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白族姑娘頭上帶的頭飾有也有風花雪月。解釋: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穗子是下關的風;艷麗的花飾是上關的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白族:聚居于點
蒼山下、洱海之濱的白族人民,在生活習俗和服飾等方面,一
直保持著本民族鮮明的傳統(tǒng)特點。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為重。
大理地區(qū)的白族男子喜纏白色或藍色
包頭,多穿白色對襟上衣,外套黑領褂,下身穿寬桶褲,系拖須褲帶,有的還喜佩帶繡有美麗圖案的掛包。其他一些地區(qū)的白族男子,則又喜歡頭戴瓜皮帽,穿大襟短上衣,外套羊皮領褂或數件皮質和綢質的領褂,謂之“
三滴水”。顯得敦厚英俊,灑脫大方。享有“金花”美譽的白族婦女的服飾,更是色澤鮮美,絢麗多彩。大理一帶的婦女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配絲絨黑坎肩,右衽結紐處掛“三須”、“五須”的銀飾,腰間系有繡花飄帶,上面多用黑軟線繡上蝴蝶、蜜蜂等圖案,下著藍色寬褲,腳穿繡花的“白節(jié)鞋”。手上多半戴紐絲銀鐲、戒指。已婚婦女梳發(fā)髻,未婚少女則垂辮或盤辮于頂,有的則用紅頭繩纏繞著發(fā)辮下的花頭巾,露出側邊飄動的雪白纓穗,點染出白族少女頭飾和發(fā)型所特有的風韻。
劍川一帶的年輕女子則又喜戴小帽或“魚尾帽”。洱源
西山及保山地區(qū)的白族婦女,常束發(fā)于頂,上插銀管,再以黑布包頭,穿右襟圓領長衣,系繡花腰帶,衣袖和褲腳喜鑲繡各色寬窄不同的花邊,有的還喜束護腿,顯得十分勻稱協調和俊俏美觀??傊?,各地白族的服飾雖呈現出某些地區(qū)性的差異,但色彩明快、映襯協調、挑繡精美、古雅端莊等,則又是共有的特征。白族服飾因聚居地不同而略有差異,但所體現出的總體特征是:用色大膽,淺色為主,深色
相襯,對比強烈,明快而又協調;挑繡精美,一般都有鑲邊花飾,裝飾繁而不雜。將其地域特點與白族服飾特色聯系考察大致可尋出這樣的變化趨勢:白族服裝越往南顯得越艷麗飾繁,越往北越見素雅飾簡;就山區(qū)與壩區(qū)比較,山區(qū)白族穿著較艷,壩區(qū)白族相對較素。
白族現有130萬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
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
貴州的畢節(jié)、
安順和湖南的
桑植縣。白族服飾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地理環(huán)境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有著密切聯系。大理白族是
中國西南地區(qū)各民族中經濟較為發(fā)達,文化水平較高的
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為
生產工具,生息和勞動在洱海地區(qū)。長期勞動形成的審美觀和民族風情,突出體現在白族服飾中,白族崇尚
白色,衣物以白色為貴,再配以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繡精美的披掛,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裝藝術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麗風流萃于一身的白族服飾,以風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華民族的服飾
百花園中獨樹一幟,并以其形色俱佳的語言,向世人訴說著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來。
白族服飾也許與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關,不論男女服飾,在壩區(qū)或山區(qū),都盛行以白色為尊貴,并且能根據不同性別、年齡、
身材、
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鮮艷的外裝。一眼望去便給人們美觀大方、
