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由腎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過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功能』:一是推動和調(diào)節(jié)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推動和調(diào)控各臟腑、經(jīng)絡(luò)、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人參保肺丸
②、玉屏風(fēng)顆粒
【主要成分】:黃芪、防風(fēng)、白術(shù)(炒)。
【功能主治】:益氣,固表,止汗。用于表虛不固,自汗惡風(fēng),面色晄白,體虛易感風(fēng)邪者。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5g,一日3次。
丹溪玉屏風(fēng)顆粒
③、參芪丸
【主要成分】:黨參、黃芪。
【功能主治】:補益元氣。用于氣虛體弱,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④、黃芪生脈飲
【主要成分】:黃芪、黨參、麥冬、五味子、南五味子
【功能主治】:益氣滋陰,養(yǎng)心補肺。用于氣陰兩虛,心悸氣短的冠心病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支,一日3次。
⑤、補肺丸
【主要成分】:熟地黃、黨參、黃芪(蜜炙)、桑白皮(蜜炙)、紫菀、五味子。
【功能主治】:補肺益氣,止咳平喘。用于肺氣不足,氣短喘咳,咳聲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用法用量】:口服,一日1丸,一日2次。
⑥、參芪口服液
【主要成分】:冬蟲夏草、鹿茸、人參、黨參、黃芪、當(dāng)歸、枸杞子、麥冬、五味子、丹參、地黃、蜂蜜。
【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益腎助陽。用于氣血虧虛、腎陽不足所致的氣短懶言,神疲乏力,頭暈眼花,腰膝酸軟等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1~2次。
參芪口服液
是臨床常見的、病勢較緩、病情較輕的證候。多因稟賦不足、心氣素虛;年邁體衰、臟氣漸弱;勞倦思慮過度,耗傷心氣;或由久病氣血雙虧,心氣乏源;或因過汗、汗出過多,心氣隨之而泄,導(dǎo)致心氣不足。
【主要癥狀】:心悸,氣短,勞則尤甚,神疲體倦,自汗,舌質(zhì)淡,脈弱。
【治療原則】:益氣養(yǎng)心。
【選用方劑】:七福飲(載于《景岳全書》卷五十一)。益氣補血、養(yǎng)心寧神,方中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益氣養(yǎng)心,熟地、當(dāng)歸滋補陰血,酸棗仁、遠(yuǎn)志寧心安神。
【中成藥舉例】
①、參芍片
【主要成分】:白芍、人參莖葉皂苷。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氣止痛。用于氣虛血瘀所致的胸悶,胸痛,心悸,氣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參芍片
②、舒心口服液
【主要成分】:黨參、黃芪、紅花、當(dāng)歸、川芎、三棱、蒲黃。
【功能主治】:補益心氣,活血化瘀。用于心氣不足,瘀血內(nèi)阻所致的胸痹,癥見胸悶憋氣、心前區(qū)刺痛、氣短乏力;冠心病心絞痛見有上述癥狀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支(20ml),一日2次。
舒心口服液
③、參松養(yǎng)心膠囊
【主要成分】:人參、麥冬、山茱萸、丹參、炒酸棗仁、桑寄生、赤芍、土鱉蟲、甘松、黃連、南五味子、龍骨。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luò),清心安神。用于治療氣陰兩虛,心絡(luò)瘀阻引起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癥見心悸不安,氣短乏力,動則加劇,胸部悶痛,失眠多夢,盜汗,神倦懶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參松養(yǎng)心膠囊
④、柏子養(yǎng)心丸
【主要成分】:柏子仁、黨參、炙黃芪、川芎、當(dāng)歸、茯苓、遠(yuǎn)志(制)、酸棗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炙甘草、朱砂。
【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安神。用于心氣虛寒,心悸易驚,失眠多夢,健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柏子養(yǎng)心丸
⑤、益氣復(fù)脈膠囊
【主要成分】:紅參,麥冬, 百五味子。
