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時候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海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據(jù)說年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shù)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發(fā)出“年年”的聲音,故名年獸。)時日一久,人們漸漸發(fā)現(xiàn)年獸害怕三樣東西,即紅色、火光和嘈雜的聲音,人們算準了“年獸”肆虐的日子,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于是后來的人們在除夕年獸將要到來的時候就會聚到一起,帖紅紙,掛紅燈籠,放鞭炮等等。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除夕。農(nóng)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關于除夕的由來有一種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古人曾遭受這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夕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里,"夕"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夕被除掉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于是以后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lián),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除夕這一夜有很多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1)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傳說怪獸“夕”最怕爆竹的響聲,我們的先人就是用爆竹驅走了怪獸的。如今,冉犯爆竹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還有驅散窮氣和晦氣的作用,響聲也代表了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有聲有色,紅紅火火。因此,在除夕這天是一定要點爆竹的。爆竹是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jié)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yè)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F(xiàn)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xiāng)、浙江溫州等地區(qū)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xiāng),生產(chǎn)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2)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的描述.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由于意義重大,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即現(xiàn)在的午夜子時,在新舊交替的這個時刻,還要燃放爆竹,以示慶祝。大家都希望自己家的爆竹是在子時的整點點燃,盼望在新的一年里可以事事順利。
(3)吃年糕和餃子。傳統(tǒng)的春節(jié)是始于臘月初八的(即臘八節(jié)),在這一天開始,家庭主婦們就開始張羅過年需要的各種食物了。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nèi)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包餃子。吃餃子是北方傳統(tǒng)的過年方式。在除夕夜是必須吃餃子的。春節(jié)是一個家人團圓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nèi)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海鮮、蛋和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tǒng)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后以調(diào)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過年時,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民族大家庭,除漢族外還生活著55個少數(shù)民族。各民族人們長期以來共同生活,相互交流影響,從而在文化傳統(tǒng)、生活習俗上呈現(xiàn)出許多相同之處。作為中國最為普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佳節(jié)。春節(jié)不僅是漢族的第一大節(jié),也是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重要節(jié)日。按照高占祥主編的《中國民族節(jié)日大全》一書記載的材料統(tǒng)計,春節(jié)成為包括漢族在內(nèi)的三十多個民族的共同節(jié)日,其中32個少數(shù)民族普遍過春節(jié)。春節(jié)還是許多民族最重要的節(jié)日。漢族、
滿族、
朝鮮族、
蒙古族、
鄂倫春族、
裕固族、
錫伯族、羌族、
傈僳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壯族、京族、黎族都把春節(jié)作為一年中最大的節(jié)日來過,可見春節(jié)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當然,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地理位置的差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春節(jié)習俗。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三省、北京、河北一帶。清代滿人入主中原以后,與漢族長期共同生活,受漢族習俗影響較大。只有聚居在東北的一些滿人,還保留本民族固有的一些習俗。春節(jié),滿語稱“阿涅業(yè)能業(yè)”,是滿族的盛大節(jié)日,節(jié)期與漢族大致相同。漢族春節(jié)的許多習俗為滿族所吸收。除夕前家家戶戶忙年迎新,清掃庭院門戶,剪窗花貼春聯(lián),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其中貼掛箋習俗獨具特色。掛箋是用彩紙剪成各種吉祥圖畫,除夕這天貼在屋里西墻祖宗板下面。掛箋的顏色要與自家所屬的旗籍相一致。滿族將族人分為“紅、黃、藍、白”四旗,屬白旗者,就要貼白色掛箋;屬紅旗者,貼紅色掛箋。有的滿人家庭干脆在門上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yōu)美,色彩鮮艷,象征著一年的吉祥開端。除夕晚上合家團圓,吃餃子,然后辭歲守歲。過年時,人們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絲和瓜仁等原料制作美味可口的“薩其瑪”,“薩其瑪”,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jié)日佳品。守歲時還有贈荷包的習俗。荷包有稱腰搭,在除夕晚上,由妻子給丈夫,或者妹妹給哥哥,在荷包里裝錢,以示新的一年發(fā)大財、走大運。人們還在院中立高大的燈籠桿,上端懸掛燈籠,徹夜通明不息,渲染節(jié)日熱烈的喜慶氣氛。
