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前,中國人對夏朝的存在一直深信不疑,但西方列強到來之后,以沒有考古證據(jù)為由,認為夏商兩代不存在,中國第一個王朝是周朝。
對此,不少中國學者有心反駁,但無奈缺少鐵證。幸好,后來甲骨文橫空出世,證實了商王朝的存在,否定了西方學者的部分觀點,但夏朝如何證明?于是,從那時起很多學者前仆后繼尋找夏朝,至今已有百年。
我們都知道,百年尋夏的過程中,我國并未找到夏朝文字,無法提供“自證性”證據(jù)。然而,夏“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性成果說得非常清楚,2000年時正式出臺了《夏商周年表》,將夏朝君主在位時間做了一次科學判斷,無疑就是肯定夏朝的存在。但既然沒有找到夏朝文字,找到“自證性”證據(jù),那么為何還確信夏朝存在?其實,雖然沒有發(fā)現(xiàn)夏朝文字,但以史書記載與如今可以印證史書的考古證據(jù)來說,已經(jīng)可以確定夏朝的存在了。
根據(jù)史書記載,夏王朝首先始于大禹治水,其次是涂山之會,再次是建都陽城,其他的還有禹征三苗、太康失國等。而史書記載的這些內(nèi)容,在考古上大致體現(xiàn)了出來。
關于大禹治水,當時周后稷、商契、東夷皋陶與伯益都參加治水,說明洪水波及了很多地區(qū)?,F(xiàn)代學者通過科學手段,在河南、安徽、山西考察時,發(fā)現(xiàn)在4000年前的確有過一場大范圍的洪水泛濫,現(xiàn)在還留有了一些遺跡。
本世紀初,在海外發(fā)現(xiàn)一件周初青銅器——遂公盨,上面記載的大禹治水,以及大禹由此得到了萬民的愛戴,最終被推選為“王”,與文獻記載的內(nèi)容基本一致??梢姡笥碇嗡谥艹醣容^廣為人知的事跡,在商朝時必然已有流傳,只是可能史料逸散或沒有被殷人記錄。
大禹治水之后,得到了萬民的愛戴,但真正確立他統(tǒng)治地位的是在“涂山之會”上。根據(jù)史書記載,上古帝王確立統(tǒng)治地位,往往都需要召開一次諸侯大會,黃帝時就有“釜山合符之會”,這一習俗后來延續(xù)到了春秋,齊桓公、晉文公的霸主地位都是在諸侯大會上正式確立的。
問題在于,“涂山之會”在哪呢?在安徽蚌埠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東岸禹會村,考古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面積挺大的龍山文化的遺址,其中一處為面積2500多平的大型祭祀臺基,分別是用灰土、黃土、白土自下而上堆筑、鋪墊而成,在南面的臺基中央可以看到有密密麻麻的長方形柱坑,一共有35個坑,大小相近,距離相等,處在龍山文化晚期,距今4140年和4380年。
考古專家分析認為,這個祭祀平臺就是涂山之會的主會場,35個坑洞是用于插旗的,每一面旗幟代表一個諸侯。
遺址所在地的名稱,即“涂山南麓”與“禹會村”,而當?shù)赜职l(fā)現(xiàn)了這樣的上古遺址,就很難不讓人將之與史書上的“涂山之會”、“禹會諸侯”相聯(lián)系起來。從名稱上看,史書記載與現(xiàn)實地名非常巧合,其中難道沒有一點關系?
涂山諸侯大會之后,大禹回到都城——陽城,史書記載是“禹都陽城”。那么,陽城在哪呢?上個世紀70年代,在河南登封考古發(fā)現(xiàn)了一座叫“陽城”的上古遺址。
根據(jù)史書記載,帝堯?qū)Ⅴ叄ù笥碇福┓庠诹恕俺纭?,所以鯀又叫“崇伯”,其?span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initial;border-color: initial;color: rgb(25, 25, 25);">嵩是崇的異文,在嵩山一帶,商代之后“崇國”遷到了陜西西安附近,最后一任酋長叫崇侯虎,據(jù)說陷害了周文王。非常巧合的是,就在河南登封(嵩山所在地)發(fā)現(xiàn)了一座“中原龍山文化晚期”的上古遺址——王城崗遺址。
王城崗遺址中,里面是一座1萬平方米的小城,距今4100多年;外圍是一座30萬平的大城,比小城略晚一些。距離王城崗遺址東北方向大約十五華里的地方,考古挖出戰(zhàn)國陶文,清楚地記載著此地叫“陽城”。另外,王城崗遺址周圍,還有圍繞著一些小型遺址。
因此,根據(jù)上述信息判斷,這座城名字應該就是“陽城”,文化風格為中原龍山文化,其中小城是鯀的都城,大城是大禹后來擴建的都城,周圍的小型遺址是其部落居民。
大禹繼位之后,繼承了堯舜遺志,出兵攻打三面,就是“禹征三苗”。堯舜時代,一直都在與三苗作戰(zhàn),甚至據(jù)說帝舜死于湖南蒼梧山。
《戰(zhàn)國策·魏策》記載:“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币簿褪钦f,三苗基本分布在長江中游一帶。