【功能主治】:益氣復(fù)脈,養(yǎng)陰生津;能改善冠狀動脈循環(huán),降低心肌耗氧量,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脈微自汗,冠心病、心絞痛和衰老等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益氣復(fù)脈膠囊
⑥、振源膠囊
【主要成分】:人參果總皂苷。
【功能主治】:益氣通脈,寧心安神,生津止渴。用于胸痹、心悸、不寐,消渴氣虛證,癥見痛胸悶;心悸不安,失眠健忘,口渴多飲氣短乏力;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神經(jīng)衰弱,2型糖尿病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
振源膠囊
又稱脾氣不足、脾胃虛弱。多因飲食失調(diào),勞累過度,以及憂思、久病損傷脾氣所致。癥見納少、腹脹,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浮腫等。
【主要癥狀】:飲食減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
【治療原則】:健脾益氣。
【選用方劑】:加味四君子湯(載于《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益氣健脾,除濕。以人參、黃芪、白術(shù)、甘草益氣健脾,茯苓、扁豆健脾除濕。
【中成藥舉例】
①、歸脾丸
【主要成分】: 黨參、炒白術(shù)、炙黃芪、炙甘草、茯苓、制遠(yuǎn)志、炒酸棗仁、龍眼肉、當(dāng)歸、木香、大棗(去核)。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養(yǎng)血安神。用于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小丸,一日3次。
歸脾丸
②、人參健脾丸
【主要成分】:人參、白術(shù)(麩炒)、茯苓、山藥、陳皮、木香、砂仁、炙黃芪、當(dāng)歸、酸棗仁(炒)、遠(yuǎn)志(制)。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人參健脾丸
③、四君子顆粒
【主要成分】:黨參、白術(shù)(炒)、茯苓、炙甘草。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用于脾胃氣虛,胃納不佳,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用開水沖服,一次15克,一日3次。
四君子顆粒
④、參芪十一味顆粒
【主要成分】:人參(去蘆)、黃芪、當(dāng)歸、天麻、熟地黃、澤瀉、決明子、鹿角、菟絲子、細(xì)辛、枸杞子。
【功能主治】:補氣養(yǎng)血,健脾益腎。適用于癌癥應(yīng)用放、化療所致白細(xì)胞減少及因放、化療引起的頭暈頭昏、倦怠乏力、消瘦、惡心嘔吐等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g(每次1袋),每日3次
參芪十一味顆粒
⑤、補氣口服液
【主要成分】:黃芪、紅參、白術(shù)、陳皮、麥冬、甘草。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用于脾氣虧虛證,癥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支,一日3次。
補氣口服液
⑥、參苓白術(shù)丸
【主要成分】:人參、茯苓、白術(shù)(麩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用于體倦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參苓白術(shù)丸
補氣—{四君子湯、參苓白術(shù)散、補中益氣湯}第七章 補益劑
第一節(jié) 補氣{四君子湯、參苓白術(shù)散、補中益氣湯}
【方劑】:四君子湯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各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脾氣虛者。]
【加減】:若嘔吐才,加半夏以降逆止嘔;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以行氣寬胸;心悸失眠,加酸棗仁以寧民安神;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溫中祛寒。
【方解】:方中人參為君,甘溫補氣,健脾養(yǎng)胃。臣以苦溫之白術(shù),健脾濕,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濕,苓、術(shù)相配,則健脾祛濕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diào)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方劑】:參苓白術(shù)散