大年初一,子時一到,人們開門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初一有祭祖先的習俗,各家在屋里西墻的祖宗板下擺設供品,點燃香燭,叩拜祖宗,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萬事如意。祭祖完后,晚悲要向長悲叩頭拜年,家長則給小孩壓歲錢。然后宗族今親鄰里之間互相拜年,筵席相邀。節(jié)日期間,男孩子成群結隊鳴放煙花、鞭炮,玩自制的木爬犁,或興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分家合伙玩耍嘎拉哈,既用豬或牛關節(jié)制成的玩具。從處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踩高翹、扭秧歌,盡情娛樂。有的地方還組織演出隊伍,走村串戶進行表演,直到天明才歸。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節(jié)日氣氛更加濃郁,圍觀的群眾常常了得前仰后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赫哲族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我國黑龍江省。赫哲人講究過節(jié),舊歷年的春節(jié)被視為最大的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jié)日。一進入農(nóng)歷的臘月,赫哲人便開始忙碌,做過年的準備工作,備好豐盛食物和節(jié)日用品。“大年三十”赫哲語叫做“佛額”,除夕夜叫做“佛額什克斯”,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除夕夜要給已逝的先人“燒包袱”,即把金箔疊成的元寶和黃表紙做的冥錢,裝進糊制成“褡褳”狀的袋里,在灰堆旁邊點著燒了,以示對先人的懷念。除夕晚上還要燃香燒紙,擺上供品,供奉“別布瑪發(fā)”—祖宗三代、“五碼子”—諸神的畫像,以及灶神和火神,稱為“接神”。初一凌晨吃完五更餃子前,先給家里老人拜年,平輩間則相互問安。天亮時,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熱情好客的主人一般留在家中接待客人來訪。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味道十分鮮美。節(jié)日期間老人往往到令人尊敬的民間詩人家里去聽藝人演唱“伊瑪堪”。伊瑪堪是赫哲族的一種民間說唱文學,它以動人的內(nèi)容和唱腔引人入勝。老人們向民間詩人敬酒,聽他講故事,盡興而歸。年輕的小伙子則迷戀溜冰、滑雪、射草靶、叉草球;小姑娘愛玩套花繩、老鷹捉小雞;年輕的婦女們則聚在一起玩游戲,話家常。假日期間到處充滿了歡歌笑語。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吉林省、黑龍江省和遼寧省。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朝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節(jié)日前人們忙著打掃衛(wèi)生,將屋內(nèi)裝扮一番,家家戶戶貼“十長生”年畫,內(nèi)容是由山、水、云、太陽、松、不老草、龜、鶴、鹿、等10種吉祥富貴的圖案組成。然后準備過節(jié)食品,除夕之夜,全家團圓,通宵達旦,辭久迎新。元日凌晨,全家老小穿戴整齊,祭拜祖先。接著晚輩向長輩叩頭拜年。正月初一人們吃米糕湯片。朝鮮族人崇拜太陽,新年吃白色的小圓狀米糕就代表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做法是把大米面蒸熟后做成黏團,然后分別搓成圓條,切為薄片。用雞肉湯或者牛肉湯和著煮熟。米糕片湯成為人們春節(jié)里的美食佳肴。朝鮮族節(jié)日食俗豐富,舊時族人還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習俗。據(jù)說這一天吃了長長的冷面條,就會長命百歲,所以又稱“長壽面”。春節(jié)期間,能歌善舞的朝鮮人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盡情歌舞。人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和游戲,如壓跳板、拔河、玩投擲游戲。正月十五夜晚,還舉行傳統(tǒng)的慶祝集會,人們扶老攜幼爭相觀看,熱鬧非凡。春節(jié)期間,人們在長鼓、洞蕭、嗩吶的樂曲聲中載歌載舞直到盡興。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國內(nèi)蒙古、東北、西北、華北地區(qū)。蒙古族的春節(jié)非常隆重。在古代,蒙古族人民把春節(jié)視為“白節(jié)”,把農(nóng)歷正月叫“白月”。蒙古族人民把白色看成吉利的顏色,據(jù)說這和潔白的牛奶有關。白節(jié),寄托著蒙古族人民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節(jié)日前,家家戶戶打掃房屋,縫制新衣,并且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制品以及幾壇美酒,有經(jīng)濟條件的人家還殺牛宰羊。除夕之夜,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團坐在蒙古包中央,桌上擺滿一盤盤香噴噴的肉、奶制品及美酒。人們飲酒進餐,要多吃多喝,這樣象征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青海省的蒙古族除夕晚上還要隆重地敬天禮神。晚上“守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守歲時有各種娛樂活動,如下蒙古棋,聽說唱藝人拉馬頭琴;婦女和兒童們玩羊骨拐子的“嘎拉卡”游戲。子夜之交,年輕人要向長者敬“辭歲酒”,祝福老人長命百歲。人年初一,人們穿上艷麗的民族服裝,在琴聲的伴奏下,縱情歌舞。族人之間互相拜年做客,挨個地串蒙古包,主人款待客人,開懷暢飲,互贈哈達祝福新春。
獻哈達是人們祝愿的表達,甘肅省北部蒙古族自治縣的蒙古族,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姐妹之間、夫妻之間,都要互贈哈達,并互致節(jié)日祝詞:“獻上哈達獻上心,祝愿新年皆順心。”青海省的蒙古族,小輩給長輩拜年,要叩頭并獻上哈達,長者接過哈達,將哈達轉過回贈,小輩接受時必須將哈達觸額,然后起立。平輩之間,則平舉哈達,相互祝賀。春節(jié)期間,農(nóng)區(qū)的蒙古族人民還組織多種文娛體育活動,盡情歡樂,如表演民族歌舞、打秋千、玩摔跤等等。另外,有的地方還會舉行盛大的“跳神會”,人們帶上假面具載歌載舞,以示除舊迎新。
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內(nèi)蒙古、黑龍江省地區(qū)。達斡爾人很重視春節(jié),人們在年前就已經(jīng)忙碌不停,為過年做準備。除夕這天,達斡爾語叫做“布通”。早晨,家家戶戶灑掃庭院,張貼年畫和對聯(lián),烘托過年的氣氛。傍晚十分,各家在大門外點燃已準備好的糞餅堆,火堆燒得越旺盛,表示日子越紅火。老人們還把肉食、白饃等食品拋入火堆,祈求新年食物不斷,五谷豐登。除夕晚上,各家在門前懸掛燈籠或者冰燈,整個屯子沉浸在溫馨和睦、吉祥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中。達斡爾人在除夕之夜還要祭祀祖先,然后晚輩給長輩叩頭拜年,同族的長輩都得拜到。子時一過,新年來到。天還沒亮,人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成群結伙地到村里和外村拜年。這時每家都備有蒸糕,以款待拜年的客人。客人們還要品評主人心地善良。男女青年則相互嬉戲,雙手沾滿鍋底灰,爭相往對方臉上涂抹,美麗的姑娘們往往被小伙子涂成“灰姑娘”,據(jù)說這能預祝幸運與幸福。婦女們則互贈禮物,把最好的煙葉、食品,贈送給老人和親朋好友。節(jié)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如曲棍球比賽、化裝舞會、聽書唱歌等,一直持續(xù)半個月。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主要居住在我國的內(nèi)蒙古地區(qū)。鄂溫克族春節(jié)是鄂溫克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節(jié)期從除夕到初三。但是節(jié)前人們已經(jīng)開始忙碌了,家家戶戶打掃庭院,干干凈凈地迎接新年。人們宰羊殺鹿,自釀野果酒。除夕這天,在院子里擺放著各種玲瓏剔透的冰燈。大人們則準備各種豐盛美味的菜肴,煮羊肉,蒸包子,烤面餅,制奶食,風風火火過新年。除夕晚上,人們都要用豐盛的供品供俸祖先神靈,向祖先叩拜,然后晚輩向長輩叩頭拜年。新年一到,白天牧民們駿馬奔馳,在各屯之間往來馳騁,互相拜年,鄂溫克語稱為“阿奈勤”。
每到一家,首先要向人家的祖先叩拜,然后再給長輩和兄弟拜年,并致以美好的祝詞,主家則送給拜年的人一些禮物。晚上,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聚集于篝火旁,載歌載舞。其中表演野豬舞,再現(xiàn)了鄂溫克人的狩獵生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歌舞通常進行到深夜,一直持續(xù)到初三。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興安嶺地區(qū)和內(nèi)蒙古一帶。春節(jié)是鄂倫春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節(jié)日
習俗受漢族影響較大。節(jié)前,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清掃庭院,準備過年。除夕這天,家家戶戶祭祀祖先,晚上吃團圓飯,祭祀北斗星。初一凌晨,人們鳴放鞭炮或向天空鳴槍,迎來了新的一年。然后全家人到屋外,面向東或南,祭拜天神和山神,感謝神靈對鄂倫春人的恩賜,保佑全家平平安安。祭祀之后,全家團坐入席吃早餐,晚輩要發(fā)向長輩敬酒,叩頭拜年,行屈膝請安禮,祝愿老人健康長壽,長輩則向來拜年的人祝福幾句吉利的話。吃過飯以后,人們穿上新衣服,帶著酒肉互相拜年,從族里最年長者家里開始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拜年有一項獨特的習俗,就是到了別人家里,要先燒香祭火神,儀式是向火糖里扔一塊肉,然后灑酒,以示對火神的敬重和感謝。青年人聚到一起,組織文體活動,或者進行跑馬、射箭,或者表演摔跤比賽。歌舞尤為人們所喜愛,姑娘小伙子載歌載舞,慶祝新年。娛樂活動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初四。初五,人們認為是“鬼日”,因此這一天忌諱出門,只在家里休息。初六開始,恢復正常的生產(chǎn)活動,獵戶也可以上山打獵了。
春節(jié)習俗概述(三)
作者:王震