色彩分明、線條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給人過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區(qū)的白族男子多著白色對襟上衣,外穿鑲花邊黑領褂,下穿白色或藍色肥寬褲子,頭纏白色包頭,肩挎工藝考究又實用的繡花挎包。而在山區(qū)或與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對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藍色土布腰帶。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白族婦女服飾,雖各地有所差異,但都盛行以白色為尊貴,因此白族婦女不論老少,都愛穿白襯衣,著加工制作精細、鮮美的艷紅色、藍或淺藍色領褂,下穿灰藍、綠色布料加繡花邊褲角的褲子,腳穿繡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鑲邊處繡有花、鳥等
圖案的繡花短圍裙。白族婦女一身的服飾,不論老少,不僅顯得十分協調,而且還給人以美觀、大方的感覺。
各地白族的服飾,既有某些相同之處,也有許多自己鮮明的特色。看過電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對白族的服飾有著深刻的印象。阿鵬的服飾,上身著白色對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藍色寬褲,頭纏白包頭,肩掛繡花掛包,這種裝飾色調明快大方,彰顯白族男性的英俊瀟灑?!按蠹t領褂白襯衫,艷藍圍腰花飄帶,叫人不得不喜歡”,說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飾。這一服飾的基本構件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領褂(又稱坎肩,無領)和圍腰,下穿花邊褲,式樣多為緊身和束腰,色調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對比強烈。發(fā)式為辮子盤頭頂,纏以鮮紅頭繩,然后用繡花或彩色頭巾包裹,左側垂下雪白的纓穗。戴銀質
耳墜,領褂右衽佩有銀制“三須”、“五須”。手上喜戴銀質、琺瑯或玉石的
手鐲和戒指,腳穿繡花鞋
。這一身打扮,結構映襯協調,色彩飄逸,對比明快,線條婀娜多姿,難怪有一位詩人曾吟詩感嘆: “獨辮明滅系紅絳,滿頭云錦分外嬌。流蘇俏向紅顏窺,鬢云暗把
劉海招。緊袖白衫洱海憐,絳紅領褂蒼山繞?!?
白族飄帶
白族服飾
白族挑花工藝品。流行于
云南大理。系圍腰頭的帶子。帶端呈扁矛形,帶面由寬而窄,與腰頭加接處最窄。
中老年婦女常用黑、藍色布料,少數用彩綢,較長且寬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藍色,一般用布料較短且窄。均用挑花裝飾,以白線為主,少用紅線。年輕人的飄帶挑花圖豐富,有花卉、飛禽等上百種。圖案千變萬化,帶端部位皆挑繡蝴蝶。
白族首飾
白族金屬工藝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區(qū)。歷史悠久。早在清光緒年間,僅大理就有“
三寶”、“三元”、“恒豐”、“福美”等鋪號十六家,能打制周圍白、漢、彝、苗等民族婦
女、兒童佩帶的金銀首飾。有扭絲鐲、扁桃鐲、剪鏈、八仙、帽花、
戒指、
耳環(huán)、三須、五須、針筒、耳勺、牙簽、冠針、圍腰牌、蝴蝶、龍鳳等數十種。
白族童帽
服飾工藝品。流行于
云南大南、洱源、劍川、
鶴慶、
云龍等地區(qū)。男女幼童頭飾。以魚尾帽為母體,演變出虎頭帽、貓頭帽、獅子頭帽、兔子頭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種形式。均以彩繡裝飾。常用圖案有梅花、菊花等。帽兩端綴以圓形銀飾,正前上方飾琥珀、
瑪瑙制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種造型的銀飾品。有的在頭頂兩側裝彈簧繡球,在帽尾綴銀鈴。
白族頭巾
白族頭飾工藝品。方形。女用。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云龍、
麗江、蘭坪等地白族聚居區(qū)。按工藝可分為四類:
挑花頭巾。藍布底白線挑花,用幾何針法挑制各種圖案。青年人頭巾挑花艷麗、繁多。隨年齡增長,花紋圖案不斷簡化。藍底白線挑花這一反彩線挑花的色調,是白族婦女頭巾最突
出的特色。