【組成】:蓮子肉5g,薏米5g,縮砂仁5g,桔梗5g,白扁豆7g,茯苓10g,人參10g,甘草10g,白術(shù)10g,山藥10g。
【功效】: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主治】:脾虛濕盛證。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慢性胃腸炎、貧血、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以及婦女帶下病等屬脾虛濕盛者。]
【加減】: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溫中祛寒止痛。
【方解】:方中人參、白術(shù)、茯苓益氣健脾滲濕為君。配伍山藥、蓮子肉助君藥以健脾益氣,兼能止瀉;并用白扁豆、薏米仁助白術(shù)、茯苓以健脾滲濕,均為臣藥。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氣化濕,是為佐藥。桔梗宣肺利氣,通調(diào)水道,又能載藥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調(diào)和諸藥,共為佐使。綜觀全方,補中氣,滲濕濁,行氣滯,使脾氣健運,濕邪得去,則諸癥自除。
【方劑】: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18g,炙甘草9g,人參6g,當(dāng)歸3g,橘皮6g,升麻6g,柴胡6g,白術(shù)9g。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1、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
2、氣虛發(fā)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內(nèi)臟下垂、久瀉、久痢、脫肛、重癥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chǎn)后癃閉、胎動不安、月經(jīng)過多;眼科之眼瞼下垂、麻痹性斜視等屬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加減】: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頭痛者,加蔓荊子、川芎;頭頂痛者,加蒿本、細(xì)辛以疏風(fēng)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麥冬以斂肺止咳;兼氣滯者,加木香、枳殼以理氣解郁。本方亦可用于虛人感冒,加蘇葉少許以增辛散之力。
【方解】:方中重用黃芪,味甘微溫,入脾、肺經(jīng),補中益氣,升陽固表,為君藥。配伍人參、炙甘草、白術(shù)補氣健脾為臣,與黃芪合用,以增強補益中氣之功。血為氣之母,氣虛時久,營血亦虧,故用當(dāng)歸養(yǎng)血和營,協(xié)人參、黃芪以補氣養(yǎng)血;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協(xié)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共為佐使。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亦為使藥。諸藥合用,使氣虛得補,氣陷得升則諸癥自愈。氣虛發(fā)熱者,亦借甘溫益氣而除之。
【方劑】:生脈散
【組成】:人參9g,麥冬9g,五味子6g。
【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主治】:1、溫?zé)?、暑熱,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渴,舌干紅少苔,脈虛數(shù)
2、久咳傷肺,氣陰兩虛證。干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干舌燥,脈虛細(xì)。[肺結(jié)核、慢性支氣管炎、神經(jīng)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煩失眠,以及心臟病心律不齊屬氣陰兩虛者。生脈散經(jīng)劑改成注射液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體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內(nèi)分泌失調(diào)等病屬氣陰兩虛者。]
【加減】:若陰虛有熱者,人參易西洋參;病情急重全方用量宜加重。
【方解】:方中人參甘溫,益元氣,補肺氣,生津液,是為君藥。麥門冬甘寒養(yǎng)陰清熱,潤肺生津,用以臣藥。人參、麥冬合用,則益氣養(yǎng)陰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溫,斂陰止汗,使氣復(fù)津生,汗止陰存,氣充脈復(fù),故名“生脈”。至于久咳肺傷,氣陰兩虛證,取其益氣養(yǎng)陰,斂肺止咳,令氣陰兩復(fù),肺潤津生,諸癥可平。
【方劑】:玉屏風(fēng)散