大年初一在春節(jié)中占有和除夕夜一樣重要的地位,因為這一天是歲首,即新年的第一天,是新年中一切的開始,在這一天里所做的事情關乎著這一年的運氣。因此在過初一這一天的時候,有很多的習俗是要遵守的。
(1)開門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每戶人家都要起來。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紅爆竹,即做爆竹的紙必須是紅色的,保證爆炸以后紅的紙屑能夠遍地鋪滿,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象征新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這時滿院瑞氣,喜氣洋洋。 這就是“開門爆竹”一說。而且,滿院的爆竹碎紅是不能掃的。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如果非要掃地不可,必須從屋子周圍掃到中央,這稱為“聚財掃”,據(jù)說這樣可以聚集財氣。同時,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F(xiàn)在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2)滿水缸。燃放完爆竹以后,每家的男子都要做一件事情,即挑水。男人們用扁擔挑著水桶去水井旁打水,而且一定要把家里的水缸挑滿水。據(jù)說這種習俗起源于唐朝時期。有一年,過春節(jié)的時候,由于燃放爆竹,引發(fā)了一場大火災,由于沒有足夠的水來滅火,導致大火燒掉了很多的物資,以至于給百姓帶來了很大的心理恐懼。因此在以后的春節(jié),每家每戶都在大年初一這一天去挑水,以防備再有那樣的火災出現(xiàn)。后來演變成了春節(jié)的一種習俗。也有的解釋是說這樣做是因為聚財,因為水滿缸,可以看作是家里的錢財滿盈的表現(xiàn),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種習俗一直在廣大的農(nóng)村還保留至今。不過,隨著城市化的不斷加快,農(nóng)村里的水井也已經(jīng)不怎么多了,這種習俗已經(jīng)快要消亡了。
(3)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nèi)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現(xiàn)在則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而沒有原有的“門簿”之類的做法。 在初一這一天,人們都早早起來,吃完飯后,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人便使用各中貼片相互投賀,由此發(fā)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nèi)容和形式?,F(xiàn)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和網(wǎng)絡視頻百年等方式。
拜年時有很多的規(guī)矩要遵守的。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表明長輩對晚輩的愛護;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F(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節(jié)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過后,春節(jié)才算真正結束了。
守歲詩8首
其一
守歲
宋 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其二
守歲
董思恭
歲陰窮暮紀,獻節(jié)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其三
杜位宅守歲
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其四
共內(nèi)人夜坐守歲
徐君蒨
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覓已梅。
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
勿疑鬢釵重,為待曉光催。
其五
守歲
史青
今夜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云中改,云顏暗里催。
風光人不覺,已入后園梅。
其六
西京守歲
駱賓王
閑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xiāng)夕,無由展舊親。
其七
守歲
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其八
守歲侍宴應制
杜審言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孫捧御筵。
宮闕星河低拂樹,殿廷燈燭上薰天。
彈弦奏節(jié)梅風入,對局探鉤柏酒傳。
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掃塵
作者:藍色
民謠說:“二十四日,掃塵日”。到了臘月二十四,民間認為是掃塵的日子。俗話說“有錢沒錢,洗洗過年”,在春節(jié)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tǒng)習慣。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 塵”。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wèi)生,到那一天全家上下,男女老幼一齊動手,灑掃庭院,撣塵去垢,疏浚明渠暗溝。此時,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辭舊歲,干干凈凈迎新年”的氣氛。掃塵,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回族
回族在我國分布廣泛,回族人民除了過本民族的回歷年外,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與漢族人民共同歡度春節(jié)。節(jié)日前夕,宰羊宰牛,炸油香,準備豐盛的節(jié)日食物。油香,俗稱“油餅”,是回族人民傳統(tǒng)的食品。炸油香時要特別敬重,需要由有經(jīng)驗的婦女掌鍋。此外,馓子也是節(jié)日里很受歡迎的食品。然后全家歡聚,品嘗佳肴美味,辭舊迎新。節(jié)日期間,人們穿上本民族的盛裝,帶著牛肉、羊肉、油香等節(jié)日禮品,走訪親戚鄰里。主人則用豐盛的食品熱情款待。此外,老人們還到清真寺做禮拜,聆聽阿訇念經(jīng),男女青年則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歡度節(jié)日,持續(xù)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土族春節(jié)
土族主要居住在我國青海省的土族自治縣地區(qū)。土族春節(jié)是土族人民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喜慶節(jié)日。節(jié)日前,各村寨的土族人民忙年置辦年貨,準備春節(jié)大半個月的食品。節(jié)日食品主要有青稞酒、牛羊肉以及各種面餅等。土族人也講究全家團圓,吃團圓飯。團圓飯一般要吃細長的面條和大塊肥肉,表示健康長壽,食物不缺。有的地方要舉行祭祀天神的活動,即在院中燒火堆,上面放些酥油和炒面,然后全家人朝天跪拜磕頭,祈禱神靈降福人間,保佑一年四季豐衣足食,萬事如意。飯后,婦女和小孩聽家里老人講故事,父母給將要出嫁的姑娘戴“天頭”,活動內(nèi)容豐富。大年初一,小孩向長輩拜年磕頭。接著老人們帶上小孩和禮品,走親訪友,拜年祝賀。節(jié)日期間,還有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男女青少年進行踢毽子、打毛蛋等游戲活動,有的還跳歡樂的“安昭舞”。還無生育的媳婦,要在打麥場上立幾架秋千,供青年人玩耍,意在祈求生子。整個年節(jié)一般要持續(xù)到正月十五才結束。
作者:藍色
“爆竹聲中一歲除”,在辭舊迎新之際燃放煙花爆竹成為人們情感釋放與愿望表達的特別方式。在燦若云霞的焰火與春雷般的爆竹的聲色中,人們迎來了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天---除夕。春節(jié)放爆竹的習俗由來已久,我國很早就有關于爆竹的記載。爆竹起源于人們辟邪驅鬼的目的,后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fā)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志。
人們相信有聲的爆竹能驅趕鬼怪猛獸,掃除人們內(nèi)心的恐懼。從天然爆竹到火藥爆竹的發(fā)展有一個過程,它與人們對火藥的認識與使用有關。漢代以后,煉丹家們在進行煉丹實驗時,發(fā)現(xiàn)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在一起燃燒能引起爆炸,這可能就是最初的火藥了。后來有又人將火藥裝入竹筒內(nèi)燃放,響聲更大,更具威力,于是新的爆竹就產(chǎn)生了。元代以后,爆竹鞭炮盛行于中國的各地春節(jié)習俗中,成為節(jié)日里不可缺少的聲音語言。爆竹經(jīng)過人們不斷的改進,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爆竹。爆竹的種類,小說《金瓶梅》記載的就有霸天鞭、地老鼠、一杖梅、火梨花等數(shù)十種。