刺繡頭巾。流行于洱源西山、喬后等山區(qū)。以天藍或淺綠色布為底,邊為鋸齒形彩線挑花,中間繡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紅大綠突出。
扎染頭巾。主要流行于
大理周城地區(qū)。用白布以靛藍扎染。樸素、明快。
多層頭巾。流行于劍川
三河、麗江九河等地。除有較簡單的藍底挑花外,多用頭巾包扎造型與層數區(qū)別長幼。少幼女童的頭巾為單層,用紅線扎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紅線將雙層頭巾在頭上環(huán)扎一周,翻披在后;婚后婦女則戴多層頭巾,少則八層,多則十余層。無論層數多寡,最上邊一層定為藍色,挑制白花。老年人頭巾層數減至三五層,以黑線挑花。
白族頭飾——“風、花、雪、月”
白族服飾與時俱進,有了較大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據史書畫記載,古代的白族先民身著“絳裙襦、黑頭囊、金琺苴、畫皮靴、首飾抹額、冠金寶化鬢、襦上復畫半臂”?!澳奚巡识贰⒃启W花垂、清歌互舉、玉步徐移”,現在這種裝束已不存在,就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白族服飾也與現在的白族服飾有著較大的區(qū)別。過去白族服飾崇尚簡潔明快的風格,現在為適應審美的需要,不斷向五彩繽紛、色調豐富的方面發(fā)展。最突出的是
金花頭飾的創(chuàng)新,這一頂漂亮的頭飾囊括了大理“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的優(yōu)美景致。那發(fā)辮下盤著的繡花頭巾,猶如盛開在山頂的山茶、
杜鵑,代表大理四季盛開的鮮花;頭巾一側垂下雪白的纓穗飄飄灑灑,象征著終年吹拂的下關風;而繡花頭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絨毛,形象地表現了蒼山頂上那冰清玉潔、經夏不消的皚皚白雪;美麗的發(fā)辮似一輪彎彎的月兒掛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輪明月。從這充滿濃郁文化內涵和美好寓意的頭飾,我們不難看出白族人民極具智慧的審美情趣和對家鄉(xiāng)、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男子頭飾簡單。云南大理、洱源、劍川、鶴慶、云龍等地,都用藍、黑色頭。古時曾用八角巾作頭飾。保山阿石寨則用7米多的
長白布或黑布作包頭。婦女頭飾復雜,常用的有魚尾帽、花頭巾、白纓穗、銀簪、冠針等。大理、
洱源等地婦女頭飾、發(fā)型隨年齡變化而變化。幼童(含男童)以戴帽為飾,少女以花頭巾、白纓穗、獨辮發(fā)纏繞為飾,少婦以藍布挑花頭巾為飾,老年婦女則以黑布頭巾為飾。
白族繡鞋
刺繡工藝品。流行于云南大理。主要有三類:
其一為船型繡花鞋。盛行于大理海東、下關山區(qū)、洱源等地。以鞋體象木船得名。以船形為母體,演變出雞冠鞋、魚型鞋等。共同特點是:鞋頭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幫全部刺繡。常用圖案有
佛手、
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
公雞、蟹等動物。鮮艷奪目。
其二為圓口繡花鞋。即系帶圓口布鞋,各地均盛行。僅在鞋頭繡一組圖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對稱。上述兩類為婦女穿用。姑娘從小即學,一雙接一雙,日積月累,到婚嫁時已數十雙,甚至上百雙。接新娘的隊伍中有專人挑鞋,示新娘勤勞、能干。
其三為繡花
涼鞋,男女青年穿用。采用雪白布面與布殼粘合,剪成所需鞋幫形狀,滾上邊,繡以幾何圖案或
二方連續(xù)圖案,以上革底,最后在鞋頭釘上繡球。通常只在節(jié)日盛會或趕集約會時穿用。
白族婦女的衣飾堪稱造型與色彩調配的藝術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
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一色,于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絨領褂,再以鑲深色邊、綴深色帶的淺色圍腰抬色,明快之中顯素樸,秀艷之中見端莊,醒目大方,毫無細碎之感。
白族婦女的頭飾比較華麗,往往與其上身穿著相映成趣。不同地區(qū)的白族婦女所戴頭