【組成】:防風(fēng)30g,炙黃芪、白術(shù)各60g。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自汗。汗出惡風(fēng),面色愰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fēng)邪。[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虛不固而外感風(fēng)虛者,以及腎小球腎炎易于傷風(fēng)感冒而誘致病性反復(fù)者。]
【加減】:若自汗較重者,加浮小麥、煅牡蠣、麻黃根,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
【方解】:方中黃芪甘溫,內(nèi)可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為君藥。白術(shù)健脾益氣,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之力,為臣藥。兩藥合用,使氣旺表實,則汗不外泄,外邪亦難內(nèi)侵。佐以防風(fēng)走表而散風(fēng)御邪,黃芪得防風(fēng),則固表而不留邪;防風(fēng)得黃芪,則祛風(fēng)而不傷正。對于表虛自汗,或體虛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氣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方名玉屏風(fēng)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風(fēng)屏障,使補中寓散。
【方劑】:完帶湯
【組成】:炒白術(shù)30g,炒山藥30g,人參6g,白芍15g,車前子9g,蒼術(shù)9g,甘草3g,陳皮2g,荊芥炭2g,柴胡2g。
【功效】: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郁,濕濁帶下。帶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愰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陰道炎、宮頸糜爛、盆腔炎而屬脾虛肝郁,濕濁下注者。]
【加減】:若兼濕熱,帶下兼黃色者,加黃柏、龍膽草以清熱燥濕;兼有寒濕,小腹疼痛者,加炮姜、鹽茴香以溫中散寒;腰膝酸軟者,加杜仲、續(xù)斷以補益肝腎;日久病滑脫者,加龍骨、牡蠣以固澀止帶。
【補氣藥綜述】
補氣藥能治療氣虛病癥,具有補肺氣、益脾氣的功效的藥物,適用于肺氣虛及脾氣虛等病癥。祖國醫(yī)學(xué)認(rèn)為,氣是構(gòu)成物質(zhì)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氣的運動變化而產(chǎn)生的。人也不能例外,《黃帝內(nèi)經(jīng)》認(rèn)為氣也是構(gòu)成人體的基本物質(zhì),并以氣的運動變化來說明機體的各種生命現(xiàn)象。氣又是臟腑、經(jīng)絡(luò)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chǔ)。萬物賴氣而生化和存在。
一、氣的分類
1、元氣。即先天之氣,它是人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種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故又稱為元氣。元氣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來,有激發(fā)和推動臟腑功能活動的作用。若元氣充足,則臟腑功能強盛,抗病力強,身體康強而少??;反之先天稟賦不足,或因久病勞損,則會出現(xiàn)元氣衰憊而諸種病變叢生。平時人們所常說的“元氣傷了”,即說明病變的嚴(yán)重性,因為是人的根本之氣傷了。
2、宗氣。它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和由脾胃運化得來的水谷精氣,在胸中結(jié)合而成。人身的呼吸、聲音、語言的強弱與宗氣的盛衰相關(guān)。又由于宗氣貫心脈,以行氣血,所以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等也與宗氣有關(guān)。
3、衛(wèi)氣。是本于腎中的陽氣,但必須依賴于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不斷充養(yǎng),才能發(fā)揮其作用,而衛(wèi)氣的敷布,又必須依靠肺氣的宣發(fā)。衛(wèi)氣的主要功能是溫煦臟腑。潤澤皮毛;保衛(wèi)肌表,抵御外邪,可汗孔開合、調(diào)節(jié)體溫。若衛(wèi)氣虛,可見皮膚干枯、毛發(fā)失澤,或易感風(fēng)寒,或表虛自汗、津液自泄。
4、營氣。營有營運和營養(yǎng)兩個含義。營氣主要由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氣中比較精瑩而富有營養(yǎng)的物質(zhì)。營在經(jīng)脈之中,是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運于全身而發(fā)揮其營養(yǎng)作用。