正是鞭炮具有驅除邪穢、接神迎神的功能,并能增添喜慶氣氛,爆竹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民俗產(chǎn)品。不僅在春節(jié)燃放,平時各個節(jié)日,紅白喜事,爆竹都是增添熱鬧氣氛的不二選擇。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裕固族
裕固族主要居住在甘肅省裕固族自治縣等地。裕固族春節(jié)是裕固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從除夕開始,為期好幾天。除夕這天要準備豐富的節(jié)日食物祭祀祖先,有油炸果子、炒面、牛羊肉、美酒等,然后將這些食物燒掉,以表達對先人的懷念。除夕下午,各家要在附近選擇一塊較為寬敞的空地,點燃火堆,驅趕牛羊迅速地從火堆間通過,同時燃放鞭炮,祈求保佑人畜興旺。有的家庭還到寺廟請喇嘛念經(jīng)祈禱,祈求佛祖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晚上,全家男女老少,歡聚一起,相互敬酒,通宵達旦。大年初一剛到,家家戶戶燒香、點佛燈、放鞭炮,還要舉行敬獻“天神”的儀式。按照裕固族的傳統(tǒng)習慣,家家要將酥油、炒面、紅棗等食物堆成塔狀,供奉在天神“點格爾汗”前。主人則一手拿一碗酥油奶茶,另一手拿一捆芨草,繞賬篷轉圈,邊轉邊用芨草點蘸碗中的酥油奶茶,灑向天空和帳篷四周,祈禱天神保護全家吉祥平安。然后,晚輩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則贈給紅棗、茶葉或
壓歲錢。天亮以后,人們走村串寨,互送哈達拜年。節(jié)日期間,還要舉行賽馬比賽,表演民族歌舞,娛樂狂歡,十分熱鬧。
元宵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jié),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xù)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jié)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guī)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jié)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jié)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jié)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jié)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qū)也年年歡慶不衰。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錫伯族
錫伯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及新疆地區(qū)。錫伯族的春節(jié)從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二。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日這天叫小年,上午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清理衛(wèi)生;下午各家祭祀灶神,將做好的發(fā)面餅、油餅等供放在灶神爺位前,送灶神上天。年前家家忙于殺豬宰羊,準備過年食品,如各種年菜、年餅、炸油果子等等。到了除夕這天,張貼春聯(lián)和門神,然后擺上供品祭祀祖先,有的地方還要到祖先墳上打掃積雪。正月初一,走家串戶,互相拜年。錫伯族過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供奉“喜利媽媽”。“喜利媽媽”是保佑錫伯族子孫繁衍和家宅平安的象征女神,大年初一要隆重祭祀,求她保佑全家平安、人財興旺。“喜利媽媽”是一條兩丈多長的紅絲繩,上面掛著弓箭、紅綠布條、羊髀骨、吊籃、靴鞋、木锨、銅錢等物。每一個物品都有意義,小弓箭表示生了男孩,祝愿繼承先輩傳統(tǒng),勇敢無畏,成為騎馬射箭的能手;彩色布條的意義為生了女孩,希望將來精通女紅,成為賢妻良母;小吊籃象征娶妻,保佑傳宗接代,早生貴子;小靴子是祈求兒孫滿堂;木锨祈禱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銅錢是盼望發(fā)財致富。平時收起來,供奉在堂房的西北角上,春節(jié)期間取出來掛在南墻腳,開始供奉,直到農(nóng)歷二月初二,再裝入紙袋,放回原處。春節(jié)期間年輕人在一起舉行各種文體、游藝活動。正月十六是錫伯族的抹黑節(jié)。一大早,年輕人就準備好隨身帶著鍋底灰攪油做成的黑灰,對長輩和老人先問好,然后走到長輩面前跪下,以示尊重;跪下來之后把準備好的黑灰輕輕往臉上抹一點。家中的其他年輕人,不論男女,爭先恐后相互涂抹,沒有例外。抹黑節(jié)現(xiàn)在主要已經(jīng)成為青少年之間的一種娛樂活動。實際上,正月十五晚上,十二點過后,抹黑節(jié)就開始了。淘氣的小孩往往趁同伴不注意把對方的臉抹黑。第二天被抹的小孩如果不照鏡子就跑出去,會莫名其妙地被所有的人笑。人們有時候還會用黑灰在臉上畫出各種圖案。這種活動一直持續(xù)到太陽完全升起。錫伯族春節(jié)蝗正式結束是二月初二。這一天,錫伯人收起“喜利媽媽”,吃完豬頭肉,宣告錫伯族的春節(jié)已經(jīng)過完,要開始備耕生產(chǎn)了。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云南、貴州西南地區(qū)。因長期與漢族相處,春節(jié)逐漸成為各地彝族人的重要節(jié)日。雖然彝族春節(jié)的時間和漢族春節(jié)相同,但是節(jié)日習俗區(qū)別較大,而且彝族有不同的支系,因此各地節(jié)俗也有差異。云南省富民、武定等的彝族人民,除夕這天,各家各戶在自己的庭院中栽種松樹,并在樹干上貼上字符,上面寫上“松柏常青春不老”等字,以祈吉祥。云南牟定縣彝族人民春節(jié)時對羊特別殷勤,除夕晚上人們要在羊廄貼對聯(lián),給羊喂年飯。在云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民,過年時有“跳虎節(jié)”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廟遺址,殺雞獻“咪司”祭祀土地神。隨后由本村的祭司“畢摩”祭土請虎神。八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畢摩”念罷祭辭請到虎神后,眾老虎挨家挨戶起舞跳躍,驅趕邪惡鬼怪。當?shù)匾腿苏J為這樣能驅趕邪惡,五谷豐登,人丁興旺。整個跳虎節(jié)期內(nèi),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一派歡樂氣氛中。夜里,老人們還給年輕人講關于羊的來歷的古歌。四川的彝族人,春節(jié)期間會集體跳“阿細跳月”的舞蹈,以示慶祝新年。有些村寨在大年初一會讓男子來承擔家務,而讓婦女休息,以此作為對她們勞累一年的慰問。從初一開始,人們身著盛裝,投入到新年集體的娛樂活動中去。
春節(jié)習俗概述(四)
作者:王震
春節(jié)中最重要的兩天除夕夜和大年初一過完以后,就進入了走親訪友的階段。這個時期是春節(jié)歡樂氣氛的延續(xù),講求的是把歡樂和福氣帶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也可以把走訪親友看作是拜年活動的繼續(xù)。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jù)彼此的社會關系,大體可分四類:
(1)走親戚。大年初二必須到岳父家里拜年,且必須帶禮物,而且是比較重的禮物,表示對岳父和岳母大人的尊重。如果是新婚之年,那么新女婿則在大年初四這一天去岳父家,大約延續(xù)幾年的時間,就可以改為初二去了,這時候,岳父會稱呼女婿為“老女婿”了。在古時候,女婿一進岳父家屋門,就要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禮節(jié)是很重的。不過現(xiàn)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觀念的不斷改變,這樣的做法已經(jīng)不多了,這個習俗逐漸被人們所拋棄。現(xiàn)在通常是給長輩們依次拜年,但是也不必要跪下磕頭。這一天女婿是必須在岳父家吃飯的。岳父家也會準備最好的飯菜來招待女婿,一定要讓女婿吃的很好。女婿也會對岳父的熱情款待表示滿意。此外,還有很多種類的走親戚的形式。例如,外甥去看望舅舅或姨媽;侄子去看望姑姑等。
(2)禮節(jié)性的拜訪。這種形式的拜訪就是給同事、朋友拜年?,F(xiàn)代社會還是會帶禮物去的。但是不是很貴重。在古時候,客人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不用向家堂行禮。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就可以了,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古時候這種拜訪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后,應擇日回拜?,F(xiàn)代社會里這種拜訪成為了年輕人越來越喜歡的方式,是他們和朋友聯(lián)系給感情、訴說心事的好機會。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會在主人家吃飯,一邊吃一邊聊天,話題沒有什么限制,大多都是大家感興趣的;由于同輩的比較多,因此也不必在乎長幼卑尊,餐桌上禮節(jié)性的約束也不是很多,所以氣氛融洽,笑聲不斷。年輕人聚在一起,追求的是青春的歡樂。
