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 珺
早上一起來,母親就告訴我,昨晚夢到了吳媽媽?!坝窒胨??”“嗯,她是我這輩子最好最親的姐姐?!边@話一接上,母親的話匣子,便一時半會關(guān)不住。雖然現(xiàn)在她耳背眼花,又有點糊里糊涂,但只要提起她的“姐妹”,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流行詞“閨蜜”,那些比一個甲子還長的往事,老人家都能立即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給你聽……
母親的“閨蜜”有四個。她們結(jié)識的時間是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巧的是,這四個閨蜜都姓王,除了一位比母親年長兩歲的,我們喊她“吳媽媽”外,其余我們都叫“王姨”。小時候,我們常常分不清此“王姨”和彼“王姨”。
“王姨”們的名字分別是:東林、文清、玉蘭、桂芳。其中有三位王姨是河北人,玉蘭王姨和母親則是四川老鄉(xiāng)?!巴跻獭眰兊睦习椋斈甓加袕能姷臍v史,和我的父親一樣。她們的孩子也基本上和我們兄妹年歲不相上下,幾個家庭的孩子都是“發(fā)小”玩伴。因此,母親和“王姨”們的閨蜜情,便似一條澄澈雋永的小溪,從小便匯入我們生命的河流中,哺育和伴隨著我們長大成人。
母親的閨蜜中,文清王姨的脾氣性格最倔強最火爆。文革時,她的丈夫是當?shù)赜忻脑旆磁桑米锪瞬簧俚耐?。當時所有的鄰居都和她絕交,她卻一家一家上門和別人爭吵廝打,非要把面子贏回來。唯有母親,常常勸她,安慰她。那時候,她的大女兒找了一個男朋友,是一個醫(yī)院的醫(yī)生,個頭比女兒還矮。男朋友的父親當時是被打倒的本市有名的醫(yī)學權(quán)威人士。文清王姨始終不同意這門婚事,斷絕和女兒的關(guān)系。女兒出嫁那天,只好把我家當她的娘家,在我母親的哄勸下,哭著出了門,和那位醫(yī)生成了家。世事難料,她看不上眼的醫(yī)生女婿,后來發(fā)奮成為陸軍總醫(yī)院最有名的外科“一把刀”,女兒也是該醫(yī)院的總護士長。后來又是母親牽線搭橋,從中做和,讓文清王姨和她女兒女婿重歸于好。
幾個月前,新冠疫情控制住,我?guī)赣H到藥店買藥。買完,出藥店門,母親突然提出要我給文清王姨打個電話,說,藥店離她家不遠,她們有很長時間沒見面了,看看能不能再見上一面。電話接通,文清王姨的大嗓門立即封住了我的耳朵:你們就在藥店門口等著,我馬上就到。我想叮囑她,不著急,話還沒出口,她就掛了電話,好似轉(zhuǎn)眼間就看到了她的身影。兩個八十多歲老閨蜜,當街拉著對方的手,哭個沒完,說個沒完。我就在邊上看著,看著她們從年輕到蒼老,未曾松開的雙手……
玉蘭王姨和母親住同一棟樓整整三十年。母親常常嗔怪玉蘭王姨,這也不講究那也不會。打毛衣、做衣服這些針線活,母親手把手地教她多少遍,還是學不會,就只好幫她代勞。也就時常聽到玉蘭王姨說,你媽是世界上手最巧的人。
桂芳王姨的丈夫是南下老革命,看到她就如同看到大戶人家的女人,到老都是富態(tài)溫潤又溫和。以前她家和我們這幾家住得較遠,來往相對少一點。但母親至今隔三差五會念叨桂芳王姨的女兒和孫女,她們給母親手工縫制的包包和拖鞋有多好看,多實用,多喜歡。
今天母親口中“最好最親的姐姐”吳媽媽,也是我們兄妹仨心中最親的“王姨”和“媽媽”。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后期,母親隨著父親從河南鄭州遷徙到湖北的八一鋼鐵兵工廠,在這里和吳媽媽相識。不到一年,她們又一起隨著丈夫在武昌的許家棚、科學院、王家灣等地繼續(xù)為鄰,相互幫襯,共同熬過六十年代初的“苦日子”。后來父親征戰(zhàn)大西南鐵道線,轉(zhuǎn)業(yè)后,我們兩家又在湖南株洲相逢,又是隔著一棟房子的前后鄰居。
吳媽媽有五個孩子,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日子再愁再苦,她高高大大的身板始終挺得直直的,一雙大大的眼睛里,透著融融笑意,一開口,地地道道的北方話,好舒服妥帖。小時候,家家都不富裕,更別說有多的零食,但只要我串到吳媽媽家里,她總會翻箱倒柜找出一點吃的東西塞給我,甚至不讓她自己的孩子知道。吳媽媽的大女兒出嫁那一天,她早早地把我喊到她家,當時懵懵懂懂的我,不明就里。我至今記得,吳媽媽貼著我的耳根,說:傻閨女,你是姐的娘家人,姐的婆家就會給你一份禮物。平生第一次當伴娘送親的身份,就是吳媽媽給的。
母親至今一到天冷,最喜歡穿的毛衣是一件藏青色繡花羊毛衫。那是吳媽媽的女兒買給吳媽媽的,當時吳媽媽覺得小了,穿不進去,但她沒告訴女兒,第二天就拿給了我的母親。母親穿,正合適,這一穿就是二十多年,居然還是完好無損。母親說,這件毛衣暖了她二十多年,也讓她想念吳媽媽二十年。因為吳媽媽——她“最親的姐姐”去了天堂二十年。
二十年了,母親什么時候提起“王東林”這個名字,眼睛里就會蓄滿淚水,念著她的好,念著她們生生世世的情!
曾經(jīng)在一個抖音里,看到一句話:閨蜜,是自己找來的親人。很戳心窩,隨手轉(zhuǎn)給自己的閨蜜們,都點贊稱是。是的,我的閨蜜,媽媽的閨蜜,何嘗不像親人一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