魔術(shù)、能醫(yī)、惡作劇和醉酒的世界里,他有一種神力,能在相距幾百英里的不同城市里同時出現(xiàn)。為紀(jì)念他的廟宇至今還屹立于杭州西子湖邊的虎跑。十六世紀(jì)和十七世紀(jì)的偉大浪漫天才,如徐文長、李卓吾、金圣嘆(他自號“圣嘆”,據(jù)他說,當(dāng)他出世時,孔廟里曾發(fā)出一陣神秘的嘆息。)他們雖然和我們一樣是人,可是他們在外表和舉動上多少違背著傳統(tǒng)的習(xí)慣,所以給人一種瘋狂的印象。
  “中庸哲學(xué)”:子思
  我相信主張無憂慮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學(xué),一定要叫我們擺脫過于繁忙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zé)任,因而使人們漸漸減少實際行動的欲望。在另一方面,生于現(xiàn)代的人,大都需要這種玩世主義之薰陶,因為這對他是很有益的。那種引頸前瞻徒然使人類在無效果和浪費的行動中過生活的哲學(xué),它的遺毒或許比古今哲學(xué)中的全部玩世思想為害更大。每個人都有許多生理上的工作行動,它隨時能把這種哲學(xué)的力量抵消;這種放浪者的偉大哲學(xué)雖到處受人歡迎,可是中國人至今還是世界上最勤勉的民族。大多數(shù)人都未成為玩世者,因為大多數(shù)的人都不是哲學(xué)家。
  所以這樣說來,玩世主義很少會變成大眾所崇拜的流行思想的危險,這一點可以不必擔(dān)憂。中國道家哲學(xué)雖已獲得了中國人心胸中的感應(yīng),已經(jīng)存在了幾千年,在每首詩歌和每幅山水畫里都可看得出來;但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依舊過著熙來攘往的生活,依舊相信財富、名譽、權(quán)力,肯為他們的國家服役。如若不是這樣,人類生活便不能維持下去。所以中國并沒有人人都服從玩世主義,他們只在失敗后,才做玩世者和詩人;我們的多數(shù)同胞依舊還是出力的演員。道家玩世主義的影響,僅是在減低緊張生活,同時在天災(zāi)人禍的時候,引導(dǎo)人民去信仰自然律的動作和反動作,信仰正義必能因此而得伸張。
  然而,在中國的思想上還有一種相反的勢力,它和這種無憂無慮的哲學(xué),自然放浪者的哲學(xué),是站在對立的地位的。自然紳士哲學(xué)的對面有社會紳士的哲學(xué),道家哲學(xué)的對面有儒家哲學(xué)。如道家哲學(xué)和儒家哲學(xué)的涵義,一個代表消極的人生觀,一個代表積極的人生觀,那么,我相信這兩種哲學(xué)不僅是中國人有之,而也是人類天性所固有的東西。我們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義,一半儒家主義。一個徹底的道家主義者理應(yīng)隱居到山中,去竭力摹仿樵夫和漁父的生活,無憂無慮,簡單樸實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漁父一般去做綠水之王。道家主義者的隱士,隱現(xiàn)于山上的白云中,一面俯視樵夫和漁父在相對閑談;一面默念著青山、流水,全然不理會這里還有著兩個渺小的談話者。他在這種凝想中獲得一種徹底的和平感覺。不過要叫我們完全逃避人類社會的那種哲學(xué),終究是拙劣的。
  此外還有一種比這自然主義更偉大的哲學(xué),就是人性主義的哲學(xué)。所以,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如果一個人離開城市,到山中去過著幽寂的生活,那么他也不過是第二流隱士,還是環(huán)境的奴隸?!俺侵须[士實是最偉大的隱士”,因為他對自己具有充分的節(jié)制力,不受環(huán)境的支配。如果一個僧人回到社會去喝酒、吃肉、交女人,而同時并不腐蝕他的靈魂,那么他便是一個“高僧”了。因此,這兩種哲學(xué)有互通性,頗有合并的可能。儒教和道家的對比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這兩種學(xué)說,只是代表了兩個極端的理論,而在這兩個極端的理論之間,還有著許多中間的理論。

  我以為半玩世者是最優(yōu)越的玩世者。生活的最高典型終究應(yīng)屬子思所倡導(dǎo)的中庸生活,他即是《中庸》作者,孔子的孫兒。與人類生活問題有關(guān)的古今哲學(xué),還不曾發(fā)現(xiàn)過一個比這種學(xué)說更深奧的真理。這種學(xué)說,就是指一種介于兩個極端之間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學(xué)說。這種中庸神,在動作和靜止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應(yīng)屬一半有名,一半無名;懶惰中帶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于窮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稱心如意地資助朋友;鋼琴也會彈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的用處還是給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點,可是只夠擺滿屋里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很用功;學(xué)識頗廣博,可是不成為任何專家;文章也寫寫,可是寄給《泰晤士報》的稿件一半被錄用一半退回——總而言之,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是中國人所發(fā)現(xiàn)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這種生活理想很美妙地表達出來:
  看破浮生過半,
  半之受無用邊。
  半中歲月盡幽閑;
  半里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xiāng)村舍,
  半山半水田園;
  半耕半讀半經(jīng)廛;
  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華半實庭軒;
  衾裳半素半輕鮮,
  肴饌半豐半儉;
  童仆半能半拙;
  妻兒半樸半賢;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
  讓將一半人間。
  半思后代與滄田,
  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
  花開半時偏妍;
  半帆張扇免翻顛,
  馬放半韁穩(wěn)便。
  半少卻饒滋味,
  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
  會占便宜只半。
  所以,我們?nèi)绨训兰业默F(xiàn)世主義和儒家的積極觀念配合起來,便成中庸的哲學(xué)。因為人類是生于真實的世界和虛幻的天堂之間,所以我相信這種理論在一個抱前瞻觀念的西洋人看來,一瞬間也許很不滿意,但這總是最優(yōu)越的哲學(xué),因為這種哲學(xué)是最近人情的??偠灾?,半個林白比一個整的林白更好,因為半個能比較快樂。如果林白只飛了大西洋的半程,我相信他一定會更快樂。我們承認世間非有幾個超人——改變歷史進化的探險家、征服者、大發(fā)明家、大總統(tǒng)、英雄——不可,但是最快樂的人還是那個中等階級者,所賺的錢足以維持獨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過一點點事情,可是不多;在社會上稍具名譽,可是不太顯著。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名字半隱半顯,經(jīng)濟適度寬裕,生活逍遙自在,而不完全無憂無慮的那個時候,人類的神才是最為快樂的,才是最成功的。我們必須在這塵世上活下去,所以我們須把哲學(xué)由天堂帶到地上來。
  愛好人生者:陶淵明
  所以我們已經(jīng)曉得,我們?nèi)绻逊e極的人生觀念和消極的人生觀念適度地配合起來,我們便能得到一種和諧的中庸哲學(xué),介于動作和靜止之間,介于塵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現(xiàn)實人生之間;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學(xué)中,這一種可說是人類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還有一種結(jié)果更加重要,就是這兩種不同觀念相混合后,和諧的人格也隨之產(chǎn)生;這種和諧的人格也就是那一切文化和教育所欲達到的目的,我們即從這種和諧的人格中看見人生的歡樂和愛好。這是值得加以注意的。
  要描寫這種愛好人生的性質(zhì)是極困難的;如用譬喻,或敘述一位愛好人生者的真事實物,那就比較容易。在這里,陶淵明這位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和中國文化上最和諧的產(chǎn)物,不期然而然地浮上我的心頭。陶淵明也是整個中國文學(xué)傳統(tǒng)上最和諧最完美的人物,我想沒有一個中國人會反對我的話吧。他沒有做過大官,很少權(quán)力,也沒有什么勛績,除了本薄薄的詩集和三四篇零星的散文外,在文學(xué)遺產(chǎn)上也不曾留下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至今還是照徹古今的炬火,在那些較渺小的詩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遠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的生活和風(fēng)格是簡樸的,令人自然敬畏,會使那些較聰明與熟識的人自慚形穢。他是今日真正愛好人生者的模范,因為他心中雖有反抗塵世的欲望,但并不淪于徹底逃避人世,而反使他和七情生活洽調(diào)起來。文學(xué)的浪漫主義,和道家閑散生活的崇尚以及對儒家教義的反抗,在那時的中國已活動了兩百多年,這種種和前世紀(jì)的儒家哲學(xué)配合起來,就產(chǎn)生了這么一種和諧的人格。以陶淵明為例,我們看見積極人生觀已經(jīng)喪失了愚蠢的自滿心,玩世哲學(xué)已經(jīng)喪失了尖銳的叛逆性,在梭羅身上還可找出這種特質(zhì)——這是一個不成熟的標(biāo)志,而人類的智慧第一次在寬容和嘲弄的神中達到成熟的時期。
  在我看來,陶淵明代表一種中國文化的奇怪特質(zhì),即一種耽于肉欲和靈的妄尊的奇怪混合,是一種不流于制欲的神生活和耽于肉欲的物質(zhì)生活的奇怪混合;在這奇怪混合中,七情和心靈始終是和諧的。所謂理想的哲學(xué)家即是一個能領(lǐng)會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愛好人生而不過度,能夠察覺到塵世間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生活于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視人生的人。陶淵明的心靈已經(jīng)發(fā)展到真正和諧的境地,所以我們看不見他內(nèi)心有一絲一毫的沖突,因之,他的生活也像他的詩一般那么自然而沖和。