(3)感謝性的拜訪。就是在過來的這一年中,你對別人家欠有人情的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對恩人的感謝。例如,在過去的一年中你生過大病,是一位醫(yī)生幫助你治好了病,使你恢復了健康,那么到了過年的時候,你就應該買些禮物給這位醫(yī)生送去。到那里后不用向其家堂行禮,也不用跪拜磕頭,只是說些吉祥的話就可以了。很少有在主人家吃飯的,因為這是你去感謝人家,主客的地位是不對等的。但是禮物一定要留下,以表達你的感謝之情。
(4)串門式的拜訪。這主要是真對于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的,到了過年時,便可以到其家中拜訪下,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fā)財”、“一順百順”等祝福的話。在屋里坐一會兒,喝幾口茶,就可以起身走人了,沒有什么過多的禮節(jié)。
總體來講,走親訪友的拜年形式可以概括為以上四種。但是,千百年來,相互拜年的形式是也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現(xiàn)代社會里有增加很多新的拜年方式?,F(xiàn)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和網(wǎng)絡視頻拜年等。有些機關、團休、企業(yè)、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團拜”的形式起源于清朝,現(xiàn)在被越來越多的機關單位應用,它的優(yōu)點節(jié)省時間。此外,還有書信拜年,即我們常見的郵寄賀年卡拜年,這種方式是源于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拜年的形式和內(nèi)容都在不斷地發(fā)生改變,也許在將來會出現(xiàn)我們今天都想象不到的方式,誰又會知道呢!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我國云南省,部分散居在四川、貴州等地。每年農(nóng)歷除夕到正月初五是白族人民過春節(jié)的日子,節(jié)俗與漢族相似。年前各家打掃衛(wèi)生,房屋內(nèi)外、大街小巷,都要打掃干凈,因為正月初一到初五都不掃地,認為這幾天掃地就會把財神掃走。大年三十這天十分熱鬧,白天人們貼春聯(lián),掛年畫,殺雞宰羊準備過年的菜肴。晚上吃
團圓飯,飯后守歲,一家人講故事,說笑話,其樂融融。子時一到,人們放鞭炮迎接新年。云南白族還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jié)里裝上火藥,點燃以后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人們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迎來新年。初一早上天還沒亮,姑娘媳婦就去村頭挑頭水,以最先挑到頭水為吉祥。初一早飯一律吃素,清早的第一頓飯是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預示新的一年能過上花蜜般的日子。從初二開始拜年,從本家長輩拜起,然后走親訪友,游山玩水。而熱熱鬧鬧的慶?;顒舆@時也全面展開,舞龍耍獅,走馬燈,打霸王鞭,唱白劇、滇戲等都是白族人喜愛的春節(jié)娛樂活動。
亞洲華人春節(jié)
在馬來西亞,春節(jié)是法定的節(jié)日。馬來西亞華人很重視春節(jié),整個春節(jié)持續(xù)很長時間,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過年的習俗與大陸大致相同。馬來西亞新年一過,從首都吉隆坡到全國各地華人聚居區(qū)域中國城,歡慶春節(jié)的氣氛日漸濃厚。吉隆坡的中國城張燈結彩,到了晚上燈火萬盞齊明,頗為壯觀。各個商場里擺滿了年貨,有大紅燈籠、
春聯(lián)、年畫等,喜氣洋洋的人們爭相購買。魯谷地區(qū)的華人華僑以福建閩南籍的居多,人們過年一定要買鳳梨、因閩南語“鳳梨”與“旺來”的發(fā)音接近,所以每家過年一定要買,供在神像面前,以圖興旺發(fā)達,大吉大利。而商店里則出售塑料制成的鳳梨,經(jīng)久耐用,也深受人們喜愛。大年三十這天,各家各戶紛紛掛起大紅的燈籠,貼起春聯(lián),烘托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晚上,全家團聚,大家圍坐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大家出門互相賀年道喜。這天不能掃地,信佛的人這天只能吃素,還要到寺廟里燒香,祈求神靈保護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初二開始到親戚朋友家拜年。當?shù)氐娜A人團體還組織相應的舞獅隊以及各種戲曲表演。有意思的是,馬來西亞信仰基督教的華人也過春節(jié),他們到教堂做彌撒。此外,正月十五還有一項有趣的習俗,未婚男女聚在一起,男的向女的拋蘋果,女的向男的拋柑子,據(jù)說這樣來年就會找到如意的對象。春節(jié)的習俗就這么一代代傳了下來。
新加坡華僑眾多,春節(jié)放假兩天。春節(jié)前,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業(yè)區(qū)早已換上了中國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一片喜氣洋洋。購買年貨的人們絡繹不絕,將購物商場擠得水泄不通。人們爭相購買春聯(lián)、年畫、鮮花也是人們最喜歡的年貨之一。梅蘭竹菊四大君子以及水仙花、富貴竹都是人們喜歡購買的,這些鮮花寄予了人們富貴、高升的美好愿望。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很多家庭都喜歡吃火鍋,紅紅火火。除夕晚上,大人也要準備好紅包,給小孩子壓歲錢。節(jié)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拜年祝賀。拜年時不用提著貴重禮物,只需帶著兩個橘子,進門捧向主人即可。桔與吉諧音,象征大吉大利。主人在客人告辭時,也要奉還兩個橘子。新加坡華人歡慶春節(jié)的活動豐富多彩,其中一年一度在美麗的濱海灣舉行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動,歷來是華人新年的重頭戲。該活動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主旨,讓廣大華人沉浸在春節(jié)的歡騰氣氛中。該活動每年都具有特色的主題,如中國京劇、書法藝術等,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娛樂表演。男女老幼到河邊看戲,品嘗美食,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到了晚上,燃放煙花,整個夜空璀璨斑斕。慶祝的高潮一直持續(xù)到 元宵節(jié)。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南山區(qū)。哈尼族春節(jié)又稱“正月年”。節(jié)日期間重要的食品就是吃糯飯和米粑粑(即春好的糯米餅子),糯米飯和米粑粑還是熱情好客的哈尼人招待客人的美味。蕩秋千是春節(jié)期間男女老少都喜愛的民俗活動,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蕩秋千。有的秋千有十幾公尺高,秋千蕩的越高,花樣越多,難度越大,越受到人們的贊揚,并預示能夠獲得幸福。春節(jié)期間,村村寨寨鑼鼓聲不斷,處處呈現(xiàn)出熱鬧的節(jié)日景象。哈尼族支系墮塔人,要舉行一項奇妙的“資烏都”活動,即全村人共同暢飲“團結幸福酒”。當天,各家男主人將備好的酒菜抬到指定地點,按輩分次序入席,然后人們舉杯吟誦祝詞,共賀新春。大家邊吃邊喝,暢談農(nóng)事,而后敲鑼打鼓,翩翩起舞,直至盡興方散。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傈僳族
傈僳族大部分聚居在我國西南的云南、四川一帶。傈僳族人的新年稱為“闊時節(jié)”(音譯),同時也過漢族的春節(jié),春節(jié)具有本民族的風俗特點。春節(jié)期間,傈僳族要祭祀祖先,稱為“尼文丁”。但是,各支系祭祀時間和形式不盡相同。有的家族在大年三十晚煮豬頭祭祖;有的家庭則三十晚上半夜宰豬,初一才祭祖。正月初三,各家準備豐盛的供品,如豬頭、雞、蕎麥粑等,到本寨的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全寨莊稼豐收,六畜興旺。春節(jié)期間,還有各種娛樂活動,如對歌、射箭、打靶、賽詩會等,頗具民族特色。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納西族
納西族主要聚居在我國云南、四川一帶。納西族將新年稱為“庫式”,過
春節(jié)的時間在每年農(nóng)歷除夕至正月十五。除夕當天,有祭灶的習俗,各家置辦各種菜肴和果品,祭拜“灶君”。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還要用大米飯和豬肉喂狗。納西人傳說,狗的尾巴帶給了納西人糧種,才使納西人免受饑餓。因此每年除夕夜喂狗,為的是使人們不要忘記狗的功績。正月初一,燃放鞭炮,在院中祭祀天地,然后到屋里祭拜祖先。瀘沽湖地區(qū)的納西人,在大年初一要為年滿13歲的少年舉行大禮,女孩子稱“穿裙子禮”,男孩子稱“穿褲子禮”。舉行儀式時,在屋內(nèi)火塘里燃起熊熊火焰,女孩站在女柱旁,男孩則站在男柱旁,手里捧著銀元,雙腳分別踩在糧袋和豬膘上,由母親為女孩穿裙子,舅父給男孩穿褲子,然后祭拜祖先。接著由巫師“達巴”朗誦祝詞,祝愿女孩越長越美麗,祝男孩越來越能干。納西人認為十三歲是新生命的開始,通過這種儀式,表明男女兒童此時已成年,可以參加生產(chǎn)勞動和社交活動了。正月初二人們互相串門拜年,贈送禮物,宴請親朋好友。從初三開始,各村寨要舉行祭天的活動,每年由寨中各家輪流主祭。祭天時用東巴經(jīng)禱告,祈求田里莊稼豐收,六畜興旺。而此時各種娛樂活動也相繼展開,小伙子表演射箭,姑娘們則蕩秋千,游玩不停。