5、五臟之氣,主要是概括了五臟的各自功能,如心氣有推動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脾氣主管人體的吸收消化,肝能貯藏血液、主疏泄等。此外,還有經(jīng)絡(luò)之氣、六腑之氣等,它們又各具有自己的功能。
二、氣的主要功能:
1、固攝體液,不使溢泄:
脾氣可以統(tǒng)攝血液的流行,不使溢出脈管之外;衛(wèi)氣主司汗孔的開合,根據(jù)人體的需要調(diào)節(jié)汗液;腎氣能節(jié)制尿液或精液,使之有規(guī)則地排泄。若氣虛不固,可發(fā)生出血、多汗、遺尿等癥候。
2、溫煦人體,維持體溫:
人體要維持正常的體溫,主要依靠氣的溫煦作用,若氣的溫煦作用失于調(diào)節(jié),則出現(xiàn)四未不溫、畏寒怕冷等癥。
3、保衛(wèi)肌表、抗御外邪:
《黃帝內(nèi)經(jīng)》里說:“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意思是只要正氣充實于體內(nèi),外來邪氣是不能侵犯于人體的。
《黃帝內(nèi)經(jīng)》又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是說邪氣之所以侵犯人體,是因為人體的正氣虛弱了。這些都說明了人體正氣盛,體健,則能抗拒外邪的入侵,若氣弱,外邪則易犯之。
4、激發(fā)推動、運行體液:
人體各臟腑經(jīng)絡(luò)的生理活動,血液的循環(huán),津液的敷布,都得依靠氣的激發(fā)和推動,若氣虛推動無力,臟腑經(jīng)絡(luò)的功能就會減退,或者發(fā)生血流瘀阻,水液留滯等疾患。
5、促進體內(nèi)物質(zhì)相互轉(zhuǎn)化的作用。
如果因各種原因?qū)е翚馓摼蜁绊懙揭陨系奈鍌€方面,而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癥狀。如影響到對生理功能的推動作用,就會出現(xiàn)精神萎頓,四肢無力,倦怠癥狀;如影響到溫煦作用就會出現(xiàn)怕冷,畏寒;如影響到防衛(wèi)作用,可出現(xiàn)易于感冒,自汗等癥狀。
應(yīng)用補氣藥時,對兼有陰虛或陽虛者,可與補陰藥或補陽藥同用。服用補氣藥如產(chǎn)生氣滯,出現(xiàn)胸悶、腹脹、食欲不振等癥,可適當(dāng)配伍理氣藥同用。
補氣藥又常用于血虛的病癥,因為氣旺可以生血。尤其在大失血時,必須運用補氣藥,因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dāng)速固”。所以,臨床上有“血脫益氣”的治法。補氣藥如應(yīng)用不當(dāng),有時也會引起胸悶腹脹、食欲減退等癥,需注意。
三、補氣藥性能特點
補氣藥的性味以甘溫或甘平為主。其中,少數(shù)兼能清火或燥濕者,可有苦味。能清火者,藥性偏寒。大多數(shù)藥能補益脾肺之氣,主要歸脾肺經(jīng)。少數(shù)藥兼能補心氣者,可歸心經(jīng)。
補氣藥主要是針對氣虛癥狀而言,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激素、維生素、碳水化合物、有機或無機鹽類。其歸經(jīng)大多屬脾肺兩經(jīng),所以特別適用于脾氣虛或肺氣虛的病癥。
四、補氣藥功效
具有補氣的功效,能補益臟氣以糾正人體臟氣虛衰的病理偏向。補氣又包括補脾氣、補肺氣、補心氣、補元氣等,同時兼有養(yǎng)陰、生津、養(yǎng)血等不同功效。
五、補氣藥作用原理
補氣藥,具有增加五臟之氣的作用,表現(xiàn)在:
第一,可使心縮力加強,以增加每博輸出量,以提高血壓;
第二,可增加縮血管作用,使血液相對充盈,也提高血壓;
第三,可通過加強脾氣的作用,利用運化,即消化吸收,使血中水谷精微(營養(yǎng)物質(zhì))增加,使血中膠體滲透壓和晶體滲透壓都增加,從而使血容量增加,也使血壓升高。
三種作用都可使血壓升高,于是脈象不再虛弱。前二種作用就是補陽,后一種作用就是補氣藥的生津作用。所以,陰陽都補。所謂人參大補元氣,就是既補陽,又補陰。但是,精氣分陰陽時,精為陰,氣為陽;氣血分陰陽時,氣為陽,血為陰。補氣藥的主要作用,就是補元氣,陰陽兩補。補元氣還是補五臟之氣,以某一臟的氣虛為主。
六、適應(yīng)范圍
主要用于脾氣虛,癥見食欲不振,脘腹虛脹,大便溏薄,體倦神疲,面色萎黃,消瘦或一身虛浮,甚或臟器下垂,血失統(tǒng)攝等。
肺氣虛,癥見氣少不足以息,動則益甚,咳嗽無力,少氣懶言,聲音低怯,甚或喘促,易出虛汗等。
心氣虛,癥見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活動后加劇等。
元氣虛極欲脫,可見氣息短促,脈微欲絕。還可用治陰虛津虧證或血虛證,尤宜于氣陰(津)兩傷或氣血俱虛之證。
【常見藥物】
1、人參:
甘、微苦,溫,歸脾、肺、心經(jīng)。
功效: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寧神益智,生津止渴。
主治:(1)用于元氣虛脫、面色蒼白,心悸不安、虛汗不止。