飾有不同特點。大理的婦女皆戴頭帕,未婚者編獨辮盤于頂,辮上多纏紅白絨線,左側垂有紅白絨線流蘇;已婚者多挽發(fā)髻,用臘
大理市白族姑娘繡花服飾。
大理市白族中年婦女蠟染鑲邊服飾。染或扎染花布為頭帕。洱海
東部地區(qū)婦女愛梳“鳳點頭”的發(fā)式,用絲網罩住,或綰上簪子,用繡花巾或黑布包頭;劍川的青年女子則喜戴小帽或布滿玉兔銀泡的“鼓釘帽”、“魚屬帽”之類;鶴慶一帶的白族婦女所戴帽子像個大圓盤,形狀別致,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地婦女都愛佩戴耳墜,戴手鈞鐲。
“要得俏,一身孝”。
尚白的白族,以白色作為服飾的基色(大理)。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衫、長褲、裹腿、草鞋、外罩黑領褂,或皮質或綢緞,質料考究,俗稱“三滴水”,腰系兜肚,下著黑色或藍色長褲。
白族服飾既是適應于白族人生產勞動、生活文化以及氣候特點的產物,又是秀麗的湖光山色潛移默化地對白族人審美觀念陶冶的結果,具有獨特的風格。在服飾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為尊貴。大理一帶的男子多穿白色對襟衣,外套黑領褂;海東(洱海東部地區(qū))男子則外套鹿皮領褂,或數件皮質、綢緞領褂,俗稱“三滴水”,腰系鹿皮或繡花兜肚,下著藍色或黑色長褲。女子服飾則各地不同。大理地區(qū)多穿白上衣、紅坎肩,或是淺藍色上衣、外套黑絲絨領褂,右掖結紐處接“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短圍腰,下著藍色寬褲,足穿繡花“百節(jié)鞋”。未婚婦女編獨辮盤于頂,已婚者改為挽昌。海東則梳“鳳點頭”的發(fā)式,用絲網罩佐,或縮以管子,均用繡花巾或黑布包頭。劍川未婚女子則戴小帽或布滿玉兔銀泡的“鼓釘帽”或“魚尾帽”。大人小孩均喜報羊皮。約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以前,內陸城鎮(zhèn)婦女,多有纏足者。后來,隨著社會風氣的進化,已逐步廢棄。解放后,白族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不斷提高,
民族服裝也向著更有利于生產,更美觀大方的方面發(fā)展
大理
白族是中國西南地區(qū)各民族中經濟較為發(fā)達,文化水平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為生產工具,生息和勞動在洱海地區(qū)。長期勞動形成的審美觀和民族風情,突出體現在白族服飾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為貴,再配以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繡精美的披掛,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裝藝術上的高度智慧。
白族服飾總體上看,男子的穿戴簡潔樸素,中老年服飾較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青年女性的衣飾,主要有頭帕、上衣、領褂、圍、長褲幾個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黃、湖藍或淺綠色,外套黑色或紅色領褂,右衽結鈕處掛“三須”、“五須”銀飾,腰系繡花或深色短圍腰,下著藍色或白色長褲,或上下一體,色調一致,或衣、褂、褲、圍腰各為一色,于多色塊對比中求和諧。有的以嫩黃色上衣,配同樣顏色的長褲,點綴大紅絲絨的領褂,有的以湖藍色或綠色上衣,配上黑色絲絨領褂,再以鑲深色邊、綴深色帶的淺色圍腰抬色,明快之中顯素樸,秀艷之中見端莊,醒目大方,毫無細碎之感。外罩多為紅色,淺藍色為主的領褂。下穿白色或淺色長褲。腰系短圍裙,鑲有花邊,綴有繡花圖案。寬花腰帶和飄帶緊束腰身,頭梳獨辨,盤于疊成長條形的桃花或印花頭巾中間,再纏以紅頭繩,左側飄吊著一束雪白的纓穂,手腕上戴銀質或玉石的手鐲。腳穿繡花鞋。這一身打扮,濃艷而又不失莊重,線條美麗,婀娜多姿,飄然若舞,十分討人喜歡。
大理白族織繡紋樣以花卉圖案較為常見,如頭巾、圍腰、飄帶、背帶、草帽帶、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為主。
-----------------------------