送窮與迎財神
春節(jié)間人們相見,開口就是“恭喜發(fā)財”,“發(fā)財”成為歲首是節(jié)最活躍的詞匯,“迎財神”“接財神”等構成節(jié)日的重要內(nèi)容。迎財神的時間在除夕至初五,有的延至二月初二。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就是說過了此日,年間期間的禁忌幾可以破除了。破五這天,對商家來說特別重要,因為這天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商家紛紛在初五祭財神,開門營業(yè),來個開市大吉。人們一年的財運都是由財神爺決定的,于是把財神爺接到自己家中來,以祈求新的一年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景頗族
景頗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景頗族十分重視春節(jié)。節(jié)前人們?yōu)檫^年而忙碌著。準備充足的酒是必不可少的,酒是景頗人過年最重要的飲料。族人認為,沒有醉人心田的美酒,就不算是過上好年。除夕,全家男女老少團坐在火塘邊,品嘗著豐盛的年夜飯。大家閑話家常,總結舊年,展望新年,全家沉浸在一派安樂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中。大年初一,天還沒亮,村寨里的青年男子便爭相到泉邊或井邊挑“新水”。據(jù)說新年里的頭水是吉祥水,喝了它,可以消災免病。此外,人們還利用這第一挑水預測今年雨水的多少,將新挑的一碗水與頭天準備好的一碗舊水比較,如果新水較重,則說明今年的雨水比去年多,反之則少。天亮以后,生活經(jīng)驗豐富的老人還要觀望太陽照射的地方,以占卜今年的指向。如被陽光照到的地方呈白色,那么當年就要種植白色或者紅色的谷物。正月初一這天,人們在寨內(nèi)各家互相拜年。寨內(nèi)的青年人會在這一天舉行叫“坦丁”的射擊活動,靶子由姑娘們設計,要是喜歡某個小伙子,則會在靶子里放象征愛情的信物讓他射,一旦射中,那么雙方就有可能進一步發(fā)展愛情了。正月初二這天,人們可以出寨郊游,唱歌跳舞,熱鬧異常。初三之后,開始拜親訪友。整個節(jié)日活動持續(xù)到初五才結束。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阿昌族
阿昌族主要生活在我國的云南省,由于長期與期與漢族雜居,因些阿昌族的春節(jié)習俗與漢族有相近之處。春節(jié)來臨之際,家家戶戶打掃房屋,清洗家具,干干凈凈迎接春節(jié)。然后貼春聯(lián),掛年畫,放鞭炮,縫制新衣服等,準備過年的食品,歡歡喜喜過大年。除夕夜晚,全家吃
團年飯,然后圍坐在火塘邊守歲。守歲時有一項重要的習俗,那就是往火塘里燒麻櫟樹塊。關于這個習俗,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相傳從前個叫臘福的窮苦人,到了除夕這天連吃的都沒有,只好抱來一大堆麻爍樹塊燃燒。燒著燒著,從屋頂忽然掉下一根碧綠的樹枝,臘福感到很驚奇,就順手扔進了空空蕩蕩的米囤里,沒想到原來空蕩蕩的米囤突然塞滿了白花花的大米。從些臘福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后來人們得知此事,在除夕守歲時在火塘里燒麻爍樹塊,以求大米滿倉。春節(jié)期間,阿昌族人和其他民族一樣,也要走親訪友和舉行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普米族
普米族分布在我國的云南省和四川省。各地的普米族過春節(jié)的時間不一樣,有的以正月初七為歲首,但更為普遍的是在正月初一迎新年。普米族春節(jié)也叫“過大年”、“吾昔節(jié)”。除夕之夜,家長要祭“門神”,敬鍋莊,然后全家人圍著火塘吃
團圓飯。正月初一清晨,普米族人就開始鳴放禮炮,吹起海螺,迎新年。然后擺上供品,祭祀祖先,祈求一家平安,莊稼豐收。接著家長帶著松枝、蒿葉、清酒和牛奶爬上屋頂,祭祀房頭,禱告全家平安順利。正月初一這天,還要為年滿十三歲的男女兒童舉行“成丁禮”----男孩“穿褲子”和女孩“穿裙子”儀式,過程與納西族正月初一給孩童舉行的成年禮相似。成年禮結束后,表示他們或她們已經(jīng)成熟,可以參加正式生產(chǎn)勞動和社交活動了。初二、初三拜親會友,同一氏族的普米人還有集體到山上聚餐的習俗。春節(jié)期間,村寨都組織賽馬、摔跤、打秋千等娛樂活動,為節(jié)日增添喜慶的氣氛。
鬧元宵
如果說過大年是一臺全民參與的民俗大戲,那么正月十五元宵就是這部大戲的壓軸戲。元宵,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從漢武帝頒布<<太初歷>>以來,將正月定為一年的首月,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是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必然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就是“元夕”、“元夜”。道教產(chǎn)生以后,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還將他與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下元節(jié)合成“三元節(jié)”。上元節(jié)食天宮賜福的節(jié)日,所以元宵節(jié)又有“上元節(jié)”的叫法。佛教傳入中國以后,于正月十五夜“然燈表佛”,后來相沿成習,然燈成為正月十五的盛事,因此元宵又有“燈節(jié)”的稱呼。從如此眾多的稱呼中我們可以看出,后世的元宵節(jié)食在古老習俗的基礎上,融合了佛,道的因素,并在上層統(tǒng)治者的倡導下,從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動最終發(fā)展位一個全民狂歡的盛大娛樂性節(jié)日。
元宵節(jié)處處張燈結彩,人們踏月賞燈,游覽勝景,舉國上下盡情狂歡。燈象征光明,喜慶以及吉祥,燈火是元宵節(jié)最具有特征的節(jié)俗事象。關于元宵節(jié)張燈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除了以為上古以驅疫的巫術活動外,一般說他還有2個源頭,一是中國本土正月上旬的祭祀傳統(tǒng)。
另一個源頭跟佛教有關,西域摩揭陀國每年十二月底(相當于中國夏歷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內(nèi)做然燈法會,紀念佛祖。 元宵燈會興盛從隋唐開始,歷代相沿。隋代時,元宵之夜已是不眠之夜。隋煬帝楊廣是一個愛熱愛的人,每年元宵他都要在成都城舉行盛大的燈會,招待外國使者,以夸耀中國的富蔗。
社火,作為我國古老的風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節(jié)日里面迎神賽會的民俗活動。社火起源于遠古時代人們祭祀土地之神的“社祭”。古代社神祭祀的日子稱為“社日”,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盛大節(jié)日之一。社日起源于上古時代,初興于秦漢,傳承于魏晉南北朝,興盛于唐朝,直至元明清以來發(fā)生變化。社日在中國歷史上傳承達數(shù)千年之久,至今某些習俗仍然至今,社火就是其中之一。
社火是一種集祭祀,雜耍,歌舞雜耍為一體以娛神娛人的社區(qū)活動,每逢新年春節(jié),人們在村社里面選出表演的人選,男女裝扮成需要扮演的人物,組成一出雜戲,在村社范圍內(nèi)進行游行表演,以表達對土地之神恩賜的謝意。社火在宋時已經(jīng)十分流行,宋代詩人范成大《上元紀吳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詩中描寫江南的鄉(xiāng)村社會說:“輕薄行歌過,殿狂社舞呈。”吳自牧《夢粱錄》卷一描繪南宋臨安元宵社火時,“姑以舞隊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鮑老......神鬼,十齋郎各社,不下數(shù)十,”宋朝社火流行的盛況可見一斑。清明時期,社火的歌舞雜戲,江南的“社戲”頗負盛名。社火與古代年終歲末人們戴面具驅¤的宗教活動“驅¤”有一定的聯(lián)系。¤舞后來與其他迎春活動融合在一起,其中部分融于社火之中。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怒族
怒族生活在我國云南省的一些山區(qū)。怒族地區(qū)普遍過春節(jié),怒族語將過春節(jié)叫做“吉佳姆”,春節(jié)節(jié)期從農(nóng)歷十二月底至正月十五左右。節(jié)前,家家清掃庭院,掃除火塘里的火灰,把陳垢倒在遠離家門的地方,表示辭舊。各家各戶忙著殺豬、做米粑、釀玉米“咕嘟”酒。年三十,采來青松枝插在大粱和中柱上,在地下鋪松毛,象征四季常青,月月吉祥。除夕晚上,吃年飯前,要先舉行“那作莫”的儀式。“那作莫”相當于敬鍋莊,即將玉米花、飯菜等食物放置于堂屋火塘上的三角鐵架中,擺上三杯酒和三片肉,然后家中男女老幼祈禱,祈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初一凌晨,雞叫頭遍,各家小孩就背著水桶,打著火把,去搶打全寨各個水井里的水。他們從每口井里打一瓢水,背回家中。傳說新年第一個清晨,天上會飄下一種狀似酥油的吉祥之物,漂浮在各個水井的水面,人們只要喝到這種水,一年就會吉祥如意。初一這天要給長輩拜年,還要用油煎面餅和肉湯喂家里的狗和牛,以回報辛苦了一年的牲畜。初一到十五,村寨里舉行各種各樣的游樂活動,有射箭、打石頭靶、蕩秋千等等產(chǎn)。夜幕降臨,青年男女聚在廣場上,點起篝火,伴著“達比亞”琵琶聲和口弦的樂聲,跳起歡快、粗獷的怒族舞蹈,通宵達旦。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苗族