(2)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無力,嘔吐泄瀉,舌淡脈緩,肺氣不足,咳喘乏力,動則益甚,易感風(fēng)寒。
(3)氣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常配養(yǎng)心安神藥。
(4)津傷口渴,熱傷氣陰,身熱煩渴,汗出體倦,脈大無力,每與石膏,知母同用;內(nèi)熱消渴,脈數(shù)無力,屬內(nèi)熱而氣陰不足者。常與養(yǎng)陰清熱藥同用。為虛勞內(nèi)傷第一要藥,凡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癥,皆可運用。
注:不宜與藜蘆同用;
不宜飲茶;
不宜吃籮卜;
2、黨參:
甘,微溫,歸脾、肺經(jīng)。
功效: 補氣益脾,生津養(yǎng)血。
主治:(1)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或肺虛咳嗽、氣短倦怠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氣虛體弱證。
(2)用于血虛頭暈或面黃浮腫,久病失血,氣血兩虧。宜與補血藥同用;宜與麥冬、五味子等養(yǎng)陰生津之品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3、黃芪:
甘,微溫,入肺、脾經(jīng)。
功效: 補氣升陽,固氣益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
主治:(1)用于脾肺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久咳虛喘,自汗脈虛,氣短多汗,便溏腹瀉及中氣下陷、脫肛等。
(2)用于虛汗證。
(3)用于氣血不足,瘡癰膿成不潰或潰不收口。
(4)用于氣虛脾弱,水腫,小便不利等。
4、白術(shù):
甘,苦,溫,歸脾、胃經(jīng)。
功效: 補氣健脾,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安胎。
主治:(1)用于脾胃氣虛,運化失常所致的納少、氣短、脘腹虛脹、脘腹冷痛、倦怠便溏等。
(2)用于水濕內(nèi)停,水腫,或泄瀉,小便不利,痰飲。
(3)用于表虛自汗。
(4)適于妊娠脾虛氣弱,胎動不安。
5、山藥:
甘,平,歸脾、肺、腎經(jīng)。
功效: 補肺止咳、補脾止瀉、補腎固精縮尿。
主治:(1)用于肺氣不足,久咳虛喘,或肺腎二虛,納氣無力的虛喘。
(2)脾氣不足,食少便溏,或婦女白帶過多屬脾虛濕注者。
(3)補腎固精縮尿:可用治腎虛下元不固,遺精,小便頻數(shù)。
6、甘草:
甘,平,歸脾、胃、心、肺經(jīng)。
功效: 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藥性。
主治:(1)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jié)代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
(2)用于癰組瘡瘍、咽喉腫痛等。
(3)用于氣喘咳嗽。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
(5)用于緩和某些藥物的烈性或作為藥引使用。
7、大棗:
甘,溫,歸脾、胃經(jīng)。
功效: 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
主治:(1)用治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諸證。
(2)適于血虛面色萎黃及心失所養(yǎng),血虛臟燥者。
(3)與祛邪藥配伍,可緩其毒烈之性,以護正氣。
8、太子參:
甘,微苦,平,歸脾、肺經(jīng)。
功效: 補益脾肺,益氣生津。
主治:(1)用于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咽干痰粘。
(2)胃陰不足,食少體倦,津虧口渴;
9、白扁豆:
甘,微溫,歸脾、胃經(jīng)。
功效: 健脾化濕,消暑。
主治:(1)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
(2)用于暑濕傷中,吐瀉轉(zhuǎn)筋。
10、西洋參:
甘、苦,涼,歸肺、心、腎經(jīng)。
功效: 補氣養(yǎng)陰, 清火生津、潤肺清熱。
主治:(1)肺腎陰虛火旺,勞熱咳血,常和滋陰降火藥同用。
(2)外感熱病,氣陰兩傷,煩倦口渴,配清熱生津藥。
(3)用于津液不足,口干舌燥。也治腸熱津虧便血。
注:不宜與藜蘆同用。
11、靈芝:
甘、微溫,入心、脾、肺經(jīng)。
功能: 補脾益氣,鎮(zhèn)痛安神,扶正固本,滋養(yǎng)補虛,止咳平喘。
主治:(1)對胃及十二脂腸潰瘍、慢性肝炎、食欲不振之脾胃虛弱癥有效。
(2)對神經(jīng)衰弱,頭昏失眠,心悸煩燥等證有效。
(3)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矽肺等。
【補氣藥注意事項與功效比較】
1、人參、西洋參、黃芪、白術(shù)、甘草的使用注意:
人參:人參反藜蘆,與五靈脂屬十九畏所列的配伍禁忌,服人參時不宜吃蘿卜或喝茶,否則會影響其補力。
西洋參:本品性寒,能傷陽助濕,故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忌服。忌鐵器火炒,反藜蘆。
黃芪:凡表實邪盛,內(nèi)有積滯,陰虛陽亢,瘡瘍陽證實證等,均不宜用。
白術(shù):白術(shù)燥濕傷陰,故只適用于中焦有濕之癥,如屬陰虛內(nèi)熱或津液虧耗燥渴者,均不宜服
甘草:甘草味甘,能助濕壅氣,令人中滿,故濕盛而脹滿及嘔吐者忌服。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不宜大劑量久服。
2、人參與黨參、
均能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均可用于脾氣不足的體虛倦怠,食少便溏;肺氣虧虛的咳嗽氣促,語聲低微及氣虛血虛者。
但人參能大補元氣,為治氣虛欲脫、脈微欲絕危重證候的要藥。人參還能益氣安神,益氣生血,益氣攝血和益氣壯陽,故又可用于氣津兩傷的口渴及消渴證,氣血虧虛、神志不安的心悸、失眠、健忘證,血虛證,氣不攝血的出血證和陽痿證等。
黨參補脾肺之氣及生津、養(yǎng)血、扶正祛邪等功效與人參基本類似而力較弱,故古今方中以人參治療一般脾肺氣虛及津傷血虧而證候較輕者,現(xiàn)多以黨參代之。但黨參并無大補元氣、復(fù)脈固脫之功,雖用大劑量,亦不能代替人參益氣固脫。
3、人參與黃芪:
兩者均為常用補氣要藥,同用還可相互增強補氣之功。
所不同者,人參能補心、脾、肺之氣,且能大補元氣,復(fù)脈固脫,安神增智,為治內(nèi)傷氣虛第一要藥;
黃芪則以補脾肺之氣為主,不如人參能大補元氣,但溫升之力強過人參,又能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善補肌表之氣,故表虛證常用黃芪。其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尿退腫等功效,乃人參之所無或所不及。
4、人參與西洋參:
均能補益元氣、生津,人參溫補,力強,元氣虛弱者為宜;西洋參涼補,氣陰兩虛有火者為宜。
5、黃芪與白術(shù):
兩者都能補氣、利水、止汗。
所不同者:黃芪能脾、肺雙補,白術(shù)僅補氣健脾;黃芪長于補氣升陽,適用于中氣下陷,脫肛及臟氣下垂者白術(shù)長于健脾除濕,脾虛失運,兼見水濕內(nèi)停者多用;黃芪甘溫,補氣之力較強,主治氣虛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
白術(shù)治水濕內(nèi)停之證,雖亦以氣虛證為主,但濕盛而正虛不明顯者,亦可應(yīng)用;黃芪益衛(wèi)固表,止汗之力優(yōu)于白術(shù)。
6、蒼術(shù)與白術(shù):
兩者皆味苦性溫,均為脾胃要藥,都能燥濕健脾,同治脾虛有濕證。
但白術(shù)兼有甘味而性和緩,以補脾益氣為主,多用于脾失健運而兼濕阻之虛證;且有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用治脾虛水腫、氣虛自汗及脾虛氣弱之胎動不安等證。
蒼術(shù)兼有辛味而性燥烈,以燥濕運脾為主,多用于濕阻中焦之實證;且能祛風(fēng)濕、發(fā)汗解表、明目,用治風(fēng)寒濕痹、外感風(fēng)寒表證、夜盲證。
7、西洋參與太子參
均能補益氣陰,生津止渴。
西洋參力強,清熱。適合于氣陰兩傷而火較盛者;
太子參力弱、健脾。氣陰不足之輕者、火不盛者及小兒患者宜用太子參。
該劇主要講述上世紀(jì)初,著名的'孟河醫(yī)派'傳人沈蘅之行醫(yī)的故事。
孟河,是是常州市長江邊上的一個小鎮(zhèn),是明清及近代中醫(yī)發(fā)展的重要承源地之一,是眾多近現(xiàn)代中醫(yī)教育家、臨床家、理論家的學(xué)習(xí)成長之地,也是研究中醫(yī)學(xué)術(shù)、中醫(yī)教育一個難以越過的歷史長河。
費伯雄、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醫(yī)家,
惲鐵樵、章次公、黃文東、秦伯未等當(dāng)代大家,更有無數(shù)的傳人、門人,學(xué)術(shù)承源也在孟河。
其中,孟河派對脾胃病的辯證,更是頗有心得,為臨床醫(yī)生所推重。
今天,介紹孟河醫(yī)派調(diào)理脾胃經(jīng)常使用的7對兄弟藥。
1、白術(shù)配枳實
脾胃受損,則斡旋之氣不行,飲食不消,痞結(jié)為堅,必強其胃氣,堅凝可望消解。
白術(shù)健脾強胃,枳實消痞,一補一消,補消合德,補中有消,消中有補,誠醫(yī)中之王道。
張澤生先生治脾胃病常取枳實與白術(shù)為對。
顏亦魯先生極為賞識枳術(shù)丸(枳實、白術(shù)、荷葉)的功效,曾謂其有“君子在堂,小人不得入內(nèi)”之效。顏德馨教授對此藥對亦多倚重,曾治愈自患的食管賁門失弛緩癥。
【常用量】白術(shù)9~15克,枳實6~9克。
2、郁金配枳殼
郁金辛、苦,寒。歸肝、膽、心經(jīng)。具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之效。
枳殼苦、辛、酸,微寒。歸脾、胃、大腸經(jīng)。長于行氣開胸,寬中除脹。
黃文東先生臨床見脅肋疼痛,以刺痛為主,胃脘不適之癥外,尚有瘀血指征者,用之甚宜。