  陶淵明生于第四世紀(jì)的末葉,是一位著名學(xué)者兼貴官的曾孫。這位學(xué)者在家無事,常于早上搬運一百支甓到齋外,至薄暮又搬運回齋內(nèi)。陶淵明幼時,因家貧親老,任為州祭酒,但不久即辭了官職去過他的耕種生活,因此得了一種疾病。有一天,他對親朋說:“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有一個朋友聽了這句話,便薦他去做彭澤令。他因為喜歡喝酒,所以命令縣里都種秣谷,可是他的妻子不以為善,固請種粳,才使一頃五十畝種秣,五十畝種粳。后因郡里的督郵將到,縣吏說他應(yīng)該束帶相見,陶淵明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于是官也不愿做了,寫了《歸去來辭》這首名賦。此后,他就過著農(nóng)夫的生活,好幾次有人請他做官,他一概拒絕。他家里本窮,故和窮人一起生活,在給他兒子的一封信里,曾慨嘆他們的衣服襤褸,做著賤工。有一次他送一個農(nóng)家的孩子到他的兒子那里去,幫做挑水取柴等事,在給他兒子的信里說:“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他惟一的弱點就是喜歡喝酒。他平常過著孤獨的生活,很少和賓客接觸,可是一看見酒,縱使他不認識主人,也會坐下來和大家一起喝酒。有時他做主人的時候,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且去?!彼幸粡垷o弦的琴,這種古代的樂器,只能在心情很平靜的時候,慢慢地彈起來才有意思。他和朋友喝酒時,或是有興致想玩玩音樂時,便撫撫這張無弦的琴。他說:“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他心地謙遜,生活簡樸,且極自負,交友尤慎。判史王弘很欽仰他,想和他交朋友,可是無從謀面。他曾很自然地說:“我性不狎世,因疾守用,幸非潔志慕聲。”王弘只好和一個朋友用計騙他,由這個朋友去邀他喝酒,走到半路停下來,在一個涼亭里歇腳,那朋友便把酒拿出來。陶淵明真的欣欣然就坐下來喝酒,那時王弘早已隱身在附近的地方,這時候便走出來和他相見。他非常高興,于是歡宴終日,連朋友的地方也忘記去了。王弘見陶淵明無履,就叫他的左右為他造履。當(dāng)請他量履的時候,陶淵明便把腳伸出來。此后,凡是王弘要和他見面時,總是在林澤間等候他。有一次,他的朋友們在煮酒,就把他頭戴的葛巾來漉酒,用過了還他,他又把葛巾戴在頭上了。
  他那時的住處,位于廬山之麓,當(dāng)時廬山有一個聞名的禪宗,叫做白蓮社,是由一位大學(xué)者所主持。這位學(xué)者想邀他入社。有一天便請他赴宴,請他加入。他提出的條件是在席上可以喝酒。本來這種行為是違犯佛門的戒條的,可是主人卻答應(yīng)他。當(dāng)他正要簽名入社時,卻又“攢眉而去”。另外一個大詩人謝靈運很想加入這個白蓮杜,可是不得其門而入。后來那位方丈想跟陶淵明做個朋友,所以他便請了另一位道人和他一起喝酒。他們?nèi)齻€人,那個方丈代表佛教,陶淵明代表儒教,那個朋友代表道家。那位方丈曾立誓說終生不再走過某一座橋,可是有一天,當(dāng)他和他的朋友送陶淵明回家時,他們談得非常高興,大家都不知不覺地走過了那橋。當(dāng)三人明白過來時,不禁大笑。這三位大笑的老人,后來便成為中國繪畫上常用的題材,這個故事象征著三位無憂無慮的智者的歡樂,象征著三個宗教的代表人物在幽默感中團結(jié)一致的歡樂。
  他就是這樣地過他的一生,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心地坦白的、謙遜簡樸的鄉(xiāng)間詩人,一個智慧而快樂的老人。在他那本關(guān)于喝酒和田園生活的小詩集,三四篇偶然沖動而寫出來的文章,一封給他兒子的信,三篇祭文(一篇是自祭文),和遺留給子孫的一些話里,我們看出一種造成那和諧生活的情感和天才;這種和諧的生活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沒有一個人能比他更卓越。他在《歸去來辭》那首賦里所表現(xiàn)的就是這種愛好人生的情感。這篇名作是在公元四○五年十一月,就是在決定辭去那縣令的時候?qū)懙摹?br>  歸去來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風(fēng)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遺,復(fù)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羨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蕓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也許有人以為陶淵明是“逃避主義者”,但事實上他絕對不是。他要逃避的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的本身。如果他是邏輯家的話,他或許早已出家做和尚,徹底地逃避人生了??墒翘諟Y明不愿完全逃避人生,他是愛好人生的。在他的眼中,他的妻兒是太真實了,他的花園,那伸到他庭院里的樹丫枝,他所撫摸的孤松,這許多太可愛了。他僅是一個近情近理的人,他不是邏輯家,所以他要周旋于周遭的景物之間。他就是這樣的愛好人生,由種種積極的、合理的人生態(tài)度,去獲得他所特有的能產(chǎn)生和諧的那種感覺。這種生之和諧便產(chǎn)生了中國最偉大的詩歌。他為塵世所生,而又屬于塵世,所以他的結(jié)論不是逃避人生,而是“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蕓耔?!碧諟Y明僅是回到他的田園和他的家庭里去。所以,結(jié)果是和諧,不是叛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西方人為何看重《道德經(jīng)》?
林語堂妙語錄
智慧人生:我心目中的世界七大圣哲
知人而論學(xué)
悠閑生活的崇尚(林語堂)
閑適,心靜 | 則萬物可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