非常巧合的是,在湖北天門市石河鎮(zhèn),考古發(fā)現(xiàn)石家河文化遺址晚期,但在距今大約4000年時,石家河文化遺址中卻出現(xiàn)了河南龍山文化時期的文化因素,比如河南龍山文化的甕棺葬習俗出現(xiàn)在了湖北,還有大量山東龍山文化風格的玉器出現(xiàn)于此地(之前石家河文化中玉器很少),文化風格變化較大,史學界將之稱為“后石家河文化”。尤為重要的是,測序發(fā)現(xiàn)“后石家河文化”的時間,與王城崗遺址的年代基本一致。
根據(jù)上述考古信息,學者的結論是:石家河文化晚期,長江中游的各個部落聚集區(qū),幾乎同時出現(xiàn)衰落現(xiàn)象,并出現(xiàn)龍山文化因素,說明石家河文化遭受了來自龍山文化的武力入侵。從史書記載來看,石家河文化晚期出現(xiàn)這些異?,F(xiàn)象的原因,最可能的無疑是“禹征三苗”。
夏朝建立之后,第一場巨變是“太康失國”。其實,“太康失國”是夏族與東夷的角力,而這種角力早在大禹夏啟時代就已經(jīng)存在了,大禹曾禪位東夷人伯益,但夏啟擊敗了伯益,于是夏啟建立了夏朝。后來,東夷后羿、寒浞發(fā)動政變,由此導致“太康失國”,可以視為夏初角力的延續(xù),過了數(shù)十年才有少康中興恢復夏朝。這段歷史距今太遠,史書上只有寥寥數(shù)語,讓人很難搞清楚真相,但考古卻打開了另一扇門。
在鄭州新密劉寨鎮(zhèn)新砦村西部,考古發(fā)現(xiàn)100萬平的新砦遺址,在其下面是河南龍山文化層,在其上面是二里頭文化底層。歷史學家李伯謙指出:新砦遺址是比二里頭遺跡要早、又比傳統(tǒng)認識的河南龍山文化要晚的遺存,當時稱之為“早于二里頭一期的文化遺存”,或者叫“新砦期二里頭文化”。
更為重要的是,新砦文化遺址涉及范圍較廣,比如洛陽鞏義的花地嘴遺址,鄭州高新區(qū)的東趙遺址等,里面出土了很多山東與豫東龍山文化風格(東夷文化)的器物。
由此結合史料來看,就是后羿寒浞代夏時,將東夷文化帶到了河南地區(qū),所以新砦文化遺址中才會出現(xiàn)東夷文化因素,石家河文化晚期中才會出現(xiàn)大量山東龍山文化風格的玉器。
關于夏朝的最后一個考古發(fā)現(xiàn)是二里頭遺址,史書記載夏朝都城位于“伊洛之間”,與二里頭遺址區(qū)位極為吻合,但該遺址是不是夏都,如今爭議很大,連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許宏教授,都反對把二里頭遺址和“夏都”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二里頭遺址與夏朝的關系,還有待專家進一步考證,本文在此就不再贅言了。
以上就是關于夏朝的重要考古遺址,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證史書記載。但有些人肯定質(zhì)疑,上述考古發(fā)現(xiàn)只能說“可能印證了史書記載”,而不是“鐵證如山”,畢竟沒有出土“自證性”的文字證據(jù),因此不能由此得出夏朝存在的結論。其實,這種質(zhì)疑沒有必要,因為還有一個重要證據(jù)——史書記載!
中國有著較為豐富的上古歷史記載,這是一筆中國獨有的寶貴的財富,其中某些記載固然荒誕不經(jīng),但大部分是可信的。如果相信西方宣揚的“一切以考古證據(jù)說話”,對沒有考古驗證的中國史書記載完全不予信任,認為沒有考古鐵證就不能證實其真實存在過,那么我們還能相信什么,那么中國還有歷史可言嗎?這就必然陷入歷史虛無主義。況且,很多歷史事件也根本不可能通過考古得知。因此,只要沒有確鑿證據(jù)推翻史書記載,那么就該承認史書記載的內(nèi)容,只要沒有鐵證推翻夏朝的存在,那么就該承認夏朝的存在。
其實,西方的“一切以考古證據(jù)說話”只是說說而已,《荷馬史詩》、《歷史》、《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等古希臘著作記載的事跡,有確鑿的考古鐵證印證嗎?但西方學者還不是將書中很多內(nèi)容當成正史來看!只能說他們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習慣性的雙標,涉及自己一個標準,涉及他人一個標準。
總而言之,史書記載夏朝是存在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一定程度上又印證了史書記載。因此,通過上述考古發(fā)現(xiàn)與史書記載,如今已經(jīng)可以確認夏朝的存在,只是在夏朝存在的細節(jié)上還有一些爭議,比如二里頭文物揭示該遺址中后期才有“王朝氣象”,說明夏朝中前期可能只是一個“區(qū)域王國”,而不是“廣域王國”,還有“夏朝”是不是叫“夏”(有一種說法夏朝叫“下土方”,與之對應的是上天)等,但這些問題并不妨礙夏朝存在的事實。
當然,這屬于現(xiàn)階段所能得出的結論,未來如果真有推翻夏朝存在的鐵證出現(xiàn),我們只能接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