顏老認(rèn)為枳殼走氣分,郁金既通氣分,亦通血分,兩藥合用,具宣展氣機、開滯消痹之功。
于便秘合并心腦血管病中施以該藥對,收效顯著。
【常用量】郁金6~9克,枳殼6~9克。
3、黃芩配半夏
黃芩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
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jīng)。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
黃芩與半夏相伍,源出仲景半夏瀉心湯,芩寒夏熱,夏苦芩辛,二藥參合,一寒一溫,乃辛開苦降的代表性藥對。
程門雪先生深諳此配伍之道,除黃芩配半夏外,尚有黃連配半夏、黃連配干姜、黃連配生姜等,廣施于濕熱交蒸之證。
顏老認(rèn)為黃芩配半夏,寒溫相伍,主治胸膈痞滿、胃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腸鳴下利、舌苔薄黃膩、脈弦數(shù)等證屬寒熱互結(jié)、胃氣不和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亦可拓展到證屬濕熱阻滯的心腦血管疾病。
【常用量】黃芩6~9克,半夏6~9克。
4、桔梗配枳殼
桔梗色白得肺氣之質(zhì),味辛得肺金之用,辛者主升,常用作舟楫之劑。
枳殼味微苦,苦者主降,故用枳殼泄至高之氣。
兩藥配伍,辛開苦泄,一升一降,降已而還升,具開滯消痹、宣展氣機之功。
因痰濕內(nèi)困,或因肝郁不舒,阻滯氣機者,均可用以調(diào)暢氣機。
對腎炎蛋白尿、水腫而有肺脾氣機不利,清濁不分者,用二藥宣肺運脾,疏通壅滯,分別清濁,能使升降有常,脾運中安。
【常用量】桔梗6~10克,枳殼6~10克。
5、白術(shù)配澤瀉
白術(shù)配澤瀉,源出《金匱要略》,是書《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曰:“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span>
尤怡注本:“水飲之邪,上乘清陽之位,則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旋轉(zhuǎn)而乍見眩黑也。澤瀉泄水氣白術(shù)補土氣,以勝水也?!?/span>
方僅兩味藥,原書澤瀉量高達(dá)五兩,白術(shù)為二兩,說明澤瀉在治療眩暈時的作用相當(dāng)重要。
支飲者,水飲在膈之上下也。白術(shù)是作奠定中州、斡旋中樞之用。善令水氣從胸膈上下氤氳而上蒸,然后引之泄出。
《侶山堂類辯·卷下·澤瀉》載:“《易》曰:山澤通氣,能行在下之水,隨澤氣而上升,復(fù)使在上之水,隨氣通調(diào)而下瀉,故名曰澤瀉?!?/span>
【常用量】白術(shù)6~15克,澤瀉10~15克。
6、蒼術(shù)配黃柏
蒼術(shù)配黃柏,名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原書主治筋骨疼痛因濕熱者。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二卷·術(shù)》載有坎離丸一首:蒼術(shù)一斤,分作四份,分別用川椒、破故紙、五味子、川芎各一兩炒,取蒼術(shù)研末;川黃柏四斤,分作四份,分別用酥油乳汁、童便、米泔水浸炙十二次,取黃柏研末,將兩藥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早用清酒、午用茶、晚用白湯下之。原注云:滋陰降火、開胃進食、強筋骨、去濕熱,治痿之神藥。陽明為諸筋總會,彼為濕困則筋縱,不能束骨,濕郁釀熱,妨腎水之化源;少陰藏精,精不足則相火妄動,消爍筋骨,相火蒸濕,陽明脈衰,兩者互為因果,遂成痿蹩沉疴。
《素問·痿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也可從此二味藥中體會到:蒼術(shù)祛陽明有余之濕治其本,黃柏除少陰之火治其標(biāo),二藥相伍,相須為用,清熱燥濕,消腫止痛。
證之臨床,該藥對之適應(yīng)證并不僅局限于濕熱走注引起的痿、痹證。
蒼術(shù)味辛、苦,性溫,燥濕運脾,功勛卓著;
黃柏味苦,性寒,清熱燥濕,效力不凡,
二藥相配,溫清并用,健脾清熱化濕,既祛已成之濕,又杜濕邪之源。
凡脾運不及,濕熱下注之證皆可取用。
【常用量】蒼術(shù)6~9克,黃柏6~9克。
7、蒼術(shù)配川芎
肝主疏泄,斡旋周身陰陽氣血,使人的神志活動、水谷運化、氣血輸布宣通條達(dá)。一旦肝失常度,則陰陽失調(diào),氣血乖違,氣滯血瘀,諸疾叢生。
朱丹溪所謂“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丹溪心法·六郁》),確具至理。
并創(chuàng)制越鞠丸,示后人治郁大法,蒼術(shù)、川芎藥對即出于此。
蒼術(shù)氣味芳香,不僅擅長燥濕,更能行氣解郁,配以川芎,氣血雙調(diào),用于郁證有“疏其血氣,令其調(diào)達(dá),而致和平”之效。
【常用量】蒼術(shù)6~15克,川芎9~15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