族在我國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貴州、湖南、廣西、云南、四川、湖北、海南等省、自治區(qū)。苗族支系繁多,各地節(jié)日習俗不盡相同。湘西的苗族,除夕這天要砍來欖籬笆樹,插在房屋周圍,稱為“保年樹”。晚上全家團圓吃年夜飯。飯后,家里所有人都要洗腳,先從小孩洗起,意為“出門處處有著落”。除夕深夜,人們還占卜來年的氣候,看北斗星周圍的云霧狀預測水澇或者干旱。海南的苗族,除夕晚上團年吃粽子,并以粽子祭神。除夕前出嫁的女兒女婿要回娘家,直到過了年才回婆家。貴州的苗人,除夕晚上祭祀祖先,夜里將硬木柴或干樹兜放到火塘燃燒,稱燒“年兜”,燃得旺意味來年生活紅火。正月初一一到,人們開門放鞭炮,迎接新年,稱為“搶年”。婦女爭著上井邊挑“金水銀水”,認為這樣能帶來福氣。初一開始,各村寨在村頭寨尾擺設花鼓,男女青年則對唱山歌。有的地方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春節(jié)期間還舉行各種文娛活動,上刀梯、舞龍和打雞羽毽都是苗人喜愛的娛樂項目。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我國的貴州省,少數(shù)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歷史上,布依族受漢族的影響,過春節(jié)的習俗議延續(xù)至今。布依族春節(jié)又稱“大年”,是布依族的盛大節(jié)日之一。節(jié)期從農(nóng)歷臘月三十開始,直到新年正月十五才結束,歷時大半個月。年前,家家戶戶圍繞過年而忙碌,殺年豬、打粑粑、炒米花、釀甜酒、做新衣。除夕晚上,要先到祖先牌位上祭祀祖先,燃放鞭炮,然后全家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非常豐盛,而且深有講究。如必須要有整棵白菜拌豬肉制成的“長壽菜”,意為“長壽百歲”。隨后,全家圍坐在火爐邊“守歲”。這時家家還要將家中的各種生產(chǎn)用具貼上封條,認為這樣就能避免讓財氣跑掉,直到正月十五才拆封條。這樣做的目的,實際上是讓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安心地休息,過個舒心年。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井邊挑“新年水”,誰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而且這家人在這一年會得到吉祥。春節(jié)期間,人們互相拜年,相聚宴飲。布依族青年男女要身著盛裝,走親訪友;或者結伴野游,跳舞唱歌,談情說愛,玩到盡興才回家。有的村寨則組織耍龍燈、舞獅子的活動鬧春節(jié),將節(jié)日熱鬧的氣氛推向高潮。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我國廣西一帶。大部分京族人民都過春節(jié),節(jié)期從臘月三十開始,持續(xù)到正月十五。年前,家家戶戶要把過年的菜肴煮好,以備好幾天食用,因為過節(jié)期間不能動鍋做飯。春節(jié)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祭祖,除夕下午全村人都集中到村里的哈亭拜祖,祭祀各姓祖先,然后回家里再拜自己家的祖先。初一早上,大家紛紛拿香燭跑到水井旁邊去燒拜,然后挑井水,稱為“買新水”。人們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處二開始,人們紛紛外出探親訪友,拜年做客。到正月十五,各家各戶準備雞、肉、魚三牲在祭祖先。此外,在正月初一、十五兩天,京族人有許多禁忌。如忌諱別人進門借火、借鹽,認為這樣家里的錢財被別人帶走了。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黎族
黎族主要聚居在我國海南省。黎族語稱“江”和“葛母”為年的意思,黎族人民過
春節(jié)與漢族的情形基本以致。過春節(jié)前家家打掃庭院,準備年飯,釀年酒,春“燈葉”“燈葉”是一種糯米做成的年糕,可存放較長時間,或吃或烤或炸,別有風味。有些地區(qū)的黎族同胞還包一種沒有肉餡的過年粽子。除夕旁晚開始祭拜祖宗,然后全家吃年夜飯,喝年酒,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一般閉門不出守在家中。人們到河里或井邊挑水時,要拿一個銅錢或一塊年糕放在井邊或河邊,表示向河神或地神買“福水”。初二才出門訪親探友,郊游玩賞。初二開始,全村青年男子,要舉行一次“春節(jié)圍獵”。這一天所得的獵物全村共享,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得一份。人們舉行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喜慶活動,如蕩秋千、跳年舞等,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結束。有的村寨,要舉行“送神出寨”的儀式,即把節(jié)日期間的豬毛、羽毛和包年糕的葉子等雜物,堆放在竹籮里,同時用竹條扎神架,放上稻草人,然后點燃香火,男女老少走出家門隨神架走出村寨,表示送“舊魂”,以求人畜平安。神架和籮筐雜物放置在村口旁邊,直至正月十五才把它焚燒。有的地區(qū),還將神廟中的偶像抬出游寨,稱為“抬公游行”,其目的也是為了祈求全寨人人平安,興旺發(fā)達。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畬族
畬族主要散居在我國福建、江西、浙江、廣東等地。受漢族影響,畬族人民每年也過春節(jié)。節(jié)日里家家貼紅,人人著新衣,到處鞭炮聲。畬族過春節(jié)要舂糍粑,吃糍粑是畬族人民過春節(jié)的特色之一。畬鄉(xiāng)流傳著這樣一首詩句:“糯米做糍圓又圓,香麻拌糍甜黏黏”。就是說吃糍粑,表達了畬民盼望春日時來運到,生活年年甜的美好心愿。吃糍粑不能全吃完,把剩余的部分藏入糧倉鎖好,等元宵節(jié)取出,謂之“有吃有余”。除夕晚上,全家團圓吃年飯后,男女老少圍者爐火整夜不眠。屋中火爐內(nèi),燒著一段粗大的硬柴頭,叫“焐豬年”,又稱
“隔年火種”象征日子過得紅火。這個火種一定不能在第二天煮早飯前熄滅,不然會認為是不詳之兆。這時,全家男女老少圍在篝火旁邊
大人們教小孩學唱“盤古歌”,由老人講述祖先創(chuàng)業(yè)艱難辛。因為畬族侍奉“盤古”祖先,大年初一,全家都要叩拜“盤古祖圖”人們開門鳴放鞭炮,迎接新年。男人們則赤身圍繞房屋,手里敲響竹板,以示除溫消災。女人們則爭先恐后地趕到井邊“汲新水”帶回吉祥。孩子們跑到竹林里搖毛竹,認為小孩搖了毛竹就會像竹筍一樣茁壯成長。從初一到初五,畬族人串門、嬉戲、待客、唱歌姑娘們編織、繡制
送給情人的精彩,歡天喜地地過完大年。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貴州、湖南、廣西等地的侗族自治州縣。侗族
春節(jié)是侗族人民的盛大節(jié)日。除夕晚上,各村寨的侗族人都要祭祖敬神,然后全家歡聚吃團圓飯。夜間守歲,燈火通明,達旦不眼。大年初一早上,侗族人會從魚塘里弄幾條鮮活鯉魚擺上餐桌,“魚”與“余”同音,這樣做是為了預示新的一年吉祥有佘。節(jié)日期間,男女老少穿上節(jié)日服裝,走村串戶,或者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耍龍燈,舞獅子,唱侗戲。其中,以侗族村寨的“打侗年”的蘆笙隊應邀到別的村寨比賽,兩個村寨的隊伍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互較勝負。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但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屆時觀者如潮,人們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整個侗族村寨一片沸騰。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主要居住在我國新疆地區(qū),少部分在黑龍江省一帶。
春節(jié)是黑龍江富??h柯爾克孜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從農(nóng)歷正月初一開始,
到正月十五結束。當?shù)氐目聽柨俗巫逅_滿蛇神,因此家家都用布剪出蛇形供奉在神龕里。正月初一早晨男女老幼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祭祀蛇神;然后再給老年人磕頭,并酌酒,一同歡飲。過年時還點燃兩堆牛糞代替狼煙,有的一直點到正月十五。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傣族
傣族主要分布在我過的西南地區(qū)。傣族支系眾多,節(jié)俗富有民族特色。
春節(jié)是云南省德宏等地傣族人的節(jié)日,時間與漢族大致相同,但節(jié)
俗具有民族特點。傣族人普遍信奉佛教,正月初一早上,人們吃過早飯后,換上新衣服,前往寺廟拜佛,向佛爺供奉各種禮品,以祈福納祥。也有的地方祭祀祖先,或者祭祀寨鬼,祈禱平安,年輕小伙和姑娘們往往在節(jié)日里相約到村外廣場丟包,互相投擲布包,看誰投得準。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隨身飾物或栓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看上了姑娘就會追隨而來。“丟包”不僅傳遞著歡樂,也傳遞著愛情。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水族