“蒼山綠,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紅,風擺楊柳枝,白雪映霞紅”,這正是婀娜多姿、飄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飾的真實寫照。白族服飾最明顯的特征,是色彩對比明快而映襯協調,挑繡精美,有鑲邊花飾,樸實大方,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在藝術上的高度才能。白族男子服飾差別較小,簡潔樸實;婦女服飾懸殊較大,既鮮艷,又素雅華美,往往是上身和頭飾比較花俏,而下身又較樸素;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中老年服飾比較淡雅。
小孩服飾中的帽子,有繡花的獅子帽、虎頭帽,兔子帽、老鼠帽、青 蛙帽、雞冠帽、魚尾帽、姑娘帽等,一般都釘上銀飾物。一頂帽子往往要幾十個工才做成。衣褲有僧衣,繡花口水兜,繡花撐腰,繡花圍腰,繡花被風,連襪褲,繡花裹背。鞋子有繡花獅子頭鞋、虎頭鞋、貓頭鞋、兔 子鞋、老鼠鞋、翅頭鞋、船形鞋、蝴蝶鞋等。
男子頭飾
白族男子過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飄帶麥桿草帽以及白色包頭、黑包頭等。包頭兩邊繡花,吊有玻璃圓珠纓穗。衣飾有“三滴水”、“五滴水”、對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鈕普通衣。鈕子多為銀或,黑領褂。還有多層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長的白布腰帶,短寬褲腳普通褲。中老年腰系的裝草煙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涼草鞋,鞋尖鞋幫往往綴上纓花。老年人穿的有紅緞萬壽鞋,翅頭鞋等。男子服飾,現多已改變成漢族服裝,只有在繞三靈、火把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
婦女頭飾
婦女頭飾中少女頭飾極為講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歡梳獨辮,用一塊挑花頭巾,把它疊成長條形加在上面。再用紅頭繩繞著長長的獨發(fā)辮,把辮子挽上,發(fā)辮
成龍,擠在中間,上成龍馬角,下成龍鳳尾。頭巾上的纓穗系到左耳下,風吹飄搖,銀珠閃閃發(fā)光。額上纓花發(fā)壘成串,既顯示了少女長發(fā)美,又突出了發(fā)辮下色彩鮮艷的頭巾,非常滿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發(fā)型和頭飾所特有的風韻。
過去海東少女結婚前要戴一頂繡花的鳳尾勒,前有兩對細彈簧支撐的彩球,兩側為繡花的翅膀,后用銀鏈連接,套在獨辮上面,遠望去似一只鮮艷奪目的金
鳳凰?;楹笈右话悴辉倮p獨辮裹頭巾,把頭發(fā)梳成三辮盤在后腦上成為挽髻,梳成皇后頭,上罩黑絲網, 網著一
橢圓型的發(fā)套,插上管子,外套鳳凰帽或繞頭巾。
比起姑娘來,色彩漸趨淡雅。中老年婦女為高髻,裹以臘染,扎染黑色頭巾,給人以莊重之感。婦女的衣飾也因年齡不同而略有變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選擇和花邊的運用及圍腰的長短上的區(qū)別。少女穿白色、水紅、粉藍的無領大襟衣或襯衣,外罩紅色、淺藍色領褂;領褂有金絨的,燈芯絨、毛呢或化纖的。色 彩因年齡而定。少女、少婦喜水紅色,老年婦女喜黑、藍色。用一條寬五寸左右,長幾尺的綠色腰帶,將腰部緊緊束起,再系上圍腰。婦女從老到少都系四方圍腰。一般少女喜短圍腰,單層,白、綠色,鑲花邊,繡福壽花、萬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圖案,連以繡花“鴨舌”和飄帶。把圍腰蓋在膝蓋以上,恰到好處地顯示青春朝氣和女性柔美的體態(tài)。中老年婦女圍 腰過膝,雙層,色彩由暖色轉向冷色,花色由繁變簡。婦女圍腰上還有一條繡花飄帶,兩端是兩片雙面繡花。
過去中青年婦女要穿緄邊紅、綠衣褲,緄衣、緄褲均為寬袖寬褲管?,F褲子均改變,幾乎與漢族相同。過去婦女還常穿各式繡花鞋,紅纓花碎布麻草鞋,現多已廢棄。下雨時老年人穿的厚板底市制雨鞋,是一種很有民族特色的雨鞋。
編輯本段白族姑娘出嫁的首飾
