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有話說:耳聾左慈丸在治療耳鳴耳聾上的功效,從這張?zhí)幏揭呀?jīng)被研制開發(fā)為中成藥并廣泛運用,就是最好的證明和褒獎。
***********************************************
耳聾左慈丸是六味地黃丸的加減方,由六味地黃丸加上磁石、柴胡而成,治療肝腎陰虛火旺導(dǎo)致的耳鳴耳聾,經(jīng)歷代醫(yī)家驗證,療效顯著。
【耳鳴耳聾效驗方】耳聾左慈丸:熟地黃20g,山藥10g,山茱萸10g,澤瀉10g,牡丹皮10g,茯苓10g,磁石(煅)20g,柴胡6g。
中醫(yī)認(rèn)為,腎與耳關(guān)系密切,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腦,開竅于耳。《黃帝內(nèi)經(jīng)》云:“髓海不足,則腦轉(zhuǎn)耳鳴。”指的就是人體腎精不足以上充于耳,導(dǎo)致聽覺功能減退,輕則耳鳴,重則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失聰。正如《雜病源流犀燭》所說:“耳鳴者,聾之漸也”。
凡耳鳴耳聾,伴有腰酸腿軟,口干煩躁,或愛出汗,或手腳心發(fā)熱,或須發(fā)早白,或咽干喉痛,或心煩難寐,舌紅瘦、苔少,脈細(xì)數(shù)者,乃為腎陰不足,虛火上升所致。
方中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補中有瀉、寓瀉于補。其中重用熟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茱萸補養(yǎng)肝腎,并能澀精,取肝腎同源之意;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腎,共為臣藥。
以上三藥配伍,腎肝脾三陰并補,是為三補。但原方熟地用量是山萸肉和山藥之和,故仍以補腎為主。
澤瀉利濕而泄腎濁,并能減熟地之滋膩;茯苓淡滲脾濕,并助山藥之健運,與澤瀉共瀉腎濁,助真陰得復(fù)其位;丹皮清泄虛熱,并制山茱萸之溫澀。此三藥稱為三瀉,均為佐藥。
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并補,以補腎陰為主。
柴胡性涼入肝膽經(jīng),主疏肝解郁;磁石咸平無毒,入肝腎經(jīng),可平肝潛陽、聰耳明目;柴胡與磁石同用,柴胡為之使,二者可增強疏肝平肝潛陽之力,使全方在滋補肝腎基礎(chǔ)上可平肝陽、止耳鳴。
【驗案精選】李某,女,64歲。1981年5月18日就診。耳鳴、頭昏1個月余。素患咳喘之疾,1個月前又因操勞過度而發(fā)耳鳴,其聲若蟬,無休無止,夜間尤甚,頭昏不清,咳嗽,吐黃黏痰,腰膝無力。曾在某院診治,歷服補肺潤肺、止咳化痰類中藥數(shù)劑,諸癥不減。
近日耳鳴、頭昏益甚,心煩失眠,口干而渴,午后微覺身熱。因其苦于耳鳴嘈雜,故來應(yīng)診。
檢查:雙側(cè)耳膜正常,聽力檢查基本正常。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
診斷:耳鳴。辨證:腎精虧虛,虛火上炎,擾亂清竅。治則:滋腎益精,降火熄鳴。
方藥:耳聾左慈丸加減。熟地黃20g,山藥10g,山茱萸肉10g,澤瀉12g,牡丹皮10g,茯苓12g,五味子10g,磁石20g,柴胡6g,知母12g,黃柏10g,棗仁15g,生龍骨、牡蠣各15g,梔子10g。每日1劑,水煎服。
復(fù)診:服藥3劑后,病人喜而告曰:服首劑藥后約1小時許,頓覺身輕神慧,頭清鳴減,煩躁轉(zhuǎn)安。藥盡,病愈大半,唯咳嗽吐痰不減。上方去梔子、生牡蠣,加桑白皮10g,貝母10g,麥冬10g,杏仁10g。
三診:藥服6劑后,諸癥皆瘥,咳喘休作。為善其后,囑服六味地黃丸1個月,以杜病源。
按:腎藏精,主耳。腎精充沛,耳竅得養(yǎng),則聽覺聰敏。若恣情縱欲,勞倦過度,年老體衰,則腎精虧損,虛火內(nèi)生,上擾清竅,易致耳鳴。
《醫(yī)林繩墨》曰:“其或嗜欲無節(jié),勞傷過度,水竭火勝,由是陰不升而陽不降,無根之火妄動于上,則耳中噌噌有聲焉?!?/p>
本例年逾花甲,腎精已虧,又因操勞過度,腎陰暗耗,致虛火妄動,發(fā)為耳鳴之疾。前醫(yī)見咳治肺,雖潤肺而不及本,故屢治不瘥而虛火益甚。當(dāng)治以滋陰補腎降火,使陰復(fù)火降而諸癥自消矣。
方中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牡丹皮、茯苓為六味地黃湯,滋陰補腎;梔子助知母、黃柏清降虛火;磁石益腎聰耳止鳴;助以生龍骨、牡蠣潛陽止鳴;五味子、棗仁養(yǎng)心安神。全方合用,共奏補腎填精、潛陽降火、安神利竅之功。
需要注意的是,臨床治療耳鳴、耳聾應(yīng)重視辨證用藥。耳聾左慈丸只適用于治療肝腎陰虛火旺而引起的聽力逐漸減退。凡屬于外耳、中耳病變而出現(xiàn)的耳鳴,以及突發(fā)耳鳴耳聾者建議及時去醫(yī)院就診,明確診斷。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