水族主要聚居在我國的貴州省,不數(shù)散居在廣西族自治區(qū)。與許多民族一樣,水族每年農(nóng)正月初一至十五也過春節(jié)。節(jié)日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庭院,收拾房屋,縫制新衣,貼
年畫、
春聯(lián),準備豐盛的節(jié)日食品,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春節(jié)期間,人們最重果的活動就是祭祀祖先,魚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習俗,有的地方在家門口臨時放桌,擺上酒席。有的地方擺上籮筐,一頭盛著各種生產(chǎn)工具,冀盼來年生產(chǎn)豐收。祭祀時,燃香燒紙,全家無論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節(jié)期間,水族小孩兒會挨家串門向大人討糖果吃,誰要得最多,誰就被認為福氣最好,將來聰明健康。除此之外,人們還穿著節(jié)日盛裝,相互走訪慶賀新年。男女青年則匯集在村頭寨尾,吹笙,擊銅鼓,隨著鼓點跳起各種銅鼓舞。節(jié)日期間往往鼓聲晝夜不停,整個水族山寨沉浸在歡樂的節(jié)日氣氛中。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佤族
佤族生活在西南地區(qū)。云南省滄源佤族的春節(jié),時間與漢族春節(jié)相同。當?shù)刎糇迦藢⒋汗?jié)稱為“三木我”,意為一年中的第三節(jié)日。春節(jié)之前,佤族村寨里充滿了節(jié)日繁忙而歡樂的景象,家家戶戶釀水酒、搗糯米、殺雞、宰豬,迎接新年的到來。節(jié)日期間。人們開展各種有趣的娛樂活動,有唱調(diào)子、對歌、蕩秋千、打陀螺、射箭、摔交、形式多樣,深受佤族人民喜歡。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東鄉(xiāng)族
東鄉(xiāng)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甘肅、寧夏一帶。甘肅省東鄉(xiāng)族自治縣的東鄉(xiāng)族人民,每年都要隆重地歡度
春節(jié)。受漢族春節(jié)的影響,節(jié)日前夕,家家戶戶清潔衛(wèi)生,收拾房屋,打掃庭院,并貼門聯(lián)掛年畫,將屋里屋外裝扮一番,香油、撒子、饃饃、黃酒、羊肉都是節(jié)日的重要食品。人們合家歡聚,走親戚,相互祝賀。春節(jié)期間,人們組織各種的娛樂活動。少年兒童玩“咭古嘟”,即一種類似打棒球游戲;各村各寨的青壯年則組織摔交比賽。東鄉(xiāng)族有一項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活動,那就是打土塊仗,參加者分成兩隊,劃定各自的勢力范圍,然后雙方互相投擲土塊,直到一方獲勝為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仡佬族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貴州、廣西、云南等地。
春節(jié)是仡佬族的重大節(jié)日是,一些習俗具有本民族的特點。春節(jié)祭祀祖先,每家每戶都要用一升或幾升糯米(或用毛、糯玉米)蒸熟后,做成一個大粑粑裝在盤里,用來供奉祖先,三天內(nèi)不能動它。有的地方仡佬族人祭祖,還把絲茅草、豆豉葉、蒜苗插在粑粑上,以紀念祖先當年鏟除開荒、開創(chuàng)基業(yè)的功績。節(jié)日期間,各地的仡佬族人身穿節(jié)日盛裝,參加各種娛樂郊游活動。老人們帶著禮品,走村串寨,訪問親友。小伙子們和姑娘們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踢毽子,打蔑蛋,蕩秋千,打火龍。花龍用細蔑編成小球,內(nèi)裝碎碗片和一、二枚銅錢,使其相撞成聲。打的時候,人們聚集在火花坡上,兩人一組對壘,男女老幼都可參加。蔑雞蛋比花龍稍大,也是用竹蔑編成圓球,里面塞有稻草。節(jié)日里傳統(tǒng)的文娛活動,使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拜年
正月初一,新年來到,人們開門燃放爆竹,俗稱“開門炮”。年夜關門團圓,意味著人們與舊年聯(lián)系的隔斷,人們進入了一個新舊交替的時間空擋狀態(tài),誠惶誠恐,急切盼望新年。因此,子時一到,家家戶戶即刻開門
迎新年,在激浪轟雷般的爆竹聲中,而且是擁有了新的時間。這時的第一要務就是拜年,人們互相慶賀的到來,共同分享著新年的喜悅。拜年就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 拜年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它由來已舊。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叫做“年”的怪售,長著血盆大口,非常兇猛。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就挨家挨戶的吃人。人們?yōu)榱藢Ω?#8220;年”這個怪獸,便貼紅紙,燃爆竹,然后關上大門,躲在家里。初一早上,人們開門見了面,作揖道喜,相互慶賀沒有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風便世代相傳了。當然傳說終歸是傳說,不足為信,但傳說還是放映了先民對“年”這個時間關口的恐懼,視“年”為吃人的猛獸。在漫長的歲月里,人們對“年”這個怪獸的傳說越來越淡化,拜年也逐漸褪掉被“年”吃掉的擔憂,演變?yōu)楝F(xiàn)在交流思想、聯(lián)絡感情的方式了。
民間拜年
當然,要真正了解拜年習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就要看民間的拜年了。民間拜年風俗十分熱鬧,也極為講究。明代中期陸容《園雜記》卷五云:“京師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蔗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
然士蔗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乏愛不專。可見朝廷官員之間的拜年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而民間百姓之間卻是真心實意,喜氣洋洋。人們拜年主要包括兩項活動,一是向諸神、祖先拜年;一是向長輩、親友拜年。拜年有特定的次序,首先給神靈祖先拜年,其次給長輩,然后是平輩。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遵循先家內(nèi)后家外,先族親后姻親的規(guī)矩。
除夕白天,人們都把家譜、祖先像掛出來,擺好香爐、供桌,進行祭祖活動,在一家之長的帶領下跪拜祖先。有祠堂的家族,則到祠堂跪拜祖先。除夕晚上或者大年初一舉行祭祖天地活動,人們拜天地。除夕守歲,全家人都會集一堂,小輩就要給家里長輩拜年,叩頭施禮,祝福長輩健康長壽,為老人們祈求長命百歲。長輩受拜以后,則給小輩壓歲錢,祝愿他健康成長,并加以教誨、鼓勵,進行傳統(tǒng)之間也有慶祝新年活動。
少數(shù)民族春節(jié)-壯族
壯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云南、廣東等地。春節(jié)是壯族最隆重的節(jié)日,壯族春節(jié)受到漢族的影響,但同時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年前做好過年的一切準備。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全家圍在火塘邊守歲。壯族人還喜歡在除夕之夜就把初一的飯做好,稱為“壓年飯”,預示著來年豐收、吉慶有余。新年子時一到,燃放鞭炮,大門洞開,辭舊迎新。老人們帶著孩子趕早到廟里燒香,回來以后,折些清枝綠葉,插在門口,這樣就能驅除邪惡。婦女們則爭先恐后地趕到井邊或河邊“汲新水”。據(jù)說全家人喝了新水,當年就會沒災沒病。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初二這天,女兒女婿回娘家拜年。要是新婚女婿,就要帶上豐厚的禮品,送給岳父岳母和族人,娘家和族人則設宴款待。有的地方,有初二這天讓小孩認干爹、干娘的習俗。所認的也可以是石頭或者 大樹,認了以后就要將石頭、大樹供在家里。春節(jié)期間文娛活動特別豐富多彩,其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動是趕歌杅,青年男女相互對歌,十分熱鬧。
人日
正月初七,傳說是人生的生日,明間叫做“人日”或“人勝節(jié)”。人日節(jié)是我國古老的節(jié)日,是人們慶祝人類起源的節(jié)日。在科學尚未昌明的古代,人類依口頭傳說傳承自己的歷史,于是出現(xiàn)了許多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女媧造人是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傳說遠古的時候地上并沒有生物,于是女媧在七天之內(nèi)每日創(chuàng)造一種生物,前六天創(chuàng)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到了第七天才創(chuàng)造出了人,這就是人類的起源。后來人們將這幾種生物的生日移到一年的開頭幾天,正月初一為雞日,處二為狗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并在相應的日子里舉行紀念的活動,這就是人日節(jié)的來歷。