白族姑娘出嫁時要制一套首飾,有蛇骨鏈,三須、五須、銀質掛鏈,懸上針筒、金魚等飾物;還有金、銀,玉、藤手鐲,紐絲錫,扁桃鐲,串珠鐲,小腿鐲等。以玉器手鐲和銀質技鏈最為名貴,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婦女的象征;還有各種戒指、耳環(huán)、管子、帽花、八仙、冠針、龍鳳、蝴蝶、頭排鎖、圍腰牌,頂圈等?,F金、銀、玉器首飾已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名貴手表。
編輯本段白族服飾的發(fā)展
白族自稱“白子”、“
白尼”等,人口159萬,主要聚居于云南西部,以洱海為中心的地帶,少數分布在云南保山、麗江、
瀘水、姚安、
昆明、元江等縣和
四川、貴州、湖南等省。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
少數民族之一,服飾文化表現出絢麗多姿的獨特風姿。
遠古時代
想必白族的祖先過著群居生活。以打獵、捕魚為生。以樹葉來避寒,遮羞。經考古發(fā)現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經掌握紡織技術。劍川海門口、大理挖色鹿鵝山、大理蒼山、
賓川白羊村等
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分別出土了石質紡輪,骨質或角質針具,證明紡織物開始問世。白族先民也開始有簡單的服飾,當然服飾由于受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一開始的主要功能無疑是保暖、避寒。
到了南詔時期,大理地區(qū)的絲紡織業(yè)已大量出現?!肮の目棥保y納花的絲織品大增。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關單位到大理州洱源縣三營
火焰山塔進行調查,在塔中發(fā)現了
大理國時期的絲織品,且保存情況良好,經鑒定為
白絹一幅,絲綢三塊,這對于研究當時的絲織工藝確實是一份難得實物資料。
南詔時期
,大凡華貴的衣服,都要用精絲織成的絲、錦、絹縫制而成。南詔王、清平宮的服飾皆用錦繡,外綴虎皮,異常燦爛。在唐代的《南詔中興二年畫卷》中,對所描繪的王族和官員的服飾,作了詳細的描述。《南詔德化碑》碑陰載用“二色綾袍”做功臣賞賜品?!夺屆げ刹罚骸熬c,凌也,其紋望之如冰凌之,理也?!陛p且薄,以精絲紡之。為了使服飾更加美麗,人們除了在衣服上制作刺繡圖案,達到美化服飾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詔向大唐朝廷獻演大型歌舞《南詔奉圣樂》,還以別的方式來表達,演員們穿南詔
民族服飾,衣裙、鞋帽上彩畫鳥獸草木花紋。“八彩”藝術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演進。所以說南詔時期白族織染刺繡、工藝美術方面的造型設計水平之高,在我國南方是少見的。它將織、染、繪、繡融為一體,是唐代白族地區(qū)紡織業(yè)和服飾藝術蓬勃向前發(fā)展的顯著標志,對研究當時的白族服飾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上層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對固定下來,相應的百姓服飾質量也有所提高,出現了刺繡的服飾,絹類面料雖沒官家華貴,仍不失質粗形美之感,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服飾有一個顯著特點:注重色調與裝飾彩染和刺繡較普遍。服飾的類型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社會習俗、文化情趣及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構成白族的“服裝文化”。這一文化對以后元、明、清的白族服飾的演變一直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近代
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變革,白族的服飾相應也發(fā)生了變化。但白族服飾的形成總是受到特定的習俗、風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編排。
美國著名的哲學家
約翰·杜威說過:“習俗在形成個人的行為中起的作用遠超過了個人對傳統(tǒng)習俗所能發(fā)生的任何影響……。”故南詔大理文化在現代白族服飾中遺制猶存,賃白族服飾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始終保持著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獨特傳統(tǒng)。
[1] 編輯本段白族服飾中的“族標”作用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白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模式,而作為白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白族服飾。其服飾藝術文化同樣具有不能忽略的社會功能作用,即它對族人們的凝聚力,也就是它的“族標”作用。該凝聚力使白族人民得以生存、發(fā)展。
費孝通先生說過:“為了加強民族團結,一個民族總是設法鞏固其共同心理,它總是要強調一些有別于其它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的特點,并賦予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代表這個民族的標志。”不難想象,如果沒有這凝聚力,白族的先民也不能在這強族如林的條件下,走過那漫長的歷程,并頑強地生存下來而成為現代的民族。
大理白族
自治州是一個以白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的自治州。長期以來,形成了“民族小聚居,兄弟民族大雜居”的格局,其傳統(tǒng)服飾看起來大同小異,實則不然,不論它們多么雷同,白族仍可從服飾上的特殊標記“族標”來識別其族屬。
白族女服飾主要以無或小領襟旁扣內衣及胯或及膝;年青者多以白、淺藍、雅布色。隨著年齡的偏高、色調逐漸加深;偏于藍色、黑色等色調。外罩為燈芯絨領褂,年少者及腹;年長者稍長點。腰上系有繡花腰帶,圍腰重下擺和飄帶,下著淺色扭襠寬腳褲,腳穿牛皮底的繡花鞋或繡花涼布鞋。包頭多以挑花印染的方巾或色彩艷麗的毛巾制成。發(fā)辮盤于其上,年老者則夾于頭后。成年者耳、手上多有飾物,胸前常掛銀質三須、五須。而新娘服較為特別,頭戴由上百個五顏六色的小絨球制成的帽子,身穿以大紅大綠為主色調的衣服,想必人是借用吉大利之意吧。白族男服飾:多為白色對襟上衣,鈕扣大多九至十個,外罩是黑領褂或羊皮領褂,下身也是扭檔寬管褲,腳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頭戴白色或淺藍色的圓形大包頭。不可忽視的是族標的作用。不僅表現在不同的傳統(tǒng)服飾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內部其各支系的服飾也常常表現出很強的支系特點。由于當時的地理環(huán)境或社會經濟的不同,在服飾的制作和使用上有所差異,各自傳承至今。白族其傳統(tǒng)服飾亦然。大理州
鶴慶縣的白族服裝,女頭戴大方帽,戲稱“海軍陸戰(zhàn)隊”,劍川未婚者頭戴布滿銀泡釘的花鼓帽、魚尾帽;
大理洱海東岸白族戴雙纓魚尾帽、鼓釘帽。洱海漁民好戴瓜皮帽。
穿層數較多的露臍的短上衣,層數愈多愈好看,也稱“千層荷葉”;穿三層且內長外短的稱“三疊水”,人們視之為俊美、富足的象征。白族的另一支系勒墨人身穿火草布長款上衣,頭戴用圓珠子串連而成的帽飾,胸前佩戴
瑪瑙珠串,依串珠的多少來顯示自己的貴賤……。但白族服飾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無論怎樣修飾卻不能在圍腰中心作任何裝飾的,因為圍腰正中這一塊正蓋在肚子上,其上不繡任何圖案。意為做人不能有“花花腸子”之心。是的,勤勞善良白族人民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樣為了加強民族內部的凝聚力,使白族人民更加團結親密,并能排除各種艱難困苦,使白族人民不斷的向前發(fā)展。白族的祖先將會用各種手段和機會來達到這一目的,而每個成員都必須堅持穿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tǒng)服飾,正是強化這種民族感情的有效手段之一,這種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服飾正是白族人民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而斗爭的物化。這確是一種民族群體意識的象征,是一種民族精神的表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